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奇博物館

    放開樓主,讓我來答!

    先說答案:一部分能!

    因為古人遠比你想象中的聰明,所謂的“古墓機關”,可不僅僅是會生鏽的鐵器喲。

    古人發明的“防盜”措施五花八門,比如流沙、劍弩、水銀、頂門石、墓火、毒蟲、疑冢等等。請隨小妹一起來看它們的起效原理以及考古專家如何見招拆招!

    ▲流沙墓中的流沙裡還藏有鋒利的石塊。

    《怒晴湘西》中,瓶山地宮甕城中機關重重,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流沙”了。而在古籍中,確實有關於“古墓飛沙”的記載。

    據《酉陽雜俎.屍穸》記載:“棺兩角忽颯颯風起,有沙迸撲人面。須臾風甚,沙出如注,遂沒至膝,眾驚恐走。比出,門已塞矣,一人復為沙埋死。乃同酹地謝之,誓不發冢。”

    無獨有偶,《水經注》中也有關於“古墓飛沙”的記載。

    據《水經注》記載:“越王勾踐都琅琊,欲移允常冢,冢中風生,飛沙射人,人不得近,遂止。”

    不過,類似《酉陽雜俎》這樣的奇談古籍,記載的事件有相當一部分含有“傳說”成分,也就是說——真假難辨。古人對於科學的認知不足,導致他們活在一個相當“奇幻”的世界中,常常就越寫越玄乎。當然,也不排除這些墓穴機關當初設定時是起效的,但早已被“先下手為強”的盜墓賊觸發,或者因年久失修,已經失去該有功能。

    不過有趣的是,在真實的考古發掘中確實發現了“流沙陣”,只不過它不是“飛沙”,而是相對穩固的“積沙”

    ▲流沙墓示意圖。

    比如對河南省上蔡縣郭莊楚墓進行搶救性發掘時,考古專家發現在墓填土下面有11米厚的積沙,估計原有積沙在3000立方米以上,積沙為很乾淨的黃色細沙,流動性很強。更要命的是,這11米厚的沙層中還混入了1000多塊從3公斤到165公斤不等的積石。透過觀察,專家發現這些石塊邊緣鋒利,是特意被人為挑選打磨過的!

    也就是說如果有盜墓賊進行盜挖,那麼流動性很強的3000立方米流沙會立即填埋盜洞,讓盜墓賊難以行動,緊接著上方的鋒利石塊也會因為塌陷而掉落下來……果真是九死一生的旅行吶。

    考古專家如何破?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沒有現代工具幫忙推進,基本是難以逃出昇天的。而古代的聰明盜賊,使用的大多是“鷂子翻身”法。既先從底部打洞至墓室,再用兩塊木板搭建一個如同倒V的三角形。三角形相對穩固,且即使上方的流沙塌陷,也會順著V形木板被分流向兩邊。但無論是哪種方案,破解“成本”都極大,如果不是王陵,一般不值得如此大費周章。

    “墓火”,也叫“伏火”,是現代考古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機關”,比如著名的長沙馬王堆,辛追老太太在出土時就伴隨有用嗆人的氣體,如果試著用火去點燃,會出現藍色火焰。當然盜墓賊不會故意去點燃這種氣體,但當他們透過盜洞下探時,常常會提幾盞燈,而氣體一遇見明火,後果很嚴重……

    ▲長沙馬王堆,出土時有可燃嗆人氣體。

    其實“墓火”倒不是墓主人故意設定的“機關”,它是因為有機物長期埋藏在土層中,時間長了便會產生一種可燃氣體——沼氣

    我們來看看古籍中是如何記載的:

    據《漢舊儀》記載:“高二十丈,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二丈……其設四通羨門,容大車六馬,皆藏之內方,外陟車石。外方立,先閉劍戶,戶設夜龍、莫邪劍、伏弩,設伏火。”

    從文獻中可以看出古人對墓室噴火是有一定認識的。在現代考古看來,雖然“墓火”是墓主人的“無心之作”,但確實對“防盜”起到了一定作用。

    考古專家如何破?

    首先,他們會先讓可燃氣體洩露乾淨,並且下墓時杜絕一切明火。

    如果去翻看古籍,會發現對於古人的“防盜”技術,記載最多的就是刀劍機關了。小妹舉兩個例子:

    據《閒居錄》記載:“ 陳州古墓,俗雲高柴墓,為馮馬兒所發……毒煙飛箭,皆隨輪機而出,因斷其機。”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傳詣七十餘萬人,穿三皋,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

    機關最有名的當屬秦始皇陵了。根據司馬遷的描述,秦始皇陵內部有“機弩矢”,也就是“伏弩”,當盜墓者接近時,會自動發射弓箭。

    ▲各式器械機關,大多因年久失修失去應有功能。

    但縱使古籍記載頗多,在真實的考古發掘中卻沒有發現刀劍機關。究其原因,不外乎——越精細的機關越容易壞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可能墓穴剛建成時,機關的工作原理是有效的,但這些鐵器又能堅持多久?比如《鬼吹燈怒晴湘西》中寫到甕城陷阱中有萬箭齊發機關。可我們試想,如果弓箭是被拉開的,弓弦繃了幾天就會因為老化而斷掉。如果弓弦不繃,那麼依靠什麼力量在敵人來犯時去上弦?而且要如何做到連續不斷的上弦?

    在小妹看來,“自動發射”類的機關,屬於精細度較高的型別,很容易腐朽失效。它在歲月的磨礪中,遠沒有流沙石塊之類粗暴型機關有效

    考古專家如何破?

    當然是什麼也不做啦!暫且不說刀劍機關真實存在與否,即便存在,經過百年千年的時光,鐵器早已腐朽不堪,失去其“有效性”了。

    除了“毒蟲毒蛇”,三叔和霸唱老師對“毒氣”也多有著墨。比如《盜墓筆記》中的禁婆骨頭焚燒,還有《鬼吹燈黃皮子墳》中丁思甜吸入的毒氣。而縱觀考古現場,可以稱之為“毒氣”的,可能就只有“水銀”比較符合了。

    ▲傳說中的秦始皇陵,佈滿機關和水銀,發掘難度極大。

    在古籍中,我們也可能找到關於水銀的記載。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據《括地誌》記載:“齊桓公墓在臨菑縣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晉永嘉末,人發之,初得版,次得水銀池,有氣不得入、經數日,乃牽犬入中。”

    秦始皇陵到現在都沒去發掘,最大的困難就是墓中的上百噸水銀,因為水銀會散發汞蒸氣,常人難以耐受。不過,小型的水銀現場,考古專家們還是可以“手到擒來”的。

    考古專家如何破?

    先通風發散,然後再牽狗探路。因為狗的嗅覺非常靈敏,如果前方有問題,它一定會停下狂吠提示。起碼人身安全是能夠保障的。

    “頂門石”,也稱“自來石”、“頂門器”、“斷龍石”。簡單來說就是在墓門的後方,放置一條人工加工過的石塊,以達到封死墓門的目的

    我們都知道,墓門是進入墓室的唯一通道,在墓主人下葬後,建造者常常會用石塊或者石板來封堵墓門,有些更考究的,會在墓門的夾層中燒鑄鐵水,形成一道鐵門。

    而級別更高一些的帝王陵,會用上“自來石”或者“頂門器”。當石門由內向外關閉後,“頂門器”從後面將門鎖死,從外面難以推開墓門。這種形式的防盜,在考古工作中倒是常出土實物,比如南越王墓、明代十三陵中的定陵,

    那麼這種被帝王們寄予厚望的“防盜神器”,究竟長什麼樣呢?它的原理小妹用一張圖說明(下圖)。

    ▲頂門石原理。

    從已發掘的陵墓情形來看,地宮石門之後挖一石槽,一長形板狀石立於其上,待門封閉後,立於槽中的自來石呈斜狀插入兩扇門的縫隙之間,門被頂住,外人難以開啟。

    考古專家如何破?

    事實上,考古人員在1956年發掘定陵地宮時,就遇到了難以攻克的“頂門石”。後來經過專家們的幾輪頭腦風暴,終於在一本皇宮秘籍中發現了叫做“拐釘鑰匙”的開啟工具。當專家們將這把“鑰匙”插入門縫中,套住“頂門石”後慢慢用力推動,那塊幾噸重的“頂門石”竟然緩緩地“站立”起來,最終與地面呈90度角。眾人再一同用力推動,那扇巨門終於應聲而開!

    三叔和霸唱老師,對於毒蟲毒蛇的宣傳一向不遺餘力。比如《盜墓筆記》中提到一群守護西王母的蛇。又比如《鬼吹燈精絕古城》也有一群守護精絕女王的蛇。

    真實的考古工作中,會遇到墓主人豢養的毒蟲毒蛇嗎?顯然不。即使墓主人有心豢養幾隻“神獸”來守護自己,可在長期黑暗的密閉環境下,這些毒物們吃什麼?呼吸什麼?如果它們餓暈了,倒很有可能把墓主人都吃了。但凡墓主人還有點腦子,絕不會這麼幹。

    至於為何傳說中總是出現守護古墓的毒蟲毒蛇,那是因為陰暗的環境,很容易招惹爬蟲類來到墓穴周邊搭巢建穴。而這些動物們在古墓的“神秘”背景之下,也必然會被罩上了一層“玄幻”的光芒。

    考古專家如何破?

    當然是……你們說呢?

    歷史上最著名的盜墓專家,小妹認為還是專門設立過“摸金校尉”官職的曹操。曹老闆非但本人精通盜墓,對於自己死後的防盜技術,也考慮周全。

    ▲傳說中的秦始皇陵,佈滿機關和水銀,發掘難度極大。

    曹氏防盜方案,精髓之處不在“技術”,而是“戰術”。據傳曹操死後,特意在河北臨漳、磁縣等地設“七十二疑冢”。這72座墓穴中,到底有沒有真的?或許一座都不是真的呢?所以這個做法相當具有迷惑性。當然,隨著前幾年真正的曹操墓在河南安陽被發現,“七十二疑冢”的謎團才正式被畫上句號。

    此外,朱元璋出殯時,採用的也是與曹老闆相同的“疑冢”防盜方案。相傳他下葬那天,南京十三座城門同時出棺,人們都搞不清楚哪具才是“真貨”,自然也無法追蹤老朱到底葬在了哪裡。不過經過考古發掘,發現老朱確實葬在南京明孝陵,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這其中的虛虛實實,暗度陳倉才是老朱的高明之處。

    考古專家如何破?

    還是得靠專家們多做“功課”了。

    西奇妹說:

    看完古人五花八門的防盜技術,小妹倒不覺得躲在墓門後的是一位位猙獰人士。

    相反,他們怕的要命

    拼了老命的此地無銀三百兩(疑冢),玩命的堆石頭灌沙子(流沙,頂門石等)。

    在那扇墓門背後,只有一個頂著門,瑟瑟發抖的靈魂……

    求求你們了,快點走吧,別來挖我啊……

  • 2 # 七追風

    不要被影視劇騙了,古墓裡面大量的弓弩利劍很不現實。真正的古墓防盜,有一些讓人想不到的手段。

    第一種,積石流沙。

    也稱為“流沙墓”,這是一種簡單有效的防盜墓手段。主要是把細沙炒幹,回填到放棺槨的墓室。堆積一部分流沙石塊之後,上面再設定夯土層。乾燥的細沙像水一樣,不僅能保持墓室的乾燥,盜墓賊如果想挖,流動的細沙會迅速填滿盜洞。就算是勉強挖出盜洞,不穩定的細沙隨時可能回填,讓盜墓賊成為陪葬品。

    想一想,這一招確實簡單有效,比起弓箭啥的,更能讓盜墓者望而卻步。

    第二種,毒氣墓。

    這也是常見的防盜方式,最著名的要數秦始皇的陵墓記載了。

    司馬遷《史記》當中記載,秦始皇陵用水銀做出了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水銀本身容易揮發,形成汞蒸氣,是有著劇毒的。另外古墓深埋地下,裡面會滋生大量的有毒氣體,也是防止盜墓的一種方法。

    第三種,火洞墓。

    火洞墓也叫玄火洞,伏火墓。顧名思義,指的是墓室裡有可燃性的氣體,遇到明火就會噴出燃燒。

    《漢書外戚傳》有記載:

    開丁姬槨戶,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滅以得入,燒燔槨中器物。

    可見,墓中是噴射出火焰的。這個應該是殉葬墓封閉較好,屍體腐敗之後形成的可燃氣體。如果盜墓賊點著火把進去,那肯定會被燒死燒傷。

    第四種,封門石。

    封門石,也叫自來石。是用巨石頂住墓門,巨石底部嵌入石槽當中,從外面無法推開石門。現在已經發掘的定陵、南越王墓,就有封門石存在。要想開啟這種墓門,需要用特製的工具插進門縫,頂開巨石,才能推開墓門。

    不過遇到瘋狂的盜墓賊集團,會直接炸開,所以這種只能防一些小盜墓賊。

    第五種,密葬疑冢。

    疑冢就是採取各種手段,讓盜墓賊難以發現墓葬的位置,達到防盜的目的。

    最簡單的疑冢,就是不封不樹,在地面沒有任何標誌。比如著名的成吉思汗,元末明初人葉子奇的《草木子》記載:

    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其子與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春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時,則以所殺駱駝之母為導視其踟躕悲鳴之處,則知藏所矣。故易世之久,子孫亦不能識也。

    還有就是著名的曹操,他自己就是幹盜墓起家的,所以很怕自己的陵墓也被盜。

    傳說曹操安葬的這一天,鄴城所有城門開啟,72具棺材從各門同時抬出,分別秘密安葬。由此,這72疑冢成了傳說,這樣防盜墓,也確實花了心思了。

  • 3 # 吉陽山人a

    從來沒有聽說過有機關可以發射刀箭之類的古墓。即使有,隨著時間的流逝早已失去了作用。古墓的防盜措施不外乎以下幾種:①足夠的深度(如秦始皇陵)②鑿石穿山(如武則天的乾陵)③流沙積石(如魏王墓)④疑冢假棺(如曹操墓)⑤無封土不立碑(如成吉思汗墓)⑥身存浩然正氣,百世流芳(如包公墓、比干墓)。⑦還有鐵水灌縫,糯米灌漿等等就不一一贅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聽電子裝置講故事的好處和壞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