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562851551830

    閱讀興趣、習慣與能力是如何培養起來的?在兒童閱讀少兒書刊、少兒期刊、兒童讀物的過程中,成人在其中應當扮演什麼角色?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知名兒童閱讀專家錢伯斯在1991年出版的《打造兒童閱讀環境》一書中,提出了令人矚目的“閱讀迴圈圈”理論。

    此迴圈圈由“選書”、“閱讀”及“迴應”三個環節組成,一本好的少兒書刊,一段愉快的閱讀經驗,將為讀者開啟下一段閱讀旅程,週而復始,生生不息。乍看之下,迴圈圈描述的似乎只是一個人人皆懂的常識,無甚深意。其實不然,在閱讀教學實踐與思考中,其意義不在於揭示出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過程,而在於提煉出其中的重點環節,讓閱讀習慣的培養有跡可尋。

    (一)選書

    錢伯斯認為,閱讀活動從選書開始。一般來說,若兒童並非來自書香之家,家長又不具備選書買書的能力,學校圖書館就成為兒童讀物、少兒書刊、少兒期刊的主要資源。因此,學校首先需具有一批適合兒童閱讀、型別豐富的藏書,讓兒童與少兒書刊的相遇成為可能。

    (二)閱讀

    一座圖書館的藏書即使豐富精良,若得不到有效閱讀,也是形同虛設。要培養終身的閱讀者,僅僅提供“選書”的機會是不夠的,還得確保他們的“閱讀”。換言之,學校還必須確保學生擁有一定的時間閱讀少兒書刊、兒童讀物、少兒期刊,並竭盡所能讓閱讀紮根生活。這與馬來西亞大部分學校只是鼓勵學生上圖書館借書、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閱讀有本質區別。

    (三)迴應

    在錢伯斯閱讀迴圈圈中,“選書”與“閱讀”之後是“迴應”。閱讀過程中,兒童總會有許多發現與想法,此時,我們又能扮演什麼角色呢?

    從選書、閱讀到迴應,一段美妙的閱讀歷程將引領孩子進入下一輪迴圈。如此週而復始,少兒書刊、少兒期刊、兒童閱讀的閱讀將形成良性迴圈,孩子的閱讀視野、品位、興趣與能力,都將在這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中不斷昇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九門少小白是痴狂一生俠骨柔腸是什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