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智青年

    1.北韓國(今北韓)

    2.日本國(今日本)

    3.大琉球國

    4.小琉球國

    5.安南國(今越南)

    6.真臘國(今高棉)

    7.暹羅國(今泰國)

    8.占城國(今越南南部,後被安南滅國)

    9.蘇門答剌(今蘇門答臘島八昔)

    10.西洋國(今科羅曼德爾海岸)

    11.爪窪國(今爪哇島)

    12.湓亨國(今馬來半島)

    13.白花國(今蘇門答臘島西北部)

    14.三弗齊國(今蘇門答臘島巨港)

    15.渤泥國(汶萊)

  • 2 # 夢話很幽默

    根據《皇明祖訓》記載的15個“不徵之國”包括:北韓、日本、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暹羅、占城、蘇門答喇、西洋、爪哇、彭亨、白花、三弗齊、渤泥

  • 3 # 史光荏苒

    感謝邀請。洪武三年(1369年),朱元璋認為某些大明藩屬小國不僅人口構成上就是“夷國”且地理偏僻,不能給“中國”帶來實利,“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所以將以下幾個國家列為“不徵之國”,意思是他打你可以,之後你可以反擊,但不可主動攻打。北韓國(今天北韓及南韓)、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被日本惡意吞併今日本沖繩)、小琉球國(今屬臺灣)、安南國(今越南)、真臘國(今高棉)、暹羅國(今泰國)、占城國(今越南南部,後被安南滅國)、蘇門答剌(今蘇門答臘島八昔)、西洋國(今印度科羅曼德爾海岸)、爪窪國(今爪哇島)、湓亨國(今馬來半島)、白花國(今蘇門答臘島西北部)、三弗齊國(今蘇門答臘島巨港)、渤泥國(汶萊)。可惜的是這個政策不僅不對中國有利,反而使大明就失去了對外開疆拓土的野心和動力,一直偏安於中國長城以南18行省範圍之內,像一個緊箍咒鎖死了大明發展。往北騎兵限制打不過,往南祖訓約束不敢打,軍隊缺乏勝利沖刷失敗感導致明軍戰鬥意識渙散對北方產生心理恐懼,以至於大明因此而亡。如果是驅除韃虜的洪武大帝知道他親手製定的政策有如此壞的影響怕會是後悔終生吧,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定要有足夠的尚武之風,而不是自我限制閹割,這樣才能夠屹立於世界之林。

  • 4 #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朱元璋於1639年(洪武二年)《明祖皇訓錄·箴戒》以祖訓的形式告誡其繼承者:“凡海外夷國如安南、占城、高麗、暹羅、琉球、西洋、東洋及南蠻諸小國。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詳。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詳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但胡戎(即北元)逼近中國西北,世為邊患,必選將練兵,時謹備之”。這15個國家是:北韓國(今北韓)、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今越南)、真臘國(今高棉)、暹羅國(今泰國)、占城國(今越南南部,後被安南滅國)、蘇門答剌(今蘇門答臘島八昔)、西洋國(今科羅曼德爾海岸)、爪窪國(今爪哇島)、湓亨國(今馬來半島)、白花國(今蘇門答臘島西北部)、三弗齊國(今蘇門答臘島巨港)、渤泥國(汶萊)。

    為什麼在明朝初定、兵強馬壯之時,會以祖訓的形式告誡未來的繼承者,不可隨意攻擊這些域外之國呢?

    1638年8月,明軍進逼北京,元順帝棄大都(北京),潰逃蒙古草原,建立了北元政權。蒙古在中原98年的統治結束。明朝取得了包括丟失400年的燕雲十六州、在長城以內地區的統治權,是年,明朝建立。

    當時情形是,北元未滅,臥榻之側尚有虎狼,北元政權應該是明朝面對的主要矛盾。後,雙方互有攻伐,未果。明朝遂重修長城,沿邊設立重鎮。北元、明以長城為拒。整個態勢是明朝與北元、東察合臺汗國、高麗國、北韓王朝及17世紀初興起的後金政權並存的狀況。

    至於,在祖訓中以“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是出於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的原因導致的。在主要矛盾沒解決以前,明朝還要應對和鞏固國內政局等諸多要事,朱元璋雖說拔於甕牖繩樞,但卻是個高瞻遠矚、用兵謹慎之明君。他深知,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

    元朝窮兵黷武,終至喪亡;漢唐所攻掠之域雖廣,後繼者守成不足,依然佔而復失。再加上甫得中原,志高意滿,四方諸夷、地瘠人惡、勞師遠征、勞民傷財、供給不敷支出,終不值一佔。何況限山隔海之地,政令難暢,佔了也是枉然。

    《明太祖實錄》載,洪武4年,諭省府臺臣“海外夷國為患中國者不得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得徹用兵”。後經反覆修改,斟酌,於洪武28年更名立定為《皇明祖訓》,但這部分的外交內容,則與《皇明祖訓錄·箴戒》大同小異。

    結合明人高岱之評說:“夫以當時熊虎之將,席百戰之威,其於蕞爾小夷,豈為難克?然於敝中國多矣。彼既不足為中國患則已,又何必塗炭吾赤子而邀無益之功邪?”

    於是,朱元璋的治國外交理念躍然紙上,中國與四方諸夷是宗主和藩屬的關係,如果屬確定的關係,則出於一貫的天朝上國優越感,必施以“懷柔政策”;況且中國古代統治者,一貫有“重陸權貶海權”之觀點,那是絕不會興兵輕伐;如若不承認互為宗主和藩屬的關係,還是要征討的。誓若朱棣二徵安南,雖能秒滅其藩屬政府,然正如朱元璋所憂,“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管制不易、軍令不達、反叛不斷、尾大不掉。即便平定反叛,也安穩不了幾日。

    誓若日本,殺我使者,不服管束。朱元璋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揚言遣百萬大軍,踏平日本島國。但日本攝政王、懷良親王政府分析了形勢,認為明朝中國乃至以前的各朝各代均為大陸思想至上的國家,習慣了“遠交近攻”、秉承儒家之內重一統、外柔邊夷的思想。且朱明王朝甫得政權,需鞏固國內為要務,不大可能糜集重兵,遠渡扶桑征伐。綜上分析,日本方示明朝,以不服管束、常以倭兵襲擾之表示,朱元璋思前慮後,並考慮到元帝忽必烈曾遠征扶桑,半遇神風,折戟沉沙之兵敗。遂不徵日本國。以海禁絕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冰島門將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