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益精舍
-
2 # 歷史總探長
三河鎮大捷的發生其實可以並非一場單獨的戰役,而是和天京城南的江南大營、九江外的湘軍有著必然的聯絡。
咸豐六年,胡林翼帶領湘軍攻佔九江,打通了武昌和南昌的聯絡,也順利和被困三年之後的曾國藩取得了聯絡。至此,湘軍兵威大震,整個湖北、江西兩地的湘軍士氣高漲,大有直接東進天京的雄心。
與此同時,江南大營被太平軍攻破之後,經過幾年的休整,江南大營被清軍提督張國樑重新組建,兵力迅速增加到三萬之眾,嚴重威脅的天京外圍。張國樑更是趁著湘軍在九江地區攻城略地,將太平軍的主力吸引過去,張國樑趁此大好時機,逼退鎮江的太平軍,順利拿下鎮江,開始下令江南大營的清軍分兵兩路,進攻天京。
北路大軍:從秣陵關北上進軍,圍攻天京
東路大軍:從秣陵關東行進軍,進攻浦口
太平天國中的兩大後起之秀陳玉成、李秀成這個時候全權負責天京防禦,陳玉成帶領太平軍在安徽抵抗湘軍,李秀成則帶領著太平軍被牽制在了浦口,守衛天京城的北岸。張國樑的進攻,讓北岸的清軍迅速朝著浦口衝殺過來。
李秀成自知大事不妙,天京城附近本來兵力懸殊,無法抵擋清軍的兩路進攻。李秀成遂趁夜逆江而上,抵達蕪湖徵調了五千多的精銳兵馬從蕪湖進軍,北攻清軍。
為了避免萬無一失,李秀成同時讓在安徽的陳玉成從廬州北上進攻清軍,作為李秀成的北翼天然屏障,預計在烏衣鎮合兵一處。而李秀成自己全力進攻和州、全椒、滁州、來安的清軍一次拱衛江浦、浦口兩個重要的北岸岸口。
當李秀成帶領軍隊一路橫衝直撞抵達烏衣鎮的時候,長江北岸水口、江浦、浦口的清軍也迅速挺兵包抄過來,想要攔截李秀成,雙方很快廝殺在一起,陳玉成恰巧帶兵抵達烏衣鎮,兩路大軍合力共擊清軍,裡應外合打敗清軍,解除了天京北岸清軍的威脅。
可是,這場大勝剛剛結束,他們倆就聽聞李續賓帶領湘軍朝著三河鎮撲殺過來,眾所周知,三河鎮是太平軍在天京外圍的一個重要的軍事糧倉,這裡不僅僅有大量的糧草,還屯集這大量的武器,它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事態緊急,陳玉成搶先一路從廬州率先領兵救援,搶在李續賓的前面抵達三河鎮,為了能夠防止李續賓逼近三河鎮,陳玉成在三河陳的南部金牛鎮準備安營紮寨,抵擋李續賓繼續進兵三河鎮。
然而,陳玉成還沒有來得及安營紮寨,李續賓就帶領著湘軍衝殺過來,破其營帳兩座,直衝陳玉成的中軍大帳而來。陳玉成畢竟是久經沙場的戰將,一聲雷霆之吼,整軍備戰,帶領太平軍擋下了李續賓的進攻。
雙方交戰正酣時,突然天起大霧,陳玉成帶領太平軍奮力衝殺,開始扭轉局勢,一步步的逼退李續賓,而李秀成此時也一路沿著和州,進抵白石山挺兵進攻。不僅如此,三河鎮守將吳定規也從三河鎮引兵而出,進攻舒城,想要切斷李續賓的北退之路。
三路大軍的進攻,讓李續賓開始節節敗退,陣營也瞬間大亂,死傷一萬多的湘軍,李續賓、曾國華力戰而死,湘軍的這次進攻可以說是損失慘重,元氣大傷。
-
3 # 江上孤舟
太平軍取得三河大捷徹底扭轉了太平天國的勢力,讓本來已經危在旦夕的太平天國更加強大,而在這場戰役中,清軍卻一敗塗地,就連湘軍中有名的悍將李續賓都戰死沙場,太平軍的勝利給湘軍帶來重拳一擊,讓湘軍從清朝虎狼之師的地位一下子就變得毫無戰鬥力。而另一方面,太平天國的劉秀成和陳玉成等人卻因此而成為了英雄,他們被加官進爵,為太平天國帶來了榮譽。其實在瞭解了這場戰役的前後過程後,可以很清楚的明白太平軍取勝的原因和湘軍為什麼會失利。
首先來看太平天國,其實在三河大捷之前,太平天國已經陷入到了危機重重的境地中,當時天平天國內部發生了嚴重的分歧,以楊秀清和韋昌輝等人為首的太平天國內部的領導層開始出現了矛盾,隨後他們帶走了一部分人徹底脫離了太平天國,在此期間還有大量的太平軍因為爭鬥而犧牲,這讓太平天國的勢力範圍開始縮小,所以如果三河鎮之戰無法取得成功,那麼太平天國也將會迎來末路。
其次來看湘軍的情況,當時湘軍的悍將李續賓十分有名望,他也是公認的湘軍第一猛將,所以湘軍在作戰過程中都是以李續賓作為主力來進攻,李續賓用自己的戰功和勇猛的作戰精神為他帶來了很多榮譽,他還得到了巴圖魯的名號。其實太平天國也十分懼怕李續賓,之前李續賓就曾經率領湘軍奪走了太平天國的重鎮九江。李續賓獲得了朝廷的信任,後來李續賓奉命帶八千湘軍去攻佔三河鎮,李續賓在率兵前進的一路上可謂是十分順利,但其實這次作戰的危機早已出現,也是當時李續賓未曾想到的。
李續賓這個人雖然彪悍勇猛,但是卻不懂得為人處世,所以在官場上混得並不好,他因為過於耿直和傲慢,得罪了不少官員,湖廣總督官文就是其中之一,李續賓認為官文不過是依靠自己的家族而當官的,而李續賓自己是用真本事得到朝廷信賴,所以兩人的矛盾日漸加深。在李續賓率領湘軍和太平軍在三河鎮作戰時,雖然起初佔據了上風,但是雙方兵力相差懸殊,太平軍有十萬人,而李續賓只有不到一萬兵力,他後來就派人通知官文給他派援軍,可是官文卻為了報復他沒有委派援軍,從而導致湘軍失利,李續賓等將士都戰死沙場。
-
4 # 軍武資料庫
不請自來
單從清朝這邊來看的話,三河鎮之所以輸成這樣,咸豐是要背上一口大鍋的。
先說說這件事一些有意思的地方
遠在九江湘軍要打三河鎮,它並不是湘軍想打,也不是曾國藩想打,而是咸豐非要讓湘軍打。
而湘軍的統領曾國藩當時也很是無奈,因為曾國藩已經拖了數個月了。
曾國藩屢次上書,一開始先是說從大局出發不好打。後來又用沒做好準備為理由拖。
堅持了老長一段時間,迫於無奈只能執行命令。
因為再不打的話,曾國藩就可能會在朝廷混不下去。
換句話來說,咸豐已經快發飆了。把曾國藩下野都是有可能的。
再來說說咸豐。
咸豐本是個剛愎自用的人,曾國藩有很多看起來十分中肯的話,在咸豐眼裡,就是對他權利的挑戰。
太平天國爆發的初期,清朝軍隊就已經處於劣勢了。再過幾個月,整個長江流域幾乎淪陷。這時,咸豐就讓各個省自己開始團練,湘軍就是曾國藩搞的團練。
所謂,團練,就是各個省自己招兵買馬抵抗叛軍。這和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之後,漢朝朝廷的做法一樣,只不過漢朝這波操作把自己玩砸了,最後變成了諸侯割據。關於為什麼清朝沒有變成諸侯割據,這個咱們的題目無關,W君在這裡不說。
這些團練,是各個省的大臣自己搞的。不過咸豐自己組建了兩個大營,一個叫江南大營,一個叫江北大營。說白了,這輛兩個大營,就是咸豐自己搞的團練。
當時,咸豐打算用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直接打下天京。這兩個大營是被寄予了厚望,簡直就是親兒子一樣的待遇 。
結果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一直打不下來,不僅沒打下來,還被打潰了。
不過,1856年9月,天京發生了內訌,太平天國出現了分裂的危機。到了1857年5月,石達開受洪秀全猜忌,帶著數萬人離京出走,戰爭的形勢就開始有利於清朝了。
這個時候,咸豐立刻重建了江南大營,包圍天京。太平軍自然要給天京解圍,並且保證物資。這時江北大營雖然已經重建了但戰鬥力還是不行,後來前線吃緊。於是就讓湘軍馳援。
由於當時江西戰場形勢已經基本穩定,地盤也基本在清朝的手中,所以就打算讓湘軍支援皖北戰場,也就是江北大營。戰略上的目的還是為了截斷安徽到天京的補給。
李續賓率領部隊一路向北,連續打下了三座城,接著到達三河鎮,準備攻打廬州。
這個時候,太平軍得知湘軍進犯安徽,直接把支援天京的陳玉成的部隊拉了回來。這個時候陳玉成還建議把自己的老同僚李秀成也派過來。
在三河鎮的外圍,湘軍作戰勇猛,已經將太平軍逼得拋棄了所有外圍陣地,退回城內等待救援。但是就在當天,陳玉成就已經率領部隊抵達了三河鎮附近,只是陳玉成沒有立即進攻。
李續賓這個時候發動了選擇性無視。李續賓驕傲的認為打仗應該只進不退,所以他又連續奮戰了七天。到了七天之後,他依舊沒有打下三河鎮,但這時李秀成也到達三河鎮附近了。
這裡說一下現在雙方軍力的對比,李續賓只帶了6000人攻打三江鎮,又連續好幾天,也有了些傷亡。而三河鎮內的太平軍再加上陳玉成和李秀成的部隊,已經數萬人了。
在這樣的軍力對比下,李續賓的部下勸說應該退回之前打下的城內等待支援,但李續賓依舊認為作戰應該只進不退,所以沒有撤退,並且在轉天的深夜發兵突襲陳玉成,結果到了第二天早上,當時大霧瀰漫,李續賓的部隊和陳玉成的部隊碰了個面對面,雙方一觸即發,但陳玉成的部隊沒有和湘軍死戰而是藉著大霧的天氣,將湘軍引誘至伏擊圈。
結果,李續賓的襲擊部隊被團團包圍。李續賓得知這件事,立刻率兵馳援,但太平軍死戰不退,雙方一時陷入僵持。
就在這時,李秀成也率領太平軍趕到,並且把李續賓也圍住了。
李續賓的部隊被分割包圍,最後被全殲。
最後,總結一下。
在戰術上,李續賓的部隊孤軍深入,在察覺敵人援兵的情況下沒有撤退,致使部隊被分割包圍,最終全軍覆沒。
從天平軍的一方來看,這是一場打得很漂亮的殲滅戰。太平軍一開始先利用湘軍孤軍深入的機會佈置伏擊圈,又將湘軍的部分夜襲部隊圍住,這是最內層的伏擊圈。然後趁著湘軍本部來援的情況下,部署第二個伏擊圈將湘軍整個部隊分割包圍。
從戰略上來看,一個是咸豐整體佈局的失誤,集中進攻天京這一決策,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
5 # 吳林寶1
李續賓在總的形勢不利的情況下,抱有僥倖心理。太平軍兵力優勢巨大,且處於預設戰場的有利位置。不過這一戰 也反映了太平軍後期戰鬥素質下降,需要很大的兵力優勢才能殲滅湘軍。
三河大捷,是太平軍樅陽軍事會議的一個成功結果,在會議上太平軍統一了思想,消除了分歧,是勝利的保證。而後來,沒有這種成功的統一思想的會議,陳,李的行動屢屢出現不協調的情況。一直到陳玉成遇害,太平軍的戰區協調問題都沒有解決。
-
6 # 古劍不磨留養氣
安徽,是湘軍的傷心地。1853年,湘軍先驅江忠源帶領楚勇轉戰東線,在安徽全軍覆沒兵敗死之;1858年,李續賓部全軍六千人在三河全軍覆沒,李續賓陣亡,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華陣亡且喪元(無頭)。李續賓部一路北上,攻潛山、桐城、舒城、可謂一帆風順,該部確實是當時湘軍戰力第一的部隊。但孤軍深入、勢單力薄以及戰機判斷失誤是兵敗主要原因,李續賓已經發現太平軍主力東來,有包圍的動向,但他希望速戰速決拿下三河,再做固守待援。怎奈陳玉成比他想象中的動作快了很多,陳玉成部加李秀成部總兵力十萬,李續賓部六千人,包圍一旦形成,結果可想而知。
回覆列表
湘軍糧草供應出現問題
1858年九江淪陷,三河鎮是天京糧草的主要供應地,因此太平軍派重兵把守,因此湘軍和太平軍在這裡決戰不可避免。當時朝廷和湘軍領袖在這一問題產生分歧,湘軍認為應該先解決皖南問題,而朝廷擔心太平軍渡過長江向北進攻,因此朝廷認為先保障皖北的安全,等到1858年太平軍攻佔廬州後,朝廷更加認定應該先攻佔皖北地區。咸豐皇帝大大嘉獎了李續賓,讓他帶兵支援廬州,而李續賓將要面對的則是太平軍剛剛提拔的陳玉成和李秀成。三河戰役的這一年,陳玉成21歲,李秀成35歲,他們已經成為支撐天國的兩根柱石。1858年8月陳玉成和李秀成召集太平軍將領,商討抵禦湘軍的戰略,最後做出了圍點打援的決策。
當李續賓的部隊剛剛在安徽展開攻勢時,湖北的武昌發生變故,胡林翼回家丁憂,湖北的權力交給了湖廣總督官文,沒了胡林翼,李續賓部隊的糧草和援軍都成了問題,李續賓也只能夠向著皖北進軍。一路上攻城拔寨,奪取了舒城,而到達三河的時候,李續賓的部隊僅剩下6000人,當時太平軍在三河大城外設定了9座堡壘,湘軍第一天就死傷1000多人,太平軍死傷7000多人,最後攻下9座堡壘,太平軍餘部退回三河城內。太平軍的守軍吳定歸多次報告陳玉成,陳玉成馬上先到洪秀全,最後和李秀成兩部援軍一起支援三河,面對這樣的實力懸殊,李續賓擺出主動出擊的姿態,最後李續賓的部隊被太平軍三面合圍,雙方打了一天不分勝負,深夜李續賓再次主動出擊,最後不得不向後撤退,然而第二天出現了大霧,本來李續賓是追著陳玉成的部隊打,結果由於大霧天看不清,跑到了陳玉成的前面,變成了陳玉成追李續賓,作戰方略一下子改變,湘軍和太平軍陷入混戰,最後李秀成的部隊也加入戰鬥,李續賓帶著湘軍退回大營,10萬太平軍包圍了湘軍大營,最後5000湘軍和10萬太平軍血戰,李續賓死在戰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