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坯逆翹楚的盜閒居
-
2 # 大丞相大元帥
趙括更強吧。首先,趙括面對的對手是白起;馬謖面對的對手是張郃。白起是中國歷史上能進前十甚至前五的名將,而張郃雖然是三國名將,卻連前一百都沒進去,從對手的實力上講,趙括勝。
其次,趙括當時被圍在低谷,仍然堅守四十六天,而馬謖被圍在高地,兩天半就敗北,從堅守時間上看,趙括勝
最後,趙括戰死時,趙軍死亡二十五萬,秦軍死亡二十萬,傷亡比例一比一,馬謖突圍時,蜀軍幾乎全軍覆沒,而魏軍幾乎沒有太大傷亡。從殺敵數來看,趙括勝
從單獨領兵前的戰績來看,趙括長平之戰前沒啥作為,而馬謖在七擒孟獲時提供了攻心戰術,深得諸葛亮讚賞,從這點來看,馬謖勝。
其實二人都是人才,只是他們領導把他們放錯了位置。就像某篇文章裡講到的:有時候,誤用人才比誤用庸才,帶來的危害更大(別問我哪篇文章,我也不記得了)。
-
3 # 世界第一人嬴政
那不是廢話嗎?當然趙括啊。趙括的對手是白起,白起是中國能排名進前十的名將。而馬稷的對手是張郃,張郃連前200名都進不了。趙括戰死前趙軍死亡25萬,而白起也說秦軍傷亡過半,連白起都贊趙括是個軍事天才。趙括被包圍46天,趙軍都還沒有亂,直到趙括戰死,趙軍才投降,而馬稷才幾天就全軍覆沒了
-
4 # 驕然
馬謖在三國演義裡面。確實沒有什麼本事,但在三國志裡面,卻還是有些能力的,並且很受諸葛亮的器重,也幫諸葛亮出了很多的計策,也立過戰功,但是他確實是在街亭之戰當中失敗,迫不得已被諸葛亮所殺,諸葛亮痛殺愛將,也是身不由己,以至於諸葛亮在馬術時候,還答應他撫養他的家人,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馬謖也是有本事的人。趙括從來就沒有帶過兵打過仗,他有生以來第一次掛帥出征,就是長平之戰,並且是兵敗被殺,從這點看,趙括確實是一個不會打仗的人,如果讓趙括和馬謖打仗,我覺得他不是馬謖的對手。這就是我的看法
-
5 # 優己
肯定趙括贏!趙括這個人雖然不適合當統帥,不會用謀,但卻是一個合格的前鋒!他的老爹趙奢給他的定義也是,善迷陣仗,少用智謀,如使之為帥,則兵士之災也!也就是說,趙括這個人喜歡當面鑼對面鼓的排兵佈陣打硬仗衝鋒,卻不善於使用計謀與敵軍周旋!這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說他是優點,他敢於衝鋒陷陣與敵軍拼殺,比如,闕與之戰,父子二人出戰,趙括領兵當先鋒,殺敗秦軍八萬,這可是一場真正的血戰!(也正是這場戰給趙括後來贏得任帥的機會)也就是說,趙括在趙國的表現跟猛張飛一樣,雖然不是帥才,但當一員虎將還是搓搓有餘的!比如,他自己就戰死在長平,拼殺秦軍三十多萬。
馬謖則不同了,馬謖善於謀劃,比如街亭戰役中,他駐軍山上,佔盡地利,按著他的謀劃,如果魏軍攻入山谷的時候,有一支部隊從背後切斷魏軍,讓魏軍無法增援,然後跟入谷的魏軍打硬仗,則很有可能可以全殲魏軍前軍,只是馬謖在見到張郃後傻了,狹路相逢勇者勝,可是他是孬種,根本不敢迎戰,空有謀劃卻只能龜縮在山上,讓數萬魏軍將其團團圍困。假如趙括來打街亭這一仗,魏軍根本打不過他!而讓趙括與馬謖兩人對陣打仗,趙括將直接秒馬謖,因為馬謖都不敢迎敵!
回覆列表
這問題蠻有意思,雖然是扯淡,但也不妨推演一番。
基本前提:馬謖、趙括兩人領兵PK,不考慮諸如副將、謀士、後勤保障等因素的影響,他們各自所率之十萬大軍必須型別一致且戰力相當。
第一戰:街亭1.馬謖守,趙括攻
馬謖仗恃南山的地勢,放棄水源,只留下少部分兵力當路下寨據守城邑,而將大部隊駐紮在南山上。
趙括領兵十萬來攻。
趙括畢竟有豐富的“紙上談兵”經驗,此時最可能做出兩種選擇——
(1)極其藐視馬謖的存在,放棄圍攻南山,掃清大路的薄弱防禦後直取街亭。
此時,馬謖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下山追擊趙括,因為街亭的重要性他非常清楚,決不能丟!這樣的話,馬謖的軍陣必然不整,而驕狂的趙括正處於急行軍中,軍陣也不會十分嚴整。兩相混戰,權且算平手。
(2)趙括圍攻南山。
馬謖畢竟不是韓信,不足以憑藉其統率氣質率軍置之死地而後生。而趙括與白起對戰時曾殺傷甚多秦軍(雖然有白起用計麻痺引誘趙括的成分,但趙括的軍事素質應該是蠻強的,只是缺乏變通,太執迷於書中教條),當能封困南山從而最終取勝。
街亭之戰:馬謖守,趙括攻
結局:趙括當能保持不敗,若能有效利用馬謖自處絕境的短板,或有較大的取勝機會。
2.趙括守,馬謖攻
趙括熟讀兵書,應該不會犯險率軍自上南山,而是選擇當路下寨,扼守住通往街亭的咽喉。
馬謖領兵十萬來攻。
要知道,當年趙括雖被白起斷了輜重及補給路線,處於進退不能的絕地。但他仍舊能率領趙軍堅守待援足有四十餘天。在後來實在飢餓難忍之際,趙括還曾親自率領精兵企圖突圍,可惜四次均告失敗,終被射死。
如此算來,縱然馬謖具備不錯的軍事謀略,但他缺乏獨自領軍攻堅的經驗,應該很難攻破趙括的防禦體系。而趙括也深知街亭的重要性,估計不會貿然主動出擊,從而給馬謖用計設伏的機會。
街亭之戰:趙括守,馬謖攻
結局:趙括贏面較大,至少是平手。
第二戰:長平1.趙括守,馬謖攻
基本情況類似街亭之戰:趙括守,馬謖攻。只是馬謖也有了堅固的基地要塞,進可攻退可守。而趙括沒有了必須堅守的桎梏,按照其自負的性格,可能會主動選擇與馬謖硬碰硬的決戰。這樣的話,馬謖或許有出奇兵偷襲的可能。
長平之戰:趙括守,馬謖攻
結局:馬謖如能利用趙括急於求勝的冒進心理,派出奇兵偷襲其基地要塞(當年廉頗之所以選擇在長平防守,就是顧忌於此。一旦趙括離開長平要塞,那馬謖就可以仿照白起之謀,偷襲趙括大軍離開後防守薄弱的長平要塞),贏面較大。若是硬碰硬的話,還是更看好趙括。
2.馬謖守,趙括攻
馬謖的防守能力沒什麼歷史記載,僅從街亭防守南山來看,縱然水源被斷,也不應該致使軍心浮動過大,顯然他個人缺乏足夠的威信和統率力。但從實打實的軍事素質來說,趙括還是要強於馬謖,馬謖擅長的是在旁出謀劃策,而非自己決斷。
長平之戰:馬謖守,趙括攻
結局:馬謖很難有效組織防禦體系,且作為防守長平的一方,施展陰謀詭計的空間受到限制,趙括贏面較大。
第三戰:平原野戰野戰的話,趙括的硬實力要強於馬謖,但馬謖在耍手段方面要強於趙括。
平原野戰之結局:趙括、馬謖的勝面是6:4開。
個人定論趙括的綜合軍事素質應該來說高於馬謖,前提是他能更加靈活應變且有效控制自負情緒的影像。而馬謖嚴格來說也是個妄自尊大,一味糊塗,一味自是的傢伙,只是計謀軍事謀略略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