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秀春說健康
-
2 # 合肥魚樹心理諮詢
學心理學能治癒心理疾病嗎? 會不會越學心理學,心理問題反而越嚴重?真的有可能。
人們在遇到困擾的時候,總是會去尋找出路:有的人愛上了治癒系的音樂,比如許巍的歌;有的人愛上了文學,比如泰戈爾、紀伯倫、妥斯托爾夫斯基等;有的人去考了心理諮詢師……
我全職作為心理諮詢師的時間並不長,然而我的來訪者中已經有五位以上是考過心理諮詢師的,他們很多取證的時間比我長多了,然而卻依然深受困擾。
前一陣子還有一位老鄉,還表示我的心理諮詢價格實在昂貴(雖然我的價格在靠譜諮詢師中實在是良心價了),雖然她首次諮詢嘗試就感覺很有收穫,但是還是覺得無力承擔,進而想在考過心理諮詢師證書的基礎上再去參加一些心理諮詢的工作坊。我當然知道這樣的努力可能並不是最有效的,但是也很清楚,這個想法也並不容易改變。
每一個人都沒有辦法完全客觀的看待這生活,尤其是本來就受到心理困擾折磨的人。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心理諮詢師派克寫的《少有人走的路》,但是我也真的見過有個人看著《少有人走的路》然後去犯罪了–他好像是殺人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的時候我們確實需要旁觀專業中立的眼光來幫我們看到自己的真實世界,來幫我們拉出無力走出的漩渦。這也是為什麼即使我已經做了全職的心理諮詢師,我也依然需要在有困擾的時候被諮詢。即使我很多時候看起來非常專業,我還是會有我偶爾難以避免的負面情緒,我還是會需要得到幫助的。
那麼學心理學不好麼?並不是的。很多心理學的書籍確實使得我們更好的覺察自己,但是如果我們在作為來訪者被諮詢的過程中,只是盯著技術,那麼實際上確實並沒有什麼太大幫助。
醫者難自醫,需要諮詢的時候,還是勇敢的走進心理諮詢室吧,以來訪者的身份,拋開所有的技術,只是體會自己的內心世界。我相信這樣純粹的探索是需要勇氣的,但是也是可能會帶來極大收穫的。
-
3 # 心立方
這種擔心完全是沒有必要的,怎麼可能會越學習越嚴重呢?如果是這樣,那心理學的意義何在?心理學的存在就是幫助人解決心理問題的,當然能解決多少,最終能不能痊癒,這個不敢保證,畢竟每個人的心理問題千差萬別,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處理和解決。
當然不可否認的就是在用心理學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時候會適當的放大一個人的創傷,這就好比外科醫生做手術一樣,想要切除內在的腫瘤,必須要開膛剖腹,這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大的創傷,但是為了清除內在的疾病必須要走這一步。
所以心理學有時候也要走這一步,那就是徹底暴露一個人內心,將所有的創傷發掘出來,在這個過程中當事人會經歷一段痛苦的時期,這是告別創傷唯一的路徑。也可以說是成長所必須要付出代價,這個過程沒人可以逃避,想要解決心理問題就必須面對,但好在最終的結果是心靈會逐漸得到療愈。
所以學習心理學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解決心理問題,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本身帶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其實靠自學心理學是很難起作用的,而且也容易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最好的辦法是求助專業人士的幫助,除此以外,任何人學學心理學都是有好處的,很多時候並不需要特別高深的理論,僅僅是對問題本身有所洞察就有助於我們的成長,正所謂所有的創傷的療愈都是覺察開始的,當你意識到問題的存在,療愈之路也就開始了。
-
4 # 心理諮詢師天藍姐
現在學心理學的有這麼兩類人。
一、科班出身,也有興趣,以後就要走這個行當的。
二、非專業,自己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心理問題,但是無人能幫,自己走上了學習的道理。自己成長的差不多了,又開始幫助別人。
其實中國的心理學圈子,很多都是第二類人。而且,這樣的人學好了之後,比科班出身的還做的好。
為什麼?因為這樣的人,是真正從痛苦絕境中走出來的,最能理解身在痛苦中的人。他們的共情能力非常強,學習動力也強。
但是也就是這樣的人,會引起你提的問題。學習心理學,包括學習兩個部分。一個是術的部分,即心理學理論和技能,包括考證和各種技術,催眠啊,意象對話啊,繪畫心理學啊······另一個,是道,是成長的部分,就是透過各種方式自我成長,讓自己的內心成長的成熟起來,解決自己的諸多心理問題。無論是第一還是第二類人,這兩部分都需要。而且自我成長比技術學習重要的的多,一個心理師,首先得是個人,有足夠強大內在的人,才有能力幫助別人。
但是,無論哪一類人,都會有自己沒解開的情結,都或多或少有心理問題。第二類人可能會更敏感容易一點,很容易在學習中被觸碰到了自己的創傷,一時半會出不來。如果他能忍痛堅持自我成長,勇敢的面對自己的真實,過了最難熬的階段,會涅槃重生一般,越來越好。
有的人就受不了了,退出來了,說“越學心理問題越嚴重”,其實不是的,只是堅持的不夠。心理學的成長夠火候了,只會讓人越來越好,家裡也會越來越好。
-
5 # 暖心理
怎麼說呢?越學心理學越覺得一個人有很多可能性吧。我覺得這是比較貼切的說法。如果有一天你進入心理學大門,你就會能體會到,沒有所謂的病,所謂的病更多的意義上是自己的不合理認知把自己限制住了,進而喪失了很多可能。
打個比方,很多女孩子都比較在乎自己的穿著胖瘦面貌,所謂女為悅己者容嘛。這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女孩子過渡的追求這個外在的部分,把很多花銷和注意力都花在了這個方面,這是她們自己的認知,未必是客觀的,氣質和情趣也可以給人增分不少,很多男人,哪怕是有多麼帥,未必身邊喜歡的女人有多麼靚麗,而恰恰是由內而外散發的氣質。所以很多女人對自己的相貌不滿意時就會各種抱怨變得自卑,或者自暴自棄等。再者說了,每個男人的喜好各有各的不同,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麼?
所以不學心理學很多事情你會覺得理所當然,但又活的很不舒服。學了心理學後,你會發現為什麼不舒服,難受,根源在哪裡,自己有哪些潛力和可能性。很多有親密關係問題的人不免會對心理學感到好奇,自己一直按照自己對的方式處理問題,為什麼總是沒有好的回報。所以瞭解了心理學他們就發現很多時候自己以為的就是自己以為的,未必別人需要這樣,或者自己以為的未必是最正確的,從其他方面看還可以這樣的。進而需要溝通理解。
就好比,婚姻關係裡的夫妻,妻子總是把持著操持家務的職責,她期待丈夫也能參與否則就是對自己的不重視,不在乎,可是她可能忽略了,有時丈夫在外工作面對著很大壓力,對丈夫而言只有自己多麼成功,才可能給家裡帶來更多的物質滿足,這是他對家的責任。在男人心裡不能成為女人眼裡成功的自己,那是很沒面子的,或者有失尊嚴的。
-
6 # 貓黍說
其實這個是很有可能的,所以,自己學心理學和有師傅帶,是完全兩個概念。但是,現在這個社會,師徒制早就很稀薄了,遇到一個好師傅,就相當於遇到一個好的貴人。想更好的學習心理學,還是要跟著那些非常好的心理諮詢師學習才是。
為什麼會出現,學習了很多心理學,反而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
1.人的偏好。
人自己自由的憑藉愛好的去學習心理學,也只會是,強化自我的概念,強化自我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這樣就可能會變得更加嚴重。因為,我們吸收資訊,都是選擇性的吸收的,而選擇性吸收的資訊,都是我們本身性情比較喜愛的,那麼就會進一步讓自己的性情強化。
2.資訊量過多。
學習心理學,更多的還是獲取資訊。但資訊這個東西,未必能夠很好的解決問題,很多時候,心理問題,是需要在關係中,在情感中解決的。資訊太多,太冗餘反而不一定對自我有幫助。最好還是去找心理諮詢,和團體。或者,可以去試試正念。
心理問題嚴重了,其實未必是壞事。反者,道之動。很多時候,我們就是需要經歷反覆的黑暗,可能才會迎來轉機。
-
7 # 霍體清
你會不會越學心理學,心理問題反而越嚴重?
自從2002年勞動社會保障部開展職業心理諮詢師從業資格考試以來,參加考試的人很多,主要目的是想從事這一職業,但有一部分人覺得自己心理有問題,也報名參加考試,想透過學習心理學知識改變自己的狀態,順便再考一個證,用不用以後再說。這些人也很努力,有的就順利考取證書,成為了心理諮詢師。
但是怪異的現象也出現了,就是自己是一名心理諮詢師了,同時自己的問題不但沒有解決,還照樣很痛苦,有的人甚至加重了。這並不是極個別現象,出現這樣的問題,和現在很多有證的心理諮詢師不能做諮詢一樣,學習的相關知識出了問題,書本上的理論和心理問題的實際脫節,所以不能針對來訪者的情況分析解釋,那些心理諮詢師解決不了來訪者的問題,這些有證書的心理諮詢師解決自己的問題就更難了。
學對了技術理論,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回覆列表
其實說我的心情,也在說明一個道理,我們太容易被教條化,中國出現的很多腦殘粉,不管對不對?也不管別人是站在什麼角度說話,只要說個不字,就會各種罵架。
所以有的人學心理學,相信了,會去套教條,然後讓自己生活在套子裡。
比如說抑鬱症吧,如果過多的對照定義,我們很多人都有抑鬱的時候。有的人就感覺自己得了大病了,還有的男人詢問,這樣的姑娘該不該跟她談戀愛?
抑鬱症有很多種狀態,分輕重緩急,抑鬱症不叫精神病好嗎?
可是我覺得他這樣問,只能表示他不愛那個姑娘,所以我沒說啥,只是說喜歡她就幫她去調節心態,不喜歡她,那就別去打擾她,因為以後你的離去,會讓她的抑鬱症加重!
我在20多歲時,自考想報考心理學,覺得那個學科挺好的,可是當我看了書之後,我學不進去,所以放棄了。
網上也有一種說法,學心理學的,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也可能會有心理問題,因為每天面對的,都是負面的事,消沉的人,那種磁場也會傳染,你總不能在別人跟你訴說痛苦的時候,去想郭德綱的相聲吧?笑出聲來就更加沒有職業道德了。
今天還看到一個心理諮詢號發的文章,說是克服與生俱來的自卑,一招走出來。
說了一堆自卑的問題,結尾告訴你你要坦然正視自卑,你會發現選擇權在自己的手中,由自卑引發的可以是“自卑情結”也可以是“優越情結”。只有以激勵自己為目的才能挖掘自己的動力和潛能,意識自身存在的不足,努力的付諸行動,尤其面臨有難度挑戰時,突破那些“我不行”的理念,著手去做更具有實際的意義。
我以前就自卑啊,很早就看過弗洛伊德的《論自卑》,看過很多書上介紹的方法,可我還是不能坦然面對,我說話時會先考慮別人怎麼看待?所以一般不說話,像空氣一樣的存在著。
能夠真正善待自己,接納自己,真不是說說那麼容易的。喜歡自己,就更不容易了?
事實是,你自己都不喜歡自己,你還能讓別人喜歡你嗎?
比如以前人家說你太內向,孤僻!我來開導開導你,你得多接觸人群。
我會說是啊是啊,我就是內向,怎麼才能不內向呢?
你看別人都說你孤僻了,你都不知道保護自己,還說跟人學習怎麼不內向。你覺得她會喜歡你嗎?
其實人就是分內向和外向人,還有的人兩種兼有。沒有什麼好壞之分。
只有當你真得喜歡自己時,你才會懂得保護自己,大聲說我只是內向,但我不孤僻。
我們對多愁善感,脾氣火爆的人,都認為是性格,現在我要說那是身體出現問題了。
哈哈,我回答問題說了好多遍這樣的話,再說起來,自己都覺得好笑。
可這恰恰是事實!
當我真正面對自己,能接納自己時,我才知道身體健康問題,困擾了我多年,我卻不知道。
肝鬱氣滯,肝火旺,是身體存在的問題,調理好了,你會從內心產生上進心,你會願意去理解和包容別人。我的耐心比以前好了很多。
我的同行總在抱怨自己的頭不會帶團隊,我怎麼想?我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學會更多,讓自己變得更好!郭德綱說的好,褒貶是別人的,長能耐是自己的!
盲目告訴自己,你要自信!對我沒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