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塵157831735
-
2 # 橙心社
事實上要說伊藤潤二的漫畫真人版大都拍毀了,還真是有點針對他了,其實只要對動漫翻拍電影有所瞭解,你會發現,不是誰誰的都拍毀了,而是大多都拍毀了。我敢保證,這些熱衷於拍動漫真人電影的,別的不敢說,但是指著所有作品喊‘我不是針對你們哪個,在我眼裡,在座的各位我都能拍成辣雞!’是沒有問題的。而我們回過頭來再來看伊藤潤二,這位老兄之所以能在眾多漫畫家裡自有一份天地,幾乎無人能搶佔他的地盤,其原因就是其腦洞巨大,能夠想象出各種匪夷所思的恐怖情節,而且極其擅長運用他獨特的繪畫風格和表現手法來把這些恐怖的效果展現出來。所以,當要把他的作品真人化,並且要很好地改編和還原效果,那麼對於導演的功力其實是要求非常高的。大家都知道,動漫是動漫,真人是真人,動漫裡的一些表現手法,特別是在情節的節奏上,可以有很大的誇張,比如我們常見的那種戰鬥時的定格大特寫,這種特寫在漫畫中只需要一幅圖就能表現,前面如果連線一格前搖動作的話,那麼我們自然會把剩下的部分腦補出來,並賦予其極強的畫面感和動作感,但是,同樣的手法,如果是在真人電影中,那表現就非常不容易了,第一你的鏡頭不可能表現出漫畫中的誇張,而沒有了這種誇張的表現,那麼就要靠其他東西彌補,而如何彌補就是一大難題,再加上漫畫裡用兩副圖表現的內容,在電影中要表現多久,怎麼切換鏡頭等等都不是簡單的事情,搞好了大家看著感覺爽,搞的不好,就讓人覺得無比尷尬,明顯就是在演戲而不顯真實了。
【比如這種戰鬥場景,漫畫裡的六格,其實在電影中就是一整段的表現,如何把握鏡頭,節奏,是非常難的事情,不是普通導演能駕馭的】
關於這點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去看看成龍關於自己的多人打鬥的場景設計的介紹,異曲同工,看了那個大概就能理解為什麼難了。
【這種畫面要是用好萊塢的工業技術表現就很有魄力,但是用奧特曼那種布袋的你會怕麼?】
所以,漫畫的表現和電影的表現差別很大,對導演和演員要求很高,而另一方面,像伊藤潤二這種腦洞表現的故事,要想真拍好,除了導演還需要強大的電影工業來進行支援。比如他的《魚》以及《旋渦》這種,如果能有大量高水平的CG特效,能有美國大投資的電影工業支援的話,那麼拍出來自然就很好看了。但是,日本哪有這樣的電影工業水平?CG不到位,場面表現不好,效果自然就差了,再加上導演演員水平不夠,能出來好東西就有鬼了。
所以,伊藤潤二的真人版拍毀了是一個正常現象,不用多期待。
【這些都太難表現了】
文:編導
-
3 # 講故事的角馬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 其實如果你有看過二子的《旋渦》真人版和漫畫版的
你就會知道這兩者的區別了 原著的《旋渦》系列一共有19集加一集番外篇20集
裡面講了有關於蝸牛人 旋渦人 還有蜻蜓池 以及恐怖長屋和蜻蜓人
還有五島桐繪和齋藤秀一的愛情故事 漫畫裡的世界可以說非常的恐怖和驚悚
但是你如果去看了電影版會發現漫畫裡面這二十集的內容縮成一集的話拍的亂七八糟的
而且裡面最有標誌性的長屋竟然也沒有出現 大結局那個秀一莫名其妙就變成了旋渦人
所以很多二子的粉絲去看電影的話會覺得很莫名其妙 因為漫畫裡的內容完全不是那回事
其實大師的作品如果拍成連續劇一定很棒 但是拍成電影的話還是算了吧。
回覆列表
一目瞭然,漫畫所表達的意境用真人版拍攝出來後明顯是不同的感受,這種感受不僅會成就漫畫本身,大多時候卻是毀了漫畫原作的表達自己的方式和內在的區別於主體現實感之外的創作情境,試想,如此特別的作品,在什麼時候有過真人版本超越漫畫本身的情況?不敢說以前或以後不會有,但起碼現在看來,尚不能透過某些方式表達出漫畫中營造的那個世界。這樣看來,真人版本作為漫畫本身創作的延續,其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了。這裡具體並不是指這部漫畫,而是泛指漫畫層面所涉及的每個區域,都是有紙上和佈景下,意境和現實中的區別的,料想創作漫畫和拍攝真人版的劇組以及觀眾都是心知肚明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