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面人解讀歷史人物

    金豔芳老師,越劇名家、有名越劇演員、越劇表演藝術家,且有越劇的“芙蓉草”之譽。有本書叫《不與群芳爭絕豔:我的越劇人生》,是金豔芳她的回憶錄,書中回憶了她的越劇從藝歷程與人生道路。

    誕生於江南的越劇,向來被認為最適合演繹“才子佳人”的故事,英俊的小生、柔美的花旦,總是吸引著大部分人的目光。其實,在越劇的舞臺上,還有這樣一批人,他們如綠葉般襯托著紅花的魅力,這就是越劇中的老生、老旦、小丑。金豔芳,就是這樣一位老旦演員。

    1922年,金豔芳出生在風景如畫的浙江諸暨,作為家中的獨女,父母將她愛若掌上明珠,無憂無慮的童年時代,金豔芳最愛做的事情就是看戲、唱戲。夏天,傍晚時分,大家桌子都搬出去在家門口吃飯,在家門口一起吃飯,很熱鬧,小朋友也去湊熱鬧,她呢會唱唱的,跑到門口唱唱很開心,就自己去唱唱。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0歲那年,父親因病驟然離世,一家人頓時陷入困境,無奈之下,金豔芳只好選擇唱戲養家。爸爸沒了,就去學戲,人家都說這個小囡好唱戲的,因為她挺靈活的,唱也唱得好,會的東西也多,讓她去唱戲,我們大家幫她想想辦法看,左鄰右舍都蠻熱情的,大家幫她想辦法,薦到當時的杭州大世界。

    在杭州大世界,拜了一位杭劇花旦袁伶悟為師,學唱杭劇,當時是在杭嘉湖一帶跑碼頭,巡迴演出。杭州大世界是當時杭州最大的演出場所之一,金豔芳一開始學的是武林班,也就是今天的杭劇,但同時也接觸到了許多其它的劇種。杭州大世界有很多劇種,有雜技,有武林班(杭劇),有杭州戲,樣樣東西都有。當時正值越劇興起之時,面對市場的巨大誘惑,便有人建議金豔芳改唱越劇,逐漸逐漸她就覺得杭劇的家底子蠻薄的,曲調什麼都不是最豐富,她覺得沒什麼前途。當時正值抗日戰爭、逃難,就逃到寧波,逃到寧波當時越劇正好是興起的時候,她想想都是女子越劇挺好的,她就在中南大戲院改唱越劇了。寧波劇院的老闆蠻支援金豔芳她的,好的好的,金豔芳你來唱越劇,到我這裡來,我要你的。但是金豔芳她越劇不會唱,但是劇團裡的人都和她挺要好的,她們都肯教她的。

    不過,改劇種也不是件簡單的事,當時的金豔芳已經有了自己的劇團,如果自己離開武林班了,姐妹們又該何去何從呢,她捨不得這一坨人啊,拿出錢,三塊一個人,五塊一個人,買火車票送他們回杭州。一個人沒登記好,飯錢不發,要她自己拿錢出去,人家看金豔芳她挺老實的,說金豔芳也被我們拖死了,那就再見,再見吧。依依不捨地告別了舊日的姐妹,金豔芳正式踏上了越劇舞臺。

    她一生的演藝生涯中,曾經與眾多越劇名家同臺合作,當年的越劇皇后姚水娟就是其中之一。和越劇的一些名演員,她可以說合作得挺多的,特別像旦角,比方像趙瑞花、王杏花,三花一娟,姚水娟,後面像傅全香、邢竹琴、竺水招等等,這些花旦她都合作過,皇后大戲院水雲劇團,是姚水娟和魏素雲兩人組成的,當時姚水娟是“越劇皇后",她在寧波就聽說她的戲好,這次和她一起合作,金豔芳她是很開心的。她想這次自己是千方百計要向她學習了,把她的好戲學到手,但是學戲她又不肯教的,當時老師教徒弟都不肯全部教呢,所以說是學戲還不如說是偷戲,她在前臺唱,金豔芳在側幕邊上就拉著門簾偷偷地看,就這樣學。姚水娟一發現邊上有人在看,她就馬上叫過去監場的值臺師傅,馬上叫監場來趕,不許看,監場就要來把他們趕走,那怎麼辦呢,那她就到臺底下去,劇場最後幾排不太有人坐的,金豔芳她就偷偷躲在角落裡看。當時是日場演老戲,夜場演新戲,一個禮拜裡換來換去總是那幾齣戲,你要學也是學得會的。在和姚水娟合作之前,金豔芳已經當上了劇團的頭牌。然而,她卻似乎更喜歡給一些名角兒做二肩旦,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女二號。

    她在小劇團裡也是掛頭牌的,她1942年就開始掛頭牌了,但是她覺得掛頭牌沒有什麼人可以學了,自己最好了,自己去向誰學習呢,自己去給人家唱二肩,頭肩有好的東西,她就可以向人家學習,可以博採眾長,頭肩擔子是挺重的,生意好壞首先要頭牌花旦負責的。她是獨養女兒,家裡就她這麼一個女兒,她媽媽特別心疼她,就說哪怕把金豔芳的學生請來,我們也唱二肩,我們不要唱頭肩,我們不想出名什麼的。二肩旦雖然不用像頭牌花旦那樣承擔票房的壓力,但要當好一名二肩旦,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頭肩花旦如果說今天身體不好了,或者家裡有事了,她就不來了,你二肩花旦就要頂上去,要頂頭肩花旦的戲,你頂上去以後要同仁,也就是姐妹們要認可你,配合得比較好。還有一個呢,頭牌花旦不上場,你頂上去以後,觀眾要不退票,要這兩點做到,你就可以頂上去了。要不然怎麼頂呢,所以她和邢竹琴兩人呢,如果頂上去,沒有這種事情,觀眾不會退票的。金豔芳的出色表現,同樣引起了當時上海許多著名越劇演員的注意,她們紛紛邀請金豔芳加盟自己的劇團,比方說尹桂芳,她稱她為大姐,她有三次機會和她一起合作,第一次是在蘭心大戲院,第二次是在龍門大戲院。抗日戰爭勝利以後,後來是在新光大戲院,她三次和她合作,像徐天紅她第一次出去組織天紅劇團,在老閘大戲院演出,她就請金豔芳去,意思說我第一次掛頭牌,你要幫幫我,無論如何要和我一起去。這個時候大家要搶她這個角色,尹桂芳也叫她去,徐天紅也叫她去,那她就到了徐天紅那裡去,第一個戲是《父母之愛》,因為她是第一次唱頭牌,是應該幫幫她。金豔芳她就第一次改老旦。

    1949年,金豔芳受袁雪芬的邀請來到雪聲劇團,在這裡,金豔芳感受到了一種與以往完全不同的創作狀態。而她和袁雪芬的合作,也足可以用“默契”二字來形容。她對袁雪芬也是挺崇拜的,因為一是她的改革,她的新越劇改革金豔芳她也挺羨慕的;第二,她的演技自己也挺崇拜的,她以前崇拜姚水娟,後來她就崇拜袁雪芬,她覺得有東西可以學,所以袁雪芬她來喊她、她自己也是求之不得,也沒有談什麼條件她就去了,去了以後排的第一個戲是《孟姜女》(《萬里長城》),她也不管什麼角色。她就派了她演母親、孟姜女的母親。她演孟姜女,在演出中配合挺默契的,她也說她,這裡眼睛看看她挺好,你眼睛看我一眼,排的時候是沒有的,到了臺上你眼睛看我一眼,她說蠻好的,母女分別一場也演得蠻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德福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是什麼,孩子上了華德福幼兒園會有怎樣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