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楓文史娛

    王希孟這個人,其實生平無考,就連他的名字“希孟”,也是後人在他的作品《千里江山圖》上的“題跋”中發現的,而之所以姓王,則是到了清朝,由畫家梁清標和宋犖(犖的繁體字)不知根據什麼史料考證出來的。

    說來好笑,給《千里江山圖》第一個做“題跋”的,竟然是北宋時期臭名昭著的大奸臣蔡京,原文如下:“政和三年,閏四月八日賜。希孟年十八,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就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年,乃以此畫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而已”。

    這個題跋給我們透露的資訊就是:

    宋代政和三年(1113年)閏四月八日,宋徽宗賜畫給蔡京。當時王希孟十八歲,自小在宋徽宗的皇家畫院學習作畫,後被召入禁中文書庫從事創作,曾獻給宋徽宗多幅畫作,但都是功夫不到家的作品,宋徽宗認定這個孩子聰敏,就親自指點並傳授他畫功筆法,不到半年,就畫了這幅畫獻給了皇上。宋徽宗對這幅畫很是讚許,賜給了寵臣蔡京,並對他說,看到沒,天下之事,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做好。

    這個題跋中,只提到了名字“希孟”,並沒說作者姓什麼,正如文章開頭所說,讓他姓王,那是到了清朝的事了。

    遺憾的是,這幅畫作呈獻給皇上不久,王希孟就去世了,真可謂天妒英才!

  • 2 # 新氧生活

    王希孟是中國繪畫史上僅有的以一張畫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儘管史書中對他並無記載,但是他畫的《千里江山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流傳千古。

    王希孟十多歲以學徒身份進入宮中“學畫”,到了宋徽宗趙佶時王希孟是圖畫院學生,後來被召入禁中文書庫,在宋徽宗左右奉事。宋徽宗十分有眼光,認為王希孟“其性可教”,於是親自教授王希孟繪畫,指點他筆墨技法。慢慢的王希孟技藝精進,政和三年四月,他用了半年時間繪成了名垂千古的鴻篇鉅作《千里江山圖》。當時的王希孟只有十八歲,之後便無任何記載,據推測,他在畫成不久後就早逝了。

    《千里江山圖》與同時期的《清明上河圖》齊名,作《清明上河圖》張擇端用了一輩子,《千里江山圖》也同樣耗盡了王希孟的一生。只不過前者是燭火燃盡的積累,後者是瞬間的凝固。王希孟18歲就創作出了《千里江山圖》,還沒被世故過多沾染的少年,藝術創作也還沒有被禮法教化,整幅作品是一種出世的超脫。陳丹青在《陌生的經驗——陳丹青藝術講稿》開篇中就說到:“十八歲的王希孟以其新鮮、好奇的眼光觀察世界,創造了容納千里江山的長卷,讓稍後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元代王振鵬的《江山Range Rover圖》黯然失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亞鵬笑傲江湖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