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wb24

    地理如此,誰又能有其它辦法,敗得慘是對森林大火的危害估計不足。敗是肯定要敗的,東吳早有預案了,陸的方案早論證好並被批准實施了,跟著對方的計劃走,兵力又不佔優勢,那麼長時間都沒進展,不早退,不就退等著敗嘛。

  • 2 # 正義的無名士

    戰之決心不堅也,妄念孫權祈和還荊,如是,則前軍進荊州,後軍回益州耳。

    孫權也是打打看,派年輕人帶輕兵迎戰,贏則奪利,輸則乞和,因為吳之後方穩固又新得荊州,主力都在後方,功臣耆宿盡在帳下,蜀既使夷陵打贏,也無力擴大戰果。

  • 3 # 笑傲江湖149553812

    吳蜀夷陵之戰是三國鼎立的關鍵一戰,也是決定蜀國命運的關鍵一戰,給大家附圖:

    大家可以看出,夷陵之戰的首戰就是秭歸縣。

    一、秭歸縣也是吳蜀邊境最關鍵的軍事重鎮,秭歸縣到達夷陵區的距離大概是60公里,水路距離大概是80公里左右吧,因此,劉備聯營七百里的說法根本不存在。

    二、從兵力對比來說,劉備並非有76萬之眾,目前考證雙方投入總兵力都是5萬左右,雙方勢均力敵,不存在一邊倒的問題。

    三、從戰爭地勢來說,劉備打下秭歸,則有了前沿陣地,後勤補給從長江上游順流而下,儘管三峽水情複雜,但劉備卻有地理優勢,居高而下。劉備作為百戰老將,儘管敗多勝少,但他兵分三路,兩岸各一路,水軍一路,順流而下,攻擊前進。

    四、陸遜的陰謀。打下秭歸後,劉備求勝心切,順流而下。但秭歸到夷陵之間長達80公里的崇山峻嶺丟給誰,也成了一個關鍵戰術選擇。陸遜自然選擇敗退,把80公里的崇山峻嶺全部丟給劉備。退到夷陵後就不退了,後面就是宜昌市,荊州市,一馬平川,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接踵而來。劉備把自己五萬人馬就全部帶到崇山峻嶺裡面了,而且兵力無法展開。當時正值六月,劉備也打算秋後進攻,但問題關鍵是劉備卻打算在山林中等到秋後,而不願撤會秭歸,分一半崇山峻嶺給陸遜。最後慘遭大敗。

    劉備並非不懂百里聯營的壞處,百里聯營不利於集中優勢兵力,而且正面兵力不足,奇兵怪謀不多。劉備的戰略目標是滅吳,而不是殲滅陸遜的有生力量。搞掉陸遜這五萬人,宜昌就輕鬆到手裡了,就可以時時威脅東吳。只是劉備求勝心切,吃進嘴裡的不願吐出來。而且劉備輕視陸遜,才遭遇大敗。

  • 4 # 血色的蒼穹

    劉備素不知兵是硬傷,在夷陵之戰犯了分兵分散的大忌。夷陵之戰劉備部5萬加數千武陵蠻。陸遜部兵力6萬,江夏還有5萬吳軍。本身蜀軍就是兵力劣勢。由於吳軍水軍佔據壓倒性優勢,所以蜀軍被長江分隔成兩股。夷陵陸遜設定了堅固營壘,蜀軍進攻受挫轉為對峙。但為了保護長達七百里的補給線免受吳軍水軍的進攻。劉備再次分兵將兵力沿江分散紮營。陸遜乘機各個擊破,火攻只是擾亂蜀軍的軍心而已。兵力分散才是最致命的,江北的黃權最後由於退路被切斷只能投降魏國。

  • 5 # 止於終老147614829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當上帝王之後傲視天下群雄!無視東吳小將!在劉備看來彈丸之地焉能有反抗之力!人到事中迷報仇心理再加上想一統天下的野心!聖人千慮還有一失更何況是兩種心理在作祟的劉備!更有東吳無名小將提領大都督這樣使劉備更加的放棄警惕!大家應該都知道劉備善以攻心為上!兵刃為下!此刻吳軍在他看來已是節節敗退軍心喪失東吳百姓更是惶恐不安!此刻劉備軍中傷亡也很大加之蜀軍大多水土不服戰力下降!不易兵刃強攻!這也不是他的強項!剛好他就想到何不百里聯營使他認為本來就喪了膽的吳軍更加害怕!以致投降北拜!這樣既收復了東吳又能減少消耗還能讓東吳百姓誇其仁義之主!這樣一箭三雕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可是千算萬算沒有算得這個他認為不起眼的小魯遜比他還深謀遠慮!所以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小瞧別人的人終會釀成大錯!就像諸葛亮說的做人要謹慎行事!不要輕易犯險!不可輕看任何不起眼的人!螞蟻雖小多之食象!

  • 6 # 苦茶庵

    萬里長江滾滾東流,奔過著名的三峽,衝出峽口,進入望無垠的江漢平原。就在這峽口的下面,平原的西端,長江的北岸,現在矗立著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宜昌。三國時期,著名的吳蜀夷陵之戰,就發生在這個地方。

    在魏蜀吳三國中由於曹魏佔據中原,地廣人眾,力量最大。因此,三國時期,吳蜀兩國為了各自的生存,常常聯合起來,共同對抗曹魏。但是,吳、蜀之間也存在著矛盾和鬥爭,有時甚至爆發戰爭。夷陵之戰便是兩國間所進行的最大一次戰爭。戰爭由雙方爭奪荊州引起。

    由於荊州位居東吳的上游,直接關係吳國的安危,對荊州勢在必爭。劉備失去荊州,便會使諸葛亮“隆中對策”制定的“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和“將荊州之眾,以向宛洛”兩路夾擊曹操,奪取中原的戰略計劃落空。這樣,荊州由於它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便成了劉備、孫權雙方的必爭之地。

    公元219年,劉備鎮守荊州的大將關羽,攻佔了曹操的襄陽,迸而圍攻樊城。他利用秋季大雨,漢水猛漲,水淹曹操七軍,擒殺勇將龐德,俘囚魏國的名將於禁,一時“威震華夏”。曹操一度準備遷都,避其鋒芒。

    關羽在荊州的勝利,不僅使曹操驚惶不安,也使孫權感到很大威脅。曹操的謀士司馬懿、蔣濟看出了劉備、孫權之間“外親內疏”的矛盾,建議曹操以江南之地封給孫權為條件,勸說孫權進攻關羽的後路,挑起孫、劉兩家戰爭,解脫目前關羽的威脅。曹操採納了這個建議。於是,在目前利益一致的基礎上,孫權和曹操結成了暫時的同盟。

    這年十月,正當關羽與曹軍在樊城酣戰的時候,東吳大將呂蒙出其不意地襲取了荊州首府江陵,關羽只得從樊城撤兵南下,以圖解救。但由於關羽將士的家屬都在江陵,孫權、呂蒙對他們又採取安撫政策,於是,關羽將士人心渙散紛紛歸降東吳。關羽知道大勢已去,只得退走麥城。十二月,關羽從城突圍,被吳軍俘獲殺死。孫權佔領了剃州。劉備為了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公元 221年,作出了進攻東吳的決定。

    當時,蜀國許多大臣都反對劉備伐吳。趙雲向劉備陳述魏、蜀、吳三國之間的利害關係,指出:蜀的主要敵人是曹操,不是孫權。劉備不聽。秦宓以“天時不利“規勸劉備,竟被下獄囚禁。這年七月,劉備親率全國的軍隊,開始對東吳大舉進攻。

    戰爭一開始,蜀前軍大將吳班、馮習就率四萬大軍,在巫地打了一個勝仗。並且佔領了秭歸。公元222年正月,劉備也率軍到達秭歸。他統領大軍自江南攀山越嶺,向東迸軍,深入吳境達五、六百里,駐軍猇亭。蜀軍從巫峽一直到夷陵連營數百里。

    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率潘璋、韓當、徐盛等領兵五萬,迎擊蜀軍。

    當時,蜀、吳雙方強弱之勢非常眀顯。劉備是傾全國之兵,聲勢浩大,吳只以五萬之眾迎戰,蜀軍東進後連打勝仗,軍隊士氣旺盛,而吳軍恐慌懼怕的心理尚未完全消除;劉備據長江上游,憑三峽天險,居高臨下,吳軍卻位居下游,地勢不利。

    頭腦冷靜,具有軍事才能的陸遜對蜀軍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判定:劉備遠離自己的統治中心,深入吳地,處境不順;沿山行軍,處處結營,兵力難以展開,舍舟就步,失掉了上游的優勢,吳軍只要堅守,以待變化,劉備的弱點遲早就會暴露出來。那時,優劣之勢就會變化,吳軍就能出奇制勝。因此,儘管東吳一些急躁的將軍屢次向他請求出戰,他都予以說服,堅決制止。一些將領看到陸遜不出兵迎戰,還以為他是膽怯畏敵,對他心懷不滿。可是,陸遜毫不動搖,嚴令諸將堅守陣地,不許與蜀軍交鋒。

    這樣,從正月到六月,蜀、吳雙方相持不下,成了膠著的局面。劉備派吳班領幾千士兵在吳軍陣前的平地上立營,向陸遜挑戰,吳軍將士都要求出擊。陸遜認為,此必有詐,仍然拒不出戰。劉備見吳軍不為所動,只好引八千伏兵從山谷中撤岀。事實證明了陸跡判斷的正確。

    這時,劉備求戰不能,退兵又不甘心,天氣已經炎熱起來,劉備只好把部隊移駐到沿山樹林茂密的地方,紮起互相連線的四十多個軍營,以避暑熱,並準備秋後再大舉向東吳進攻。

    陸遜認為破蜀的戰機已經來到,下令向蜀軍進攻。吳將都感到奇怪,對他說:“進攻劉備,應在他剛入吳境,腳跟尚未站穩之時。現在,蜀軍已經深入吳境五、六百里,雙方相持了七、八個月,許多戰略要點都被蜀軍佔領、固守。這時再進攻蜀軍,一定沒有什麼好處。”陸遜對諸將解釋說“劉備是個狡猾的敵人,加上他經歷過的事情很多,蜀軍開始集結時,考慮問題一定很周密,我們不可以和他交戰。現在,蜀軍在吳國境內停留的時間長了,又沒有得到什麼便宜,土兵已經疲憊,軍心也已沮,劉備再沒有什麼新的計策了,消滅這夥強寇,正在今日!”於是,他先派小股部隊進攻蜀軍一個營,以為試探。這次進攻雖然失利,可是,陸遜卻有信心地說:“我已經知道擊破劉備的辦法了!”

    接著,陸遜讓每個土兵各持一把茅草,接近蜀營時,便用茅草順風點火。一時間,風助火勢,火借風力,蜀軍四十多座營寨,頓時變成一片火海。吳軍乘勢全線出擊。蜀軍被大火包圍,又受到地形限制,兵力施展不開,紛紛逃竄,全線崩潰。在混戰中,蜀將張南、馮習等被殺,杜路、劉寧投降東吳。劉備逃到附近的馬鞍山,集結殘軍,準備死守。陸遜督促吳軍四面圍攻,蜀軍終於土崩瓦解,劉備只得連夜狼狽逃竄。幸虧驛站上的人把蜀軍軍械鎧甲燒著,阻擋了吳軍的道路,劉備才得以逃到白帝城。這一仗,蜀軍的戰船器械和軍用物資損失殆盡,蜀兵的屍體在長江上漂流而下,把江水都快堵塞了。劉備非常羞愧,不久,就病死在白帝城。

    吳蜀夷陵之戰以吳勝蜀敗而告終。

    造成這次勝敗結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從兩方統帥的指揮來看,陸遜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沉著冷靜,對敵我雙方進行了較為切實的分析和判斷,採取了避其鋒銳,擊其怠惰的戰略,以積極的防禦,尋找戰機,抓住有利時機一舉破敵。而劉備則驕傲輕敵,先是急躁求勝,後又麻痺鬆懈,在樹木茂密的地方,連營七百里,犯了兵家大忌,為敵人造成了火攻的條件。連遠在魏國的曹丕聽到這種情況,也對群臣說,劉備如此不知軍事,哪有連營七百里可以和敵人作戰的呢?可見夷陵之戰,蜀漢的敗亡並非偶然,雙方軍事指揮的正確與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7 # R英語觀

    1.東吳地盤大

    2.兵力不足

    3.地勢原因

    主要是因為陸遜採用誘敵深入之計,讓劉備戰線拉太長了,害怕分散會被敵人逐個擊破,只能以聯營之姿往東推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理解不同維度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