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ps小妙招
-
2 # 陌上雲白
元朝歷史少,原因可能不是用的蒙古語那麼簡單。
首先,忽必烈定的國號不是“元”,而是“大元”。
作為一個從遊牧部落一躍成為中原王朝統治者的蒙古人來說,儘管忽必烈沿襲了中原的制度,但蒙古族的漢化程度遠沒有想象的高。只是借了一箇中原王朝的殼子,內裡還是蒙古族在遊牧時的那一套。
元朝是唯一一個皇帝親自頒佈詔書,確定國號和國號來源的中原王朝。“大元”二字取自《易經》裡“乾卦”的第一句話:大哉,乾元。“元”的意思就是“大”。大元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巨大”。不過,從後來元朝的做派來看,忽必烈頒佈這個詔書更像是敷衍漢人和南人的。
元朝的等級制度分明,遊牧文化和中原文化激烈碰撞,奴隸制度,封建制度,帝國制度雜糅在一起,作為統治者的蒙古貴族,即是奴隸主,也是割據一方的豪強,還是帝國的統治者。其實沿用的還是蒙古族原有的一切。與中原文化有些格格不入。
說白了,模仿中原王朝給自己造了個帝國的殼子,用來彰顯自己用漢制,行漢禮。也僅此而已。
元朝之前和之後的王朝的統治者們,死後都講究風光大葬,但元朝則不然,迄今為止,只有所謂的成吉思汗陵可以認為是個鐵木真的衣冠冢,其他統治者葬於何處,墓制如何,陪葬多少等等均無從考證。僅從這一點,也能看出他們對中原文化的態度。
另外,由於元朝的等級制度,很多漢人是沒機會讀書的,連取名字都只能用數字來代替,最多用“重”“雙”“復”等代表複數的漢字。如朱元璋之前叫朱重八,他父親叫朱五四。。。。。
可以好不誇張的說,元朝統治者對中原文化從心裡是拒絕的,跟用不用蒙古語寫歷史。其實沒有一毛錢關係。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統治中原的時間並不短,有自己文字的也有。
那麼,元朝統治中國的這段時間,到底是民族融合的契機,還是中國亡國了呢?元朝到底算不算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就文化而言,中國當時確實是亡國了。是即五胡十六國之後,中國歷史文化的又一個危急時刻。因為漢文化是被否定,至少是不怎麼被認可的。慶幸的是元朝統治時間較短,而中華民族有歷來寬宏大量,以及中國文化的強大包容和融合性。後世的統治者還是把元朝當做了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如果,元朝和周朝一樣,統治中國幾百年甚至近千年的話。中國歷史肯定和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國的歷史一樣,出現斷檔。
東西兩週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核心分水嶺。商朝以神為本,萬事皆卜,敬神愛神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卻被各種災害逼得遷都數次。而周朝則以人為本,以農耕為主,以親緣關係為核心的社會主秩序。人們從神崇拜,到了人崇拜。從神主序到了親情主序。神,從讓人仰望,讓人敬畏,讓人不敢冒犯的位置上被趕了下來,成了為人民服務的物件。為人民服務,人民就祭拜,不為人民服務,就一邊涼快去,再任性就滅了你!再換個為人民服務的神,人也行,只有你是人心所向。也就從西周開始,鬥天鬥地鬥空氣的基因才正式寫入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裡去。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眾神歸位,中國的歷史才得以傳承至今。諸子百家也才應運而生的。
周朝,從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到公園前256年周赧王去世。共790年。如果元朝也統治了那麼久的話。現在的中國就是另一種文明瞭。也許,就沒有了。
-
3 # 單兵8
閒來讀遍24史,但對元史的確知之不多,我認為有三個方面原因:一是蒙古人禁止漢人書評論元朝。雖然關於蒙古的歷史書籍很多,比如蒙古秘史、黃金史、世界征服者史、黑韃秘史和中國的元史和新元史等等,但由於中國稱民間史為野史,蒙古人又限制漢人評論自己,所以漢文的史書只有宋濂等人寫的元史。二是元史名字難記。元史中的地名人名不符合漢人習慣,脫脫等名讓人難以分清,估讀起來雲裡霧裡。三是政治原因很難翻譯。由於政治原因,元史很好被翻譯,所以民間能看到的很少。 四是元朝存在時間短。元朝僅僅存在了97年,元順帝北返之後,雖然和明朝互有勝負,內部也出現了分裂。
回覆列表
元朝的歷史書籍相對較少,比較官方的是明朝初年成書於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禕(1321~1373)主編的《元史》,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
而作為少數民族政權之一,蒙古一直都沒有自己的文字。蒙古建國以前的歷史都是靠口口相傳,比較簡略也存在很多錯誤。成吉思汗建國以後,借用畏兀兒文寫蒙古語,創制了畏兀兒字的蒙古文。到1260年,忽必烈又命國師八思巴用藏文創制“蒙古新字”,作為官定的蒙古文,至此蒙古歷史才有了一定的記錄。
另外,蒙古政權入主中原後拒絕漢化,並將漢人列為最末等人,這讓漢族讀書人對蒙古政權的認同感不高,也就限制了執筆者書寫記錄蒙元史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