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揭陽

    摘要:在古老中國的傳說裡,農曆七月初七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悽美動人的愛情故事使得這個原本平凡的日子也增添了些許的浪漫情懷,賦予它不一樣的意義。地處東南一隅的潮汕地區,七夕,卻是虛歲十五歲的小孩成為大人的莊嚴時刻,在這一天,凡滿虛歲十五歲的孩子會由家人為其舉辦成人禮,潮汕話曰“出花園”。本文會講述出花園的過程以及探討其中涉及的文化內涵。

    正文:首先,我們要先弄清為何成人禮叫做“出花園”。

    透過對一些老人家的走訪,我們得知:在以前的富紳鄉宦家中,都會有一個後花園,小孩未成年之時只能在花園中玩耍,保障其安全,女孩子更是三步不出閨門,只能信步於自家的後花園,等到小孩成人後才可以外出,沿襲而下的傳統雖經歲月滄桑,潮汕人依舊將小孩的成人禮稱為“出花園”,因此在老一輩的習俗裡,出花園就包括了一個叫“跳花園牆”的禮節。只是現今有一些禮節已經簡化了許多。

    出花園要做什麼準備工作呢?

    其一,舅家準備。舅舅要給外甥/外甥女準備一套新的衣服鞋帽、皮帶、新襪子等,代表孩子成人時改頭換面以一個全新的形象出現在大家面前。有些家境富裕的還會給外甥女準備金銀。在出花園那天還要準備一隻肥大的公雞送過來,寓意長大成人。其二,自家準備。在出花園之前,男孩子要理髮,女孩子要挽面[1],這也是一個換形象的寓意。此外,有孩子出花園的家庭還要做“紅桃粿”和“石榴花粿”,這兩種皆是潮汕傳統特色食品,皮是由糯米粉、麵粉等相和而成,由於是喜慶的事所以要加一點潮汕俗話叫“胭脂米”的紅色色素;紅桃粿的餡主料是糯米飯,並加上花生、蝦米、香菇等材料,鮮香可口,石榴花粿的餡則全是甜糯米飯,爽口餈甜。紅桃粿是由於它的形狀似平面的蟠桃,有吉祥如意的意頭,石榴花粿,顧名思義,像飽滿的石榴,石榴因紅紅火火在潮汕地區頗受歡迎。其三,親戚朋友準備。在七夕之前,親戚朋友們要給出花園的孩子送禮,通常是兩對雞蛋和一個紅包,都有出花園的則彼此都不用。主人也要準備豐厚的回禮。這一切的禮節看似繁瑣,但是最為一種文化傳統依舊保留至今,更多的是對孩子的一種期盼和祝福。

    儀式過程

    出花園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答謝“婆母”。婆母類似於床頭婆婆,神職比較低下,但是在潮汕地區卻是人人信奉,家家供拜,因為婆母是在小孩子出生到出花園之前的守護神,用老一輩們的說法就是“婆母娘保佑孩子健康成長”。相傳婆母的由來是這樣的:以前的大戶人家總會僱傭乳孃來帶孩子,有一位比較典型的乳孃,她對東家的孩子視如己出,盡心照顧,自己無兒無女,卻將她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東家和這個孩子,深受感動的東家在她百年去世之後,給她立牌位接受後代的祭拜,並尊其為“婆母”。她的事蹟流傳開來,於是開始有人設“婆母爐”供奉,意在希望她能保佑自己的孩子平安長大。婆母也由人變成神,世代受人香火,保留至今。在拜婆母之前,出花園者要沐浴更衣,換上新衣新鞋,色調以紅色為佳。有些地方還要洗花水,花水是要集齊十二種盛開的鮮花,包括石榴花、仙草在內,灑在水裡給孩子洗澡。意味著脫胎換骨,面貌全新,其隆重程度不亞於除夕之夜的“新年浴”。拜婆母一般選在子時,即初六晚23點至初七凌晨1點,供品是根據出花園者的身份不同來決定的,第一個孩子、第一個男孩和最後一個孩子(俗稱“完花”)的儀式就相對隆重些,一般要備“牲禮”。牲禮有“三牲”、“五牲”之別,三牲包括雞、豬肉、幹魷魚(或者雞蛋),五牲指雞、鴨、鵝、豬肉、魚。牲禮的準備取決於家庭經濟狀況,但雞是必備的。此外還有“粿子”、“發粿[2]”、“紅桃粿”、“石榴花粿”、甜薯粉丸等。全部供品要放在一個由竹篾編成的扁平狀容器裡,祭拜的地點是主人睡的床上。祭拜婆母的儀式相對其他祭祀活動可以說是最簡單的,只需準備好供品,三柱清香,聊表對那位遙遠卻親切的女性的懷念以及敬意。儀式結束後,家中的長輩要將雞舌頭拿給孩子吃,叫做“口齒伶俐”;還要讓孩子象徵性地咬一下雞頭,叫做“獨佔鰲頭,出人頭地”。如果是“完花”,在拜完婆母之後“婆母爐”就用不上了,家長就會找一棵茂密的竹子,將爐灰灑在竹子下,茂竹代表子孫豐隆,家族興旺,這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潮汕人的宗族觀念至今依舊很強烈。

    早晨就要準備宴請親人朋友吃“早餐”了。沒錯,出花園請客請的是早餐,但由於菜式多種多樣並且場面隆重,單是烹調都要接近到上午9點左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家人是從未這麼晚才吃早餐的,於是漸漸的,請早餐變成了請午餐,只是比平常午飯時間稍早,這樣既不用那麼早起準備(假如是早餐的話,半夜就該起來了),也符合大家的生活習慣。那天早上,親人朋友們會早早過來幫忙,潮汕人認為,孩子長大成人了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大喜事,長輩們一到,總不忘先給出花園的孩子說幾句勉勵的話,一個家族的興衰榮辱,靠的就是這些後生晚輩了。出花園的孩子在七夕這一天最大,是主角。他們要吃一道特殊的菜,是由豬肝、粉腸、豬心和蔥、芹菜調在一起炒,這道菜有許多的含義:豬肝和粉腸是希望他們“換腸換肚”,也是如前面的買新衣、洗花水一樣,有一個新的開始;豬心是希望他們“有心”,要對父母恪盡孝道,與兄弟姐妹相互扶持,對親人朋友們有情有義;蔥與“聰”諧音,是希望他們聰明,另外由於蔥是上下相通的,也有告誡他們做人要通情達理之義;芹菜與“勤”諧音 就是希望他們能夠勤奮向上,不辜負父母與家族長輩們的期望。宴會過後,整個儀式就結束了。

    結語:七夕,出花園的孩子穿著由內到外、由上到下煥然一新的衣服,受到大家的道賀與祝福,享受著最高的禮遇,這是給他們最後一天屬於孩子的無憂無慮,也是在他們的成人禮上對他們的最大尊重。這一天過後,他們就是別人眼中的大人了,不能再像兒時那樣耍孩子氣,而是要有責任感,有擔當。父母親給自己的孩子舉辦成人禮,那不是浮誇,更不是迷信,而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欣喜於自己十幾年的養育,到了此時此刻孩子已長大成人,有一種內心深處的慰藉。孩子也知道,咬了雞頭,拜謝了婆母,就是告別了懵懂無知的少年時代,從此跨入了大人的行列,事事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因為身上承載了父母親的殷殷希望,所以要更加懂事和努力,才不枉這個處處充滿著寓意,時時洋溢著喜悅,點點滴滴都認真看待,一儀一式都莊嚴神聖的成人禮!

  • 2 # 緈諨由我獨家贊助

    有的。15歲的孩子就要舉行成人禮了。記得我15歲那年,媽媽就買了一些成人禮要拜的的東西來拜。好像拜的那天,15歲的這個人是一天都要在家裡的,不能出門。我弟弟15歲那年,我媽也是有買來拜。潮汕地區一向有15歲“出花園”的說法。就是意味著15歲舉行成人禮後,孩子就算是大人了。可以參與大人的活動了。

  • 3 # c7_

    有的。潮汕地區的成人禮又稱“出花園”

    大多在15虛歲舉行。一般在正月十五元宵節、七月初七乞討節或七月十五中元節。

    傳統的習俗是到了“出花園”的吉日的前一天傍晚,母親要準備好給孩子摘取榕樹枝、竹枝、石榴花枝、桃樹枝、狀元竹和仙草等十二種帶有吉利意義的“鮮花”泡在在水裡讓孩子沐浴。沐浴之後,要換上外婆送的新衣服(衣服多是紅色),穿上紅色的木屐或其他紅色鞋子。

    等吉時到了,就要拜“公婆神”了。

    在床的中央放上一隻淺沿的大笸筐,用米筒裝上米當香爐,前面擺上十二碗甜薯粉圓,其上放置豬肝等一系列東西,十二盅豆酒,和一些糕餜,三牲(魚、豬頭、三鳥),上三炷香,讓孩子祭拜“公婆神”,結束之後,孩子每樣供品都要吃上一些。中午吃飯時,“出花園”的孩子“坐大位”即坐主位,由他先動箸吃飯,吃烏魚、豬肝、甜豆乾、豆芽炒韭菜和鴨組成的“五碗頭”。“出花園”儀式結束後,家長要把“公婆”神位請出家門,放到屋外的竹子下邊。 而孩子從沐浴這一刻起到第二天吉日完成儀式,是不可以走出家門口的,也不可以見到陌生人。[1]

    出花園這一傳統習俗一直流傳至今,不過隨時時代的發展,慢慢從簡…

    出花園,也是家中父母對兒女的一種美好的寄託吧。

  • 4 # 小東66

    潮汕人的成人禮是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舉行。在年滿十五歲的男女孩,家裡人會為他們舉行一個成人禮——祭拜“公婆神”的儀式,即是潮汕人俗稱的“出花園”。

    祭拜“公婆神”在潮汕地區非常的普遍。“公婆神”是潮汕地區嬰幼兒的守護神。每年定於農曆在七月初七日為祭期,潮汕人俗稱“公婆生”。“公婆神”在潮汕地區有著非常多的尊稱例如有:“床腳婆”、“婆母”,“公婆母”,“注生公媽”,“花公花媽”等尊稱。

    “公婆神”的由來在潮汕地區流傳著有眾多個版本的傳說。流傳最廣的:據相傳在宋代潮汕有一婦女,因愛惜四鄰嬰幼兒,又在街坊看管小孩,並且在哺兒育女和調教孩子方面,又有一套獨特的本領,深受大家愛戴而美名遠揚。當時皇宮中有一皇子,出生不久,便日夜啼哭,小生命危在旦夕,眾大臣及御醫也想不出辦法來,皇帝老子更亂了套。無奈之下貼出皇榜,招募民間賢婦,進宮調教醫治皇子。應者寥寥,皆不中用。訊息很快傳到這一位潮汕婦女的耳中,她便決定上京一試。她想:皇太子也是人,沒有什麼難調教之理;幼兒疾病也並非可怕。說來也巧,自從她進宮後,皇太子在她的悉心護理和調教下,不久皇太子的病好了,人也變得規矩了,不再吵鬧啼哭了。皇帝聽到皇太子的病好了,頓時龍顏大悅,想要加封她、即御駕親臨。這婦人當時正在屋裡餵哺、護理皇子,當她聽到皇帝駕到,心想不知是禍還是福,一時慌忙亂了手腳,心驚脈跳竟昏死了過去。等到了皇帝知曉,她已經氣絕了。皇帝感到深為痛惜,遂嘉封她為少年兒童的保護神,讓她主管人間嬰幼兒的生命和健康,並尊敬地稱呼她為“阿婆”。

    “公婆神”的神位設定非常特別,每一戶人家不止設一個神位,而是在一個家庭中分輩序和房份要分別再設若干位,再下一代人成家立業後有了小孩,這一房份也要在小孩出生的第八天或十二天設一位“公婆神”的神位。當孩子十五歲出花園以後,那位“公婆神”的神位方可撤去,以後不再祭拜。在家中祭拜的“公婆神”不立神像,只用一個瓷碗作為香爐,放置在房裡舊式四角眠床(潮汕老式床)的床頂上或床裡的木架上。祭拜時要在眠床上放一個大筐葫(晾曬用的竹箕),將香爐和祭品都放置在“葫”裡,目的是為了不弄髒眠床。祭品有飯、湯圓、豬肉,雞蛋,粿品等。由這間住房的主婦焚香禱祝,祈求庇佑孩子們平安成長,然後燃蠟燭、火化紙錢,祭拜禮儀便告結束。除每年農曆的七月初七祭拜“公婆神”(公婆神誕辰)之外,還要在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冬至節與除夕舉行祭拜儀式,表示從年頭到年尾都對“公婆神”敬重與虔誠。哪家的小孩子患麻疹或出天花,也要祭拜“公婆神”祈求“公婆神”的庇佑孩子平安渡過。無論男女孩子到了15歲時將告成人時,父母便辦置豐盛的禮物向“公婆神”舉行隆重的拜祭儀式,以示表達對“公婆神”十五年來保佑之恩。拜公婆神(圖)

    日子到了農曆七月初七出花園這一天,“出花園”的孩子要穿上舅舅送來的新衣服,木屐,一般為紅色。現今有很多繁瑣禮節已經被簡化了不少,舅舅可以直接送紅包給外甥,讓孩子父母自己去置辦。並且,這天早晨,父母會讓出花園的小孩子把一枝在潮汕帶有吉祥意義的“潮汕萬能花”——石榴花別在耳朵上。將三牲粿品【三牲:豬肉,鴨,雞;粿品:酵粿(類似饅頭、一個有幾斤重)紅桃粿,石榴花粿(寓意跟石榴一樣多子多福),油粿】,蛋,湯圓,飯等祭品,陳置在俗稱“葫”上,請出“公婆神”的神位由出花園的孩子焚香跪拜,答謝“公婆神”十五年以來的庇佑之恩,作最後的告別。拜完畢,以後就不用再拜了。出花園是潮汕地區一種特有的傳統成人禮俗。表示孩子已經長大,可以走出花園,不再是終日在花園裡玩鬧的孩童了。出花園的孩子要穿上舅舅送來的新衣服、紅皮屐、吃公雞頭,所有食品都要吃一點,而且是飯桌上最先吃的那個人。石榴花(圖)

    出花園的早餐“咬雞頭” 。“出花園”這天吃早的餐一般是湊齊八人,早餐有公雞一隻,甜品,青菜等各種拼湊成八道或十二道菜。就餐座位也是有講究的,“出花園”者坐上正位,雞頭朝著出花園的孩子,雞頭由“出花園”者自吃,這一天雞頭便成了“出花園”的孩子的專利。其意義是,長大後能夠出人頭地,興旺發達。“出花園”者舉箸之後,別人才可以動筷吃東西,每一種食物都是這樣。 當出花園者屬雞時,應該以鵝代雞。這一天全家都以“出花園”的孩子為中心,“出花園”的孩子在這一天可以提任何要求,只要不太過分的要求父母一般都會滿足。石榴花粿(圖)

    宴請親朋好友,這天中午家長會備辦豐盛的宴席邀請親戚好友前來赴宴,向親朋好友宣告自己的孩子今已成人。在席間,家人、親人、好友紛紛向孩子祝願,贈寄美好的願望。在“出花園”前幾天或當天,親戚們都會前來送禮,或是紅包或是禮物,禮物是給“出花園”主角的,孩子的父母會操辦一些潮汕餅食糖果特產,贈送親朋好友進行回禮。

    出花園中穿紅皮屐和吃公雞頭的習俗:源於傳說明嘉靖年間潮州狀元林大欽。傳說林大欽少時讀書,因買不起紅鞋,便穿紅皮屐。一天,他放學回家,見有老者抱著一隻公雞蹲在地上,旁邊還有一對紅聯紙,一張沒有字,一張寫著“雄雞頭上髻。”老者要求路過者應對,對得上可得這隻公雞,對不上者僅賠他一頁對聯紙。林大欽站了一陣,對曰:“牝羊頷下須。”對得好,老者將公雞送他。回到家裡,他父親將公雞宰了,燙熟後砍了個雞頭獎勵大欽,以示獨佔鰲頭之意。後來,大欽果然得中狀元,名揚天下。潮人以為這是個好兆頭,在孩子入學時就給買雙紅皮屐,給他抱大公雞,到了孩子出花園時就給吃雞頭。

    咬雞頭(圖)

    在古時候,缺醫少藥的,嬰兒存活力極低。潮汕人拜“公婆神”,是父母祈求孩子能夠健康成長體現出了父母對孩子的那份滿滿的愛;出花園則表達了父母對子女一種美好的祝願和期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望子女日後能夠飛黃騰達,出人頭地。

    潮汕七月初七不止是七夕節,成人節,它更是潮汕人的父母節,感恩節。七月初七這一天不用出花園的未滿十五歲的孩子也要祭拜“公婆神”。這天家長會用蓮子、銀耳和鵪鶉蛋煮成的甜湯拜祭“公婆神”。拜祭後會母親會帶著孩子將甜湯帶回孃家、孝敬父母,在物資缺乏的年代這個甜湯可以說是奢侈品。父母會將女兒帶來的甜湯送給村裡的長輩。潮汕人俗稱為“煮初七”,現在生活好了,一般都是提前包一紅包送給父母讓他們自己去買喜歡吃的,初七這一天帶小孩回孃家聚餐。父母會幫女兒買好煮甜湯的材料,煮好後送給村裡的長輩。

    養兒方知父母恩,選擇在成人節帶著小孩回孃家感恩父母;身為人母的自己用實際行動、言傳身教給自己孩子樹立了孝敬父母長輩的榜樣,一代傳一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店送的銀梳子顏色變黑了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