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中薰衣草的花香
-
2 # 吾評吾劇
由翁子光導演,郭富城、春夏、白只、金燕玲等參演的電影《踏血尋梅》,橫掃2016年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共囊括最佳編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新演員、最佳攝影七項大獎,堪稱神片。
影片由一樁在香港引發轟動的真實案件改編而成,講述了一位移居香港的少女王佳梅(春夏飾),輟學後成了援交少女,被第一次見面的嫖客丁子聰(白只飾)殺害後碎屍的故事。
“為什麼有人會跟初次見面的人說自己想死,對方又為何真的相信?”本片不同於一般的犯罪片,並沒把重點放在案件的偵破上,一開始犯罪事實和嫌疑人就非常明確,而且丁子聰也緊接著就來警局自首了,對所犯罪行供認不諱。
臧警官(郭富城飾),是一個很較真、非常“軸”的人。碎屍案審結後,他仍然執著地想要尋找答案,“為什麼有人會跟初次見面的人說自己想死,對方又為何真的相信?”
影片透過章回體的形式和不斷閃回的片斷,用憂傷文藝的鏡頭,渲染出劇中角色深深的孤單和絕望:
王佳梅,來港後模特夢碎,也無心讀書而輟學,只能打打零工賺取微薄收入,和母親、繼父、姐姐,擠在逼仄的公屋內。
王佳梅的媽媽(金燕玲飾),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雖有心關愛女兒,但生活的窘迫卻讓她常常有心無力。
王佳梅為了賺更多錢,也因她和學校,和母親的隔閡,感受不到被關愛,走上了歧途,當了一名援交少女。
其間,她愛上了一位帥氣的客人,而對方只是玩玩而已,帥哥女友輕蔑稱她“垃圾”,徹底擊垮了她。
兇手丁子聰,是名貨車司機。小時候,父親開車時發生意外,他親眼看到媽媽斷氣。從此,他孤僻壓抑,深陷於對母親的思念之中,與父親很少說話。精神科醫生曾擔心他會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疾病。
女朋友慕容,只當他是備胎,寂寞時的相互慰藉,她後來跟別人去了美國。
丁子聰和王佳梅曾在網上聊天,互相吐露生活的孤獨和絕望,寂寞的兩人有不少共同的話題。
第一次見面,王佳梅對丁子聰認真地說,她想死,鼓勵丁子聰掐死自己。因為她的信仰,自殺的人是不能進入天堂的。
丁子聰說他喜歡王佳梅,而且他並不討厭女人,他討厭的是人。他不想王佳梅是人,所以王佳梅說很想死,就殺了她。
用這個理由,可以解釋丁子聰為什麼殺人,但卻無法解釋他為什麼殘忍碎屍。
影片“血腥碎屍”的噱頭,反而成了最大的破綻。法庭播放丁子聰認罪的錄相帶,他面無表情,非常詳細,甚至極賦畫面感地,供述他是如何把王佳梅的屍體削成肉碎,衝進馬桶,再撕下臉皮,砍下骨頭丟棄到街市和大海的。
也許導演只是想還原案件的細節,也許這就是影片的一個噱頭,但我聽得頭皮一陣陣發麻,心裡卻有一種非常怪異的感覺。
後來,我終於想到原因了。
美劇《犯罪心理》中有一集講到,FBI犯罪心理側寫師,在向殺人狂系列案件中,唯一一位倖存者瞭解情況。
倖存者說,殺人狂先瘋狂襲擊了他,使他無法動彈,於是他眼睜睜地看到,殺人狂一刀一刀地刺向旁邊的女友,卻無能為力,足足刺了67刀。
殺人狂離開後,他掙扎著打電話報了警,自己傷痕累累撿回了一條命,但女友卻死了。
然而,就是這翻供詞,讓側寫師最終鎖定了兇手:唯一的倖存者,就是殺人狂。
因為自己的女友被當面殘忍刺殺,那種極大的悲痛,誰都不會還有心情去一刀一刀地數,倒底在女友身上刺了多少刀。而以此為樂的,只有兇手。
同樣,本片中丁子聰對碎屍細節,象述說著一件傑作似的詳細描述,並不是在供認罪行,他是在回味,在享受著這個過程。
丁子聰的女友曾在經期與他做愛,女友拋棄他後,他每次思念女友就會用刀將手掌劃出血;而他深愛的母親,也在他年幼時就因車禍死亡。
所以,他的性和愛,總是與血腥和死亡聯絡在一起的。
由此推斷,這大概就是他殘忍殺害並肢解受害人的動機。至於,受害人是否真一心求死,誰又知道呢?
真是,細思極恐,看來影片可以有另一種更符合邏輯的結局……
回覆列表
這部犯罪心理學電影的劇情改編自2008年真實發生在香港的援交少女碎屍案,從湖南到東莞石門的王佳梅(春夏飾)及王佳莉(蔡潔飾)最終與媽媽(金燕鈴飾)來港,但王佳梅在學校生活不愉快,而家庭亦出現磨擦。一年過後,王佳梅遇害。老差骨阿臧(郭富城飾)聯同拍檔煙鏟(譚耀文飾)調查案件,發現梅已當上援交少女,而最終案件矛頭指向脾氣不佳的貨車司機丁子聰(白只飾)。
其後,聰自首,並供出案情。惟阿臧認為還有案情,於是從梅與聰的身邊人物調查,漸漸發現內情。春夏飾演的援交少女王佳梅是一切緣起緣滅絕對的原點,在年輕的生命逝去過後,郭富城飾演的警探臧Sir介入此事,在抽絲剝繭的探案過程中復原了王佳梅短暫人生的全貌。
犯罪動機成了本片的唯一驅動力,而案件當事人的生活碎片則抽絲剝繭地架構起影片,描繪各種人物心理及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