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橘玄雅
-
2 # 繆清歡
額附是宗室貴女的夫君,共分七級。
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於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並規定皇后(即中宮)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格格"遂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例如,皇太極的次女馬喀塔(孝端文皇后所生)初封固倫長公主,後改為"永寧長公主 ",復改為"溫莊長公主"。
順治十七年(一六六0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即:一、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漢名為"郡主";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三、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四、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五、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在清朝公主和格格的丈夫稱為額駙,是滿語,即漢語的駙馬。
固倫公主之夫為固倫額駙,和碩公主之夫為和碩額駙;格格之夫依次為郡主額駙、縣主額駙、郡君額駙、縣君額駙、鄉君額駙
清代“額駙”是什麼意思?分成多少個等級?
清代“額駙”是滿語“efu”的音譯,所謂“efu”,其實就是漢語“女婿”的意思。所以在口語上,任何旗人家的女婿,都是可以稱呼為“額駙”的。但是,一些高等宗女的“額駙”有專門的“爵位”,即“額駙爵位”,所以在官方文獻上能見到的“額駙”,一般指的就是這些高等宗女的丈夫“額駙”。
清代宗女一共有10個等級,10個等級依次為:固倫公主、和碩公主、郡主、縣主、郡君、縣君、鄉君、五品俸宗女、六品俸宗女、閒散宗女。這10個等級之中,除了五品俸宗女、六品俸宗女、閒散宗女這三個等級的“額駙”沒有品級外,其餘的7個等級的額駙都是有“額駙爵位”的。
分別介紹如下:
1.固倫公主的額駙,爵位為“固倫額駙”。這個爵位的品級等同於固山貝子,是相當高的爵位,比異姓大臣的“一等公”還要高很多。
2.和碩公主的額駙,爵位為“和碩額駙”。這個爵位的品級等同於超等公,即和異姓大臣的“一等公”等同品級。
3.郡主的額駙,爵位為“郡主額駙”。這個爵位的品級等同於武一品,相當於五等爵裡的子爵。
4.縣主的額駙,爵位為“縣主額駙”。這個爵位的品級等同於武二品,相當於五等爵裡的男爵。
5.郡君的額駙,爵位為“郡君額駙”。這個爵位的品級等同於武三品,相當於世職裡的輕車都尉。
6.縣君的額駙,爵位為“縣君額駙”。這個爵位的品級等同於武四品,相當於世職裡的騎都尉。
7.鄉君的額駙,爵位為“鄉君額駙”。這個爵位的品級等同於武五品,相當於世職裡的雲騎尉。
也就是說,一個普通的旗人男性,只要娶了這種高等宗女為妻,無論他之前的身份多麼低,一下子就可以獲得相應的額駙爵位和品級,獲得了品級之後,還有相應的俸祿,並且朝廷還會依照品級派給差事。
假設一個普通的旗人男青年,只是一個八品的筆帖式,但是被親王看中,娶了親王的側福晉所生的女兒。按例,這個女兒被封為郡君,這位男青年也就成了“郡君額駙”,一下子成了“三品”。成為了三品官的郡君額駙,自然不能繼續當八品筆帖式,因為他的品級已經上去了,所以要直接升轉。清代規定,郡君額駙視輕車都尉,初官一般是前鋒參領、護軍參領、陵寢總管這種三品武職,或者郎中、科道這種五品文職,而且這還只是“初官”,一旦晉升,就是副都統一級,很容易進入中樞。
所以說,娶了高等宗女成為“額駙”,是很多青年“一步登天”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