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2037945521324
-
2 # 一瓣人生
東方白鸛在繁殖期主要棲息於開闊而偏僻的平原、草地和沼澤地帶,特別是有稀疏樹木生長的河流、湖泊、水塘,以及水渠岸邊和沼澤地上,有時也棲息和活動在遠離的居民區,具有岸邊樹木的水稻田地帶。
東方白鸛的越冬地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的溼地湖泊,而長江流域20世紀50年代初共有大小湖泊4033個,至2004年因圍墾、泥沙淤積而消亡的約1100個。
長江原有通江大湖22個面積為17198k㎡,到20世紀80年代,湖泊面積僅存6605k㎡,湖面減少近2/3,湖泊容積相應減少600-700億立方米,僅圍墾湖泊溼地面積僅長江流域就高達150萬h㎡,導致了東方白鸛一些曾經的越冬地東方白鸛的數目顯著下降或消失而與此同時。
香港、臺灣、尼泊爾、印度發現有東方白鸛越冬個體的記錄,其中1990年1月中旬在香港記錄到121只東方白鸛,這是長江流域以南發現的唯一已知的群體,也是唯一例外在紅樹林邊越冬的群體。由此可見隨著北方的越冬地破壞,東方白鸛的越冬地可能南遷。
擴充套件資料
東方白鸛的生活習性
東方白鸛除了在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大多組成群體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常常聚整合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覓食時常成對或成小群漫步在水邊或草地與沼澤地上,步履輕盈驕健,邊走邊啄食。休息時常單腿或雙腿站立於水邊沙灘上或草地上,頸部縮成S形。
在東方白鸛的全部食物中,魚類佔79-90%以上,所捕食的魚類中最大的個體可達0.5千克以上,但隨著季節的不同,取食的內容也有變化,在冬季和春季主要採食植物種子、葉、草根、苔蘚和少量的魚類;
夏季的食物種類非常豐富,以魚類為主,也吃蛙、鼠、蛇、蜥蜴、蝸牛、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甲殼動物、環節動物、昆蟲和幼蟲,以及雛鳥等其他動物性食物;秋季還捕食大量的蝗蟲,此外平時也常吃一些沙礫和小石子來幫助消化食物。
回覆列表
東方白鸛是世界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野生種群數量為2500-3000只,全球野生繁殖種群為700-750對。目前,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內共有東方白鸛350只左右,佔全世界野生種群數量的10%以上。
近年來,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力實施溼地恢復工程,實施工程面積達20餘萬畝,極大改善了溼地環境,提高了生態環境質量,吸引了大群白鸛來此定居、繁殖。
保護區資源管理科科長趙連生介紹說,東方白鸛喜歡築巢在高大喬木或建築物上,之前它們每年只在此作短暫逗留,直到2003年,保護區第一次在電線杆上築了鳥巢。隨後,越來越多的電線杆都被它們“佔據”了。
幾年後,有限的電線杆已經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白鸛數量。從2007年開始,保護區開始實施人工招引工程,在遠離居民區的地方樹一些高杆,並搭建好鳥巢框架,吸引東方白鸛前來築巢。
趙連生說,東方白鸛生性寧靜而機警,會反覆偵查確定棲息地。一般來說,人工招引不能指望第一年就能成功,要兩到三年才能吸引它們落戶。“令人驚喜的是,第一年建立的25個鳥巢中,就有5個成功吸引了東方白鸛來此定居。”
隨著東方白鸛定居數量逐年增加,其繁殖種群的程序也經歷了從無到有的變化。據歷史資料記載,東營市當地無東方白鸛繁殖的歷史記錄。但從2003年起,東方白鸛繁殖種群數量不斷增加。
截止到2011年底,東方白鸛累計繁殖數量已經達到120對,孵化幼鳥285只。東營市由此成為中國重要的東方白鸛繁殖地,並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東方白鸛之鄉”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