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本草世界
-
2 # 金蘭中醫學社
人們對中藥何首烏的傳說與功效比較熟悉,但對什麼是夜交藤卻知之甚少。其實,兩者是同一植物的不同藥用部位,夜交藤是何首烏的藤莖,因夜裡會自動相互交合而得名,藥用何首烏則是這種植物的塊根。
在中醫看來,夜交藤的味道是甘而微苦的,效能是平和的,主要歸心、肝二經。從藥用功效來說,以安神養血、祛風通絡為主要功效,適用於陰虛血少、虛煩不眠、風溼痺痛、面板癢疹等症的治療。
對於夜交藤來說,最主要的功效,還是解決失眠問題。夜交藤具有養血安神的作用,尤其適用於陰虛血少所致的失眠,在臨床實踐中,常與合歡皮、酸棗仁、柏子仁、遠志等藥配合應用,效果更佳。在臨床上,也有幾個以夜交藤為主藥的安神方子,效果不錯。
我們先來說說夜交藤麥豆湯,這個方子是由夜交藤10克,小麥45克,黑豆30克組成,具體用法是將這三味藥加水煎煮,取湯飲用,每日兩次。這個方子具有滋養心腎、安神等功效,可用於神經衰弱、心腎不交之失眠、心煩等症。
如果是頑固性失眠,可以考慮在夜交藤的基礎上,加點料。於是,正式推出烏雞交藤煲。具體原材料就是烏雞1只,夜交藤30克,先將烏雞洗淨後,放入沸水中焯一下,再用涼水沖洗。夜交藤洗淨後用紗布包好,裝入雞肚內,將雞放於湯煲中,加入適量薑片、食鹽、黃酒及水,先用武火燒開,再用文火煲至雞爛熟,加調味料適量即可食用。
如果是頑固性失眠,還伴有多夢的,則可以用夜交藤粥,具體做法是先將60克夜交藤用溫水浸泡片刻後,加清水50毫升,文火煎取藥汁300毫升,再加60克粳米和2枚大棗,熬至粥熟後,加入少量白糖即可食用,一般可在晚上睡前趁熱食用。這個食療方子除了可以用作頑固性失眠、多夢等症的輔助治療外,還可以用來緩解風溼痺痛症。
如果是入睡困難,伴有耳鳴眼花、頭昏乏力、心悸多夢等症的,可以用寧神合劑,這個方子主要由夜交藤、生地、百合各15克,浮小麥30克,炙甘草6克,紅棗7枚組成。將這六味藥用水濃煎,每天服用2次,臨睡前可加服1次,其養血安神的功效更好。
在治療失眠的過程中,夜交藤和合歡皮堪稱是經典藥對,而安神湯就是在這個經典搭配的基礎上製成的,具體藥物組成是:夜交藤、合歡皮各20克,酸棗仁、柏子仁、豬苓各15克,琥珀10克。將上述幾味藥水煎取汁,趁熱服用,每日3次,臨睡前加服,效果更好。本方對多種失眠症有效。
一味毫不起眼的夜交藤,在治療失眠方面,可謂是術業有專攻,能夠對多種失眠症有效,只要運用得當,往往效果頗佳。
-
3 # 小小小米粥
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歸心,肝經。
功效:養心安神,祛風通絡。主要治療心神不寧,肌膚麻木等。也就是用於治療平時大家所熟悉的心悸心慌,手腳麻木不仁。
作用:1,有鎮靜催眠作用。晚上老是失眠多夢,可用於治療。2,降血脂作用,課用於治療一般情況的血脂偏高
中藥夜交藤附方:
1,治療面板瘙癢。夜交藤,蒼耳子各適量,煎水外洗。
2,治血虛引起的失眠,神經衰弱及貧血。夜交藤30g,酸棗仁15g,柏子仁6g,龍眼肉9g,水煎服。
經驗內容
回覆列表
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無毒,歸心、肝經,具有安神養血、祛風通絡等功效,適用於陰虛血少、虛煩不眠、風溼痺痛、面板癢疹等症。夜交藤具有養血安神的作用,可用於陰虛血少所致的失眠之證,常與合歡皮相須配合,也可與酸棗仁、柏子仁、遠志等同用;夜交藤既可以養血,又可以通利經絡,對於血虛周身痠痛療效頗佳,常與當歸、地黃、雞血藤、絡石藤等同用;夜交藤煎湯外洗還可以治面板癢疹,有一定止癢作用。
在歷代本草中,對夜交藤的作用還有補充描述,比如在《本草正義》中認為,夜交藤是“治夜少安寐”的專藥,而在《本草再新》中則是認為夜交藤“補中氣,行經絡,通血脈,治勞傷”,點出了夜交藤在祛風通絡方面的獨特作用,但同時也是認為夜交藤是具有一定的補益作用的;在《飲片新參》中除了認為夜交藤具有“安神催眠”的專有作用之外,還認為夜交藤具有“養肝腎,止虛汗”的作用;但在《本草綱目》中,對於夜交藤的作用,則是“風瘡疥癬作癢,煎湯洗浴,甚效”。
但後來,民間中醫在實踐中,發現了夜交藤的更多作用,比如用夜交藤和雞屎藤葉各適量,搗爛外敷,可以治療癰疽;用夜交藤、假蔞葉、杉木葉各適量,煎水洗患處,可以治療痔瘡腫痛;用夜交藤、枸杞子、杜仲、菟絲子、蛤蚧、巴戟天等可以治療性冷淡,等等。
夜交藤的這些作用中,更專的還是治療失眠,尤其是在《醫醇賸義》中記錄了一個叫甲乙歸髒湯的,專治徹夜不寐,間日輕重,如發瘧狀,具體藥方是:夜交藤12克,真珠母24克,龍齒6克,醋炒柴胡3克,薄荷3克,生地黃18克,當歸身6克,酒炒白芍4.5克,丹參6克,柏子仁6克,夜合花6克,沉香1.5克,紅棗十枚,水煎服。
夜交藤與何首烏本是同根生,但是在功效上還是有一些差別,但夜交藤在養心安神、通絡祛風,暢大便、助消化等方面療效較好,對人體的健康有益,但對於躁狂屬實火者,應謹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