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直指見性

    所謂的“善終”。應該就是小時有撫養、有書念,成人了有工作、有家庭、有事業,老了有生活、醫療、娛樂的保障,有孝順孩子送終。如果老人留有遺憾,前面做的再好,也是白搭。就是沒有善終。

  • 2 # 觀心68

    早在1999年,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的一本季刋《華人體科學》當年第二期上,有楊臺春老師的一篇文章[善終是老年學一大課題,極待研究]。文章例舉了大量的瑞相善終的事例。如果將這些事例歸納一下,所謂瑞相就是“預知時至、身無病苦、臉色紅潤、面帶笑容、莊嚴安祥、或坐或站或作吉祥臥、頭腦清楚、說走就走、死後肢體柔軟、乃至異香滿室、天樂嗚空、或虹化、或肉身不腐、或火化後燒出非常殊勝的舍利子、等等等等。”這種種瑞相作不得假。

    人生百年終將死,“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人類自稱萬物之靈,然而對於宇宙人生的瞭解,卻是非常的不足。即便對於自己:生從何來?死從何去?生命是怎麼一回事?等等問題,每一個人都會感到困惑,都想得到正確的答案。所以,探索生命、覺悟生命、做一個明白人,這是人們共同的願望。

      對於老年人,善終更是一個共同的願望。  中國的文字裡面有一個“福”字,並有“五福臨門”之說。那五福?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五福合起來就構成幸福美滿的人生。

    要想讓自己的生命有一個善終,就應該對善終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其中包括:何為善終?如何善終?

    善終最最低的標準是頭腦清楚無疾而終。有的老太太,也不生病,到時把兒孫們叫到跟前,交待一番,之後,眼一閉就走了。當今世上,能夠如此者,有!但實在是太少太少了。這是一種世俗的標準:走得快、走得好、走得無痛苦。壽終正寢!

    修行者以臨終瑞相為標準,上述的種種瑞相作不得假。這種瑞相大都發生在修行佛法的人群之中。

    世俗的壽終正寢非常難得,修行者瑞相善終更是非常的了不起,但還是不究竟。從這一世看,確實是善終。但從三世看,有的上述瑞相善終的標準雖然達到了,但是如果沒有出離六道輪迴,沒有了生死,還得在此岸流浪生死、沉淪苦海。是故,善終真正的標準是,修證佛法有成。所謂有成,或證得果位,或因信願唸佛而親見阿彌陀佛現前接引到西方極樂淨土。

      善終能不能實現?換句話說,能不能實現了斷生死、超越生死輪迴?通常很難,非常難。然而,佛法講的是普度眾生,有一個特別法門(唸佛法門),任何人只要信得過、真發願、真努力,統統能夠實現!  我們應該重新審視佛教。  有詩一首:  健康養生理固然, 善終第一更應知,  莫道命終皆無奈, 自有瑞相留世間。  老有所學學什麼, 覺悟生命莫等閒,  光陰似箭無常迅, 生死大事當預辦。  消極迷愚不可取, 人皆自應自主宰,  今朝栽下菩提種, 定叫火裡化紅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光之美少女一共有多少部,每一部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