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路青鋒

    為了唐朝的建立李世民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因為李世民知人善用,所以他身邊集結了一大批能文能武的優秀人才,在李世民的帶領下南征北站為唐朝建立打下了堅實基礎,可以說如沒有他大唐帝國是不一定能建立的。在此過程中李世民充分看到了人才的重要性,沒有得力的部下將是一事無成的,首領和手下就如船與水的關係,只有善待部下讓他們樂於為其效力才能使他們如水託舟最後才能達到事業成功,反之手下人如一盤散沙毫無凝聚力最後只能分道揚鑣了,有的甚至於弒主謀反,最終只能功敗人亡了。同時尤幹他常年領兵打仗,深深體會到官逼民反的道理,沒有百姓的安居樂業也就沒有了社會的穩定,那再牢固的江山也會如舟船一樣覆入水底了。這就是李世民所體會到水能裁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了。

  • 2 # 佛山開心彼得

    唐太宗親歷隋末的社會大動盪,親睹隋朝的覆亡,這對他的政治思想有極大的影響。他即位後,經常與大臣們討論歷代王朝的盛衰和治國的方針政策。他們認為隋煬帝身死國滅是因為“徭役無時”“干戈不戢”,以致“民不堪命”(《貞觀政要》)起而反抗。唐太宗以隋亡為戒,接受隋末農民起義的教訓,成為中國歷史上一位比較善於學習歷史經驗,具有開明思想和政治遠見的帝王。他看到君民關係有如舟水,常以隋的覆舟來警惕自己,告誡子孫。他認為君臣關係“有同魚水,則海內可安”,如果“君臣相疑,實為國之大患”(《貞觀政要》)。還認為要使唐朝治世長久,就必須“居安思危”“善始慎終”(《貞觀政要》)。唐太宗的開明政策和措施,就是以這些認識為依據而制定的。

  • 3 # 閒人樂活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原是魏徵“納諫”的話,唐太宗李世民常用來告誡後人,久而久之便成了李世民的“名言”。這句話的含義很直白,就是把政權看作“舟”,百姓看作“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大致等同於“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李世民作為萬民之上的一代君王,他把“人君”與“黎庶”之間的關係視為“舟”與“水”的關係是符合當時歷史邏輯的,他深諳“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道理。所以他說“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者人則棄而不用,誠可畏也”。但是,李世民的“載舟覆舟”之說,只在他把自己的帝國與人民的關係視為天經地義的絕對統治與被統治的“舟”與“水”的關係,把他自身與朝臣的關係視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魚水關係,他曾對朝臣說“君臣相遇,有同魚水,則海內可安”。可悲的是,李世民最終並沒有如願以償,在他之後的一代一代大唐君主終究還是脫離了人民,直至這艘凌駕於“水”面近三百年之久的大唐帝國之“舟”,終於在“載舟”的農民掀起的起義怒潮中未能逃脫“覆舟”的命運。

    正可謂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人心肺復甦的徒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