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洗桐女史

    雍正這種Boss怎麼可能由著臣下休滿三年喪假,在這點上他還是比較“務實”的,和他的父親康熙皇帝的態度可謂大相徑庭。

    眾所周知,古代重視孝道,父母亡逝,在任官員必須停職回原籍為父母守孝三年,即二十七個月,是為丁憂。而皇帝可以酌情允許官員不必回籍,在任守制,此謂之為奪情。

    原本滿洲並無丁憂的習俗,及至入主中原後,才漸為漢俗侵染。

    一開始只有漢官還沿襲著舊制,而滿官(滿洲、蒙古、漢軍旗)心裡壓根就沒這根弦。

    丁憂時間那麼長,必然會影響仕途的升遷,這喪假可不是現如今的帶薪假,離任開缺那是一文錢收入都沒有的。如此漢臣豈能甘心?憑啥滿臣大搞特殊化,這不公平!

    順治十年,廣東道監察御史陳啟泰終於將這事攤到了明面上,上疏奏稱,希望滿漢能夠一體守制,禮部議覆同意施行,而皇帝也從其所請了。

    僅僅兩個月後,吏部就跳出唱反調,聲稱滿官照漢官之例丁憂多有不便,請改為“在家居喪一月,即出辦事。”可見當時滿臣對於驟然改制,頗有異議,遂敦請皇帝採納了他們的意見。康熙三年,許是覺得如此太不像,將這一月之期延長至三月,滿官百日後方可易素服照常理事。

    到了康熙十二年,隨著漢化日深,為示崇孝,滿漢文官終得一體,遇父母之喪,均需解任守制二十七個月。

    而武職此時尚不在此列,仍為“在任丁憂”,至康熙二十四年,又有好事者上疏奏稱“武官亦應丁憂。”當時以馬齊為代表的滿臣對此頗為反對,康熙帝卻認為孝道至重,武官也理宜遵行,此事不妨先實行起來,如果真有不便,發現問題再做更改也不遲。同時皇帝念在武官有守禦地方之責,特准有守疆要務在身的大吏,以及參將以下的中低階武官可酌情請旨准以留任守制。

    康熙帝向來認為,“孝為百行之原,官員奪情留任,誠非善事”,是以對於准許官員留任守制必是慎之又慎,嚴之又嚴。

    原本各省藩臬以下的丁憂官員,如有才能卓異者,督撫奏稱其能,題請令其在任守制,皇帝往往會酌情考慮,而康熙帝卻以貪戀權棧,多方營求,“有乖孝道”之由,竟將此途斷絕,嚴禁督撫再行題留之事。

    而文官從孔孟之道,自然更是要恪守孝道。

    如當時的大儒李光地,其父於康熙十六年去世,他可是老老實實得回老家守了三年孝。後來,到了康熙三十三年正月,時為兵部右侍郎的李光地,被康熙帝授任為提督順天學政,主持歲科兩試。恰於此年三月,伊母吳氏病逝,皇帝遂以此任關係緊要為由,令李光地在任守制。李光地遂上疏,奏請給假九個月回籍為母治喪,十二月歸,自以為如此既可全孝義,又能兼顧兩試,公私兼顧。

    卻不料奏疏一上輿論譁然,先是御史沈愷曾、楊敬儒首先交章論劾,一說李光地為何不奏請於考試完畢之後回籍守制,反而請皇上給他九個月假回原籍奔喪,這一來一去,需得趕在十二月回京,即使星夜賓士,也會影響將來的兩試,勢必導致“潦草塞責”,敷衍了事。一說,皇上可以從權,大臣必須守經,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嘛,李光地要真是孝子,可以苦苦哀求皇上準他丁憂,皇上也未必不許,“方今王道蕩平,屬在武臣,尚許回籍守制,況敦詩說禮之大臣,豈可靦顏充位?”——現如今以孝道治天下,就連武職,皇上尚且准許回籍守制,你一個飽讀詩書的大儒,母親死了,你好意思厚著臉皮做你的官?

    而給事中彭鵬隨後的一封劾章更是言辭狠辣,直接指斥李光地“貪位忘親”,列舉其“十不可留”之罪狀。

    揣度這些人的心思,大概是覺得,這李光地既然要博這孝順之名,就博到底,主持兩試完畢,直接奏請回籍繼續為母守制好了,要麼就老老實實的在任守制,安靜如雞。非想著名利雙收,官也做著,家也回著,還落個忠孝兩全的美名,哪能讓他如意?於是嗚呼哀哉,被御史們逮住,這扒一層皮都算是輕的!

    這文人diss起人,一支筆利如刀劍,真真可以要人性命。康熙帝聽到這些議論本就對李光地的態度在猶疑之間,而彭鵬又順杆拍了康熙一個馬屁,認為皇帝令光地在任守制,不過是“以此試光地耳”,現在一試就試出來了吧。他還建議皇帝對付這種小人,就得讓他兩邊撈不著,既解他的官,又不讓他回去奔喪,讓他痛苦去吧:“察光地患得患失之情,破光地若去若就之局。不許赴任,不許回籍,春秋誅心,如臣所請。”

    而康熙帝居然從了!!!!!!

    九卿議覆,工科給事中彭鵬疏參提督順天學政兵部右侍郎李光地,母故貪戀祿位,不請終制。應將李光地解任、不準回籍、在京守制。從之。

    這固然因李光地的人品素來飽受爭議,朝中內鬥之風蔚然等諸多原因,然而康熙帝對於丁憂之事的愈加重視,以及他對於孝道的提倡才是最根本的原因。特別是皇帝對於武職丁憂的要求,更是為其贏得了“孝治過宋明遠哉”的讚譽。

    有這樣的輿論氛圍,皇帝又愛惜名聲,不肯出面相保,才使得一樁小事演變成如此軒然大波。

    若細較起來,畢竟是康熙帝先起“奪情”之意,如果聖意堅決,一力維護,李光地自然不會那麼灰頭土臉。這麼個搞法,對於一個文臣的私德傷害很大,李光地之孫後來為其祖父編撰年譜,只能盡力挽尊,把此事描述成,聖主對於捕風捉影詆譭股肱的汙衊之詞深感不快,忠臣為顧全大局唯有上疏自陳,以母親在世時常常勸勉自己要為國忘家,夙夜公事為由,不得不“勉遵母志“,因而“不敢乞歸,惟求解任”,請皇帝全其忠孝。一個既不讓留任,又不讓回籍奔喪的刁難之舉,被美其名曰“求仁得仁”,這文飾筆法,實在是令人佩服!

    而在雍正的治下,大Boss的態度決定一切。遇親喪,除皇帝特旨留任外,又恢復督撫題留下官留任丁憂之制。

    皇上態度既堅,奪情又屬常態,輿論自然不會過分針對某一位被奪情的大員。

    比如大學士朱軾,精通經史,為雍正皇子之師,素有令名,也是一介大儒。其母去世,雍正帝特旨奪情,並令其比照怡親王允祥居母喪持素服三年之例:

    大學士朱軾丁憂回籍,朕本欲成全其志,準其在籍守制三年。但朕左右,匡弼需人,而營田水利工程亦系伊協同辦理之事,故召令來京。三年之內不補(不穿補服),原官准其穿著素服。凡朝會宴饗及應穿補服之處,俱不必到。俾伊得盡人子之心,以展孝思。當日怡親王遭伊母妃之喪,聖祖仁皇帝恩准素服三年,今日朱軾即可比照此例。著仍在內閣兼理吏部都察院行走。

    都知道怡親王是雍正最寶貝的弟弟,最受皇帝寵信,搬出這尊大佛,既標榜了怡親王的誠孝,又示恩於下,表明朱軾為國盡忠,雖在京而心實存孝道。如此一來,何人敢有非議?!同時皇帝還乾脆好人做到底,先給朱軾假期,令其回家料理親喪,然後再回京守制。

    凡為人子者,於親喪之禮不得備盡其心,實為隱痛。朕親身閱歷而知之。故於內外大小臣工,有不得已令其在任守制者,乃因辦理政務從權之道,未嘗不體其哀慼之情也。如大學士朱軾、蔣廷錫丁母憂皆給與假期,回籍料理,及來京之後,仍令素服辦事,不穿朝服,不與朝會筵宴,俾得盡其守禮之心。

    李光地求而不得,被御史們罵得狗血淋頭的假孝順,真小人的私心請求, 幾十年後居然就成了名正言順的聖意煌煌,並被雍正帝推及施恩於內外大臣。

    輿論或有非議,然而皇帝始終推崇移忠作孝,為國而忘私之“大義”,絲毫不能動搖其心。

    像雍正帝藩邸舊人戴錦之子戴天球,才具不堪,雍正私下裡曾以之取笑,說他是“天日不醒的一個人”,“當日在藩邸罵他玩,都叫他‘球’,粗蠢不堪”,可見對此人評價不高。後戴鐸生母張氏病故,直隸巡撫李維鈞“以良吏難再尋”為由,以年羹堯家奴守道桑成鼎等人對他的正面評價為據,說戴天球操守好,為民愛戴,請皇上特恩破格准許將其留任。 這其實算得上濫舉了,而皇帝也心知肚明此人並非不可或缺的賢良,表示非常驚訝,這人我都忘記他在哪做官了,他爹還是個大貪官,其人無論家教還是材料都不可取,沒想到現在居然好到如此。為此連叫大奇,驚訝笑之良久。還囑咐李維鈞不要因為是朕的門人而破格啊。當然最後還是准許題留了:“戴天球著照該撫所請在任守制。”而事實上,終雍正一朝,對於督撫的題留也甚少批駁。其中徇私營求者不乏其人,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雍正帝去世之後不足兩月,乾隆帝即嚴禁在任守制,當然這是後話了。

    提到雍正朝令官員在任守制一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衛之母汪氏去世後的情形。李衛早年喪父,由寡母汪氏撫養成人,母子感情非常好。然而令人惋惜得是,汪氏去世時,李衛恰好進京覲見,未能見到其母最後一面,可謂終生痛事了,對此雍正帝表示非常愧疚, 抱怨說都是你平白無故的想進京陛見,朕主意不堅,就讓你來了,都是你誤了朕,朕深為此事懊悔慚愧啊!!!

    死了親孃的可是李衛啊,莫非皇上你還想讓人家來安慰你麼?況且嘴上說著愧疚,卻又還是讓李衛在任守制,僅給他假期兩月,料理母親喪事。而李衛的態度呢,則表示臣怎能希翼偷安,懇求終制博取孝名?!待料理完父母合葬的大事,則了無牽掛,唯有仰報君上,不知有其他。現在西陲不寧,請讓臣也效力出征吧!!

    這樣的畫風和前朝迥然有異,看得我也是目瞪口呆,這是什麼樣一種神展開。倘若李衛生活在康熙朝,這樣一朵奇葩,肯定得被御史們生吞活剝,偏偏這種秉性卻為雍正帝所愛。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與不按常理出牌的大臣,真是一派不一樣的風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泰迪腿大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