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哲學詩畫

    親密距離的物理長度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霍爾就曾經針對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做過調查研宂,他發現我們之間存在著4種類型的人際距離:

    第1種距離:公眾距離,範圍在360~760釐米之間,它屬於人際交往中的正式距離。處於該距離的人,可以很容易地採取躲避或防衛行為。它多出現在陌生人之間,或正規場合。比如,我們在比較空曠的公園裡散步,都會自然地與陌生人拉開360~760釐米的距離,這是不由自主的行為,也是一種禮貌。相反的例子是在擁擠的公交車上,之所以人們在擠公交時屢屢發生爭執,就是因為我們無法讓他人離開自己360釐米的距離,我們的私人空間被侵犯到了。

    第2種距離:社交距離,較近的社交距離是120~210釐米,多出現在個人交往中,如職場交往和商業會議:較遠的社交距離為120~360釐米,一般正式的公務性接觸大多保持這種距離。比如到辦公室找領導辦事,最好和他保持120~210釐米,小於這個距離,領導會誤認為你強人所難:大於這個距離,領導會覺得你不真心實意想辦事。領導人的辦公桌較為寬大,就是對這個物理距離的一種暗示。

    第3種距離:個人距離,範圍大約在44~120釐米之間,這個距離通常是與朋友交談或日常同事間接觸的空間距離。若你想從朋友那裡獲得某種資訊,就要保持這樣的一種距離,小於它會給人盛氣凌人的印象;人於它會使別人覺得你沒禮貌,你也就不可能獲得真實的資訊。

    第4種距離:親密距離,在0~44釐米的範圍內,這種中間距離只出現在有特殊關係的人之間,如父母與子女、夫妻、戀人。對關係親密的人來說,這個距離可以感受到對方的氣味和體溫等資訊。

    若是根據這個研究的結論,我們和親密的人之間的物理距離,最遠只有44釐米。這相當於谷歌地球影象衛星能夠拍攝到的最小精確度。可是,正如泰戈爾的詩中所言,就算我們與親密的入之間的物理距離在44釐米之內,心中卻沒有彼此,靠得這麼近又有何用?

    的確,物理距離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兩個人是否親密,但是卻無法決定它,真正決定我們的親密關係和親密感的,是心理上的親密距離。

    親密、親密關係和親密距離

    親密,是心理學家們“鼓搗”出來的一個幸福指標,它指我們在與他人的關係中感到親近、相互關聯時的內心體驗,包括對他人的讚賞、照顧他人的願望。它是一種由於關懷他人而產生的喜悅感受,也是一種被關心、被人看重的感覺,甚至是一種興奮,一種不孤獨,一種分享。

    而親密關係呢,是指我們與父母、愛人、密友、老師、同事,甚至是重要的競爭對手之間的關係,這些人支撐著我們的生活。社會心理學家概括了親密關係的3個特徵;相對較長時間裡不斷地接觸;共同參與各種不同的活動或事什;相互影響強烈——滿足這3個特徵的他人,都是我們的親密關係他人,我們可以和這些人分享內心最深處的“核心資料”,瞭解彼此的內心世界,並因為這種“依賴”而找到安全感、歸屬感和幸福感,並在與他們的接觸中,更加了解自我,完善自我意識。

    我們與這些親密關係他人所保持的身體上、心理上的距離,就是親密距離。

    搞清這幾個概念,它們之間的關係就顯而易見了:我們與每一個親密關係他人,並非都保持著親密感,這要看我們心理上與他的距離。也就是說,是親密距離決定了親密關係可以發揮的程度,影響了親密感。

    調整親密距離,才是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途徑。在親密距離的互動中,才能實現親密感——這就是我們的人生與別人相處的最高目標。

    親密距離的心理型別

    在上面的示意圖中,自己與他人的圓圈從遠及近,有的分隔很遠,有的止於接觸,有的彼此交織,哪一個形象地表現了你與你的親密關係他人的心理距離呢?

    心理學家歐紳根據自己與他人“心理圓圈”的位置關係,劃分了3種類型的親密距離:“糾結型”、“疏離型”與“平衡型”。

    第一種型別:糾結型

    “親密無間”、“兩個人如同一個人”,形容的就是糾結型的親密距離。很多人都認為親密無間是兩個人要好的表現,實際上這樣的距離很可能產生問題。兩個人不分彼此,對方的事都要有聞必究,干涉對方做的每一個決定,要認識對方身邊的每一個人,完全佔領彼此的私我空間——好像糾綻不清的亂麻,這樣的親密關係到了最後,往往會產生衝突,傷到彼此的心。成長是同別人一起做自己,也就是說在親密關係的互動中,我們需要把自己和他人區分開。在擁有健全獨立的人格的基礎上,與他人進行親密互動,就算44釐米是一個極小的物理距離,它也是存在的,這其中有著涇渭分明的界限。

    第二種型別:疏離型

    疏離型的親密距離,兩個人一邊是隱形蒙面,一邊是鐵甲護身,守著極為嚴格的界限,都無法進入對方的心裡去了解彼此的感受,就像沿著兩條永遠不能交叉的軌道運動的行星,只會按照程式條款進行互動,沒有表情,毫無熱情。這樣的關係,讓人感受不到一點“親密的溫度”,雖然人近在咫尺,心卻遠在天涯,這也許就是泰戈爾所形容的最遠的距離。

    第二種型別:平衡型

    平衡型的親密距離最為適當,兩個人各自保有自我,彼此獨立卻又能在不干涉對方的前提上表達關心與支援,兩個人一起成長,兩個圈有部分交集,親密卻有“小間”,界限富有彈性,必要時可以開放讓對方進入。在這樣的關係中,你是安全與溫暖的,而且總是能體驗到幸福感。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無論是父母子女,還是情侶夫妻,都面臨著“糾結”和“疏離”兩個極端的考驗:有些彷彿重疊的兩個圈,自己與他人交綻過多,幾乎是傾巢而出,耳鬢廝磨,混淆不清,過多地介入了彼此的生活;有些則像分開的兩個圈,自己他人沒有交集,形同陌路,疏離冷淡,不會互為悲喜,甚少有情感的表達與交流。這兩個極端,都讓我們痛苦。

    真正親密的親密距離,應該像部分交集的兩個獨立的圈,不太近,也不太遠。就像眺一支華爾茲舞,是有分有合的協調配合,兩個人的默契程度,在於翩然間對距離的用心感應與小心調整。

    自我暴露與親密距離

    很多人也許都明白親密距離保持平衡的重要性,也想嘗試與自己的親密關係他人保持平衡型的距離,但是具體方法是什麼呢?

    其實親密關係的形成是一個人透過另一個人的表面,對他的內在自我加深認識的過程。俗話說,彼此相互瞭解得越多,就會靠得越近。“瞭解”是比“知道”和“干涉”更適合保持親密關係的狀態。想了解他人,這就要求我們在建立親密關係時,學會適度地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是交談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我們與他人分享隱秘資訊與感受的過程,是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途徑。我們常常透過自我暴露來調節我們的親密距離,如果你想與一個人更親密些,就對他多暴露一些自己,反之亦同。例如我們與另一個人分享隱秘的資訊,他可能會反饋同等隱秘的個人資訊;但如果我們自己的談話淺嘗輒止,對方也會這樣。這就是互惠規範:如果有人告訴我們 些私人的事情,我們也應該做同等程度的自我暴露,逐漸進行自我暴露而且相互之間彼此暴露的過程,就是我們形成親密距離的過程。

    你可以把剛剛令你氣憤的一件事講給你的親密關係他人聽,從對方的安撫裡獲得宣洩和平靜;你選擇了自由職業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工作,對此決定你有點不安,你也可以把這件事分享給他們,從對方那裡獲得確認和支援……這些自我開放式的暴露可以是言語的也可以是非言語的,它讓別人更瞭解我們,史知曉如何親近我們,如何保持與我們的親密距離。當我們接收到對方的理解、認同和關心吋,我們也就獲得了親密感。

    親密距離不是一開始就擺好的位置,而是在互動中慢慢形成的,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人都要自我暴露,當雙方彼此瞭解之後,逐漸就形成了兩個人之間特定的親密距離。

    一碗湯的距離

    “一碗湯的距離”是日本學者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的家庭親和理論,當時日本的空巢家庭現象非常嚴重,日本學者提倡親情養老,子女的住處應該和老人的住處離得不太遠,這樣子女既擁有自己的空間,又方便照顧老人。於是他們提出了“一碗湯的距離”,指子女從自己家中給老人住處送去一碗湯,湯送到老人手小還不會降溫變涼——因此來形容親子間相對獨立,又不失親密的距離。

    很多社會心理學家近期都開始研究這個“湯距”,並將其作為衡量親密距離物理長度的最貼切標準。它還被環境心理學家運用到樓市設訓中,將適於年輕人居住的戶型和適於老年人居住的戶型結合到一座小區內,使“一碗湯的距離”的小區,成為新新人類居住的最佳地點。

    將這個“一碗湯的距離”引申一下,它不僅僅可以用來形容物理距離,也可以當作是心理上親密距離的生動標準。兩顆心靈之間的距離,要用溫度來測量,而不是用直尺。這個溫度是最舒適、最適於人體的28℃~32℃攝氏度,不會過熱也不會過冷。兩顆心並不常常貼在一起,但是在其中一顆心靈需要關懷的時刻,另一顆很快就能傳遞過去一碗溫暖的“心靈雞湯”。

    所以說,親密關係是一門“送湯距離”的學問,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透過練習調整這個距離來與他人共享內在的生活。你保有你,我保有我,還有一個你我相加的“我們”。它需要尊重、信任、真誠、理解、寬容、志趣、人生目標、責任、朋友和幽默感等多方面的認同。

    至此,如果回答本文一開始提出的問題:親密距離到底有多遠?我想你已經有了答案,這世界上並沒有永恆的距離,只有出於愛的願望而對親密距離的不斷調整,那就是身體和心靈上的“一碗湯的距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低音是不是註定唱高音不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