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八一自動

    你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海巖,久違了。

    海巖

    在一段時間裡,海巖是影視圈不可忽視的一個名字。以他個人命名又極具品牌效應的劇中“海巖劇”則是那個時代收視的保證。

    1987年,《便衣警察》上映。這是第一部被搬上熒屏的海巖作品。當年的電視劇市場,多是《紅樓夢》、《家春秋》、《袁崇煥》這類或名著改編、或歷史人物的題材,《便衣警察》這樣現實主義作品甫一播出,就人人爭睹,反響十分強烈。不僅榮獲第八屆全國優秀電視劇“飛天獎”三等獎、第六屆大眾電視金鷹獎、公安部首屆金盾影視獎。兩名主演胡亞捷獲得第二屆電視十佳演員,宋春麗也憑該劇獲得“飛天獎”優秀女配角獎。

    電視劇《便衣警察》

    透過描寫一個蒙受冤屈卻堅持信念的警察形象,將曲折的歷史內容引入公安題材,寫出了個人命運在時代變遷中的顛沛,更有名的則是劉歡演唱的主題曲《少年壯志不言愁》,古樸豪邁、深沉渾厚。

    那時候的《便衣警察》,因為劇中特殊的歷史背景以及感情線並非劇情的主要推動因素,所以可以說還沒有完全顯現出後來“海巖劇”的言情路線,但海巖劇“警匪+言情”的基本配備就此奠定。

    1997年-2003年,《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玉觀音》和《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接連上映,不僅捧紅了徐靜蕾、陸毅、袁立、孫紅雷、孫儷、佟大為和劉燁一眾主演,也為海巖劇照亮了金字招牌。海巖劇點石成金的造星能力和高收視、高關注的巨大效益表現無疑。

    海巖作品

    這是海巖劇最風光的時刻,這同樣也是豆瓣上最多人評價的海巖劇。

    他的主人公,特別是男主角,總在英俊外表下潛藏著一顆溫柔的心,他們遊走於正義和邪惡間的勇氣和坦然,以及始終胸懷正義的坦蕩胸襟,讓人不捨同情也惋惜遺憾。

    他們是有血有肉、敢愛敢恨的熱血男兒,他們更有著一顆不染塵土的心靈,為了正義、愛情,為了心中的那份堅持和依戀,他們甚至可以犧牲自我。

    身在井隅,心向璀璨。這種人性的美好,是“海巖劇”的靈魂。

    除了《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外,至此的其餘四部“海巖劇”,主角都有警察背景。這當然因為海巖本人就有警察的工作經歷,也因為作為警察的主人公,更容易受到善惡的抉擇,雖然他們最終還是迴歸真善美,但人物在自我人性的戲劇演變,本就是“海巖劇”最樂於展示的部分。

    轉折點來自於2004年,“涉案劇不得上黃金檔”的鐵令,終止了“海巖劇”無往不勝的步伐。

    之後,雖然還有《五星大飯店》、《Sunny像花兒一樣綻放》、《平淡生活》、《金耳環》、《舞者》等劇上映,但整個電視劇市場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那幾年《亮劍》、《暗算》、《雙面膠》、《潛伏》等劇的熱播,帶動了抗戰劇、諜戰劇、都市生活劇的熱潮,大量的類似題材開始蜂擁而來;再後來則是《甄嬛傳》帶來的宮廷熱、《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帶來的仙俠熱。

    海巖的時代過去了。

    型別劇越來越成熟、觀眾層級越來越明晰的當下,“海巖劇”無論從題材到受眾,都不再是主流。

    而另一個方面,那一套難道沒有該檢討的地方嗎?趙寶剛說“《永不瞑目》有點偽浪漫”,觀,學生不像學生”。“海巖劇”精準地把握了觀眾的情感需求和浪漫遐想,現實固然殘酷,愛情永遠絕美。這種另一種的瓊瑤風格。它迎合了當時社會的普遍心理和大眾審美,取得過成功。但也在對成功的鞏固和複製中,忽視了對既定故事模式的突破,造成了內容雷同、人物單薄、故事真空等現象。

    電視劇市場的成熟,催生了“海巖劇”的誕生;但也是這種成熟,註定了海巖模式的必然終結。

  • 2 # 人們真棒

    海巖老師的作品,每本讀2+遍。當年讀這本書,發自內心的共鳴,感人肺腑的壯烈。還有序言裡海巖老師的那番感慨,幾年之後想起來依舊唏噓不已。總之,依舊是那種海巖老師的文字才能帶來的蕩氣迴腸。如今拍成電影,萬分期待。看了《長安道》,嘗試寫下心中所想。

    開頭即結局,這種表述手法在國內其實並不多見,但先曝結局的行為讓電影看起來反而更加神秘。劇情順下來其實很易理解,從小家庭離異並身為警察的趙紅雨與文物警察邵寬城搭檔,被派遣到親生父親的家庭中臥底調查“九號墓”案件。面對作為歷史教授名聲在外的父親萬正綱,和曾破壞自己家庭的“小三”林白玉,從小家庭離異並身為警察的趙紅雨與文物警察邵寬城搭檔,被派遣到親生父親的家庭中臥底調查其現任妻子林白玉和“九號墓”案件。但在調查過程中,趙紅雨慢慢被父愛感動,兩人產生了信任,親情逐漸萌芽。但就在這時趙紅雨發現“九號墓”與父親間的聯絡,用生命揭開真相的同時,也在親情和正義中選擇了正義,於是便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

    電影中出現了多處反轉,從人物塑造到劇情解讀,明著看是一部講述犯罪的故事,但其實暗處在隱喻著人性的善惡。“長安道”道的不僅是長安之事,更是道人心,道人性。如趙紅雨,即便身為警察,有著強偵查能力與臨場不亂的鎮靜,但當面對父親的妻子林白玉出軌,仍忍不住拿槍直指。這時她的身份不是警察,只是一個缺乏父愛的孩子。最後面對父親的見死不就,也拼了一口氣選擇了正義。看起來是心疼和失望,但其實對趙紅雨來說更是輕鬆,她與父親的隔閡在這一刻是沒有的。如萬正綱,人前體面歷史教授,人後懦弱卑劣且怕妻,這是前期形象。後期導演將他整個顛覆了,掌控大局、巧於算計、夥同盜竊,是為了女兒,也不是為了女兒,畢竟最後他為了名譽將女兒置之死地,其實只是為了自己,為了名利罷了。如林白玉,名主持人,美豔寫在臉上的女強人,不論男女在影院都被出場驚豔到了。但她身上也揹負了一個詞“小三”。但她並不令人唾棄,反而可憐。萬正綱並沒有在生活中給予她任何,最後的最後還在盤算著如何為女兒謀更多金錢,她為萬正綱求得節目、打下家業,最後也只是一個外人而已。如邵寬城,青年萬正綱的縮影,仔細看有多處和萬正綱相像。對女性的不信任,欲放棄警察事業對名利的追求,在事業上的彷徨無措,近乎以逃避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但最終因為趙紅雨的死喚醒了初心,選擇了警察行業,對他來說也算回頭是岸。不然他有可能就是下一個萬正綱。

    雖然知道電影最終導向是選擇正義,但整體看完心情還是更偏沉重的,特別是趙紅雨犧牲的部分。作為警察,當選擇了這個身份時,就已做好了時刻為祖國、為人民犧牲的準備。這是警察的使命與擔當,也是責任和義務。而當情與法碰撞時,做出公正的判斷,這是警察必須要有的精神守則。《長安道》不止突出了警察背後的艱辛,也為更多不懂、不知,想懂、想知的人起到了深刻的教育意義,讓人能更多的理解這份神聖職業不為人知的一面。

  • 3 # 鴻雁來賓way

    海巖作品改編的影視劇,《玉觀音》、《永不瞑目》、《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這三部,但凡是處於二十多歲的人看了,人生觀、愛情觀多多少少都會受到觸動。只講這三部,是因為別的我沒怎麼看。

    大致講一下我的感受。年代久遠,印象有些模糊。《玉觀音》和《永不暝目》都是圍繞禁毒發生的男女青年之間的感情糾葛,《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是法制方面的虐戀故事。孫儷、佟大為、何潤東;陸毅、蘇瑾、袁立;劉燁、印小天、于娜,將這三部劇的主要演員分別羅列出來。他們中好幾位因主演而走紅,可以說海巖的劇捧演員,強烈的戲劇衝突給予演員充分發揮的餘地,比如說在特定的場景下,演員大聲吼叫,像瘋子一樣,觀眾都會覺得是正常的,就該那樣表露情緒,並不誇張。

    愛情在這三部劇中都佔了極大的比重,年輕人觀看後,我認為,能得到一些警示。《玉觀音》中孫儷飾演的女主角安心是緝毒警察,結婚前遭遇孽緣,半生都難以安心;《永不暝目》裡蘇童(陸毅飾)只是一名普通在校大學生,陰差陽錯愛上警察姐姐,一腔熱血去毒販窩裡做臥底,缺乏必須的自我抗力,終成悲劇;《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律師韓丁(印小天飾)如果打贏了官司,心愛的人可能會不顧他而去,如果打輸了官司,心愛的人又會認為他不肯盡力,要置情敵於死地,情與法,私心雜念與坦蕩襟懷,人在做,天在看,有解又無解。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我感覺,海巖的作品是一個文化符號,有時代的烙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輸了的人生還有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