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塔凌煙

    清緬戰爭,是十八世紀末清朝和緬甸兩國圍繞邊境地區的領土和資源控制權發生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以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中國自衛反擊為開端,以1769年11月16日雙方簽訂停戰合約收場。歷時7年,國力強盛的清王朝雖然取得了緬甸名義上的臣服,但是並未能獲得戰爭的真正勝利且損失慘重,在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中,對緬戰爭也是其中唯一存在較多爭議的一件。這場戰爭造成中南半島上的重大政局變動:清緬戰爭爆發時候,緬甸正和它歷史上的死敵暹羅交戰,剛滅了暹羅就遇上滿清軍隊進攻。國內空虛的緬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駐紮暹羅,全軍歸國抵禦滿清進攻。暹羅的鄭信由此得以擊敗國內其他割據勢力,擊退緬兵,重建暹羅。當然清政府很長時間都不知道是它造成中南半島上這一大變局,既削弱了緬甸,又挽救了暹羅。

  • 2 # 歷史觀

    緬甸在元明時期隸屬中國版圖,明朝末年逐漸脫離了中國的統治。緬甸國力日強開始了對外擴張之路,向南入侵泰國。當時泰國的曼普鑾王朝國勢漸衰,內廷外朝,爭權奪勢,經濟蕭條,民生困苦,緬甸因此乘虛而入,遣派精兵直入泰國幷包圍了泰國王城。王城被破,曼普鑾王朝被緬甸所滅,緬甸佔領了泰國。

    緬甸除了向南擴張之外,北面也沒閒著,要求雲南土司稱臣納貢。迫於緬甸的軍力,雲南土司不得不接受緬甸賜予的爵位,土司傳位必須派使者向緬甸國王彙報。有些不服緬甸的雲南土司請求清朝的支援,但是乾隆帝忙於平定準噶爾,無暇南顧,不願與周邊發生軍事衝突,陷入兩線作戰,因此對緬甸入侵雲南一直是奉行靖政策。邊境一礦場場長帶兵過江擒殺緬兵,卻被認為是“殺良冒功”而處死。

    乾隆二十七年,緬甸與泰國的戰爭需要大量的錢糧以及勞力為軍隊的進軍做後勤保障,遂出兵入侵中國。此事乾隆帝已經平定了準噶爾叛亂,開始對緬甸這種壓迫西南少數民族和挑釁清朝國威的行為採取強硬態度,中緬邊境局勢逐漸緊張。

    乾隆帝先後四次派大軍進攻緬甸,此時緬甸的主力駐紮在剛剛攻滅的泰國,國內兵力空虛。為了應付清朝的進攻,緬甸只好把主力調回國內,只留下9000人留守泰國。泰國國滅後,鄭信率領五百精兵突破緬甸的包圍開始驅緬復國大業,招募士兵,製造軍艦。得知緬甸主力撤走後,鄭信大喜,率領部隊進攻留守的緬軍。緬甸忙於與清朝交戰,無暇南顧。鄭信一鼓作氣把緬甸趕出了泰國,泰國復國。鄭信因有復國之功,被被泰華人奉為鄭信大帝。

  • 3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清緬戰爭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是明緬戰爭的延續:1287年消滅了大理段氏政權的元兵自雲南地區進攻緬甸蒲甘王朝,蒲甘國成為元朝的藩屬,後被納入元朝的緬中行省管轄,再後來又併入雲南行省。1381年七月徵南將軍傅友德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同副將藍玉、沐英一同遠征雲南,梁王把匝剌瓦爾密投滇池自殺,明軍平定雲南。此後明朝在繼承延續元朝在西南地區的疆域基礎上又設立了車裡宣慰使司、緬甸宣慰使司、木邦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宣慰使司、孟養宣慰使司、寮國宣慰使司六大宣慰司,明朝全盛時期的領土幾乎曾一度覆蓋過整個緬甸並擁有印度洋出海口,不過即使在這一時期當地土司仍擁有相當的獨立自主許可權。1531年原本隸屬於明朝雲南行省管轄的緬甸軍民宣慰使司土官莽瑞體建立東籲王朝,以此為標誌緬甸結束明朝統治,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的緬甸很快就將爭奪中南半島霸主地位提上議事日程,同時對中緬邊境的少數民族土司管轄地區表現出野心。明朝為此曾和緬甸東籲王朝爆發過戰爭,然而並未解決雙方的化界問題,此後作為中國明朝和東籲王朝繼承者的清朝和貢榜王朝在邊境上也始終存在摩擦。

    1762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清軍隨即進行了自衛反擊;另一方面緬甸對暹羅等周邊國家的侵略也威脅到清王朝在東南亞的冊封朝貢體系。此時在位的乾隆皇帝面對緬甸這個日益咄咄逼人的區域小霸有心為自己增添一件武功以成全自己十全老人的美名,時任雲貴總督的劉藻對乾隆這一心思是有所瞭解的,與此同時他也清楚邊境的危急形勢,於是派兵追剿緬兵,結果只擒獲5人。然而劉藻卻以“緬人望風遁走,清兵大捷”上奏,可他這邊剛一上書,那邊緬甸就以數千人的軍隊入侵車裡,佔領了車裡土司衙署所在的橄欖壩,其兵鋒甚至深入內地思茅,發文中國宣佈車裡(西雙版納)為緬甸領土。車裡土司的軍隊一觸即潰,劉藻調集3000綠營兵圍剿,緬甸主動撤退並一路誘敵深入將一路援救猛阿的大約600人的清軍擊潰,憤怒的乾隆隨即將劉藻革職。儘管劉藻被革職,但清緬戰爭的戰火已然點燃。

    將劉藻革職後乾隆又任命漢軍八旗出身的楊應琚就任雲貴總督並負責徵緬一事。當時中緬邊境上分佈著若干撣族、傣族土司,有的臣服於中國,有的臣服於緬甸,如今楊應琚則多方招撫緬屬土司。明清易代時南明王朝曾和這些西南土司組成反清聯盟,清朝建立後欲切斷內地與明朝舊屬地之間的聯絡曾多次拒絕諸多屬地的內附請求,因此當緬甸崛起後這些得不到中央支援的土司紛紛歸附緬甸,如今乾隆為征討緬甸又想起招撫這些土司,不過效果不佳。對於緬甸當時的內部局勢、兵力情況以及緬甸與暹羅的戰況等清朝方面幾乎一無所知。事實上當清緬戰爭爆發時緬甸正和暹羅交戰,儘管如此緬甸一面圍攻暹羅大城,一面令臣服於己的落卓土司攻擊木邦土司,抵擋不住的木邦土司退往清兵駐紮的地區。1766年9月24日追擊而來的3千緬兵攻擊了清軍駐守的新街,此時新街守軍不足千人,清軍在堅守堅持兩日一夜後主動撤離。佔領新街的緬兵分兵兩路:主力沿東北方進入中國境內,在鐵壁關外楞木駐紮;另一路二千餘人沿伊落瓦底江北上,抵達戛鳩後東向攻入中國境內,再南下截斷鐵壁關清兵後路。對此毫不知情的雲南提督李時升於1766年11月15日抵達鐵壁關,結果雙方交戰4日,互有死傷,但清兵傷亡較大。1766年11月20日緬兵繞道戛鳩的北路兵二千餘人由萬仞關、巨石關間攻入守備薄弱的騰越境內,僅僅十天時間先後攻佔盞達、銅壁關,清兵死傷數十,遊擊班第戰死,戰火蔓延至戶撒、臘撒地帶,嚴重威脅鐵壁關後路。得知緬兵由萬仞關攻入後,清兵開始手忙腳亂。提督李時升命遊擊馬成龍帶兵900名由戶撒前進,又令駐南甸的臨沅鎮總兵劉德成率所部2100兵自後夾擊。但劉德成到達木崖後遷延不前。馬成龍率部徒涉渡江時水深沒及腰,火藥皆溼。緬兵伏兵突起衝殺,馬成龍陣亡,除未來及渡江的70餘人外八百餘兵死傷殆盡。儘管歷次交鋒要麼就是緬軍獲勝,要麼就是戰城相持狀態,可前線清軍一直以大捷向北京報告。紙終究包不住火——得知真相的乾隆將前線將領李時升、朱侖以及負責統籌排程的雲貴總督楊應琚逮捕進京處死,清軍第二次徵緬再次以失利告終。

    在第二次徵緬過程中楊應琚上報兵部調兵14000,實際共調兵15000。戰爭中死、傷、病官兵不下三千人(其中戰死1100百人,病故1500人),這實際上意味著單靠雲南綠營兵已經完成不了對緬戰爭的任務。但乾隆帝、軍機處以及新任雲貴總督明瑞都對緬甸仍抱著極其輕視態度——認為楊應琚不諳軍事,所以屢戰屢敗。而緬兵主力不過萬人,只需要調集二、三萬生力軍就可征服緬甸。此時的乾隆甚至已在考慮征服緬甸後如何統治的問題,他還命令兩廣總督行文暹羅:如果緬王戰敗逃往暹羅,務必盡力追擒。然而事實上在清軍第二次徵緬的過程中同清軍和暹羅南北兩線作戰的緬甸已攻克大城,滅亡暹羅。對此毫不知情的清朝大臣有的建議請暹羅出兵配合徵緬,卻被乾隆一口回絕,因為他認為請藩屬出兵幫忙有損大清國威。隨即新任雲貴總督明瑞展開了第三次徵緬行動。明瑞在此前平準噶爾和新疆大小和卓的戰鬥中立有軍功,可這位悍將最終在緬甸戰場折戟沉沙——他甚至比此前的劉藻和楊應琚敗得更慘:劉藻和楊應琚雖沒取得什麼勝利,還不斷被緬兵擊潰,但主力部隊尚在;而明瑞展開的第三次徵緬行動幾乎導致徵緬大軍全軍覆沒,連他本人也在重傷後自縊身亡。

    第三次徵緬的失敗終於使乾隆認清了現實:如果說劉藻和楊應琚是失敗是因為他們個人不通軍事,那麼曾屢受乾隆嘉獎並在新疆戰事中立下功勳的明瑞敗亡而且是幾乎導致全軍覆沒的慘敗。為了一雪喪師辱國之恥乾隆任命重臣傅恆為經略,阿里袞、阿桂為副將軍,舒赫德為參贊大臣,鄂寧為雲貴總督。與此同時增調1500滿洲兵以及3000貴州兵入滇,後來又加派3000滿洲兵2000福建水師。他還放下天朝上國的架子考慮聯絡暹羅等國共同出兵,但卻收到了暹羅已被緬甸所滅的訊息。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二月傅恆率兵出征,四月傅恆抵達邊城騰越,在這裡他發現了一個叫翁古山的地方有許多參天大樹,其中的晝楠、夜槐兩種樹木是造船的上等材料;在這附近有個叫野牛壩的地方涼爽無瘴,是個造船的好去處。於是他一邊命其子傅顯率清軍三千、湖廣工匠四百六十餘人秘密趕造戰船,一邊制定水陸並進、直搗緬甸都城阿瓦的軍事計劃。七月傅恆從騰越出發對緬甸發動突襲,初戰告捷。九月野牛壩戰船造成後清軍水陸並進擊潰緬甸水軍。十月攻克此前被緬軍攻佔的軍事重鎮新街。十一月進攻南北水陸交通咽喉地帶——老官屯,此前接連取勝的傅恆大軍在這裡終於遇到了對手:一方面緬軍在此據險固守,另一方面清軍官兵紛紛在此染上瘴癘之疾,一時間清軍死亡過半,就連主帥傅恆也染上惡疾,腹瀉一天比一天厲害,以致一病不起。得知這一訊息的乾隆大驚失色,生怕在此重蹈第三次徵緬時全軍覆沒覆轍的乾隆令傅恆立即班師回京。

    清緬戰爭爆發時緬甸正和它歷史上的死敵暹羅(今泰國)交戰,剛滅了暹羅就遇上大清軍隊進攻。國內空虛的緬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駐紮暹羅,全軍歸國抵禦清軍進攻,這就給暹羅復國提供了天賜良機:緬甸儘管征服了暹羅,但並未能完全控制暹羅各地,由於緬甸還必須在同一時期忙於同清軍的戰爭,於是在暹羅一些未被緬軍控制的城鎮就形成了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的軍閥勢力,在這其中勢力最大一股當屬華裔鄭信領導的隊伍。鄭信泰文名達信,是中國潮州人後裔。當緬軍攻克暹羅都城大城後他就在分析當時局勢後認定要光復國土當以擴大基地為先,於是在1767年6月率領精兵攻打尖城(即今之尖竹汶府),兵臨城下時下令軍士吃過晚飯後將鍋爐碗缽等炊具全部搗毀,明日早飯到城內燒煮已顯示破釜沉舟之志。攻克尖城後鄭信將此作為復國基地,在1767年的雨季加緊趕造戰艦。雨季一過即率領士兵五千、戰艦百艘自尖城出發,當年11月鄭信軍至湄南河河口,先收復吞武裡城,然後逆流而上直搗大城緬軍紮營重地——三菩提樹營。緬軍不能對抗,大敗而歸,至此被緬軍佔領了七個月的大城被暹羅收復。

    鄭信見大城被緬軍破壞殆盡,於是遷都吞武裡。鄭信這樣做主要是基於以下原因:大城遭受嚴重破壞,要恢復已不容易;緬軍對大城地理形勢瞭若指掌;大城遠離海口,對外通商貿易並不方便。反觀吞武裡城面積雖小,卻有“威猜巴碩堡”為屏障且接近海口,對外貿易比較有利;如遇強敵入侵,不能對抗,可退回尖城。鄭信在吞武裡城召集因戰亂逃亡的流民並穩定糧價以安撫民心。在完成安定民心的任務後鄭信就對暹羅境內的其他割據勢力下手,他用三年時間完成了統一暹羅的任務,此後又進一步加強國防建設並同緬軍交戰多達十次。1771年鄭信親自率兵佔領了高棉,任效忠鄭信的柬國大臣主治國事,高棉遂成為泰國藩屬一直至1778年。1774年他又先後征服了喃奔、帕、難、蘭那、寮國等城。鄭信一朝的國土北邊擁有寮國境內的永珍、鑾巴茫;南邊統領甲蘭單、單卡奴、沛武裡;東邊擁有寮國、高棉湄公河地區,窺望越南邊境;西邊國土遠達緬甸的毛達瑪、塔威馬力、禾腦悉。儘管鄭信在1782年在如今統治泰國的曼谷王朝的開國之君昭披耶卻克里發動的政變中被推翻並於同年佛曆4月6日被處死,但泰華人為紀念他的復國之功尊稱其為“吞武裡大帝”。1954年4月17日推翻鄭信的曼谷王朝正式為鄭信銅像舉行落成朝祭大典,同年的12月28日是鄭信登基紀念日,這一天曼谷王朝第九代國王普密蓬親臨主持獻花圈朝祭儀式。此後每年的12月28日泰國政府都會舉行鄭信朝祭大典並循例在銅像地區舉行兩天兩夜的文娛活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心意望浮雲,求謀事不成,家中多怪異,妻子涙盈盈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