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
2 # 瘋狗的輕武
因為魯爾危機裡邊雖然明面上法國佔了便宜,但實質上法國是輸的一方,而德國則感覺到凡爾賽條約也不是不能議價,這也為後來納粹上臺提供了一定契機。
這麼聊吧,魯爾危機是1922年因為德國不履行凡爾賽條約中的鉅額賠款。導致法國和比利時直接出兵佔領德國魯爾區引發的一系列危機。
而凡爾賽條約本身就是一紙太過於苛刻的條約,德國一戰投降的時候也壓根沒想著賠那麼多錢,但他們寄希望於英美的調停和威爾遜十四條,希望和平演化。但威爾遜十四條在巴黎和會之後就沒下文了,德國一開始還是老老實實賠了幾年,但戰後的日子大家都不好過,法國你這麼敲骨吸髓的誰受得了啊?
尤其是法國比利時你們丫的敲詐我那麼多煤炭之類的原材料,我自己咋生產?不生產我哪有錢賠款?加上當時英美還同情德國,所以到1922年,德國表示老子沒那麼多錢,能不能少付一點。
法華人就不幹了,好不容易能敲詐你,而且還有白紙黑字的凡爾賽條約,你就得給我賠。德國不賠?行,直接佔了你最大的工業區和煤炭產區,你不給錢我就明搶。
1923年,法比聯軍直接進軍魯爾,打算把那邊的工業產能全拉回國。但當地德華人開始罷工抗議,法比聯軍則暴力鎮壓。這事兒法軍能吹一輩子。
但魯爾那邊一鬧騰,工業停罷,德國瞬間陷入經濟危機。通脹、暴動、對魏瑪政權的吐槽到處都是。
↓馬克比廁紙還不值錢,甚至能用來點爐子~
與此同時,法國本來還能靠德國賠款過日子,尤其是魯爾區的煤礦。但魯爾危機一爆發,這一停工之後法華人也搶不到多少煤...結果他們日子更不好過。
而且當時世界上普遍同情德國,結果魯爾危機反倒是讓法國也陷入通貨膨脹的尷尬情況,而且英美落井下石的拋售法郎進一步加劇了法國的經濟危機,而且國際上此時法國也處於孤立地位....
最後法國當時的強硬派總理普恩加萊上臺,新上任的施特萊斯曼政府同意下調賠款,德國也放棄罷工,各退一步。
這次事情之後,法國其實是吃了大虧,一方面是失去了凡爾賽條約的主動權,二方面是把自己擺到了國際孤立面(英國本來就不能忍一個法國在歐洲大陸獨大);而德國則在這次事件中加深了仇恨的種子,同時也認識到凡爾賽條約不是不能撬動的。
此時的小鬍子,也在思考著什麼~
-
3 # Crazy歷史
魯爾危機,德國看似輸了,實際上卻是贏家。法國看似贏了,結果卻成了輸家。
《凡爾賽條約》是一戰後,協約國集團和同盟國集團簽訂的戰後賠償協議。然而,在要求德國進行賠償方面,美國的態度一直不積極。這主要是因為美國中德裔佔據了極大比重的原因。最終美國僅僅派了半官方代表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而英國因為和德國在地緣政治方面相隔甚遠,也不想過於得罪德國,所以,就像採取折中點的辦法,稍微懲罰一下即可。
然而法國卻不同意,因為就地緣政治而言,同為Continental強國的二者有著漫長的邊界線。在歷史上,法華人飽受德國的欺凌。俾斯麥時期,法國曾經被迫割讓了大量土地。在法華人看來,如果不能借此機會閹割德國,那麼潛力雄厚的德國會很快從一戰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對法國將會是個巨大的威脅。所以,法華人堅持對德國進行嚴厲的懲罰。
就這樣協約國始終無法談妥到底讓德國賠償多少更為合適,最終只得成立了一個委員會,由該委員會在1921年5月1日以前核算德國政府應賠償總數。在此之前,德國應先償付 200億金馬克,以現金和實物支付。
法國在賠償委員會中起支配作用。1921年1月28日,賠償委員會要求德國賠償總數2260億金馬克,為德國政府所拒絕。協約國對德國進行國際制裁,佔領萊茵河右岸杜塞爾多夫等城鎮。 4月27日,賠償委員會把賠償總數減為1320億金馬克,德國政府勉強接受,但在支付1921年20億金馬克賠款後,表示財政困難,請求延期支付1922年後的賠償。
英國出於其傳統的歐洲均勢策略,同意了德國的要求。但是法國卻堅決不同意。1923年1月11日,法國和比利時分別以相同內容的照會通知德國政府:“鑑於德國沒有及時交付木材和煤,因此決定派一個技術專家委員會進入魯爾區,監督煤業辛迪加生產,保證德國能履行支付賠償義務。”同日,法、比軍隊首先佔領魯爾煤區中心埃森,接著佔領波鴻和多特蒙德,最後佔領了幾乎整個魯爾煤區。
魯爾區是德國的重要工業區,當時生產著德國將近80%的工業製品和原材料。但是為了不向法國屈服,德國政府要求魯爾區的德華人全體罷工。法國和比利時則透過解僱工人並設立關卡來回應。
失去了對魯爾區的控制權,導致德國經濟一落千丈,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法國則因為魯爾區沒法繼續向自己提供原材料,國內的工業生產同樣備受打擊,除此以外,法國佔領魯爾區期間總共支付了10億法郎的佔領費,但是其收取的關卡費用遠遠不足以彌補自己的損失。不僅如此,在國際上法國和比利時的行為被嚴重指責,陷入了國際道義危機。
英美等國擔心法國的行為會令德國出現工人革命,其實當時已經出現。便開始與雙方進行協商,協商後的結果便是道威斯計劃。相較於《凡爾賽條約》,道威斯計劃對於德國的懲罰幾乎是不痛不癢。
但是從魯爾危機當中,德國發現賠償原來是可以賴掉的,所以對於道威斯計劃計劃壓根就沒有認真執行,總是找各種理由拖延。而法國因為前車之鑑,再也不敢貿然行事。而納粹則借德國經濟危機的東風,一舉登上世界政治舞臺,二戰的陰雲開始在歐洲上空逐漸形成。
-
4 # 澹奕
因為法國完全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原本法國準備對德國來硬的,為自己獲得更多的利益,沒想卻弄巧成拙反而幫助了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歐洲按照《凡爾賽和約》進行了重新的劃分,按照條約,德國失去了所有的海外領地,同時,德國本土的石勒蘇益格劃歸丹麥,西普魯士等地劃歸波蘭,東上西里西亞劃歸捷克斯洛伐克,但澤由國際聯盟管理,尤本與薩爾梅迪讓給比利時,克萊佩達讓給立陶宛,承認盧森堡與奧地利自立等。
而向來視德國為心腹大患的法國,自然也撈取了不少的好處。除了收回了曾被德國佔據的阿爾薩斯與洛林,法國還得到了德國薩爾煤礦15年的開採權。除此之外,德國的軍力被大規模限制,還需要支付鉅額的相關賠款。
雖然一戰之後對於德國這樣的處置看上去已算是非常嚴厲,然而這已經是各方制衡之後的結果,原本按照法國的意思,對德國的處置遠不如此。將德國視作宿敵的法國在戰後,最初提出的處理意見,幾乎是想將德國完全榨乾然後徹底撕裂,將這個身邊的大患完全消除。然而按照英美等國的態度,不可容許法國在歐洲大陸獨大,所以才促成了《凡爾賽條約》中的處理結果。
雖然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設想,但法國並沒有放棄,一直都在尋找機會。由於戰後德國的工業與經濟普遍衰退,對於德國來說支付鉅額賠款實在太困難了,所以向各國提出延期賠償,英美等既怕逼的太緊弄垮了德國無人賠錢,也怕削德國太厲害,讓法國做大,於是紛紛答應下來。
然而法國卻找到了藉口,1922年,法國以德國不支付賠款為由聯合比利時出兵佔據了德國工業心臟魯爾區,並且要求德國將其讓給法國。魯爾區煤炭等礦產資源豐富,工業基礎雄厚,法國早就對其垂涎,戰後對德處置時也曾要求德國讓出這裡,但並沒成功。法國佔據魯爾,如意算盤就是要麼強迫德國賠款,削弱德國力量,要麼佔據魯爾區,依舊能削弱德國。
結果很尷尬的是,德國對於法國的行動直接撂挑子,德國全境進行罷工停產,德國的通脹飆升到了天文數字,引發了非常嚴重的後果,而英美等國看在眼裡也急在心裡,認為法國在胡來。若是任由魯爾危機持續,那麼最終不但會引發各國經濟連鎖反應危機,還可能讓法國真的削弱德國,成為歐洲大陸獨大的力量,破壞平衡。
如此一來,英美等原本法國的盟友,紛紛對法國施壓,法國內部主張與德國和解的力量佔據上風,而英美等還開始了對德國的援助計劃,即“道威斯計劃”。經過一段時間的僵持,法國最終不得不退讓,與各方簽訂《洛迦諾公約》。此後,德國恢復了國際地位,實力猛增,而法國卻喪失了作為戰勝國的諸多權利,實力反而受到削弱,還不得不面對越發強起來的德國。
回覆列表
一戰後,魏瑪共和國被迫接受了《凡爾賽和約》,成為德國民眾眼中的叛徒和賣國賊,以及被詛咒的物件。但與之相比,更讓德國民眾憤恨的是法華人,不僅要承受損失1/7的領土,以及200年都還不清的戰爭賠款,而且飽受法華人的羞辱。
作為從嚴制裁德國的堅決支持者,法國並不認同英、美兩國關於“從寬處理”德國的建議,導致三方的同盟關係開始出現裂隙。而法國在戰後擺出一副歐洲霸主的樣子,讓其他國家憤而遠之,尤其是“魯爾危機”,更讓其在歐洲更加孤立。
法國製造的“魯爾危機”真的是因為戰爭賠償嗎?不全是。1923年,由於協約國提出的鉅額戰爭賠款,遠遠大於德國的實際支付能力,違約的事情是在所難免的。英國的建議是允許德國暫緩2、3年,美國乾脆不管,而法國卻堅持必須按期償還,沒錢可以用企業抵作等價賠償物。
本就屈辱萬分的德華人,已按期賠償了14億馬克,如今實在是支付不了,提出減緩要求,卻被法華人斷然拒絕,一氣之下,索性不再賠償。法國聯合比利時,出兵10萬進佔魯爾區,逼迫德國還錢。這麼興師動眾地出兵,法國認為很有必要。
首先,維護霸主地位。法華人十分清楚,戰後德國儘管傷痕累累,但元氣未傷,依然是沒人敢惹的歐洲大國。尤其與英、美兩國結盟不成的情況下,更警惕德國的一舉一動,但凡有一絲“造次”的苗頭,就要堅決遏制,維護自己的主導地位。
其次,監督《合約》的執行。一場世界大戰,人力、物力、財力幾乎耗盡,指望著戰爭賠款走出困境。德國提出不還錢就是要賴賬的表現,雖說不能說是“殺雞儆猴”,但此頭一開,保不齊日後還會有“什麼么蛾子”,必須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
但別有用心的是,魯爾是德國最大的工業區,煤、鐵的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85%以上,並且集中了大部分的重工業。也就是說,佔領後不僅對德國的經濟以毀滅性打擊,而且使法國一舉成為世界最大的產鋼國,可謂是一舉兩得。
法、比軍隊的侵略行為立刻引起了德國上下的憤怒,抗議、罷工、遊行此起彼伏,沒有實力對抗的魏瑪政府,只得宣佈停止支付賠款,並號召人們進行“消極抵抗”。一時間,工人罷工,工廠停產,佔領軍進行了殘酷的鎮壓,這就是“魯爾危機”。
“魯爾危機”導致惡性通貨膨脹,法國內外交困。1923年,為了支援魯爾區的“消極抵抗”,反對法、比軍隊對德國的侵略,德國不得不開動印鈔機,多印鈔票補貼停工的企業和罷工的工人。其實,在“魯爾危機”前,因為沉重的戰爭賠款,早已開始多印鈔票,來彌補鉅額的財政赤字。
“魯爾危機”後,2000多臺印鈔機更是加班運轉,結果就是匯率直線下跌,德國馬克貶值250倍,物價飛漲,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惡性通貨膨脹。那時的人們,領完工資後就已百米衝刺的速度趕往商店,因為稍遲一步物價就會上漲。
商品很快以10億馬克為計價單位,一塊麵包1200億馬克,一盒火柴30億馬克。由於錢太多,大企業不得不動用火車發工資;孩子們把一捆捆馬克當積木玩;生活做飯乾脆用馬克當柴燒。一戰後的4年間,德國的物價指數上漲了4815億倍。
自法國佔領魯爾區後,當地民眾的抵抗就沒有停止過,再加上通貨膨脹,狂躁的民眾不再一味的消極抵抗,逐漸的走向積極抵抗。他們破壞鐵路、炸軍車、搶物資,整得法國焦頭爛額。更意外的是,沒有一個國家支援他們,法國更加孤立了。
一是,佔領魯爾區9個月,由於當地人的抵制,非但沒有獲取更多利益,反而運往國內的物資比以往少了5倍,當然,德國的惡性通貨膨脹也“傳染”到了法國,正以每個月物價上漲2倍的速度在遞增,眼看著要步入德國的後塵。
二是,德國經濟崩潰,國內開始爆發革命,各類黨派紛紛發動起義,有推到德國政府的趨勢。這對整個資本主義國家,是個不小的威脅。一旦德國解體,所有債務也將像俄國“十月革命”一樣,全部廢除。法國不得不考慮由此造成的嚴重後果。
更要命的是,對德國採取強硬政策,招致所有人的反對。美國十分反感法國的“老大”做派,乾脆“敬而遠之”;與英國的關係也是矛盾重重。尤其在“魯爾危機”中根本聽不進任何勸告,一意孤行,就連比利時也開始撤軍,不願再趟法國渾水。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