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雷書院

    “用人如器,各取所長”,講的是君主或者領導的用人之道。每個人的能力都是不一樣的,全面發展的全才是很少的。智商高的情商低,能力強的態度差,相貌好的不中用,經驗豐富的衝勁不大,這就要求領導按照工作需要,選拔合適的人才組成團隊。歷史上,曹操選用張遼、樂進、李典三將守合肥,就是用人用其長的典型。張遼文武全才,樂進剛猛,李典文雅,三人組成一個團隊,以少勝多,打敗了孫權。

    “君子不器”是儒家關於修養的思想。器是工具。君子應該有自己的人格獨立性,不僅僅是一件有用的器具。子貢會賺錢,屬於應用性人才。顏回德性高,屬於聖賢人格。在儒家看來,顏回的境界高。

    中國文化不講抽象的道理。類似的相互衝突的名言很多,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強調應該強硬時就說“光棍眼裡容不得沙子”,強調低調時就說:“光棍不吃眼前虧”。對手強大“,得饒人處且饒人”;對手不堪一擊,“得理不饒人”,等等。

  • 2 # 無功用行

    “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君子不器”。

    先看看什麼是“器”。

    比如碗,這是一個“器”,它能盛飯,能盛水。但如果要用它來鑽洞呢?明顯不行。

    比如針,這也是個“器”,它配合線,能縫補衣服,但是它能用來盛飯嘛?

    只要是“器”,不管是天然的,還是人工製造的,它就不是全能。

    “器”做了它不擅長的事情,要麼是事倍功半,就像上面舉的兩個例。

    要麼,這個“器”變換了形態,成為了另一個“器”。

    比如碗碎了,破裂的碎片能用來割裂面板。而完整的碗就做不到這點。

    現代人工製作的物品,功能越來越全面。就像電腦,不知道代替了多少其他物品了。

    但相應的,電腦這個“器”的結果也是越來越複雜。

    我們可以再做聯想。人這個“器”,是天地間最複雜多變的“器”,也是功能最全面的“器”。

    人這個“器”時刻都在變換者自身的角色。

    每個人都有自身所擅長的“器”,所以用人,就是用這個人所擅長的“器”。

    這就是“用人如器,各取所長”。

    若是某個人固定為其中一個“器”,那全才的人,不就變成了專才的“器”了嘛!

    所以說,人作為君子,那就要“不器”,不能做專才,要做全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總有人說娜扎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