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雲藝朵
-
2 # 雲中歌白鶴
你好,我是想要和你一起學習的阿雲!
逐字釋義首先,我們要明白“家長裡(理)短”這個成語是並列結構,因此“家長”和“理(裡)短”的意思是相同或相近的。
與之相似的例子如“千山萬水”、“崇山峻嶺”等。
其次,我們來看看“長短”的意思。
在這裡,“長短”的意思應該是第四種,它的用法如《金瓶梅詞話》第三八回中:“老婆見他漢子來家,滿心歡喜,一面接了行李,與他拂了塵土,問他長短。”
而在該成語當中,“長短”一詞被拆開來使用。
現在,我們來看看“家”和“裡”這兩個字的意思。
“家”字很容易理解,一般指人居住的地方或者住房等。這個意思我們今天仍舊常用。
而“裡”的義項則很多,但是我們對照找出一個和“家”相近的意思即可。
《說文解字》中將“裡”解釋為:“裡,居也。從田,從土。”這也就是指古代村民聚居的地方,如“鄉里”。但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它也作為居民戶籍管理制度的一級組織單位,七十二家就是一里。
總而言之,“家”和“裡”都是人們的聚集地,而“長短”則是狀況,因此這個詞被解釋為家庭日常生活瑣事。
詞語辨析那麼,為什麼既寫作“家長裡短”,又寫作“家長理短”呢?
首先,這兩個詞語我在字典中都找到了,因此兩個詞應當都是正確的。
那麼為什麼“裡”和“理”都可以使用呢?
在這裡,我們應當明白漢語是極其靈活的,你有沒有在學習古文的時候瘋狂吐槽裡面的“通假字”呢?
在中國的典籍裡面,常常會出現“某字同某字”“某字通某字”“某字古為某字”“某字是某字的初文”的情況。
其實簡單說來,有些字用的時候忘記了就拿個相似的頂上(俗稱別字);有些字抄書抄的兩眼發昏抄錯了(俗稱錯字);有些字意義相近就隨便亂用……
這些奇奇怪怪的情況在中國的典籍裡經常出現。因此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個成語有好幾種寫法,或者順序字詞調換等情況。
比如家長裡短,又寫作家長理短、家長禮短等等。
總結漢語就是這樣博大精深,近義詞、同義詞就已經夠麻煩了,更何況還有那麼多書寫錯誤和字形變化。
-
3 # 使用者李森
家長"裡″短與家長"理"短這兩句成語都是正確的。
雖然這兩個成語含義很接近,但如果細分析還是不相同的。
首先,說家長"裡"短這個詞的出處在巜西遊記》第七十五回,行者自心驚道;“這一關了門,他再問我家長裡短的事,我對不來,卻不弄走了風,被他拿住?且在唬他一唬,敎他開著門,好跑。”這個詞裡的家和裡字有方位的屬性,家對應是"裡"。家是組成裡的最小單位,"裡”在古代為社會最基層單位,裡所居戶數是不斷變化的,秦漢時期一里大約八十戶,《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何休注:"一里八十戶……具有辯護伉健者,為里正。″明初以一百一十戶為一里,明洪武十四年頒佈黃冊制度,以一百一十戶為裡,推丁糧多者為長。現代裡仍然是居民最低統計單位,如蘭花裡,吉祥裡等每個裡的戶數是不相同的。
這個家長裡短的成語,用的很多,平時我們常說的;“我們那口子,就愛串門,放下飯碗就去,家長裡短的,嘮個沒完。”顯然是指家外的瑣事,長是長處,也指好事。短是短處,指缺點。也就是常說的張家長李家短的瑣事,一般是指家庭之間或鄰居間的事。
再說家長"理″短的這個家與理字的含意與家長裡短的不同之處。
這個詞的出處見清代小說巜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一回,不但那鄧九公合他漠不相關,便是褚大娘子也合他兩年有餘,也不曾長篇大論的談過個家長理短。″這裡的"理"顯然是家庭內部的是是非非的一些瑣事。這個家字也不在是方位詞,而是一個具體居住的一個單位內“家”人之間的瑣事。另外家長"理"短的理與家長“裡”短的裡字的不同含意是,長是指正確,短是指錯誤,這個理字有明顯的分辯意思,是在家庭成員間爭論的誰是誰非的瑣事,而不是涉及鄰里。
這兩句成語意思接近,都是指瑣事,所以網上常用也是正常的。
回覆列表
你好!
家長裡短,成語出自吳承恩《西遊記》,從詞語構成的角度來看,是一個聯合短語,家,家庭;裡,里弄,聯合指家庭生活日常瑣事。
加長理短,意思同於家長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