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方1
-
2 # 鈺琦的思考空間
中芯國際為中國國內的晶圓代工龍頭企業,目前14納米制程方面已進入量產,但接下來10年時間之中,其7奈米的研發道路恐被卡死,而其中的原因,中芯國際最大的困境及致命傷是無法取得高階製程所需的極紫外光(EUV)裝置!
中芯國際的14納米制程去年底剛量產,目前仍在爬升階段,真正開始放量要到今年底;而反觀競爭對手臺積電,在3納米制程初步在預定明年上半年試產、2022年下半年量產,同時也積極加速2奈米研發腳步;半導體行業業內專家預估,中芯國際的N+1製程相當於臺積電10奈米,可望於今年年底小規模量產;N+2製程相當臺積電7奈米,但最快速度也要到2022年初才能小規模量產。
眼前華為的遭遇與堅困處境,就是遭受特朗普政府的出口禁令限制及制裁,而中芯國際作為華為重要的供應鏈體系之中的一環,同樣很可能被波及,在這種情形下,中芯國際將面臨兩大挑戰及風險!
風險一,大客戶華為陷入困境;美國商務部5月中旬對華為祭出口新禁令,無論是美國或外國企業,若沒有拿到美方特別許可證,就不能使用美國的軟體或技術裝置製造晶片並出貨交易給華為。基於前述限制,中芯國際採用美國裝置同樣不能為華為代工,然而華為是中芯國際的大咖客戶,也是14納米制程最主要客戶,一旦痛失華為的大宗訂單,中芯國際的運營恐將遭受重創。
風險二,美國製裁措施威脅度大;中芯國際在2018年向荷蘭半導體裝置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採購極紫外光(EUV)裝置,不過受到美國阻攔,至今仍拿不到貨;而事實上已經被美方制裁,在中美貿易摩擦與關係緊繃之際,中芯國際拿不到高階製程所需的EUV裝置,其技術發展已被美國卡在了7納米制程上。
因此,中芯國際若想往更先進技術製程方面邁進,就必須等待中國產EUV裝置登場,而根據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規劃,加上產線驗證時間,EUV光刻機中國產化就得等到若干年之後了。這對中芯國際來說,將是非常尷尬的局面,無法獲得極紫外光EUV裝置,在2020之後的很長時間之內,中芯國際的晶片製程恐怕要原地停留在7奈米了。
所以,作為中國產晶片製造領軍企業,中芯國際18年造芯歷程,在起步本身就較晚的情況之下,再加上種種不利的外部環境影響及限制,其崛起之路必將艱難異常!
-
3 # 快樂大哥ZCX
18年造芯?聽說現在的芯還是當年給摩托羅拉打工,人家走時送的。所以別罵中興了,中國沒有一家有完全技術和器件是自己的芯,包括華為!造芯要從基礎打磨起,中國這方面人才和技術太弱太弱,要集全國之人才、金元拼幾年才會有收穫
回覆列表
中芯國際承擔中國晶片重任可能有些懸。
1、從一開始它就不是民企那樣盈利導向,靠國家重視撥款怎麼行?
2、沒有企業家,沒有企業家精神靈魂。
3、有上海企業的通病,包括:靠政企人脈,迷信外企高管經驗,依賴國家投入。
建議:以類似東風41這種國家直接主導,撇開大基金等中間環節。中國技術研發,要麼直接國家,要麼民企,大基金或國企,只適合壟斷性或資源或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