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蘇美爾、阿卡德、亞述、巴比倫都在兩河流域地區,是兩河流域的地理名詞,也是兩河流域地區曾經出現過的文明。
兩河流域是古巴比倫文明的發源地。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巴比倫是最讓人陌生的一個,因為現今沒有一個叫巴比倫的國家,巴比倫文明已經滅亡,今日位於巴比倫土地上的國家叫伊拉克。伊拉克一詞,在阿拉伯語中意為“血管”,特指兩河流域像血管一樣密集的水網。
兩河即發源於土耳其境內亞美尼亞高原的底格里斯河及幼發拉底河,兩河文明被視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在《聖經·創世記》中,人類最早的祖先亞當、夏娃居住的伊甸園裡有四條河流,第一道名叫比遜,第二道河名叫基訓,就是環繞古實全地的。第三道河名叫底格里斯,流在亞述的東邊。第四道河便就是幼發拉底河。
兩河在伊拉克南部巴比倫尼亞匯合成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為西亞最大河流,兩河衝擊而成的美索不達米亞(意即古希臘語“兩河之間的土地”)平原是西亞最大的平原。兩河平原東與伊朗高原西緣的扎格羅斯山脈為界,南臨波斯灣,西與敘利亞草原及阿拉伯沙漠為鄰,北隔托羅斯山脈與小亞細亞半島分界,平原地勢低平,平均海拔200米以下,從北向南降低。
在地理和文化上,兩河流域可大致以今天的巴格達-薩邁拉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高地的丘陵地帶被稱為亞述,南部平坦的沖積低地被稱為巴比倫尼亞。巴比倫尼亞又可以聖城尼普爾為界,再分為南北兩部分,尼普爾以北地區被稱為阿卡德,尼普爾以南毗鄰波斯灣的湖池沼澤地被稱為蘇美爾,這些不同地區的名稱來源於各地曾經興起的文明。
大體上兩河流域的文明呈現自南向北發展的趨勢,兩河各地區文明興起的順序是從蘇美爾——阿卡德——巴比倫——亞述。兩河流域南部的巴比倫尼亞是兩河文明的發源地,而巴比倫尼亞南部的蘇美爾則是巴比倫尼亞最早出現文明的地區。
巴比倫城內的巴別塔
但在新石器時代兩河流域的文化程序卻是顛倒過來,由北向南發展,這是因為兩河流域地區的降水量從北向南遞減,從北部的年平均 500 毫米,到南部逐漸降為不足 100 毫米,溫度則從北向南升高,巴格達七八月平均氣溫才 34℃,而最南部波斯灣第一大港口巴士拉最高紀錄溫度達 58.8℃(1921年7月8日),被稱為世界的熱極。
“熱極”巴士拉
比炎熱更可怕的是不可預知的洪水,每年春季兩河上游山脈的積雪融化入河,造成河水氾濫,水量隨上游山區雨雪量的多少而變化。兩河流域北部地勢較高,河水氾濫只能淹及沿岸地帶,而兩河流域下游的南部低地因洪水滯積成為沼澤地帶,因兩河相距較近,氾濫的時間常有交錯,若遇雨量較大而兩河又同時發生洪水,下游的南部低地便會成為一片汪洋。這片烈日蒸曬、乾旱貧瘠、洪旱交織的荒原,資源稀缺,缺乏金屬、石料、木材,其土壤又乾又硬,一年中多達 8 個月不適合農作物生長。正因如此,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南部巴比倫平原地區人煙稀少,只居住著一些漁民,而兩河流域北部雨水豐沛的丘陵地帶則成為早期的農業中心。因此直到灌溉農業興起後,兩河流域南方的生產力才趕上北方地區。
一、蘇美爾、阿卡德、亞述、巴比倫都在兩河流域地區,是兩河流域的地理名詞,也是兩河流域地區曾經出現過的文明。
兩河流域是古巴比倫文明的發源地。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巴比倫是最讓人陌生的一個,因為現今沒有一個叫巴比倫的國家,巴比倫文明已經滅亡,今日位於巴比倫土地上的國家叫伊拉克。伊拉克一詞,在阿拉伯語中意為“血管”,特指兩河流域像血管一樣密集的水網。
兩河即發源於土耳其境內亞美尼亞高原的底格里斯河及幼發拉底河,兩河文明被視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在《聖經·創世記》中,人類最早的祖先亞當、夏娃居住的伊甸園裡有四條河流,第一道名叫比遜,第二道河名叫基訓,就是環繞古實全地的。第三道河名叫底格里斯,流在亞述的東邊。第四道河便就是幼發拉底河。
兩河在伊拉克南部巴比倫尼亞匯合成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為西亞最大河流,兩河衝擊而成的美索不達米亞(意即古希臘語“兩河之間的土地”)平原是西亞最大的平原。兩河平原東與伊朗高原西緣的扎格羅斯山脈為界,南臨波斯灣,西與敘利亞草原及阿拉伯沙漠為鄰,北隔托羅斯山脈與小亞細亞半島分界,平原地勢低平,平均海拔200米以下,從北向南降低。
二、蘇美爾、阿卡德、亞述、巴比倫都是兩河流域的地理名詞,也是兩河流域地區曾經出現過的文明。在地理和文化上,兩河流域可大致以今天的巴格達-薩邁拉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高地的丘陵地帶被稱為亞述,南部平坦的沖積低地被稱為巴比倫尼亞。巴比倫尼亞又可以聖城尼普爾為界,再分為南北兩部分,尼普爾以北地區被稱為阿卡德,尼普爾以南毗鄰波斯灣的湖池沼澤地被稱為蘇美爾,這些不同地區的名稱來源於各地曾經興起的文明。
三、蘇美爾、阿卡德、亞述、巴比倫在歷史文化發展上存在傳承關係。大體上兩河流域的文明呈現自南向北發展的趨勢,兩河各地區文明興起的順序是從蘇美爾——阿卡德——巴比倫——亞述。兩河流域南部的巴比倫尼亞是兩河文明的發源地,而巴比倫尼亞南部的蘇美爾則是巴比倫尼亞最早出現文明的地區。
巴比倫城內的巴別塔
但在新石器時代兩河流域的文化程序卻是顛倒過來,由北向南發展,這是因為兩河流域地區的降水量從北向南遞減,從北部的年平均 500 毫米,到南部逐漸降為不足 100 毫米,溫度則從北向南升高,巴格達七八月平均氣溫才 34℃,而最南部波斯灣第一大港口巴士拉最高紀錄溫度達 58.8℃(1921年7月8日),被稱為世界的熱極。
“熱極”巴士拉
比炎熱更可怕的是不可預知的洪水,每年春季兩河上游山脈的積雪融化入河,造成河水氾濫,水量隨上游山區雨雪量的多少而變化。兩河流域北部地勢較高,河水氾濫只能淹及沿岸地帶,而兩河流域下游的南部低地因洪水滯積成為沼澤地帶,因兩河相距較近,氾濫的時間常有交錯,若遇雨量較大而兩河又同時發生洪水,下游的南部低地便會成為一片汪洋。這片烈日蒸曬、乾旱貧瘠、洪旱交織的荒原,資源稀缺,缺乏金屬、石料、木材,其土壤又乾又硬,一年中多達 8 個月不適合農作物生長。正因如此,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南部巴比倫平原地區人煙稀少,只居住著一些漁民,而兩河流域北部雨水豐沛的丘陵地帶則成為早期的農業中心。因此直到灌溉農業興起後,兩河流域南方的生產力才趕上北方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