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玉儒於成
-
2 # 六甲番人
劉過唐多令,流傳幾個版本,其中的故人處,有說是‘’故人今在不‘’,有說是‘‘故人曾到否’’,但看了鄭板橋的書法作品,才發現原來都不對,正確應是‘‘故人曾到不’’。
全詞如下: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渡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曾到不?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唐多令(南宋)劉過①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②。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注]①劉過作為辛派詞人,與辛棄疾、陸游、陳亮等人有著較深的交往,他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②南樓,在武昌黃鶴山上,一名安遠樓。南宋時“武昌系與敵分爭之地”(《蓼園詞選》),很多詞人登臨黃鶴樓時都留下了深沉的作品。【賞析一】 此詞為重訪南樓,感舊傷懷之作,是劉過詞集中不多見的清逸蘊藉之作。上片寫重過南樓。“蘆葉”二句勾描了江邊秋色悽清之景。“蘆葦”意象渲染了一種迷瀠、黯淡、悽清、衰瑟的氛圍,而蘆葦敗葉落滿沙洲,更增添了寥落感,為詞人重訪南樓營造了富有悲劇色彩的特定基調。“二十年”句,以敘述方式暗寓今昔感懷與時世滄桑之嘆:恢復無望、國勢瀕危、故友雲散、功名空許。“柳下”三句進一步點出系舟柳下只是倉促路過,既不得久駐,也不能登樓,更可惜再過幾天便是中秋佳節,正是親友團聚,登樓賞月的好時節,而今行色匆遽,望樓興嘆,欲重溫昔遊景況亦不可得,實在遺憾之至!下片抒情感懷。南宋國勢衰危,目望安定樓,而心憂國之危迫的新愁舊愁,與上片“二十年”相映,實乃愁上添愁。“欲買”三句以“欲”字頓轉,生髮出欲與故人重溫遊樂的期望,以彌補“重過南樓”的遺憾。然而,“終不似”又對此期望做了否定,佳節美酒易得,少年豪興難再。在一個否定式的論斷下,全詞劃上了一個沉痛的句號。【賞析二】 這是一首名作,後人譽為“小令中之工品。”工在哪裡?此寫秋日重登二十年前舊遊地武昌南樓,所見所思,纏綿悽愴。在表層山水風光樂酒留連的安適下面,可以感到作者心情沉重的失落,令人酸辛。暢達流利而熟練的文辭描寫,和諧工整而圓滑的韻律,都好似在這酒酣耳熱縱情聲色的場面中不得不掛在臉上的笑容,──有些板滯不太自然的笑容。 這淡淡而深深的哀愁,如滿汀洲的蘆葉,如帶淺流的寒沙,不可勝數莫可排遣。面對大江東去黃鵠斷磯竟無豪情可抒!表中郎謂,“大抵物真則貴,真則我面不能同君面,而況古人之面貌乎?”讀此《唐多令》應該補充一句:“真則我面不能同我面”,初讀誰相信這是大聲鏜鞳的豪放詞人劉過之作?王國維《人間詞話》說,“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唐多令》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地寫出又一個具有個性獨創性的劉改之,此小令之“工”,首在這新境界的創造上。 論者多說此詞暗寓家國之愁,確。怎麼見得?請看此詞從頭到尾在描寫缺憾和不滿足:“白雲千載空悠悠”的黃鶴山頭,所見只是蘆葉汀洲、寒沙淺流,滔滔大江不是未見,無奈與心境不合;柳下系舟未穩,中秋將到未到;黃鶴磯斷,故人不見;江山未改,盡是新愁;欲縱情聲色詩酒,已無少年豪興……。恢復無望,國家將亡的巨大哀感遍佈華林,不祥的濃雲壓城城欲摧。這一灰冷色調的武昌蛇山巔野望抒懷,真使人肝腸寸斷,不寒而慄。 韓昌黎雲,“歡愉之詞難工,窮苦之音易好。”其實,憂鬱之情,達之深而近真亦屬不易。如果過於外露傾瀉,淚竭聲嘶,反屬不美,故詞寫悲劇亦不可無含蓄,一發不可收形成慘局。此《唐多令》,於含蓄中有深致,於虛處見真事、真意、真景、真情。情之深猶水之深,長江大河,水深難測,萬里奔流,轉無聲息。吾知此詞何以不刻畫眼前之大江矣?愁境入情,江流心底。“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