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畝園書生

    首先更正一下,商周君主不叫皇帝。

    商周時期,商周還處於奴隸社會階段,當時所謂的國家,嚴格來講,還只是部落和聯盟,作為部落首領,用什麼稱呼來表現他的權威和領導地位,便用“王”來稱呼。“王”的來源於夏朝,夏王朝稱“夏后氏”“後”即商周的王,所以有“三王”之說。為什麼用王來稱呼呢,《說文解字》: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所以稱王。

    到秦朝,秦始皇首創皇帝制度,至漢,皇帝制度逐漸完備“漢天子正號曰皇帝,自稱曰朕,臣民稱之為陛下”。同時相繼制定了年號,廟號,諡號等具體制度。

    皇帝在世時,臣民稱之為皇帝,皇帝死後,為了表示尊敬,一般稱“廟號”,“諡號”,“或年號”,瞭解這“三號”之前,先要了解宗廟制度,諡號制度和年號。

    宗廟制度也稱昭穆制度,昭穆制度是中國古代的宗法制度,指宗廟,墓地或神主的輩次排列。古人在室內座次以東向為上,其次才是南向,北向和西向,故以始祖居中,東向;二世,四世,六世位於始祖的左方,朝南,稱昭;三世,五世,七世位於右方,朝北,稱穆。簡而言之,昭穆就是廟,墳地和神主的左右位次,左為昭,右為穆,也叫“左昭右穆”制,以此來分別宗族內部的長幼次序,親疏遠近,昭者,明也,南向朝陽而明亮,故為昭,穆者,冥也,北向背光而冥昧,故為穆。《禮記·王制》規定,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祭於寢。在稱謂上也不同,天子廟稱太廟,公卿大臣廟稱家廟,民間則以家族為單位設屋祭祖,稱祠堂。宗廟制度帶來的就是廟號,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祭祀時所特立的名號。在上古時期,帝王在生前死後都用同一個名字,後來人們覺得直呼已死的先帝,先王有些不妥,於是夏商祭祀時就用他們的生日天干來稱呼,如商朝的祖甲,帝乙等。

    從漢代開始每個朝代第一個皇帝一般稱為太祖或世祖,以後嗣君則稱為太宗,世宗等,俗稱“創業為祖,繼業為宗”。

    諡號制度。中國古代帝王,諸侯,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後,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行,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並相沿成為制度,這種制度成為諡法,所給予的稱號為諡號。

    諡法制度有兩個特點,一是諡號要符合逝者的生平,二是諡號只能於死後由別人評定並授予。君王的諡號由禮官確定,由繼位皇帝宣佈,臣子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諡號帶有總結,蓋棺定論的性質。

    諡號有美諡,平諡,惡諡之分,美諡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平諡有哀,懷,愍,悼等;惡諡有煬,厲,靈等。如隋煬帝就是惡諡。

    諡號開始時,只有兩三個字,越到後面字數越多。

    年號是古代皇帝紀年的名稱,從漢武帝開始,如貞觀,萬曆,乾隆,有時一帝換多次年號,有時一帝之用一個年號。

    透過以上介紹我們知道,一般情況下,歷朝歷代的皇帝即有廟號,也有諡號,還有年號,後人對已死去的皇帝怎麼稱呼,沒有法定之規,有的朝代用諡號稱呼,如漢代,有的朝代用廟號稱呼,如唐宋,有的朝代用年號稱呼如明清。為什麼會出現開始用諡號稱呼到用廟號稱呼,再到用年號稱呼這種變化,我認為有兩個因素,一是,漢朝時的諡號很短,只三四個字,稱呼起來容易好記,到後來的朝代諡號越來越長,評定的不客觀,所以使用的越來越少,用廟號和年號逐漸多起來。二是開國皇帝用什麼稱號,大部分嗣位皇帝也用這一稱號。

  • 2 # 小南史

    《史記》記載,自黃帝以下,有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帝禹,其後至於商紂亦號帝辛。

    其實,周之前是沒有諡號的,只有周才開始,因為諡號就是根據周公——姬旦的周書而來的,帝辛的“紂”字諡號也是後來在周時期給安上去的。

    當然了,諸侯王與周天子的稱號肯定也不一樣,都有嚴格的等級區分。只有周天子稱為王,諸侯一般是公候伯子男等爵位。如著名的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鄭莊公,宋襄公、楚莊王。

    春秋時代,周天子對諸侯的控制力進一步下降,諸侯僭越稱王逐漸增多。比較著名的有公元前704年楚子熊通稱王,是為楚武王。從此之後,便拉開了諸侯稱王的序幕,值得注意的是,名義上,諸侯王還是臣,周天子的王才是君。

    這就是為什麼秦朝之前的君主都是稱王的原因。

    自秦始皇開始稱帝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2100餘年的時間裡面,總計約有500位皇帝,為什麼有的我們習慣叫 “XX帝”和“XX宗”等不同叫法?

    想要明白這其中的緣由,就要從皇帝的諡號、廟號以及年號說起。

    1、諡號

    “諡號”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也就是周文王建立的那個周朝,“諡號”是古人對已經逝世的人一個總結性的評價。

    “諡號”選取也是有規則的,一般都是參考“周書”。作為評價,那肯定就是有好有壞,也有介於二者之間的。

    比如“諡號”裡面的“文”“武”“宣”等等就是極好的評價的,“文”,指的是學識淵博、勤學好問等等,並且同時還要求該帝王在執政期間是有作為的明君,歷史上著名的有周文王,晉文公重耳、漢文帝劉恆、魏文帝曹丕。

    又比如說“武”,是指具有克定禍亂、威服四方的功績,如漢武帝劉徹、魏武帝曹操、晉武帝司馬炎,要麼是開疆拓土,要麼是克定禍亂,當然了,也有個別的例外,有的君主是二個字的,一好一平,比如趙武靈王,一武一靈(克定禍亂曰武,亂而不損曰靈)。

    趙武靈王之所以會獲得這樣的“諡號”,這就要歸功於趙武靈王的生平了,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趙雍接手趙國的時候,這個時期的趙國很弱小,不僅要受到北方匈奴的攻擊,還得提防中原各國的明槍暗箭,他統治期間,推行“胡服騎射”,趙國進行改革,趙國因為他的改革而國勢大盛。並且之後他攻擊匈奴、抵禦胡人、吞併了中山國,收服樓煩。

    但是,因為晚年的趙武靈王趙武靈王因為想過一把太上皇的癮,就傳位給了自己其中一個兒子公子何(趙惠文王),自己不在處理國內之事,專心打獵以及打戰,在傳位之後,本來相安無事,但是趙武靈王看到自己另外一個兒子公子章相當頹廢,就於心不忍,想提高公子章的待遇以及權利,最終引起了公子章的野心,導致沙丘宮變,自己也活活餓死。

    其實不僅皇帝,各個朝代的大臣名士,逝世後也會獲得諡號的,比如歐陽文忠公,范仲淹是范文正公……

    有好就有壞,壞的諡號一般叫“惡諡”,比如“厲”“幽”,都是惡諡。

    2、廟號

    廟號,則與諡號類似,也是人逝世後後人對其的蓋棺論定,但不同的是,廟號是對國家有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皇帝才會有,這就有了明顯的區別, 皇帝才有可能獲得廟號,不是皇帝想都別想。

    這就是說,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比如西漢,一共有十多個皇帝,但只有四個皇帝有廟號,分別是漢太祖劉邦(劉邦是漢太祖,諡號是高皇帝)、漢太宗(漢文帝)、漢世宗(漢武帝)、漢中宗劉詢(漢宣帝)。

    正因為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所以,我們說的某個皇帝的叫法,大多是叫諡號不叫廟號,如漢文帝、漢武帝等。

    這種用“諡號”來稱呼皇帝的做法,到唐朝時發生改變了,改叫廟號,明朝及清朝又用年號,這又是為什麼?

    原因是從唐朝開始,皇帝諡號的字數一個比一個多,比如唐高祖李淵,諡號是“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清朝皇帝的諡號更是長達幾十個字,反正都是好字詞,叫起來繞的人頭暈。

    正是因為這麼多字的諡號,叫起來很不方便,所以到了唐朝的時候,廟號就頂替了諡號,因為從唐朝開始,廟號就不是那麼嚴謹了,每一位皇帝都會有自己的廟號。後世開國皇帝稱祖,後面的就稱宗,但是也有例外,有的皇帝也具有開國的意義也就會被稱為祖,雖然這種是不正規的,但是勉強也算吧,比如:明成祖、清世祖及清聖祖等。

    但是從明朝開始,對皇帝從稱號又改用年號了,或許可能大概是因為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草根,文化水平是有限,而且深知百姓疾苦,所以從明朝開始,明太祖朱元璋為了方便百姓記住日子,因為明朝以前的皇帝喜歡隨便更改年號,有的皇帝甚至有十多個年號,所以明朝皇帝一生只用一個年號,“洪武、嘉靖、萬曆”清朝的皇帝也是如此,都是隻用一個年號,方便廣大百姓記日子。

    舉個例子,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廟號太祖,諡號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而洪武則是年號,後面的康熙、雍正等都是沿用明朝的叫法。

    另外說明一下,秦朝皇帝是沒有諡號的,因為這是始皇帝嬴政取消了,秦始皇認為:遠古時有號無諡,中古時有號,死後又依據生前之舉取諡,如此一來, 就是兒子評議父親,臣下評議君主,實在不應該,不能容忍。從今以後,廢除諡法。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因為諡號個數較少,秦始皇認為他的江山要傳至萬世,《諡法》中的“諡字”顯然是不夠用的,因此出於這兩個目的,他取消了《諡法》,不要諡號,而稱始皇帝,讓子孫二世、三世地排列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胡頹子的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