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QQ20136376985807
-
2 # 我就是數論天才
百度了一下,覺著這篇寫的很好,就複製過來了——
科學主義(scientism)被學術界認為是臆造出來的概念,實際上歷史上在科學界不曾有過“科學主義”這種東西。
現代
社會經常提“科學主義”的人一般被認為是不具有基本科學素養的“人文主義者”。提出“
科學主義
”概念的人想當然的以為:科學需要人文的指導,而人文也可以是唯心,所以科學應該脫離自然研究的範疇。有學者
一針見血
的指出:“科學主義”是一頂用謊言編織的帽子[1]。臆造”唯科學主義“概念的人虛構出“科學主義者,把科學當作
檢驗
所有事物的唯一標準;科學為解決世界一切問題的萬能力量。”學者批駁:科學名家、科普大神,有文體愛好的不在少數,還有許多是公開呼籲重視人文、反對戰爭獨裁的,大力提倡科學的知名的“五四”先驅,他們有的是文藝家、有的是革命家,都沒有一個人把科學當成是
無所不能
、包打一切的。“主義”是指“對客觀世界、社會生活以及學術問題等所持有的
系統
的理論和主張。”“唯科學主義”是一個說法,其理論並不“系統”,甚至“唯科學主義”的內容,往往是那些批判“唯科學主義”特別是批判
五四運動
、為迷信招魂的文人提出的。“唯科學主義”是一個稻
草人
,也是一個靶子,大多由一幫厭惡科學、反感科學的文化人所樹立、所批判的。 -
3 # 旁觀者周老師
科學主義,更貼切的說法是唯科學主義,是一種哲學觀點,一種主張以自然科學技術為整個哲學的基礎,並確信它能解決一切問題的哲學觀點。在西方,唯科學主義分為強唯科學主義和弱唯科學主義。強唯科學主義是指“相信科學知識和技術是萬能的一種信念”(《牛津英語詞典》),弱唯科學主義是指認為“自然科學的方法應當被應用於包括哲學,人文和社會科學在內的一切研究領域的一種主張。”(《韋伯斯特大詞典》),作為有特定含義的哲學觀點或者主張,科學主義是存在的。
-
4 # 懷疑探索者
科學主義是反科學的人文主義者,由於對科學概念含混不清,所以對科學愛好者的行為產生的整體誤讀。有個笑話,兩個農婦在田頭上聊天,談到皇后娘娘,其中一個農婦很羨慕的說:皇后娘娘真是老幸福了,她每天可以吃一個大白饅頭。農婦由於無知,以自己的所見所思,以為皇后幸福的生活狀態就是每天吃一個大白饅頭。而給對方冠以“科學主義”的人文主義者,由於不知道什麼是科學的基礎概念,就想當然的以為科學愛好者都是和自己一樣的人。
他們認為,科研工作者,科學愛好者那麼的尊重科學,那麼,他們在生活中肯定是一切以科學為唯一的行為規範。其實,這是對科學基礎概念完全不懂 人的妄想和無知。
就以我為例,基本上擁有了鑑別絕大多數偽科學和迷信的能力,我很尊重科學的精神,但是,我有沒有在生活中“一切以科學為唯一的行為規範”呢?絕對沒有。我日常生活也喜歡背誦唐詩宋詞,比如,唐詩中說“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就很喜歡,我也沒有拿“科學”來衡量唐詩宋詞,說“銀河是星系群,怎麼可能落九天呢?”我還愛看科幻小說,科幻小說裡面很多概念都是虛構的,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我也看得津津有味,沒有以科學的眼光去衡量,說“這是偽科學”。我還看了不少武俠小說,比如金庸的全集,我也看得手不釋卷,我有沒有用“科學”去判斷武俠作品的優劣,說“科學證明,人體不可能產生氣功能量,所以六脈神劍和降龍十八掌是騙人的偽科學”,說“人最多跳兩米多高,什麼武當縱雲梯之類的輕功是詐騙”。我還經常到寺廟道觀去參觀旅遊,作為一個科學愛好者,我自然知道佛教和道教都是迷信,我不信這些東西,但我也沒有以科學的標準去說:這些宗教場所的宣傳迷信,我堅決不去這個地方。我不但經常去寺廟和道觀,如果我遇上和尚大師傅和道長,他們向我致敬,我還會向他們點頭回禮,說不定還掏出幾十元錢意思意思。我也沒有用科學的標準行事,說:這些和尚道士都是騙子,是宣傳迷信的,所以我不要與他們接觸。逢年過節,如果家人要我為祖先、去世的先人長輩燒紙,我也會去燒。我自然知道人死如燈滅,靈魂是不存在的,沒有輪迴轉世,沒有十殿閻羅,我知道燒紙燒的再多,去世的人也永遠不會收到,但是,我也沒有依據科學的觀點去指導我的行為,說:燒紙是迷信,所以我不燒。過春節或者新房搬遷,我也放鞭炮,民間神話認為,放鞭炮是為了嚇唬兇惡的年獸,我也沒有用科學知識說:年獸是神話傳說,是虛構的,所以我不放鞭炮。
不要說我,就是我認識的人,有身邊的,有網路上認識的,他們有高教的教授,醫院的醫生,科普作家,科研機構的研究員,科學論壇的管理員,發明家,以及其他科學愛好者,他們都和我一樣,對文學藝術和民間風俗都和所有的普羅大眾一樣,都是尊重和參與的。我沒有看見一個人在生活中處處以科學的標準去生活。
為什麼有人喜歡給人扣一個“科學主義”的帽子呢?就比如說,北大的一箇中文系的教授,姓孔,上過某講壇的。有一次,孔教授發了一個微博,說,我與氣功大師見面了,他們真神,會隔空取蛇。然後,他就被科學愛好者批評了,說,老孔啊,你千萬不要信這玩意啊,那是騙人的,世界上說有特異功能的都是騙子。孔教授面子上掛不住了,生氣了,說,你們都是科學主義者,信科學的都是雜碎。孔教授的粉絲,主要是玄學愛好者,就在一邊幫腔:你們不要迷信科學,科學證明不了的多了去了,特異功能沒有被發現,不代表它不存在。
為什麼孔教授發這麼大的火呢?因為他信仰這個東西,信仰的反義詞就是理性。比如說,你信仰某一個神,可是有人告訴你這個東西是不存在的,你肯定要生氣。以前幾千年了,都是神學家和巫師特別牛,老百姓對大這些人看見了都特別尊敬,不敢得罪他們。得罪他們萬一觸怒了神靈可吃不了兜著走!可是科學崛起了,這些老古董沒有什麼人信了。以前科學還是小弟的時候,神學趾高氣揚,要小弟每天給它們請安問好,現在科學成了大腕,對他們那套不太感冒,今天說超自然現象沒有發現,明天說諾亞方舟沒有找到,後天說宇宙不需要上帝推動。你說,這些神學老古董氣不氣啊?以前,我信仰的神香火鼎盛,我和我的信徒天天撅著屁股給上神磕頭,可你們這幫渾小子居然不磕頭了,我磕頭,你們不磕頭,多尷尬,這樣發展下去沒有人信我的這一套了可怎麼是好?於是,神學家和玄學愛好者對科學投去異樣的眼光,說,你們這幫渾小子是不是欠揍?你們什麼都以科學來批判我們,我們還要不要混?你們太狂妄了!什麼都用科學的標準來做事情,你們太極端了,弄的我們沒有飯吃了。
就這樣,神學家和玄學愛好者編造了一個詞——科學主義者,意思就是說,你們不總說信仰就是迷信嗎?你們什麼都以科學的標準做事情,那就是信仰科學,既然有了信仰,那就是迷信,我們也是迷信,迷信對迷信,扯平了。你們科學不要來干涉我們的信仰領域,你們沒有資格用科學來研究我們的信仰,誰研究這個做這個,誰就是蠢貨。
其實,科學恰恰就不是信仰。信仰的核心是服從權威,以權威的聖言和經典著作為最高標準。而科學的核心是不服從權威,在科學裡面有偶像,但是科學不需要聖人。任你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大學校長、科學院院士,如果說了脫離常識的話,而拿不出確鑿的證據,我們一概質疑你。
清華大學趙南元教授說的好:
所謂“科學主義”,如果存在的話,也只是哲學史(而不是科學史)上的一個流派,是某些哲學家對科學的看法而已,與科學本身並無關係,與科學家也沒有關係。如果有誰真的要反對“科學主義”的話,應該到哲學家中去尋找科學主義者,而不應把矛頭對準科技界。把“科學主義”說成是科技人員乃至熱愛科學的公眾的“預設配置”,視廣大科技人員如“敵佔區”,向公眾散佈妖魔化科學的言論,當然不是反對什麼“科學主義”,而是地地道道的反科學。 -
5 # 使用者63859711
我認為科學主義是社會上存在的客觀現實。重要的!但不具思維的維一性。
(主義是指人類社會的某類思潮)
(科學是一種以分析為基本特徵的思想維方式)
回覆列表
當然存在了!只要不超過大綱相信什麼就會存在什麼!就算不存在也會被創造出來!這是文明的來源也是發展的必要基礎!就像大部分人相信上帝上帝就真的存在!只不過木有相對的力量和能力,所以只能成為大綱的一部分!就算有衝突他也什麼也做不了,他還小隻是剛塑型。虛無縹緲!你們相信科學科學也會存在只是太弱跟不上被同化速度所以顯現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