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坐嘟嘟

    1.方是那位與丁汝昌爭奪妓女的主吧。艦長與艦隊司令明爭暗鬥。

    2.方出身福建船政學堂,丁汝昌則是李鴻章淮軍體系。北洋水師更像是政治較量下拼湊起來軍隊。

    3.有人想打贏,有人不想打。

    4.以上純屬個人揣測。

  • 2 # 不沉的經遠

    方伯謙在甲午戰爭中兩次逃跑是因為過於享受生活,加上沒有參加過實戰,因此突然在戰場上看到血淋淋的場面就慫了。

    如果不是最後在甲午戰爭中兩次逃跑,方伯謙在北洋水師中確實可以算做的很成功了。還在馬尾船政學堂學習時,方伯謙的成績就很不錯,所以第一批留洋學生裡就有了他的一個名額。

    而且方伯謙很會做人,在意識到李鴻章以劉步蟾為首的福建籍馬尾船政學堂學生拉幫結夥不滿以後,主動向李鴻章靠攏,因此得到重用,不僅參與了《北洋水師章程》的修訂,還出任“濟遠”艦的管帶,中軍左營副將,成為繼丁汝昌、林泰曾、劉步蟾、鄧世昌之後的第五人,可謂春風得意。

    方伯謙在北洋水師任上也很會享受生活,不僅娶了一妻三妾,還廣置房產,在福州、威海和煙臺都買了房子,和鄧世昌以艦為家的儉樸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然,目前並沒有查到“濟遠”艦日常的訓練情況,倒也不能說方伯謙在軍事訓練上也很鬆懈。不過過於舒適的生活顯然消磨了方伯謙的意志,讓他不怎麼像一個軍人。

    在豐島海戰中,當方伯謙所在的司令塔中彈,大副沈壽昌戰死,鮮血飛濺了方伯謙一身,也許就是這血腥的一幕摧毀了他的戰鬥意志。方伯謙隨即逃離司令塔,躲避到有裝甲甲板保護的舵機艙中,並下令掛出白旗逃跑。此時的方伯謙可能已經徹底失去了參加戰鬥的勇氣。所以在黃海海戰時,他指揮的“濟遠”艦一直躲在陣列後面,遲遲不肯就位。而在海戰不利時,方伯謙再次率艦逃跑。

    豐島海戰後的“濟遠”區域性

    而豐島逃跑以後,方伯謙透過謊報戰功躲過一劫,這無疑也助長了他的僥倖心理。因此在黃海海戰後,雖然軍中同僚勸他早走門路,方伯謙卻表示無所謂,認為朝廷不會真的怎麼樣,最多革職而已。

    朝廷仁厚,安有殺總鎮刀耶,如或苛求,盡以革職了事

    所以方伯謙很明顯是安於享樂,又在豐島海戰中被殘酷的戰爭嚇破了膽,加上心存僥倖,才會表現的如此不堪。

  • 3 # 在下古麒

    1867年,十五歲的方伯謙考取福建船政學堂,從此開始學習海軍相關的本領。在1877年,方伯謙被選派為第一批留學生前往英國學習軍艦的駕駛技術,學業得到認可,被留學生洋監督斯恭塞格稱其為“水師中聰明諳練之員”。

    在1881年,方伯謙算是正式參加工作,被調入北洋水師,委帶“鎮北”炮艦。此後,方伯謙又擔任“威遠艦”的練船管帶。後來,方伯謙有逐漸嶄露頭角,顯示出自己的軍事才能,得到了上級的認可。在1885年,因援護北韓有功,經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奏保,升補遊擊,並賞戴花翎,甚至在1891年獲得“捷勇巴圖魯”勇名。

    可以說,方伯謙的履歷也是極為豐富,而且還有李鴻章的賞識,前途一片光明。可是在歷史上,方伯謙也是一位極具有爭議的一個人物。一方面,方伯謙在事業上的能力確實是很出色,可是在另一方面,方伯謙卻又貪圖享受。

    在被調入北洋之後,方伯謙就將家眷遷到了天津,隨後又在多地置辦房產,並且娶了多位姨太。而在方伯謙置辦家產的同時,與其同期的鄧世昌在參軍之後就僅僅回過三次家,與其形成鮮明的對比。

    在1894年方伯謙受令赴朝參戰後,儘管朝廷對方伯謙表示了嘉獎,看似方伯謙擊退敵艦,但是李鴻章在給丁汝昌發電說:“方伯謙牙山之役敵炮開時躲入艙內,僅大二副在天橋上站立,請令開炮,尚遲不發,此間中西人傳為笑談,流言佈滿都下”。

    在黃海海戰中令眾人徹底看清了方伯謙的怯懦,北洋水師與日本海軍激戰正酣,甚至“超勇”、“揚威”都已經中彈沉沒擱淺了,可是方伯謙卻下令讓“濟遠”逃出陣外,而戰鬥力強的“濟遠”都逃了,僚艦“廣甲”自然也跟著逃走了。而這個時候和“濟遠”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致遠”艦管帶鄧世昌衝向敵艦。

    後來方伯謙回到旅順,找了個藉口說“濟遠”艦需要修理,無法參戰,這自然是騙不了李鴻章的。李鴻章因而作出奏請:“茲據丁汝昌查明,‘致遠’擊沉後,該管駕方伯謙即行逃走,實屬臨戰退縮,應請旨將該副將即行正法,以肅軍紀。‘廣甲’管帶澄海營守備吳敬榮,亦隨‘濟遠’逃至中途擱礁,咎有應得,惟人尚明白可造,可否革職留營,以觀後效。”後來朝廷震怒,著其就地正法。

    其實,簡單來說,有因必有果,正是因為長久的得意令方伯謙丟失了一個軍人該有的信念,而使得他越發的貪圖個人的享受卻不顧國家的危亡,這也使得他落得個身死名汙的下場。

  • 4 # 陳悅漫步海邊

    有關北洋海軍的問題問海研會就對了,陳悅來解答。

    北洋海軍副將方伯謙在甲午戰爭中因臨陣脫逃而被處死,是北洋海軍歷史上的一個恥辱事件,而對方伯謙個人來說,更是悲劇。

    (北洋海軍軍官方伯謙)

    方伯謙早年就讀船政後學堂駕駛班,曾留學英國,選入北洋海防後,以精明著稱,受到丁汝昌的信任和倚重,曾參加《北洋海軍章程》部分條文的編訂,但最後竟然落得這樣的下場,究其原因而言,可以分為主觀、客觀兩層,而主客觀原因實際上又是互相作用的。

    主觀原因·沒有做好為國赴死的準備

    甲午戰爭中很多殉國的北洋海軍軍官(也可延伸到陸軍軍官方面),大多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這些軍人在戰爭之前,很多都做好了為國捐軀的思想準備,如“經遠”艦軍官陳京瑩等,都曾用不同形式做出過這種意思表示。而平時一遍遍想好了要為國捐軀,做好了這種思想準備的軍人,遇到生死選擇的關頭,往往就能意志堅定地做出赴死的抉擇。

    (方伯謙在劉公島上所購房產的房契。現存英國外交檔案館。)

    而就方伯謙而言,可以說,他只是把所從事的海軍視作是一份高薪的好工作,而沒有想到這個職業的高危性,沒有認識到軍人是一個隨時要無條件地為保衛國家而付出生命的職業。

    也由此,根本沒有想到要去死的方伯謙,在戰場上面臨生死抉擇的關頭,幾乎自然地選擇了生的僥倖。

    這種和平時期軍人沒有理解直接職業的性質,只把軍裝當成是一份好工作,而一旦大事臨頭,根本豁不出去的悲劇,是直到今天依然有其鏡鑑價值的教訓。

    客觀原因·豐島海戰中疑似精神崩潰

    在客觀原因方面,梳理一下方伯謙從一名精明能幹的海軍軍官滑向貪生怕死之徒的過程,就能清晰地看到一個他的精神發生巨大變化的關鍵點,即豐島海戰。

    1894年7月25日,由方伯謙任隊長的“濟遠”“廣乙”分隊在北韓牙山外海遭到日本海軍偷襲。在海戰之前乃至海戰開始後的一段時間內,方伯謙的表現並無不妥,而變化則發生在“濟遠”司令塔中彈之後。

    (“濟遠”艦CG圖。圖中煙囪前方的白色碉堡狀建築物就是司令塔)

    司令塔,是19世紀蒸汽軍艦上核心的駕駛、指揮部位,類似一個裝甲的小碉堡。通常司令塔的位置比較隱蔽,但是“濟遠”艦的設計中帶有缺漏,把司令塔布置在了飛橋上,處在一個非常明顯的暴露位置。

    豐島海戰後不久,日艦發射的一顆炮彈擊穿了司令塔的裝甲,直接飛入司令塔內。當時方伯謙和大副沈壽昌等站在司令塔內指揮,突然射入的炮彈擊中了方伯謙身旁的沈壽昌,據記載,沈壽昌的頭部被擊中粉碎,只剩下下顎掛在司令塔內的傳話筒上,而沈壽昌的腦血潑灑在一旁的方伯謙身上。

    (新聞畫,“濟遠”艦司令塔豐島海戰中被擊破後的景象)

    自此之後,方伯謙的表現開始變得不正常,用俗話說就是嚇破了膽。根本沒有做好赴死準備的方伯謙,在經歷了這麼一番恐怖的情景後,立刻逃出司令塔,逃到了“濟遠”艦水線下的舵機艙位置。後來又命令掛白旗、日本海軍旗逃跑。又發生了偽造航海日誌等惡劣行為。

    到了9月17日黃海海戰時,方伯謙仍在“濟遠”的司令塔內指揮。可以想見,再站在這個位置,會帶有如何的恐懼。可能是在豐島已經嚇破了膽,以至於黃海海戰時“濟遠”艦始終遷延在後,最後第一個逃回旅順。

    由這些跡象分析,有理由相信,方伯謙在豐島海戰後已經處於某種精神崩潰的狀態。

  • 5 # 深度工場

    方伯謙從小就被認為非常聰明。所以才能在1867年考進福建船政學堂,隨後有留學英國學習海軍。留學生洋監督斯恭塞格稱其為“水師中聰明諳練之員”。

    但是,方伯謙和很多人一樣,平時的時候,聰明幹練,業務能力很好。但是一到戰場上,就發生精神崩潰,神經錯亂的情況。

    這類人到軍隊裡,其實就是為了加官進爵,謀求升官發財。《東方兵事紀略》記載:“琅威理去,操練盡弛。自左右翼總兵以下,爭挈眷陸居,軍士去船以嬉”。軍官們拼命置辦房產。

    濟遠艦管帶方伯謙家的房契顯示。“從房契上看,當時方伯謙在劉公島上共有28處房產。”方伯謙這是發財去了,哪裡是去練兵打仗?直到大戰來臨,李鴻章才急電丁汝昌,令“各船留火,官弁夜晚住船,不準回家”。

    中國古代戰爭,方伯謙這種人非常多。我們從古近代戰爭史上,可以看到數不勝數的,莫名其妙就全軍崩潰,或者將領實戰一下子就神經錯亂的戰例。

    這些人從軍打仗,並不是為了獻身報國,也沒有想忠君。就是把從軍當做一個升官發財的工具,就盼著靠著這個途徑,買房置地,養小妾。他們的兵只是混餉銀口糧,也從來沒有想過忠君報國,血戰沙場。

    這些將領和士兵平時有模有樣,一旦到了戰場上,戰鬥遇到逆風,或者硬仗,甚至是白刃戰。就會發生莫名其妙的大崩潰,腦神經完全崩潰錯亂。只有不怕死的人,才能在槍林彈雨當中,冷靜的思考和進行各種戰術動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將會是怎樣是什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