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長門事
《長門賦》首見於《昭明文選》,題司馬相如作。正文之前有一篇序:“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於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倖。”
許多人都說,序文中的“陳皇后復得親倖”與史實不符。其實不然!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陳皇后母大長公主,景帝姊也。數讓武帝姊平陽公主曰:“帝非我不得立,已而棄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平陽公主曰:“用無子故廢耳。”陳皇后求子,與醫錢凡九千萬,然竟無子。
這條記載告訴我們,阿嬌確實“復得親倖”!試想,假使她未得丈夫“親倖”,又何必去求子,以至“與醫錢凡九千萬”呢?
序文非相如所作,這是毫無疑問的,但不能說序文中的內容是假的,更不能說賦文是偽作!
《長門賦》是文學作品,得以儲存和流傳的渠道是比較多的,不一定非得靠《史記》和《漢書》。太史公在收錄相如的作品時,都會交待一下寫作背景。那麼其他人在收錄《長門賦》時,為何不可作序呢?
因此,我認為賦文是相如所作,序文雖非相如所作,但內容是真實的。
阿嬌是劉徹的表姐,她的母親館陶公主是漢景帝的親姐姐。劉徹能夠被父皇立為太子,並最終繼承皇位,館陶公主是出了大力的。“金屋藏嬌”之類的故事,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詳。因此阿嬌非常“驕貴”!“驕貴”的皇后,自然不能容忍別的女人分享她的皇帝。當她得知劉徹喜歡上了衛子夫,怎能不吃醋,於是大吵大鬧,尋死覓活,結果,讓丈夫產生了反感和厭惡,再也不理她了。
阿嬌不肯放下架子。她去搞迷信活動,也就是“巫蠱”,活動內容是:詛咒衛子夫(想讓她死),對劉徹施展媚術(想讓他只喜歡自己)。當然,施展媚術和詛咒一樣,都是對著偶人。如果阿嬌能夠在劉徹的面前施展女人的媚術,關係就不會鬧僵了。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阿嬌被廢掉了皇后之位,退居長門宮。“巫蠱”在漢代屬於嚴重的政治事件,後來的衛皇后和衛太子也因此而死,只不過他們是被冤枉的,而阿嬌是咎由自取!在此次事件中,受到牽連的有三百多人。阿嬌的父親在第二年去世,估計是受到了刺激!
退居長門宮後,阿嬌總算有了清醒的頭腦,那就是借司馬相如的筆打動了劉徹,“復得親倖”!當然,母親館陶公主肯定會為了女兒的幸福開動腦筋,也不排除是她或者她的賓客想出來的高招。
衛子夫在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生下劉據,這是劉徹的第一個兒子,這一年,他二十九歲(虛歲)。當年三月,衛子夫被立為皇后。
因此,阿嬌“復得親倖”並不意味著要把衛子夫廢掉,恢復她的皇后之位。至少,短期內不會。怎麼著,也要等阿嬌為劉徹生下兒子再說(高難度)。更何況,劉徹當時正倚重子夫的弟弟衛青。
如果大家非要說阿嬌重新稱後才算“復得親倖”,我也沒有辦法!
不過,《長門賦》的確感人!
讀《長門賦》,你的眼前會出現一個望君不至的女子,看到她在孤獨中憔悴,倘若你和她曾經兩小無猜,曾經青梅竹馬,曾經花前月下,曾經巫山雲雨,就一定會飛到她的身旁,把她摟在懷裡,愛她!
關於長門事
《長門賦》首見於《昭明文選》,題司馬相如作。正文之前有一篇序:“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於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倖。”
許多人都說,序文中的“陳皇后復得親倖”與史實不符。其實不然!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陳皇后母大長公主,景帝姊也。數讓武帝姊平陽公主曰:“帝非我不得立,已而棄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平陽公主曰:“用無子故廢耳。”陳皇后求子,與醫錢凡九千萬,然竟無子。
這條記載告訴我們,阿嬌確實“復得親倖”!試想,假使她未得丈夫“親倖”,又何必去求子,以至“與醫錢凡九千萬”呢?
序文非相如所作,這是毫無疑問的,但不能說序文中的內容是假的,更不能說賦文是偽作!
《長門賦》是文學作品,得以儲存和流傳的渠道是比較多的,不一定非得靠《史記》和《漢書》。太史公在收錄相如的作品時,都會交待一下寫作背景。那麼其他人在收錄《長門賦》時,為何不可作序呢?
因此,我認為賦文是相如所作,序文雖非相如所作,但內容是真實的。
阿嬌是劉徹的表姐,她的母親館陶公主是漢景帝的親姐姐。劉徹能夠被父皇立為太子,並最終繼承皇位,館陶公主是出了大力的。“金屋藏嬌”之類的故事,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詳。因此阿嬌非常“驕貴”!“驕貴”的皇后,自然不能容忍別的女人分享她的皇帝。當她得知劉徹喜歡上了衛子夫,怎能不吃醋,於是大吵大鬧,尋死覓活,結果,讓丈夫產生了反感和厭惡,再也不理她了。
阿嬌不肯放下架子。她去搞迷信活動,也就是“巫蠱”,活動內容是:詛咒衛子夫(想讓她死),對劉徹施展媚術(想讓他只喜歡自己)。當然,施展媚術和詛咒一樣,都是對著偶人。如果阿嬌能夠在劉徹的面前施展女人的媚術,關係就不會鬧僵了。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阿嬌被廢掉了皇后之位,退居長門宮。“巫蠱”在漢代屬於嚴重的政治事件,後來的衛皇后和衛太子也因此而死,只不過他們是被冤枉的,而阿嬌是咎由自取!在此次事件中,受到牽連的有三百多人。阿嬌的父親在第二年去世,估計是受到了刺激!
退居長門宮後,阿嬌總算有了清醒的頭腦,那就是借司馬相如的筆打動了劉徹,“復得親倖”!當然,母親館陶公主肯定會為了女兒的幸福開動腦筋,也不排除是她或者她的賓客想出來的高招。
衛子夫在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生下劉據,這是劉徹的第一個兒子,這一年,他二十九歲(虛歲)。當年三月,衛子夫被立為皇后。
因此,阿嬌“復得親倖”並不意味著要把衛子夫廢掉,恢復她的皇后之位。至少,短期內不會。怎麼著,也要等阿嬌為劉徹生下兒子再說(高難度)。更何況,劉徹當時正倚重子夫的弟弟衛青。
如果大家非要說阿嬌重新稱後才算“復得親倖”,我也沒有辦法!
不過,《長門賦》的確感人!
讀《長門賦》,你的眼前會出現一個望君不至的女子,看到她在孤獨中憔悴,倘若你和她曾經兩小無猜,曾經青梅竹馬,曾經花前月下,曾經巫山雲雨,就一定會飛到她的身旁,把她摟在懷裡,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