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曉曉曉

    航船過程第一次下西洋永樂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正使鄭和,副使王景弘率士兵二萬八千餘人出使西洋,造長44丈廣18丈大船62艘,從蘇州劉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門楊帆,先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區),後向爪哇方向南航,次年6月30日在爪哇三寶壟登陸,進行貿易。時西爪哇與東爪哇內戰,西爪哇滅東爪哇,西爪哇兵殺鄭和士兵170人,西王畏懼,獻黃金6萬兩,補償鄭和死難士兵。隨後到三佛齊舊港,時舊港廣東僑領施進卿來報,海盜陳祖義兇橫,鄭和興兵剿滅賊黨五千多人,燒賊船十艘,獲賊船五艘,生擒海盜陳祖義等三賊首。鄭和船隊後到過蘇門答臘、滿刺加、錫蘭、古裡等國家。在古裡賜其王誥命銀印,並起建碑亭,立石碑“去十萬餘里,民物鹹若,熙嗥同風,刻石於茲,永示萬世”。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押陳祖義等獻上,陳祖義等被問斬。施進卿被封為舊港宣慰使。舊港擒賊有功將士獲賞:指揮官鈔一百錠,彩幣四表裡,千戶鈔八十錠,彩幣三表裡,百戶鈔六十錠,彩幣二表裡;醫士,番火長鈔五十錠,彩幣一表裡,錦布三匹。第二次下西洋明永樂五年至永樂七年(公元1407—1409年)。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在鄭和回國十幾天後,就第二次下西洋了。主要訪問了占城、爪哇、暹羅(今泰國)、滿剌加、南巫裡、加異勒(今南端)、錫蘭、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欽一帶)、古裡等國。於永樂七年夏七八月間回國。鄭和專程到錫蘭,對佛寺進行佈施,並立碑為文,以垂永久。碑文中記有“謹以金銀織金、紡絲寶幡、香爐花瓶、表裡燈燭等物,佈施佛寺以充供養,惟世尊鑑之”。此碑於1911年在錫蘭島的迦裡鎮被發現,現保存於錫蘭博物館中,是用漢文、泰米爾文及波斯文所刻,今漢文尚存,是中斯兩國友好關係史上的珍貴文物,也是斯里蘭卡的國寶。第二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1409年10月(永樂七年九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1411年7月6日(永樂九年六月十六)回國。姚廣孝下西洋的史料給另一個關於鄭和航海目的的假設也提供了佐證。潘教授說:在中,明人的注中有這樣的記載:“皇帝遣中使太監鄭和,奉香花往詣彼國(指錫蘭,今斯里蘭卡)供養……當就禮,請佛牙(傳為釋迦牟尼的牙齒,據說釋迦牟尼遺體火化後,牙齒完整無損,稱為佛牙舍利)至舟,靈異非常,光彩照耀……永樂九年七月初九至京師。皇帝命於皇城內莊嚴栴檀金剛寶座貯之……”永樂九年正是鄭和第三次下西洋期間。“姚廣孝參與了第三次下西洋,迎回了佛牙,這說明第三次下西洋顯然是朱棣事先計劃好的,否則就不會派出姚廣孝這樣級別極高的官員。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迎佛牙’!”有學者如是分析。至於朱棣為什麼要派遣船隊,不遠萬里從斯里蘭卡迎回佛牙,更有學者指出,這是因為朱棣是篡建文帝的位上臺的,他勞師動眾迎回佛牙,一個主要用意可能是為了證明他的正統地位,平息民間的不滿和反抗情緒。這種做法,前代的帝王就曾經用過。 第四次下西洋1413年11月(永樂十一年十一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1415年8月12日(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第四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670人。第五次下西洋1417年6月(永樂十五年五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1419年8月8日(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回國。第六次下西洋1421年3月3日(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出發,往榜葛刺(),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1422年9月2日(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第七次下西洋1431年1月(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1433年(宣德八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裡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550人。

  • 2 # 七丘維齊爾

    最主要的是夏元吉最壞的事劉大夏他把鄭和下西洋的所有珍貴的資料全部給燒了

    下面是我2004年應馬來西亞華人華僑紀念鄭和下西洋六百年而創作的《和平使者……鄭和》

  • 3 # 小賢讀史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規模浩大航海之旅。其目的是為了宣揚我大明國威,船隊每到一地都會與當地的土著進行交流和貿易,即增進了互相瞭解,又豐富了海外的地理知識,開闊了人們的視野。

    然而,這樣偉大的壯舉在明成祖時期也曾經被很多大臣反對過,尤其是明仁宗朱高熾在做太子時就已經明確反對過,登基後更是立即下令停止了航海計劃。那麼他們為何要極力反對航海計劃呢?我想,應該有以下二個原因。

    一.耗資巨大,勞民傷財

    隨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共208艘,人數27800人。而船隊又分為五種,分別是戰船、坐船、馬船、糧船和寶船。其中最大的船長達151.18米,寬61.6米,高達10幾米,可容納上千人。

    船上有九個桅杆,共懸掛12張帆,鐵錨重達上千斤。如此巨大的船隻在當時的世界上已經是航空母艦級別的存在。

    如此大規模的船隊在明朝大臣們的眼裡是個巨大的吞金獸。他們認為這麼巨大的國庫開支恐怕會造成財政危機,而且又不能壓榨老百姓的錢財。因此,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後,考慮到經濟民生問題,便和以夏元吉為首的官員們商量後,作出了停止下西洋的決定。

    二.朱棣在位時,宣揚大明國威的目的已經達到

    鄭和下西洋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宣揚大明國威,其次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朝貢貿易體系。而這些目的在明成祖朱棣時期進行的六次下西洋就已經完成。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時,與戶部尚書夏元吉,兵部車駕郎中劉大夏等一眾反對下西洋的大臣們商量後。認為目的已經達到,已經沒有必要興師動眾再下西洋。

    雖然鄭和下西洋的計劃得到朱棣的支援,許多持反對態度的官員都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對他,直到朱棣去世後,在朱高熾的支援下,成功阻止了再次下西洋的計劃。

  • 4 # 風雲雷火電

    今年,由梁啟超先生開 創的“鄭和研究” 已走 過了百年曆程。雖然經過了幾代學者的奮鬥,但是這場600年前的航海壯舉仍然被許多迷霧所籠罩。原因只有一個——當年由鄭和參加整理的,詳細記載了七下西洋全過程的官方資料在600年間竟悄無聲息地消失殆盡。這令所有的學者扼腕嘆息。誰動了這些資料?

    從明代中期開始,供職兵部的劉大夏就被認為私自燒燬全部鄭和資料,並因此成了保守派的代名詞而被聲討了百年。不過,最近明史專家、南京大學潘群教授在研究時發現,劉大夏極有可能是受了不白之冤。

    正史未載“火燒事件”

    潘老的疑問是在研究《明史》時產生的。“劉大夏是明朝中期的一位重臣,先後輔佐英、憲、孝、武4位皇帝,是德高望重的四朝元老。其人做事果敢,在宮廷的改革和黃河的治水方面建立了不少功勳。”潘老說,“《明史》中有劉大夏的傳記,而且篇幅不小,可見他在明朝的地位。”可是,潘老發現通篇傳記中並無劉大夏私自燒燬鄭和資料的記載。他又查閱了《明史》中和劉大夏同一時代的人物傳記,皆無記載。

    令潘老疑惑的並不只是這些:明代法律對官員極為苛嚴。按照《大明律》的規定,明朝官吏遺失“事關軍機錢糧”的文書資料,不但要停發俸祿,而且要承受殘酷杖責。無意遺失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故意焚燬呢?這一切都使劉大夏越看越像是被冤枉了。

    一句話惹禍“受冤”400餘年。

    那麼,劉大夏私焚鄭和資料的說法從何而來呢?潘老找到了說法的最早源頭——《客座贅語》。這是明人顧起元(萬曆二十六年進士,南京人)的一部專記史事掌故的筆記。

    但是不久他又發現了另外兩本重要的明人著作,它們的記載和《客座贅語》有很大出入。

    《殊域周咨錄》是擔任京官的嘉興人嚴從簡所撰。書中記載:憲宗成化間,有太監勸皇帝效仿明成祖故事,重新下西洋。於是皇帝下詔到兵部索要鄭和出使的海圖等資料。時任車駕郎中的劉大夏事先將這些資料藏匿起來,兵部尚書項忠命吏入庫搜尋,最終沒有發現。下西洋一事因此作罷。《殊域周咨錄》不但在《客座贅語》之前成書,而且是據內庫檔案寫成的。由嘉靖二十年進士、官至吏部右侍郎的陸樹聲所撰寫的筆記《長水日抄》中也記載了類似內容。而且這本筆記的成書年代也不在《客座贅語》之後。

    潘老還發現,明代專門記載歷代皇帝言行的《實錄》另外記載了劉大夏任兵部侍郎時,為實現“閉關自保”政策,對一些外國資料實行藏匿的事情。因此他推測,劉大夏藏匿鄭和資料比他焚燬資料的可能性更大。

    那麼《客座贅語》中“劉大夏私焚鄭和資料”的說法又是從何而來呢?據《殊域周咨錄》記載,兵部尚書項忠沒有找到鄭和資料後非常惱火,他責問看管檔案的小吏:庫中案卷怎能丟失!在一旁的劉大夏從容地說:“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當諫也。舊案雖存,亦當之。”

    “極有可能是劉大夏‘舊案雖存,亦當之’這句憤語,被訛傳為是劉大夏私自燒了資料。”潘老說。

    乾隆才是罪魁禍首?

    如果劉大夏並沒有焚燬資料而只是藏匿,那麼這些資料在以後的數百年中又到哪裡去了呢?這個問題依然困擾著潘老。不過他在校對明史時依然發現了鄭和資料流傳後世的蛛絲馬跡。南圖古籍部的《明史稿》抄本是最早成書的明史列傳稿本,在這部稿本的鄭和傳中有一些關於鄭和艦隊的描述,都是已知明代資料中沒有出現的,在成書後的《明史》中也被刪去了。這些描述是否來自於神秘的鄭和資料呢?

    如果保管鄭和資料的官員也像他們的前任劉大夏一樣,將鄭和資料深深藏匿在府庫之中,從未流落到民間,那麼這些資料會不會和其它大內檔案一起仍然被藏在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呢?記者瞭解到,目前一檔館儲存的明代檔案只有3620餘件,它們幾乎都是明末天啟、崇禎兩朝的,明初和中期的檔案都沒有。著名學者韋慶遠先生解釋說:“明代檔案所以儲存不多,一因明清之際的戰亂,二因清代乾隆時期修撰《明史》之後,按照當時慣例,對所依據的檔案史料往往棄置甚至燒燬掉。”

    潘群教授分析說,如此說來,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劉大夏因為一句賭氣的話而被冤枉了400餘年,而毀掉鄭和下西洋資料的也許就是乾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對《白鹿原》裡面黑娃的位置有什麼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