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暖暖線上
-
2 # 揮弓探賾
翻開史料記載,才知我的老家的村落竟是以海陵古糧倉而得名,真是讓人大跌眼鏡,“舊時王謝堂前燕,紛紛飛入百姓家。”,不起眼的小村落,也藏著大秘密。
圖中倉場村中心南側,那棵蒼勁秀挺的古銀杏樹下,有原泰縣人民政府於1988年春,橫置白色大理石碑一座,高0.34米,長1.5米,磚砌碑座。碑上隸書陰刻紅字《古海陵倉遺址》,背面刻有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寫的碑文:
“泰縣,古臨海,夏商揚州,春秋吳,戰國屬楚,稱海陽。秦屬東海郡。漢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海陵縣。邑中盛產稻穀。《漢書》載:吳有海陵之倉,倉為吳王劉濞所建。西晉左思《吳都賦》雲:酈海陵之倉,則紅粟之流衍。唐駱賓王贊曰:海陵紅粟,倉儲之積糜窮。元張士誠起兵,亦曾以此屯糧碾米之所。《民國泰縣誌稿》載:海陵倉,一名大倉,在坂倫正南倉場莊。夫,喜看今日倉場,壠畝歡歌,稻穀豐盈,貢獻之巨,絕非舊時可比矣,實邑之勝也。是為志。”
汗顏,無知真可怕。尋常人,有空還是要讀點兒歷史,漲姿勢。倉場,原指古代官家收納糧食的地方,其間變遷,說來話長,故事不妨從當年的鹽梟張士誠說起。張士誠,誰也?吳王,元末橫掃江浙滬的土皇帝,滅元的蓋世英雄之一,離真龍天子就差那麼一點點。
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五月,一個月黑風高的殺人夜,不堪凌辱盤剝的鹽丁張士誠,糾集張士義、張士德、張士信三兄弟以及李伯升等十四位熱血好漢,在泰州白駒場揭竿而起,策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十八條扁擔起義”。操著販鹽的傢伙扁擔當武器,滅了欺壓貧苦鹽民的鹽警邱義,又憑著一腔餘勇衝進當地大戶家中,開倉放糧分錢,把打砸搶行動完美演繹成了一場義舉。苦無出路的鹽丁們感恩振奮之下,索性推張士誠為主,大舉起兵反元。一路攻城掠地,勢如破竹,各路義軍紛紛來投,不久攻下泰州,高郵。張士誠率眾一路征伐,羽翼漸豐,直奔著那爭王爭霸的路上行去。先在高郵建立政權,以周為國號,天佑為年號,自稱誠王,其後又自封為吳王。與抗元起義領袖中貧農出身的陳友諒,和麻面的乞丐和尚朱元璋,成了稱霸天下、改朝換代的強勁對手。
兵家之爭,歷來是糧草先行。練兵屯糧,自然成了頭等大事,正所謂家中有糧,心中不慌。經實地考察,裡下河多為低窪平原,唯獨當時叫顧家墩的地勢較高,水路通達便利,連線裡下河各地以及吳國大小城市。數年後便成了150戶左右的村莊,其時劉濞下令將顧家墩改名為海陵倉。
1356年,張士誠攻下蘇州後派出身此地的部將夏思恭,坐鎮盛名不衰的倉場屯糧碾米,在他的勸誘下,家鄉的父老將堆積如山的稻穀碾成白米,以供軍需用,不久傾倒的稻糠多得填平了河溝。糧商米販雲集,在河旁這裡搭棚開店做生意,形成了倉場的商業街道,當時人們戲稱為糠爿街。在現在的街北,原來是一條東西向的大河溝,只要向下挖幾鍬,就能挖到過去張士誠部在這碾米倒掉的稻殼;在不遠處的橋附近,以前挑河時還發現在地下有磚鋪的街道。如此倉場,真是一處充滿神秘的地方。
這裡除了少量的明清風格的古民居外,幾乎全是現代建築的房屋,但位於村中的“祖師殿”,就顯得極為奇特了。不僅在裡下河一帶為絕無僅有,就是在揚、泰、通、鹽城地區範圍內亦很罕見。江蘇省古建築專家戚德耀先生從祖師殿的平面、結構、用材、做法等方面鑑定,認為該建築已具有明代初期的諸多特性,不少地方留有元末時期的建築風格。
其時,張士誠手握雄兵,地處富庶,實力非凡,大可一爭天下。怎奈優柔寡斷的他,卻和勇戾無謀的陳友諒成了豬一樣的隊友,張士誠想著坐山觀虎鬥,貪得漁人之利,卻忘了朱麻子是個比狼還厲害的虎豹對手。很快被善於把控人心,狠厲決斷的朱元璋準確定位,各個擊破,兵敗如山,1367年張士誠被俘。
關於張士誠的死法,說法不一,有說是觸怒了朱元璋被殺,有說是自縊而亡。總之,成王敗寇,“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以朱元璋的手段之狠,無論何種方式,他都是必須死得不能再死的。功虧一簣,時也命也。張士誠曾對朱元璋切齒長嘆“天日照爾不照我”,抑鬱悔恨之心,大概只差吐血三升了。可想而見,死前張士誠是多麼的不甘心。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以朱元璋的心性手段,對付此等餘孽自然是毫不留情。
朱元璋稱帝后,下令將海陵倉改為倉場莊,倉場村由此得名。對與其爭奪天下的張士誠的老家泰州,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不遺餘力地打擊。據說,文物考古人員尋遍整個大泰州,也沒找到一處明代中期以前的民居建築,唯獨倉場一大片曬穀場西北的一塊高地上,有一處年代為元末明初的小小的三間平房。
-
3 # 藍白旗幟
張士誠是元末那些起義家裡的一個比較特殊的人,那就是他有著比較強烈的革命情緒。老張跟其他混不下去才去當義軍的土炮不一樣,比如後來明朝的皇帝老朱,這哥們是見過世面的,而且也是有隊伍、有身家的,所以他的主觀能動性很強,反元熱情也挺高的。
張士誠是一個大鹽梟,在江蘇那地界可算是有一定身份的。鹽這東西,現在看起來很平常,但是擱在古代,這玩意有時候就是白色黃金,所以很多皇朝就實行了鹽鐵官營,誰敢私下買賣就狗頭鍘伺候。而老張就是這麼一個賣私鹽的可人兒,擱現在就跟大毒梟似得,所以他的存在是不符合元朝利益的,當然擱在明朝也是要拖出去斬首的。
不過殺頭的買賣只有錢夠多,那就一定有人做。當時的私鹽成本極低,而且比官鹽品質要好的私鹽只有官鹽的三分之一不到的價格,所以很多人買賣私鹽,於是也就創造了一大批富豪。
這些私鹽商人是最具備割據實力的,主要有2個原因,一個是有錢,畢竟做這種殺頭生意,不賺錢誰做?不僅能掙到錢,還能掙到大錢。有了錢買武器、買人、買糧食不就跟探囊取物一樣嘛。第二個原因是具有濃烈的造反情緒,有些人就想悶聲發大財,但是鹽販子們悶聲不了,官府肯定要收拾這些人,所以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反了。
老張私鹽生意越做越大,造反生意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剛一造反,就打下了泰州、興化等地,並且在高郵建了都城,稱為誠王,國號大周,還取國號為天佑。可以說這一定意義上算是資本家建的國,老張扮演了走私販(商人)、鹽幫頭子(黑道)、大周王(白道),可謂是集多個身份於一身,在元末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
回覆列表
九四,是張士誠的小名。《明史·張士誠傳》:張士誠,小字九四,泰州白駒場亭人。
大家知道,元代時下層百姓起名字,多用數字,如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也就是朱八八),他爹叫朱五四,他爺爺叫朱初一。現在明史上寫朱元璋他爹叫朱世珍,這其實是朱元璋發達後給改了一個高大上的名字。
同樣的,張士誠這個十分高大上的名字,也是後來改的,他作為一個私鹽販子,顯然是屬於社會最底層的,所以也沒有大名,就叫張九四。後來造反發達後,覺得自己這名字不雅,才改了“張士誠”。
後來有個傳說,據說朱元璋當皇帝后,決定大用儒生,結果功臣們不願意了,就跑到朱元璋面前說儒生的壞話,說這些酸秀才們,別看滿口仁義道德,其實可壞了,都一肚子壞水。那個張九四當初讓儒生給自己改名字,就著了他們的道了。朱元璋說:“沒啊,張士誠這名字挺好的啊。”勳臣們說:“好啥啊,那是罵人的話,您翻看《孟子》看一下就知道了。”朱元璋翻看《孟子》一看,果然裡面有一句話,叫做:“士,誠小人哉。”朱元璋大怒,說這些讀書人果然都壞透了。於是就不用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