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姜建強在東京
-
2 # 守護者3094083
首先宣告,我個人並未去過日本,但是接觸過不少日本友人。他們給人的印象就是拘謹,守紀律,懂禮貌,並且社會等級森嚴,階層概念深入骨髓。對於日本人這種性格來講,無不與他們所處的地域環境有關。日本本土佔據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地震,海嘯,火山噴發等自然災害,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大自然奪去生命。而且該地區礦產資源也不豐富,資源較少。
所以日本人為了活下來,或者是為了活的更好些,就必須更多的依靠人的力量。例如利用豐富的漁業資源捕魚,利用每一寸土地進行耕作,每一分草場進行養殖。同樣日本的發展走的 也是依賴不斷創新,不研發的以技術為主的發展路線。在發展的道路上,他們學會了必須依靠集體的力量。所以日本社會重視集體,而壓制個人個性。重視發展創新,重視工匠精神,而鄙視社會弱者,無能之人。
在這種重壓之下,人的性格往往會發生扭曲。表面因迫不得已的社會規矩和嚴酷的競爭狀態所壓抑,而內心的負能量得不到有效的釋放。一旦爆發,就會將扭曲的個性反噬社會。我個人認為這就是日本人人性中陰暗面的成因。
放眼望之,世界上如德國,英國,均有此性格。
確實,最近日本27歲的奇異殺手白石隆浩,割下9人人頭的奇異殺人,引起了我們的反思。日本人何以能有這樣的奇異心理和奇異行為的呢?如果從精神心向上探尋的話,我們能發現什麼呢?
這令我們想起不少人讀過的谷崎潤一郎的美文名篇《陰翳禮讚》。這篇文章被譽為是揭示日本人美意識的最佳之作。日本人確實是在長年幽暗的房間裡生活,不知不覺地在陰翳當中發現了美。無可否認,正是這種以陰翳、昏暗、幽深為其美學特徵和精神心向,造就了寂寥素撲、古雅閒靜的日本文化模式,而正是這一模式又使得日本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打上了自己鮮明的個性色彩。
但問題似乎還有另外一面。我們在觀測日本人日常行為時,我們在考察日本人精神心向時,又不能不看到陰翳的美意識在長期的歷史積澱中,也給日本人帶來的的另一面。這是怎樣的一面呢?
說白了,這種陰暗心理發展到極致,走向極端就是奇異的變態的殘忍的殺人。這在日本社會也能經常看到。如概述近20年日本社會的重大殺人事件就有:1999年,一日本人在自己的住所殺害了一位41歲的情人,然後殘忍地用刀割下她的陰部存放於家中的冰箱裡,想起來還取出看一下;2000年,一日本人在酒裡下迷魂藥強姦了在六本木酒吧做小姐的英國空姐露茜,然後將其殺死並用電鋸對其解屍。屍體被埋于山洞裡,其頭部還用水泥澆注過;2001年,一位有身份的家庭主婦,因其忌妒鄰居的6歲小女孩有可能勝過自己的小孩而考入重點學校,便在其從幼兒園回家的路上將她掐死在公園的廁所裡;2002年,一名在大阪的日本男子,手持短刀衝進一所小學校,對其正在上課學生一陣亂砍,一氣殺了七名兒童;2008年,在東京著名瀕海休閒區臺場的一公寓內發生驚人分屍案,一名菲律賓歡場妙齡女郎被其日本情夫斬屍十多段,放其洗衣機裡攪碎。部分屍首碎片還被鎖在車站的存物櫃內。這位48歲的兇手竟然是一個冷血的“分屍大王”。9年前,他也以同樣方法殺害了一27歲菲律賓女郎,不同的是當時他是將死屍肉塊切片後丟到廁所裡;2016年,在相摸原市殘疾人福利院工作的一名男子,瘋狂地在“津久井百合園”內殺死19名殘疾人。再加上這次27歲的白石隆浩冷血殺人,更是日本人陰暗心理走向殺人的最好註釋。
陰翳之美導致了陰暗心理。日本人也深知自己的這一弱點所帶來的種種弊端,因此在在最近幾年也特別流行“明るい/AGARUYI”(其意為性格開朗明快之義)的話語。在入學、就職、升遷等面試時,日本人問得最多的,考察得最多的也是這個問題。因為知道自己有陰暗的心理,因此也就不想招進來的人也有這種心理或少有這種心理。
然而問題的難度在於,那些陰暗心理很深的日本人,表面看是很難看出的。他們用誠實、服從、聽話的“假面”把自己包裹起來,給人產生錯覺。然後在人們毫無防範之際幹出荒唐的令人恐懼的事情。如突然把不相識的人從月臺上推下去,被正好使過來的電車當場壓死等。這是我們在與日本人打交道時所必須注意的一個問題。這正如有一位美國學者所說過的那樣,日本人會在毫無預警的狀態下,突然之間做出個一個令人吃驚的舉動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