-
1 # 穿插游擊隊
-
2 # 血紅雨花石
不是基督教征服了,羅馬帝國。是羅馬帝國為了統一,就把猶太人的祖宗牌位搬回家供奉。一般對於腦容量小的人,才會信仰基督教。英國哲學家羅素說“信仰基督教的都是極其邪惡之人。”馬克思說“宗教人民的鴉片。”說的就是基督教。印第安人說“白人來的時候我們有黃金,白人來了用《剩巾》換走了黃金。”中國著名教育家蔣夢麟說“如來騎著白象來,椰蘇騎著炮彈來”。當年的八國聯軍,有七個都是信仰上蒂,椰蘇,煮,野狗華的惡棍!
-
3 # 劉利豐LLF
你以為你是“真理”嗎?你思想思想;你這樣的不信而論的人、這世界什麼時候就有:為什麼阻止不了基督教的發展呢?哪就是基督教根基;是真理所定立的。因為虛假的必不成立。
-
4 # 桃花石雜談
謝悟空邀請!羅馬帝國是怎樣被基督教征服的?其實真正的轉折點就一個,就是君士坦丁決定支援基督教,而且其實這個事跟之前幾百年中國發生的一件事是很類似的,也就是漢武帝的廢黜百家,獨尊儒術。所以簡而言之就是基督教當時有利於羅馬統治階層的統治,所以得到了作為皇帝的君士坦丁以及後續皇帝們的支援,在政府的支援下征服了羅馬。君士坦丁之前的基督教
基督教是發源於當時羅馬統治下的中東地區,而且其實最早的基督教可以說本身不是一個宗教,而只是猶太人猶太教社會背景下的一個教團。所以從一開始,基督教的組織性就非常強。後來基督教被猶太教視為異端,在猶太人地區被排斥之後,開始向羅馬帝國其它地區發展。
(早期羅馬帝國境內代表基督教徒身份的魚形標誌)
而當時的羅馬帝國,其實在信仰方面跟中國古代的情況有些像,就是對各種信仰都不排斥,誰愛信什麼就信什麼,信仰自由其實也是羅馬帝國的一種國策。當然這對於疆域遼闊,境內民族無數,信仰種類也無數的羅馬帝國來說,也可以說是唯一的選擇。所以其實基督教後來在羅馬其它地區的傳播並沒有遇到太大阻力。
當然這樣說恐怕就會跟一些教會的說法很不一樣了,因為一些教會會說基督教早期在羅馬倍受羅馬官方的迫害。但當時的這種迫害是非常間歇性甚至是零星的,其實跟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的“滅佛”比較像,一般就是在某個不長的歷史時期內,某個當政的皇帝因為什麼原因不喜歡某種宗教,發動了一場或者幾場針對這種宗教的敵對行動。但這種運動一般持續的時間都不長,因為在羅馬帝國時代,除了像凱爾特人的德魯伊等存在人殉等明顯反人類作法的信仰,信仰自由始終是其基本國策,通常各種宗教的傳播都是比較自由的。
(羅馬皇帝尼祿因為曾經殺死一些基督教徒而被後世基督教會塑造成昏君暴帝的形象,但其實尼祿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殺的是基督教徒)
比如在後世被認為羅馬皇帝迫害基督教徒的典型案例,也就是羅馬大火案之後尼祿皇帝處決基督教徒,導致基督教早期領袖保羅和彼得被殺事件,其實在現代也有很多史學家認為當時的羅馬皇帝只是把這些基督教徒當成猶太人處決的,他們並不知道這些基督教徒已經不再自視為猶太人,所以只是發生損失慘重的大火之後,隨便找個弱勢群體當替罪羊而已,並不是針對基督教專門的迫害。
所以在後來的幾百年時間裡,基督教在羅馬帝國大多數時間都還是自由傳播的,而因為其組織性極強的特點,到君士坦丁時代之前,大約有10%左右的羅馬帝國臣民成為了基督教徒。
君士坦丁和他的時代而君士坦丁本人則可以說是對基督教最終征服羅馬起到了核心作用的人。他出身於羅馬帝國一個官員家庭,他的母親海倫娜是一名基督教徒,所以其實君士坦丁在幼年就深受基督教的薰陶。而除了君士坦丁個人的背景之外,當時羅馬帝國所面臨的危機也在另一方面促成了基督教對羅馬的征服。
從公元235年到284年,也就是君士坦丁上臺之前30年左右,羅馬帝國出現了嚴重的危機,先後出現了外敵入侵,內戰乃至分裂以及經濟崩潰等情況。在當時,首先是羅馬針對日耳曼人的侵擾反擊失利,之後又頻繁發生政變,50年換了26個皇帝。羅馬中央政局的混亂導致東西兩部先後發生分裂,西部的高盧帝國和東部的帕米拉帝國在公元260年和270年先後獨立。而戰亂和分裂又導致羅馬帝國的經濟崩潰,可以說整個社會體系都出現了很大問題,原有的社會經濟秩序沒法維持,特別是原來羅馬帝國比較核心的信仰,即基於希臘神話形成的多神教信仰體系受到很大沖擊,包括拜火教、拜日教、明教和基督教在內的具有一神宗教特點的宗教開始興起。
(幫助羅馬帝國走出3世紀危機的戴克裡先晚年曾主動退位,退隱田園,但後來卻被宣佈為罪犯)
而在公元285年,戴克裡先成為羅馬皇帝之後,透過將帝國一分為四,四帝共治的方式緩解了危機。同時戴克裡先也對包括基督教在內的新興宗教給予了嚴酷打擊。但戴克裡先晚年退位之後被指責為罪犯,羅馬帝國重新陷入內戰。而君士坦丁就是這場內戰的主要參與者。當時基督教徒雖然人數不算特別多,但因為前文提到過的組織性極強,所以能很快地組建起比較大的軍隊,在君士坦丁奪取羅馬帝國皇位的過程中,基督教徒的支援發揮了很大作用。所以君士坦丁在登基之後,立即釋出了歐洲歷史上最重要的檔案之一《米蘭敕令》,拋棄了戴克裡先打擊基督教等新興宗教的作法,開始公開扶植基督教。而君士坦丁在公開支援基督教之時,也和中國歷史上的帝王一樣,散佈了一個祥瑞事件,說在內戰期間的一場重要戰役前夜,他在天上看到了一個十字架和預示他即將勝利的文字。當然現代西方世俗史學界也不可能認為這是真的,但因為照顧到西方一些人的宗教信仰,所以現代常見的說法是當時可能發生過一場流星雨,君士坦丁可能在流星雨的場面裡產生了幻覺。
(因為在羅馬帝國乃至歐洲基督教化的過程中發揮了核心作用,因此君士坦丁和他的母親海倫娜後世都被教會視為聖人)
而和獨尊儒術的漢武帝一樣,君士坦丁統治羅馬帝國的時間也比較長,如果從他開始統治羅馬一部算起,也有30多年,所以他長期支援基督教的政策也和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政策一樣,在幾十年間深入羅馬帝國的方方面面。同時基督教本身嚴密的組織也在這種支援之下發揮了更大的作用,讓基督教很快在羅馬佔據了統治地位,使羅馬在不到一百年時間裡就轉變成了一個基督教國家。
但和儒家在中國起到了鞏固帝王統治作用不同的是,基督教畢竟有自己一套獨特的組織體系,所以羅馬帝國轉變成基督教國家之後,這個國家也就無法再維持了,因為在基督教的體系裡,處於最高位置的只能是教會,而不能是皇帝,所以羅馬人在信仰基督教之後,不但沒有重新振興羅馬,反而使羅馬加速衰落,最終在100多年之後西羅馬帝國就滅亡了,而滅亡羅馬的則是信仰基督教的蠻族,教會則在此後成為了西歐地區的最高統治者。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說羅馬滅亡於基督教也是不過分的。 -
5 # 方濟各亞西西
不是基督教征服了羅馬。到現在他還不就是那麼一丁點地方,要滅他,那一個國家滅不了他。就因為他是個真教,羅馬人不服不行。
-
6 # 謙卑歸零
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一場事關生死存亡的大戰前,看到了上帝給他的一個異象:天空中出現了十字架的形象,並且有文字告訴他,他要靠著十字架才能勝過敵人!
後來,他依靠耶穌,勝過了敵人!
實際上,成功人士,都容易看到預示著事物發展軌跡和結局的異象、圖景,照著做,就能成功――所謂的:看到就是做到!
這種異象、圖景,往往是上帝給人的帶領和啟示,照著做,必成功(前提是確實是上帝給的!)!
不信上帝的人,有時候也能得到上帝的這種幫助!
但信上帝的人,得到的這種幫助就多得多――透過主動學習遵行上帝旨意,可以更準確獲得上帝的這種啟示和帶領、幫助!
-
7 # 雲石
宗教是人類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受不同的人文、地理影響,產生了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猶太教、道教等。其中基督教在歐美一些國家,伊斯蘭教在中亞、西亞和北非一些國家,佛教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分別被列為國教。因此伊斯蘭教、佛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21世紀初期,全球人口70億,其中,基督教信徒人數超過30億,遍佈全球242個國家和地區。鑑於基督教在西方各國的普遍流行,且西方世界在國際次序中的統治地位,基督教作為全球第一大宗教具有重大的國際影響力。
雖然,今天的基督教席捲全球,但是,在創教之初,它卻是個不擇不扣的屌絲,在幾百年裡受盡了古羅馬帝國政府的打壓與欺辱,甚至在其起源地巴勒斯坦省,也只能作為一個地下宗教,偷偷進行宗教活動。
於是,在古羅馬帝國無數次的打壓中,基督教的無數教徒和教父因此喪命。最後,基督教不僅沒有因此消亡,社會影響力反而越來越大。
第一,古羅馬帝國有限的統治力。而這種有限的統治力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地緣結構疏離。總覽古羅馬帝國版圖,大致佔據整個地中海地區,外延至古敘利亞、埃及、巴爾幹、高盧、伊比利亞等周邊板塊,是一塊極其遼闊的疆土。由於地中海的分割,板塊間的地緣關係相對疏離,這使得中央帝國政府對各個板塊間的統治難度增大。
二是核心板塊實力有限。古羅馬的核心板塊位於亞平寧半島上,雖處於整個帝國地緣的中間位置,但規模不大。換言之,古羅馬帝國無法利用亞平寧半島的地緣實力來加強對各個邊緣板塊的有力控制。因此,古羅馬帝國對各邊疆地區的統治力度有限,這就給了基督教的生存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
隨著時間推移,羅馬文明日漸衰落,到了統治的中後期,許多原本處於上層的羅馬居民也漸漸失去了權利和財富,淪為被壓迫的下層階級。此時,基督教作為廣大下層階級的精神寄託與思想依附,不僅獲得了廣大異族群眾的尊奉,而且獲得了底層羅馬人的認同,影響力日益增大。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頒佈了著名的《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為合法宗教;公元392年,狄奧多西大帝宣佈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由此,基督教經歷了在古羅馬帝國早期的禁止和壓制,帝國中期的漸漸認可,帝國晚期的絕對精神引領,基督教歷經時代的洗禮,完成了自我的蛻變,由一個非法的地下宗教組織,成為了羅馬帝國,乃至歐洲的第一大宗教。
為何羅馬帝國在統治前期和後期對基督教的態度來了180度大轉變,就算羅馬帝國無法徹底剷除基督教,也不代表要將他合法化,甚至捧上國教的
至尊寶座上。這又是為何?
早期的羅馬帝國—各板塊間的開發程度、文明程度各不相同,中心的亞平寧半島較其他地方較為發達,再加上自身強大的軍事實力,羅馬帝國國都能夠絕對威懾地方,完成對帝國的絕對統治。
中晚期的羅馬帝國—隨著時間的推移,羅馬帝國各邊緣板塊陸續得到發展,使得其與亞平寧半島的相對差距逐步縮小,再加上自身軍事實力的衰弱,羅馬帝國國都對地方的壓制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若想繼續維護自己的統治,羅馬帝國可以透過在東方核心區打造一個本部,以此來加強對與亞平寧半島地緣關係相對疏離的亞洲板塊的控制。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兩個本部間會因利益糾葛,矛盾加劇,內部易分化,反而更加弱化了自身實力。
所以羅馬帝國要想繼續維持統治,除了透過政治手腕外,還需要加強對全民意識形態的控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扶持宗教,發展全民信仰的宗教為國教,再以宗教為紐帶,讓全民透過對宗教的認同感來加深對國家的歸屬感。
從羅馬內部來看。
一是來自羅馬的多神教信奉多個神明,多神教多信仰不利於凝聚人心,統一思想。而基督教只信仰一人—耶穌,這樣更容易凝聚人心,同化思想,使全民思想保持一致。
二是源自羅馬的多神教體系,帶有強烈的羅馬色彩,異族對羅馬統治極其不滿,勢必會轉嫁到多神教。當前社會最主要的矛盾是異族對羅馬統治者的不滿,而基督教的出生就同底層人士相同,在異族群體和社會底層人士中具有很高的認可度,因此,將基督教作為國教推廣到全國相對更加容易。
從羅馬外部來看。
羅馬帝國中晚期,國力漸漸衰退,外族不斷入侵,羅馬想要保住現有疆土,維護國家安定,僅僅依靠佔據社會上層的羅馬人是遠遠不夠的,此時,勢必要團結國內異族,共同抵禦外力。
但是,長期以來,異族都倍受欺辱,對國家、對民族都缺乏足夠的認同感,此時,宣佈基督教為國教,表明了國家與基督教共存亡的決心。異族保護基督教就等於保護羅馬國,由此,以“聖戰”的名義,羅馬帝國得到了維持政權的新生力量。
對外來入侵蠻族,羅馬政府一開始採用軍事手段,將一撥又一撥的蠻族抵禦於國門之外,但是隨後,他們發現這樣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畢竟思想洗禮才是最有效的武器。
一方面羅馬政府透過割邊緣地塊安撫蠻族,另一方面透過傳播基督教,讓他們遵從信奉羅馬國教,同化蠻族思想,加強蠻族對基督教的崇敬之心,加強蠻族對羅馬的認可。 以減輕他們對帝國的衝擊,甚至誘使他們為羅馬服務,去抵禦更後湧入的蠻族威脅者。
此時的基督教是一根紐帶,對內緩和社會矛盾,利於國家團結,對外籠絡收歸蠻族人心。但隨著內憂外患的加劇,羅馬帝國終究隕落。
羅馬帝國的結束,與羅馬帝國鬥爭的名目各異的蠻族接管了歐洲大陸,他們一致認可基督教,並繼續傳播。
-
8 # 子屠龍
基督教從猶太教裡分離出來的時候,他們已經處於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只不過基督徒自認為是上帝選民,而不是羅馬公民。
基督教簡化宗教意義,擺脫猶太教作為民族宗教的狹隘性,廣泛在社會各個階層傳播。不過,早年的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經常受到官方的誤解,甚至是迫害。
原因主要是3個方面:1、基督徒不向羅馬神廟獻祭,被視為不尊重羅馬皇帝,因為皇帝是神廟的大祭司。2、基督教會非常封閉,引起官方的警覺,懷疑宗教活動下有反動活動。3、基督徒的集體生活,被懷疑從事非法或者不道德的行為。
羅馬帝國迫害基督徒,比較著名的事件有:尼祿鎮壓基督徒、圖拉真迫害基督徒、奧裡略發動反基督運動。
羅馬帝國對基督徒的迫害斷斷續續,而大部分的時間裡,官方對基督教基本採取懷柔加限制的政策。
基督教會善於利用一切機會,努力擴大傳教和救及活動,慢慢贏得民心。尤其公元260年,加里安努即位,宣佈基督教為合法宗教,准許教會自由活動。此後長達40年的“長期和平”,讓基督教會獲得飛速發展,對社會各階層的影響急劇擴大。
當然,基督教會的實力一旦變大,往往會引起羅馬皇帝警惕,隨後而來的就是迫害。羅馬帝國曆史上,最後一位迫害基督教徒的皇帝是戴克裡先,迫害從公元303年起持續2年。
從4世紀開始,羅馬帝國對基督教的態度發生重大轉變,皇帝開始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甚至支援基督教的傳教。
公元311年,羅馬帝國境內釋出《寬容敕令》,允許基督徒的宗教信仰自由。2年後的《米蘭敕令》,是羅馬帝國在法律上第一次承認教會擁有財產,被視為是基督教歷史上的轉折。
公元323年,君士坦丁統一羅馬帝國,他進一步扶持基督教。君士坦丁的政府官員主要由基督教徒組成,而政府裡信奉羅馬國教的官員,被要求不得參加神廟活動。
君士坦丁死後,歷代羅馬皇帝都支援基督教事業,尤其是公元375年格拉先宣佈不再擔任羅馬神廟的“大祭司”、公元380年狄奧多西一世宣佈基督教為惟一合法宗教。於是,羅馬境內的神廟開始被強制關閉,基督教正式成為羅馬帝國國教。
-
9 # 卡洛兒2020
其實二者互為俘虜
公元313年,信奉異教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認可被腐化的基督教成為合法宗教。從那時起,教會和政治的關係就越來越密切。例如,君士坦丁參與了尼西亞大公會議後,下令流放持反對意見的教士阿里烏,因為阿里烏拒絕承認耶穌就是上帝。到了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在位時(公元379~395年),天主教會這種已經變質的基督教成為當時羅馬帝國的國教。歷史學家說,信奉異教的羅馬帝國在4世紀成了基督教國家。可見,被腐化的基督教已經像羅馬帝國的其他宗教一樣,成為大巴比倫的一部分了。
-
10 # 文宇1239
基督教起源猶太人的猶太教。
猶太人本來是最信仰上帝的民族,自稱為上帝的選民。而他們的上帝是世界獨一主宰,世界乃至整個人類的起源之神。有如此強大的上帝的保護他們能戰勝任何敵人。
然而他們猶太人的作為卻總是讓上帝不滿意,這位上帝許多時候不但不保護他們,反而讓他們受到毀滅性打擊。 許多次都差點被滅亡。從亞述再巴比倫再波斯又羅馬,這至高神上帝的選民猶太人一次次受到強敵的攻擊俘虜奴役,受盡欺凌。
但是他們對上帝的信仰始終沒消滅。為什麼他們不埋怨上帝或者懷疑上帝呢? 在許多人如果受到如此大摧殘恐怕早就不停埋怨以至於把他所信的神狠狠的拋棄了吧?
在中國人們一般是求老天爺的,所求不靈後什麼老天不長眼等等埋怨的話都出來以至於不肯信了。
而猶太人受的苦難打擊比中國要多了,之所以始終信仰上帝,是因為他們的一些先知早就傳達上帝的訓斥,預言要懲罰他們。所以他們只能怪自己觸怒了上帝而不敢埋怨乃至不信的。
因為猶太人對上帝的信這個民族看似乎極為弱小但是總是有讓人驚訝的奇蹟。一次次奇蹟般的從毀滅邊緣重新站起。小小民族竟然出了許多強大人物, 愛因斯坦,馬克思等等讓世界都震動的人物。不得不讓世人懷疑這民族確實得到上帝的眷顧。
儘管這猶太人一直信上帝,但似乎劣性不改,他們不但迫害殺了許多傳達上帝話語的先知,甚至又殺了上帝的兒子耶穌。因為他們不認不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 而上帝早就知道於是藉著耶穌被殺廢棄了與猶太人的約,重立了新約就是基督教了。
原本的猶太教僅限於猶太人,讓猶太人壟斷了上帝的信仰。 而基督教的產生打破了這個限制,所有人都可信仰了。
基督教首先就在羅馬傳播發展,當時的羅馬也是信仰混雜,基督教先從貧苦人傳播漸漸擴大。 從信的角度是上帝的力量,從不信的角度就是理念的先進以及趕上時候吧。
開始還是不斷受到當權者的打壓的, 但是後來隨著一個羅馬皇帝的歸向基督教,基督教鹹魚翻身,從非法到合法再到國教,基督教成為龐然大物,炙手可熱權勢滔天了。
基督教征服羅馬之後又繼續擴張,最後將整個西方世界統治。
但是隨著勢力擴大,權力教義出現人為的分歧,又分裂為幾個教派。 如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等。
回覆列表
英文中,政治“politics”這個詞,源於古希臘語的城邦“polis”。這表明,西方文明對政治的理解最早源於希臘的城邦。關於城邦的意義,亞里士多德有句著名論斷:“人天生是政治動物,……城邦之外,非神即獸。”可以看出,亞里士多德對人的理解,更接近於荀子而非霍布斯。
《壞世界研究》這本書的作者趙汀陽認為,古希臘城邦給現代政治留下的最重要遺產,是民主制度。但要注意,古希臘城邦的民主,與現代西方民主有很大的不同。現代西方民主的主要形式是投票選舉,而在古希臘城邦,民主的主要形式是隨機抽籤和公共討論,投票只起輔助作用。
以雅典為例。它的最高行政機構叫做500人議會,這500人由全體雅典公民隨機抽籤產生;同時,設9名聯席執政官,這9人從500人議會成員中隨機抽籤產生;除此之外,雅典城邦的各級政府官員和法庭陪審團成員,也都由抽籤產生。唯一的例外是雅典的最高軍事機構,它由各部落推舉的10位將軍組成。畢竟,指揮行軍打仗是極為專業的事情,而且事關生死,外行無法勝任。
搞抽籤制的民主看似不靠譜,但是,它能夠保證每個人中選的機率相等,也就是讓每個人享有實質性的平等。不過,古希臘人顯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就是抽籤雖然能夠保證平等,卻並不能保證決策的正確性。民眾可能因為無知,或者受到誤導,而做出對自己不利的決定。說到底,民主的最終目的不是“民眾自己來選擇”,而是“民眾能夠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事情”。
那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古希臘人想出的辦法,是公議制度,也就是公共討論。公民除了可以在公民大會上發表意見,還可以在城邦的廣場上,宣傳、交流、辯論各自的意見。這樣一來,等於建立了一個言論自由的意見廣場,人們可以把不同意見放在一起比較,分析它們的優劣,從而明白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然後去選擇那些真正好的事情,民主的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趙汀陽認為,古希臘的公議制度是一個理想制度,但問題是,人性並不理想,達不到這個制度所需要的水平。於是,公議制度在實踐過程中嚴重變形走樣。
按照公議制度的設計,所有人都可以自由發表意見,並且所有意見都享有平等地位。從邏輯上說,這就必然導致各種意見魚龍混雜、良莠不齊。這本來不是問題,因為在理想狀態下,人們可以透過理性對話,找到真知灼見,“擇其善者而從之”。但實際情況卻是,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最有道理,每個人都想爭奪話語權,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人們陷入意見的混戰,不但不能達成共識,還往往相互仇恨,從意見分歧走向社會分裂。
更麻煩的是,既然沒有什麼絕對標準來判斷意見的高下,那麼,某個意見能否勝出,關鍵就在於有沒有高超的表達技巧。於是,“修辭術”在當時大行其道。什麼是“修辭術”呢?亞里士多德說,修辭術就是“一種能在任何一個問題上找出可能的說服方式的功能。”修辭術不關心什麼是真正的對與錯、好與壞、善與惡,它只關心有效的說服方式,也就是如何用語言的力量來操縱人心。
當時,一些政治煽動家就是藉助修辭術的強大威力,故意去炒作各種意見,既迎合公眾慾望,又挑起公眾情緒。相比起來,樸素的真理根本競爭不過那些精心包裝、專攻人性弱點的錯誤意見。於是,在意見市場上,就出現了今天經濟學家常說的“劣幣驅逐良幣”,各種低劣淺薄的意見漫天飛,雅典人根本無法從中分辨真相。
這就是為什麼,蘇格拉底對“修辭術”深惡痛絕,決心用“辯證法”來對抗修辭術,用邏輯和知識來檢驗意見的真偽。但是,蘇格拉底沒有成功,反而因言獲罪。無論如何,古希臘城邦的民主實踐,以及古希臘哲學家對民主制度的反思,都給現代社會留下了寶貴的思想資源。
除了民主,西方現代政治制度的另一大支柱是法治。民主傳統來自古希臘城邦,那法治傳統又來自哪裡呢?答案是,羅馬帝國。
提起羅馬帝國,給我們的印象是,這是一個戰力超強的軍事大帝國。在全盛時期,羅馬帝國控制了大概59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把地中海變成了它的內海,是古代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帝國。
羅馬人崇尚武力,他們相信,成功的武力征服本身就證明了帝國的優越性,以及帝國統治的合法性。不僅如此,羅馬人還把軍人品質,比如勇氣、力量、尊嚴、榮譽感等等,上升到了美學高度。羅馬人熱衷於鬥獸,不是因為他們對殺戮本身感興趣,而是為了追求這種強烈的美感。
聽到這兒,你可千萬不要以為,羅馬帝國就是以武力平天下。其實,羅馬帝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度創造,就是開創了法治傳統。歷史上的強者都面臨一個難題,就是,軍事征服之後,該如何去統治,才不會引起反抗?羅馬人的答案是:創造一種對所有人都有效的公正法律。
羅馬人相信,只要法律能夠對被征服地區的民眾一視同仁、公正治理,那麼他們就會失去反叛的動力。其中的道理在於:只要法令是明確可信的,它清晰定義了每個人成功的條件和機會,那麼,人們就會去琢磨在這個遊戲規則下的最佳策略,而不是去掀桌子推翻遊戲。在這一點上,羅馬的法治思路和中國先秦法家的主張是相通的。
不過,羅馬法比秦國法律要成熟得多,不但區分了公法和私法,還創造了市民法和萬民法,已經具有了現代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羅馬法基本覆蓋了當時生活中的所有事務,社會不再需要法律之外的其他規則,這是非常簡潔的治理方式。
所以說,羅馬不但是個軍事帝國,還是個法律帝國。它以武力擺平各地,然後以法律統一治理社會,讓歸順帝國的各個地區、各個民族、不同信仰的人,獲得一個新身份——羅馬帝國的合法臣民。當所有人都變成了“羅馬人”,就不會有人再想著鬧獨立了,羅馬就實現了和平統治。
只是,羅馬帝國算漏了一點。法律統治讓帝國的各族人民多了一個“羅馬人”的新身份,卻並沒有讓他們拋棄舊身份和原有的價值觀。各族人民在精神上仍然是各過各的,沒有被整合成一個真正的統一體。換句話說,羅馬帝國還不懂得精神政治和心靈統治的重要性。這個任務最後是由誰完成的呢?是基督教。
趙汀陽認為,羅馬帝國一開始對基督教大肆迫害,很可能就是看到了基督教在搶奪人心方面的巨大威脅。在精神氣質上,羅馬追求卓越、崇尚強者,而基督教提倡平等、給弱者以安慰。顯然,相比羅馬帝國,當時的基督教觀念是更容易獲得普羅大眾的支援的。
趙汀陽指出,羅馬帝國時代,基督教更厲害的一點,是能夠再造人的心靈。“基督徒”和“羅馬人”不一樣,它不是信徒在原有身份之外的另一個身份。基督教鼓勵信徒拋棄原有身份,放下家庭、社會關係和共同體,而只認“基督徒”這個唯一的新身份。比如,在《聖經·新約》裡,耶穌說:“凡是為了我和福音的緣故而撇下房屋、父母、兄弟和財富的人,必得到百倍的回報。”“若不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兄弟姐妹和自己生命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這樣一來,基督教就用新的精神身份,取代了各種地方性的精神身份和價值觀。
可能正是看到了基督教的巨大威力,羅馬帝國最終把基督教立為國教:由帝國管理肉體,由教會管理心靈。從此,“羅馬人”與“基督徒”的雙重身份認同,成為了西方的身份標記,一直持續到今天。只不過現在“羅馬人”擴大成了“西方人”,而基督教擴大成了西方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