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派”第一傳人--李蘭舫
平生僅見兩次評劇名家李蘭舫,但印象深刻得幾十年難以忘懷。
鏡頭一:她飾老奶奶出場,演唱“咱們家祖輩受窮根底正”那八句唱詞,丹田氣足,“白派”味濃,嗓音寬亮,聲振宮宇。這是1974年在河間6000座位的新華禮堂演出評劇現代戲《不平靜的海濱》的動人一幕。
鏡頭二:1981年9月底,在滄州地委統戰部召開的各界知名人士座談會上,她操著洪亮聲音誠摯地說:“我老了,但不服老。希望領導給我選送幾個孩子,我將用全部精力,把‘白派’藝術傳承下去!”話雖寥寥,卻表明了為藝術獻身的拳拳之心。
1919年臘八,李蘭舫生於武清縣記營村一個窮苦農家。李蘭舫3歲時,父親帶全家逃難到天津謀生。6歲時,李蘭舫在河東小戲園子裡賣蘿蔔、瓜子,長年的耳濡目染,使她對戲曲產生濃厚興趣並學會了不少唱段。11歲時,她有幸得拜京劇名家雷喜福為師學習老生,老師見她聰明伶俐,教她《武家坡》、《逍遙津》等戲,開蒙後的李蘭舫頗見長進。然而此時,她似乎對評劇更為鍾情。12歲時,她又拜評劇名家趙月樓門下,工青衣。她與師妹李翠霞、花月仙等邊學戲邊演出,進步很快。1930年,她進入“山霞社”刻苦學習劉(翠霞)派戲,盛夏練得汗流浹背,嚴冬凍得嘴唇發青,仍對著冰窟窿喊嗓。很快掌握了“劉派”高亢、激越、鏗鏘有力的演唱特點,奠定了紮實的評劇藝術功底。
13歲的李蘭舫在天津舞臺嶄露頭角。評劇名家白玉霜(李桂珍)看了她的幾場戲,覺得很不錯,邀請她加盟自己挑班的“玉順劇社”。於是,李蘭舫先是在北京天橋為白玉霜唱“帽兒戲”,15歲時改為白玉霜演“裡子”角色。在同臺演出中,李蘭舫對“白派”那低迴婉轉的曲調,意味深遠的韻味兒極感興趣,覺得自己高亢有力、尖細圓潤的唱腔與白派低穩不顫的風格不甚和諧,便琢磨和苦練白玉霜的走低腔和鼻腔共鳴等演唱技巧,改“劉派”柔聲細腔為寬厚宏潤。
當時,白玉霜曾與本團4位骨幹女演員義結金蘭,身為大姐的白玉霜,很看重最小的五妹李蘭舫。為了使自己主演的戲滿臺生輝,從不輕易傳戲的白玉霜,每晚散戲後主動為李蘭舫說戲,分析角色、唱腔,不厭其煩地指導她掌握剛柔相濟的特點,使唱腔變得低沉、委婉、樸實,剛勁。在白玉霜的指導下,李蘭舫認真揣摩體會,刻苦練習,還把“劉派”名劇《井臺會》改為“白派”演唱,獲得觀眾好評,白玉霜也很滿意。
在演出實踐中,李蘭舫成了白玉霜的主要配角之一。在傳統戲《三節烈》中,白玉霜演張春蓮,李蘭舫演張秋蓮;在《打狗勸夫》中,白玉霜飾張氏,李蘭舫飾桑氏,等等。在長達4年的同臺演出和白玉霜不盡的口傳心授中,李蘭舫學會了一大批“白派”戲,逐漸領略和牢牢掌握了“白派”演唱的藝術真諦,表演神似,唱腔亂真,被評劇界和廣大觀眾公認為“白派”藝術第一傳人。
作為白玉霜的得力助手,李蘭舫受白玉霜之託,經常給小福子(小白玉霜李再雯的乳名)悉心傳授“白派”技藝。小福子是白玉霜的養女,自小愛戲,後經奶奶李卞氏同意,福子跟藝名珍珠花的男旦李文祉學戲。白玉霜見女兒是塊唱戲的“料”,就指派李蘭舫教她。12歲的福子,向大自己3歲的五姨李蘭舫刻苦學戲,一連三年,福子已經學會了《桃花庵》、《馬寡婦開店》、《珍珠衫》等不少戲,掌握了很多評劇基本功。
臺上演戲,臺下授藝的緊張生活,使李蘭舫的演藝更加精熟。在京、津、唐等地成為具有一定影響的“白派”演員。
1937年7月,18歲的李蘭舫在天津成立“育德劇社”獨立挑班,讓姐夫吳良佐任團長,姐姐李蘭芬幫她管理衣箱和後勤。成員有王月樵,花豔芬、花美蘭等,先後在開平劇院演出《少奶奶戒指》《姊妹花》等戲,很是叫座。1938年底,李蘭舫領銜赴瀋陽獻藝,她那漂亮的扮相,悅耳的聲腔,引來了大批的觀眾。當時的劇目有《玉堂春》、《孔雀東南飛》、《珍珠衫》、《勸愛寶》、《桃花庵》、《馬寡婦開店》、《保龍山》、《李三娘打水》、《劉雲打母》等,演出挺紅火,收入也不菲。可是因日寇與漢奸橫行霸道,演出活動受到一定影響。由於生活所迫,李蘭舫在波折和困境中硬是堅持了下來。
在東三省演出的幾年中,李蘭舫用心學習借鑑程硯秋、尚小云先生的表演藝術,並把尚小云創演的《乾坤福壽鏡》移植成評劇。演出中,她根據人物的處境與內心情緒,發揮自己嗓音“松、寬、圓、亮”的優長,大膽演繹劇情,深深感染了觀眾。兒時她學過京劇,如今派上了用場。她用京劇的戲路、身段、水袖等技巧來豐富評劇的表演藝術,慢慢形成了自己健康、樸實、豪放、大方的表演風格。她與同齡的京劇演員張云溪在錦州合演《武松與潘金蓮》,轟動一時,《評劇大觀》刊登了劇照。特別是她演唱的《佘太君掛帥》、《擺箭會》等老旦戲,借鑑小生唱腔,揉進了劉派旋律,做了有益嘗試,廣大觀眾非常認可。
在舊中國,戲曲演員的社會地位十分低下。1944年春天,正當李蘭舫名噪奉天(瀋陽)城,聲播東三省之際,被當地惡霸“小王爺”搶佔為妾,不準演戲。李蘭舫受盡侮辱,以淚洗面。年終,姐夫吳良佐見李蘭舫境況愈下,1945年春節回到天津,四處求人無果,最後花錢買通“青幫”頭目,給瀋陽“小王爺”去信要人。1945年春節過後,那“小王爺”才極不情願地放出李蘭舫。時值日偽時期,兵荒馬亂,李蘭舫女扮男裝步行出逃,混過很多管卡,受盡飢寒困苦,終於回到天津。
返津後一年多時間裡,李蘭舫閉門謝客,回顧15年的從藝經歷,總結成績,尋找不足,決心向演藝的更高層次邁進。她整天研究京劇、評劇、河北梆子、京韻大鼓等各種戲曲、曲藝,從中汲取營養,充實自己。1946年12月,李蘭舫離津8年後首次露演於新中央劇院,她與李文芳、小白玉霜、花迎春、筱玉芳、鮮靈霞、劉玉芳、新鳳霞、筱月珠、蓮小君等合演《珍珠衫》、《絲絨記》、《杜十娘》、《勸愛寶》、《於公案》等戲,受到觀眾熱烈歡迎。
以後的幾年裡,李蘭舫在天津舞臺非常活躍。這位身材高大,體魄健美的白派演員,多才多藝,戲路寬廣,不僅本工的青衣、花旦戲演得好,老旦、小生、老生,甚至花臉等行當也都反串得精彩到位。在《秦香蓮》中,她前演老生王延齡,後演花臉包拯;在《法門寺》中,她先演花旦孫玉嬌,後演花臉劉瑾;在《金鱗記》中演小生張珍;在《八仙得道》中,她每晚輪換扮演其中的一位神仙,而且塑造的各有風采,絕不雷同。京劇名家李萬春看後非常欽佩,登臺祝賀。
全國解放以後,李蘭舫藝術之花綻放得更加絢麗。1950年1月,天津市評戲大會舉辦“慶新年新戲運動周”。李蘭舫帶頭演出《兄妹開荒》,備受好評。當年5月,天津市評劇、京劇、曲藝界聯合在中國大戲院舉辦籌募基金會義演,李蘭舫帶頭參加,她與自京趕來的小白玉霜以及鮮靈霞、新翠霞、蓮小君、六歲紅、花迎春、小花玉蘭等聯合演出《三節烈》、《打狗勸夫》、《雪玉冰霜》等戲,個個出彩,滿堂生輝,盛況空前。
李蘭舫的丈夫伊煥岐,1925年生於天津。他與評劇名家鮮靈霞的琴師郭少田系師兄弟,由師兄代師傳藝,伊煥岐學得一手好板胡。1950年與李蘭舫喜結伉儷之後,成為黃金搭檔,藝術上珠聯璧合,心性上情投意合,彼此依戀地走過了漫長的戲劇人生。
1951年,李蘭舫第二次挑班,到山東德州、臨清、夏津等地演出,處處受到歡迎。特別在夏津城鄉,無人不知李蘭舫,李蘭舫與很多戲迷成了要好的朋友。其中一位樸實農民杜延裕,得知李蘭舫當年與白玉霜、小白玉霜等先後被李卞氏在茶水裡偷下了“青粉”,一輩子不能生育,1952年主動把自己僅5個月的女孩給了李蘭舫做女兒;三年後,又把剛出生的男孩給了李蘭舫做兒子。兒女雙全的李蘭舫,1980年退休後安度晚年。可惜身患腦梗塞。1984年7月9日在滄州逝世。她的老伴2003年7月與世長辭。
1953年以後,李蘭舫主要在天津和冀、魯各地演出。她主演一系列“白派”劇目,丹田氣足,行腔寬厚洪亮、吐字真切感人。她那低迴婉轉的唱腔來自穩重的胸、鼻腔共鳴;而高亢激昂的甩腔全靠她雄渾的腹顱腔共鳴。無論是在大劇場還是鄉村土臺子,都能讓最後一排觀眾聽得清清楚楚。她的共鳴位置轉換自如,真假嗓變化無痕,協調雋永,唱腔抑揚如波,起伏跌宕。她對氣口和擻音的運用,豐富了評劇的旋律,能靈活巧妙的表現各種人物的內心情感,使人感到連頓交叉、錯落有致,悅耳動聽。總之,她的發音位置隨著人物情緒的輾轉變化而自由變換,韻味濃郁,從而吸引和打動觀眾。
1956年,京津等地的幾個劇團邀請李蘭舫加盟,小白玉霜專程自京赴津找到李蘭舫說:“老姨,你到中國評劇院來吧,咱倆兒掛並牌。”李蘭舫均婉言謝絕。1957年春,李蘭舫應邀參加滄縣專區戲曲匯演,她在《打金枝》中飾演國母,獲表演一等獎和榮譽獎。隨後,她被挽留正式加入滄州市評劇團並任業務副團長。就在那年,她攜團赴京獻演,首都出現通宵排隊購票景象,以後幾年,她率團到瀋陽、撫順、錦州、山海關、唐山等地演出,久違的觀眾爭相再看“李蘭舫”,演出反響強烈,大獲成功。
為貫徹黨的“雙百”方針,李蘭舫積極排演現代戲。1958年創演現代戲《母子兩代英雄》,李蘭舫飾馬本齋母親,其唱腔設計避開“白派”低迴哀怨的腔調,注入了雄渾激昂而又婉轉悠揚的藝術神韻,各種板式的成套唱腔,將人物的“神”與“情”巧妙融合。演出時,李蘭舫以精微細膩或雄渾豪放的曲調,把一個鐵骨錚錚、視死如歸的英雄母親形象,表演得動人心魄。1962年,該劇作為河北省戲劇匯演劇目,在天津引起轟動,郭沫若、田漢等名家觀後予以高度評價。其後,該劇在天津連演百場,場場爆滿,天津人民廣播電臺錄製後多次播放。
在“文革”前的近10年間,年富力強的李蘭舫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參與新編和主持改編了《木匠迎親》、《南海長城》、《鐵流戰士》等十幾出現代戲,在謳歌新時代,創演英雄人物方面前進了一大步。在唱腔方面,李蘭舫根據不同人物性格,對“白派”韻律加以革新,豐富了“白派”各種板式。在行腔速度上,李蘭舫的慢板較之白玉霜舒緩。由於李蘭舫音域寬廣,能在一段唱腔中迂迴兩個8度,這就使以聲腔刻畫人物有了很大的發展空間。白玉霜的演唱,在上句落音時多使用下顫音,李蘭舫根據劇情改為迴旋音,使聲音在腹、鼻、胸迴盪,從而把人物情感表現得更加委婉細膩。總之,透過學習繼承和豐富發展“白派”唱腔,李蘭芳塑造出了一大批性格迥異的舞臺形象。
李蘭舫為人平和、謙遜、藝德高尚。下鄉時拉車、搬道具什麼都幹;演出中常為青年演員當配角,耐心指導自己的學生趙九茹、劉文彩、劉化茹及其他青年演員。三年困難時期,她多次把自己的專供食品分給大家;後來還把自己多年積攢價值萬餘元的行頭獻給劇團,受到上級領導的好評和全體演員的擁戴。
剛到滄州市評劇團那兩年,李蘭舫伉儷工資共600元,後來李蘭舫定為文藝8級,月薪118元,為全市僅有的3位高階知識分子之一。“文革”風浪吹來後,李蘭舫被當成“反動藝術權威”橫遭批鬥,1973年落實政策後,李蘭舫才有了施展才藝的天地。“四人幫”的倒臺,使李蘭舫進一步煥發了藝術青春,在周恩來總理逝世一週年紀念大會上,她用白派唱腔譜寫新曲,激動地演唱緬懷周總理豐功偉績的唱段,使得1000多名現場觀眾潸然淚下。1982年,60多歲的李蘭舫抱病演出了白派名劇《砸粥缸》,這也成為她生前最後的一場演出。
李蘭舫在養病期間,中國評劇院劉萍攜琴師李梓森、天津評劇院夏霞等先後專程到滄州拜訪李蘭舫伉儷,學習了《玉堂春》、《珍珠衫》等戲及其唱腔唱法、演唱特點等。
“白派”第一傳人--李蘭舫
平生僅見兩次評劇名家李蘭舫,但印象深刻得幾十年難以忘懷。
鏡頭一:她飾老奶奶出場,演唱“咱們家祖輩受窮根底正”那八句唱詞,丹田氣足,“白派”味濃,嗓音寬亮,聲振宮宇。這是1974年在河間6000座位的新華禮堂演出評劇現代戲《不平靜的海濱》的動人一幕。
鏡頭二:1981年9月底,在滄州地委統戰部召開的各界知名人士座談會上,她操著洪亮聲音誠摯地說:“我老了,但不服老。希望領導給我選送幾個孩子,我將用全部精力,把‘白派’藝術傳承下去!”話雖寥寥,卻表明了為藝術獻身的拳拳之心。
1919年臘八,李蘭舫生於武清縣記營村一個窮苦農家。李蘭舫3歲時,父親帶全家逃難到天津謀生。6歲時,李蘭舫在河東小戲園子裡賣蘿蔔、瓜子,長年的耳濡目染,使她對戲曲產生濃厚興趣並學會了不少唱段。11歲時,她有幸得拜京劇名家雷喜福為師學習老生,老師見她聰明伶俐,教她《武家坡》、《逍遙津》等戲,開蒙後的李蘭舫頗見長進。然而此時,她似乎對評劇更為鍾情。12歲時,她又拜評劇名家趙月樓門下,工青衣。她與師妹李翠霞、花月仙等邊學戲邊演出,進步很快。1930年,她進入“山霞社”刻苦學習劉(翠霞)派戲,盛夏練得汗流浹背,嚴冬凍得嘴唇發青,仍對著冰窟窿喊嗓。很快掌握了“劉派”高亢、激越、鏗鏘有力的演唱特點,奠定了紮實的評劇藝術功底。
13歲的李蘭舫在天津舞臺嶄露頭角。評劇名家白玉霜(李桂珍)看了她的幾場戲,覺得很不錯,邀請她加盟自己挑班的“玉順劇社”。於是,李蘭舫先是在北京天橋為白玉霜唱“帽兒戲”,15歲時改為白玉霜演“裡子”角色。在同臺演出中,李蘭舫對“白派”那低迴婉轉的曲調,意味深遠的韻味兒極感興趣,覺得自己高亢有力、尖細圓潤的唱腔與白派低穩不顫的風格不甚和諧,便琢磨和苦練白玉霜的走低腔和鼻腔共鳴等演唱技巧,改“劉派”柔聲細腔為寬厚宏潤。
當時,白玉霜曾與本團4位骨幹女演員義結金蘭,身為大姐的白玉霜,很看重最小的五妹李蘭舫。為了使自己主演的戲滿臺生輝,從不輕易傳戲的白玉霜,每晚散戲後主動為李蘭舫說戲,分析角色、唱腔,不厭其煩地指導她掌握剛柔相濟的特點,使唱腔變得低沉、委婉、樸實,剛勁。在白玉霜的指導下,李蘭舫認真揣摩體會,刻苦練習,還把“劉派”名劇《井臺會》改為“白派”演唱,獲得觀眾好評,白玉霜也很滿意。
在演出實踐中,李蘭舫成了白玉霜的主要配角之一。在傳統戲《三節烈》中,白玉霜演張春蓮,李蘭舫演張秋蓮;在《打狗勸夫》中,白玉霜飾張氏,李蘭舫飾桑氏,等等。在長達4年的同臺演出和白玉霜不盡的口傳心授中,李蘭舫學會了一大批“白派”戲,逐漸領略和牢牢掌握了“白派”演唱的藝術真諦,表演神似,唱腔亂真,被評劇界和廣大觀眾公認為“白派”藝術第一傳人。
作為白玉霜的得力助手,李蘭舫受白玉霜之託,經常給小福子(小白玉霜李再雯的乳名)悉心傳授“白派”技藝。小福子是白玉霜的養女,自小愛戲,後經奶奶李卞氏同意,福子跟藝名珍珠花的男旦李文祉學戲。白玉霜見女兒是塊唱戲的“料”,就指派李蘭舫教她。12歲的福子,向大自己3歲的五姨李蘭舫刻苦學戲,一連三年,福子已經學會了《桃花庵》、《馬寡婦開店》、《珍珠衫》等不少戲,掌握了很多評劇基本功。
臺上演戲,臺下授藝的緊張生活,使李蘭舫的演藝更加精熟。在京、津、唐等地成為具有一定影響的“白派”演員。
1937年7月,18歲的李蘭舫在天津成立“育德劇社”獨立挑班,讓姐夫吳良佐任團長,姐姐李蘭芬幫她管理衣箱和後勤。成員有王月樵,花豔芬、花美蘭等,先後在開平劇院演出《少奶奶戒指》《姊妹花》等戲,很是叫座。1938年底,李蘭舫領銜赴瀋陽獻藝,她那漂亮的扮相,悅耳的聲腔,引來了大批的觀眾。當時的劇目有《玉堂春》、《孔雀東南飛》、《珍珠衫》、《勸愛寶》、《桃花庵》、《馬寡婦開店》、《保龍山》、《李三娘打水》、《劉雲打母》等,演出挺紅火,收入也不菲。可是因日寇與漢奸橫行霸道,演出活動受到一定影響。由於生活所迫,李蘭舫在波折和困境中硬是堅持了下來。
在東三省演出的幾年中,李蘭舫用心學習借鑑程硯秋、尚小云先生的表演藝術,並把尚小云創演的《乾坤福壽鏡》移植成評劇。演出中,她根據人物的處境與內心情緒,發揮自己嗓音“松、寬、圓、亮”的優長,大膽演繹劇情,深深感染了觀眾。兒時她學過京劇,如今派上了用場。她用京劇的戲路、身段、水袖等技巧來豐富評劇的表演藝術,慢慢形成了自己健康、樸實、豪放、大方的表演風格。她與同齡的京劇演員張云溪在錦州合演《武松與潘金蓮》,轟動一時,《評劇大觀》刊登了劇照。特別是她演唱的《佘太君掛帥》、《擺箭會》等老旦戲,借鑑小生唱腔,揉進了劉派旋律,做了有益嘗試,廣大觀眾非常認可。
在舊中國,戲曲演員的社會地位十分低下。1944年春天,正當李蘭舫名噪奉天(瀋陽)城,聲播東三省之際,被當地惡霸“小王爺”搶佔為妾,不準演戲。李蘭舫受盡侮辱,以淚洗面。年終,姐夫吳良佐見李蘭舫境況愈下,1945年春節回到天津,四處求人無果,最後花錢買通“青幫”頭目,給瀋陽“小王爺”去信要人。1945年春節過後,那“小王爺”才極不情願地放出李蘭舫。時值日偽時期,兵荒馬亂,李蘭舫女扮男裝步行出逃,混過很多管卡,受盡飢寒困苦,終於回到天津。
返津後一年多時間裡,李蘭舫閉門謝客,回顧15年的從藝經歷,總結成績,尋找不足,決心向演藝的更高層次邁進。她整天研究京劇、評劇、河北梆子、京韻大鼓等各種戲曲、曲藝,從中汲取營養,充實自己。1946年12月,李蘭舫離津8年後首次露演於新中央劇院,她與李文芳、小白玉霜、花迎春、筱玉芳、鮮靈霞、劉玉芳、新鳳霞、筱月珠、蓮小君等合演《珍珠衫》、《絲絨記》、《杜十娘》、《勸愛寶》、《於公案》等戲,受到觀眾熱烈歡迎。
以後的幾年裡,李蘭舫在天津舞臺非常活躍。這位身材高大,體魄健美的白派演員,多才多藝,戲路寬廣,不僅本工的青衣、花旦戲演得好,老旦、小生、老生,甚至花臉等行當也都反串得精彩到位。在《秦香蓮》中,她前演老生王延齡,後演花臉包拯;在《法門寺》中,她先演花旦孫玉嬌,後演花臉劉瑾;在《金鱗記》中演小生張珍;在《八仙得道》中,她每晚輪換扮演其中的一位神仙,而且塑造的各有風采,絕不雷同。京劇名家李萬春看後非常欽佩,登臺祝賀。
全國解放以後,李蘭舫藝術之花綻放得更加絢麗。1950年1月,天津市評戲大會舉辦“慶新年新戲運動周”。李蘭舫帶頭演出《兄妹開荒》,備受好評。當年5月,天津市評劇、京劇、曲藝界聯合在中國大戲院舉辦籌募基金會義演,李蘭舫帶頭參加,她與自京趕來的小白玉霜以及鮮靈霞、新翠霞、蓮小君、六歲紅、花迎春、小花玉蘭等聯合演出《三節烈》、《打狗勸夫》、《雪玉冰霜》等戲,個個出彩,滿堂生輝,盛況空前。
李蘭舫的丈夫伊煥岐,1925年生於天津。他與評劇名家鮮靈霞的琴師郭少田系師兄弟,由師兄代師傳藝,伊煥岐學得一手好板胡。1950年與李蘭舫喜結伉儷之後,成為黃金搭檔,藝術上珠聯璧合,心性上情投意合,彼此依戀地走過了漫長的戲劇人生。
1951年,李蘭舫第二次挑班,到山東德州、臨清、夏津等地演出,處處受到歡迎。特別在夏津城鄉,無人不知李蘭舫,李蘭舫與很多戲迷成了要好的朋友。其中一位樸實農民杜延裕,得知李蘭舫當年與白玉霜、小白玉霜等先後被李卞氏在茶水裡偷下了“青粉”,一輩子不能生育,1952年主動把自己僅5個月的女孩給了李蘭舫做女兒;三年後,又把剛出生的男孩給了李蘭舫做兒子。兒女雙全的李蘭舫,1980年退休後安度晚年。可惜身患腦梗塞。1984年7月9日在滄州逝世。她的老伴2003年7月與世長辭。
1953年以後,李蘭舫主要在天津和冀、魯各地演出。她主演一系列“白派”劇目,丹田氣足,行腔寬厚洪亮、吐字真切感人。她那低迴婉轉的唱腔來自穩重的胸、鼻腔共鳴;而高亢激昂的甩腔全靠她雄渾的腹顱腔共鳴。無論是在大劇場還是鄉村土臺子,都能讓最後一排觀眾聽得清清楚楚。她的共鳴位置轉換自如,真假嗓變化無痕,協調雋永,唱腔抑揚如波,起伏跌宕。她對氣口和擻音的運用,豐富了評劇的旋律,能靈活巧妙的表現各種人物的內心情感,使人感到連頓交叉、錯落有致,悅耳動聽。總之,她的發音位置隨著人物情緒的輾轉變化而自由變換,韻味濃郁,從而吸引和打動觀眾。
1956年,京津等地的幾個劇團邀請李蘭舫加盟,小白玉霜專程自京赴津找到李蘭舫說:“老姨,你到中國評劇院來吧,咱倆兒掛並牌。”李蘭舫均婉言謝絕。1957年春,李蘭舫應邀參加滄縣專區戲曲匯演,她在《打金枝》中飾演國母,獲表演一等獎和榮譽獎。隨後,她被挽留正式加入滄州市評劇團並任業務副團長。就在那年,她攜團赴京獻演,首都出現通宵排隊購票景象,以後幾年,她率團到瀋陽、撫順、錦州、山海關、唐山等地演出,久違的觀眾爭相再看“李蘭舫”,演出反響強烈,大獲成功。
為貫徹黨的“雙百”方針,李蘭舫積極排演現代戲。1958年創演現代戲《母子兩代英雄》,李蘭舫飾馬本齋母親,其唱腔設計避開“白派”低迴哀怨的腔調,注入了雄渾激昂而又婉轉悠揚的藝術神韻,各種板式的成套唱腔,將人物的“神”與“情”巧妙融合。演出時,李蘭舫以精微細膩或雄渾豪放的曲調,把一個鐵骨錚錚、視死如歸的英雄母親形象,表演得動人心魄。1962年,該劇作為河北省戲劇匯演劇目,在天津引起轟動,郭沫若、田漢等名家觀後予以高度評價。其後,該劇在天津連演百場,場場爆滿,天津人民廣播電臺錄製後多次播放。
在“文革”前的近10年間,年富力強的李蘭舫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參與新編和主持改編了《木匠迎親》、《南海長城》、《鐵流戰士》等十幾出現代戲,在謳歌新時代,創演英雄人物方面前進了一大步。在唱腔方面,李蘭舫根據不同人物性格,對“白派”韻律加以革新,豐富了“白派”各種板式。在行腔速度上,李蘭舫的慢板較之白玉霜舒緩。由於李蘭舫音域寬廣,能在一段唱腔中迂迴兩個8度,這就使以聲腔刻畫人物有了很大的發展空間。白玉霜的演唱,在上句落音時多使用下顫音,李蘭舫根據劇情改為迴旋音,使聲音在腹、鼻、胸迴盪,從而把人物情感表現得更加委婉細膩。總之,透過學習繼承和豐富發展“白派”唱腔,李蘭芳塑造出了一大批性格迥異的舞臺形象。
李蘭舫為人平和、謙遜、藝德高尚。下鄉時拉車、搬道具什麼都幹;演出中常為青年演員當配角,耐心指導自己的學生趙九茹、劉文彩、劉化茹及其他青年演員。三年困難時期,她多次把自己的專供食品分給大家;後來還把自己多年積攢價值萬餘元的行頭獻給劇團,受到上級領導的好評和全體演員的擁戴。
剛到滄州市評劇團那兩年,李蘭舫伉儷工資共600元,後來李蘭舫定為文藝8級,月薪118元,為全市僅有的3位高階知識分子之一。“文革”風浪吹來後,李蘭舫被當成“反動藝術權威”橫遭批鬥,1973年落實政策後,李蘭舫才有了施展才藝的天地。“四人幫”的倒臺,使李蘭舫進一步煥發了藝術青春,在周恩來總理逝世一週年紀念大會上,她用白派唱腔譜寫新曲,激動地演唱緬懷周總理豐功偉績的唱段,使得1000多名現場觀眾潸然淚下。1982年,60多歲的李蘭舫抱病演出了白派名劇《砸粥缸》,這也成為她生前最後的一場演出。
李蘭舫在養病期間,中國評劇院劉萍攜琴師李梓森、天津評劇院夏霞等先後專程到滄州拜訪李蘭舫伉儷,學習了《玉堂春》、《珍珠衫》等戲及其唱腔唱法、演唱特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