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847486145697

    彗星在獲得“長尾天使”美稱的同時,也常被人們稱作是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的“掃帚星”,今天,人們自然不會再相信這種說法。不過,出沒無常、到處遊逛的彗星,也確實給太陽系家族帶來過麻煩。1994年7月16日發生的彗星連珠撞木星的事件,就曾震撼世界,至今人們還記憶猶新。這次事件的肇事者,就是“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是1993年4月24日由美國天文學家蘇梅克夫婦和天文愛好者列維發現的。此彗星樣子很怪,彗核分裂為21塊,一字排開,像一串糖葫蘆。彗核碎塊大約以60千米/秒的速度撞入厚厚的木星大氣,但仍沒有很深地穿透木星大氣層和液氫層。在濺落點的區域性地區瞬間可產生接近3萬度的高溫,誘發劇烈爆炸,掀起了有地球這麼大的黑色蘑菇雲,直衝到1000多千米的高空。可惜的是撞擊點是在木星的背面,所以中國天文學家只能使用上海天文臺佘山觀測站的1.56米望遠鏡觀測彗星撞擊木星時木衛的反光,這等於從“鏡子”裡看到了彗星撞擊產生的火光,從而準確地測出了撞擊的時刻。彗星各碎塊撞擊時刻的最精確測量是由“伽利略”探測器得到的。“伽利略”探測器只測得6次撞擊時刻,其他撞擊時刻只能按羽狀物出現時刻來推算,還有3次卻無法推算出來。撞擊點雖在木星的背面,但由於木星自轉很快,所以撞擊後十幾分鍾,地面天文臺就看到了木星雲端的變化。

    直徑約1千米的第一塊彗核於臺北時間1994年7月17日4時15分撞擊木星,並在木星表面留下了大如地球的撞擊痕跡——黑斑。最大的第七塊(G塊,直徑約3.5千米)於臺北時間下午3時30分撞擊木星。令人不解的是,它產生的火球壽命相當短暫,在數分鐘之內升到了最大高度(3100~4100千米)之後又急速下落,最後縮為一片陰暗的煙雲漂浮在木星大氣層中。南京紫金山天文臺於19日晚觀測到了相應的疤痕,那是一個直徑達2萬多千米的“大坑”,在其上空出現由塵雲構成的一個隆起的拋物面,拋物面內又有一個黑色圓圈,它可算是當時木星最顯著的識別標誌。木星在受到連續十幾次猛烈撞擊後,已不是300多年來一直沒有太大變化的那種面貌了,在木星南半球上傷痕累累。這些傷痕要經過2~3年時間才能逐漸消失,人們透過觀察它如何消散,便可獲得有關木星的氣候和風向的資訊。科學家分析彗星掀起的塵雲發出的光譜中,發現了氨、氮、鈉、硫、二硫化碳、硫化氫和氰化氫等。但意外的是,被普遍認為是彗星應有的揮發物質,例如水冰、一氧化碳等卻格外少,硫卻遠比彗星多。“蘇梅克—列維9號”具有典型的彗星外貌,包括彗發、彗尾。專家原先預料,彗星碎塊相撞後會分崩離析,從而產生可見的流星雨。但觀測表明,彗星碎塊卻出乎意料的堅固。

    總之,彗木相撞是千載難逢的宇宙奇觀。全球天文學家在觀測中取得了夠他們忙好幾年的資料,從中可以獲得許多有關彗星和木星表面及深層的物理和化學的資訊。許多天文愛好者在這次有充分準備的觀測中,都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科普洗禮,廣大群眾對天文學的興趣也油然而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閬中未來有望成為地級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