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右史

    賜姓賜名是一種激勵制度和權力派生。 相信大家看過《神探狄仁傑》吧,契丹首領李盡忠反叛,武則天怒斥,說改“李盡忠”為“李盡滅”,發兵征討,實際上賜姓賜名都具有依附性和妥協性,是一種對功臣或異族的收買方式。

    《新唐書·李勣傳》雲:“帝喜曰:‘純臣也。’詔授黎州總管,封萊國公。賜姓。”賜李姓已經是莫大的榮譽,世與李世民字同,需要避諱,故而去掉了。

    姓和氏,原先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絡的,到了漢以後才逐漸統一起來。中國古代的“賜姓”由來已久,其最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周天子在封邦建國的同時,也對部分國族的原有之姓加以政治上的考慮。在當時,賜姓還不能納入激勵的範疇,其更主要的還是當新興的周王朝還無力掌控全域性、不得不承認某些古老國族的固有統治時所採取的一種妥協手段。《左傳·隱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 杜預注:“因其所由生以賜姓,謂若舜由媯汭,故陳為媯姓。”

    秦代之後,賜姓分為三種:1、謂天子據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績而賜予姓氏。2、多指以國姓賜與功臣,以示褒寵。3、還有賜他姓、賜惡姓幾類,賜惡姓同“賜死”,極為嚴厲,武則天時期對李氏舊人、王皇后親族賜過不少惡姓,如虺等。“坐不改姓,行不改名”是華人的家族血緣情結。賜姓真正成為一種激勵措施是在秦漢以後。秦漢以降,“天子建國、諸侯立家”的分封制崩潰,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成熟起來,賜姓作為一種鼓勵效忠、懲罰叛逆的措施也應用得愈行愈深入。

    皇帝賜姓賜名是一種榮耀。明代Nautilus鄭和,回族人,本來姓馬名三保,因保駕有功,明成祖賜姓鄭,改稱鄭和。古代統治者給臣民封賜姓氏,以示恩寵,最高統治者把皇族姓氏賜給有功臣民叫賜國姓,這是最大寵愛和褒獎,是一種莫大的精神獎勵,其作用遠遠超過物質賞賜,這是皇帝褒獎功臣、籠絡人心的一種巧妙手段。如漢高祖劉邦恩賜功臣婁敬和項伯纏為劉姓。金代原契丹人習涅阿補之所以因被賜姓“完顏”便“乞依女真人例遷官”,是因為當時被賜“國姓”便可以享有宗室待遇。明·田藝蘅《留青日札·江彬》記載:“彬亦建功,漸謀進用,賜姓朱氏。”

    中國古代的賜姓,既有對功臣、寵臣進行褒獎的賜以美姓,也有對叛臣逆臣進行懲戒的剝奪賜姓恢復原姓和賜以惡姓。剝奪賜姓恢復原姓的情形在唐五代時期最為常見,典型者如羅藝,羅藝於唐高祖朝因歸順被賜國姓“李”,但至唐太宗朝又謀反,於是“梟之於市,復其本姓羅氏。”

    再比如徐勣,他的家族命運很浮沉。徐勣亦於唐高祖朝被賜國姓“李”,但武則天時其孫徐敬業起兵被鎮壓,遂“追削敬業祖、父官爵,剖墳斷棺,複本姓徐氏。”五代時李彥威,李彥威曾被後梁太祖朱溫收為義子並賜姓“朱”,但後來又被責以慢于軍政,貶崖州司戶,“仍復其本姓名。”

    而賜以惡姓則是在南北朝時期即已出現。南朝齊巴東郡王蕭子響永明七年( 489) 叛亂失敗,“有司奏絕子響屬籍,削爵土,收付廷尉法獄治罪,賜為蛸氏。”南朝梁武陵王蕭紀太清五年( 551) 謀反被誅,“有司奏請絕其屬籍,世祖許之,賜姓饕餮氏”。後來隋楊玄感起兵謀反被殺,隋煬帝詔“改玄感姓為梟氏”。唐王皇后、蕭良娣被廢及縊殺,高宗“追改後姓為蟒氏,蕭良娣為梟氏”。唐越王李貞、琅琊王李衝起兵討武被誅,武則天“削貞及衝屬籍,改姓虺氏”等等,都是賜惡姓制度的某種延續。

    實際上,姓氏,在當初作為一種族群的標誌,原先那種社會功能和神密感現在已經基本消失。但在傳統時代,沒有人能抵抗皇權的誘惑。所以 ,基本沒有拒絕皇帝賜姓的,畢竟,帝王喜怒無常。

  • 2 # 玉儒於成

    朝開國功臣徐懋功(李績) 徐懋功(李績)(594—669),原姓徐,名世績,字懋功。唐高祖賜徐懋功姓李,李世績。後又避太宗李世民諱,遂單名績。曹州離狐(今山東東明一帶)人。 徐懋功(李績)在其戎馬生涯中,能謀善斷,有傑出的軍事才幹。初在隋末為瓦崗寨義軍軍師,推翻隋朝殘暴統治。降唐後幫助李世民統一天下,攻滅東突厥,平定薛延陀,征服高麗,在維護國家的統一、維護邊境的安定與和平上戰功赫然。唐太宗曾極口稱讚他“古之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豈能及也”。享年七十六。高宗諡貞武,陪葬昭陵。所造墳墓按照漢代衛青、霍去病故事,形似陰山、鐵山及烏德鞬山,矗立在陝西禮泉縣九嵕山下。上元元年(760),唐肅宗把他與李靖一起,譽為歷史上十大名將之一,配享武成王(姜太公)廟。李績知醫,曾奉敕與許敬宗、蘇敬、于志寧等人編修《新修本草》行於世。另又有《脈經》一卷,系徐氏自撰之書。 瓦崗寨起義 李績出身於土豪,“家多僮僕,積粟數千鍾”。他為人慷慨,仗義疏財,與他父親“皆好惠施,拯濟貧乏,不問親疏”①。大業十二年(616),翟讓在瓦崗(今河南滑縣南)聚眾起義。這時,十七歲的李績也前來參加。他勸告翟讓說:“東郡於公與績皆為鄉里,人多相識,不宜侵掠。滎陽、梁郡、汴水所經,剽行舟,掠商旅,足以自資。”翟讓採納了他的建議,率軍西進,很快攻入二郡境內,掠取公私商船,因而“資用豐給,附者益眾”②,隊伍很快發展到一萬多人。瓦崗軍的發展與壯大,引起了隋皇朝的恐懼與不安,立即派滎陽通守張須陀率軍前來鎮壓。翟讓用李密的計謀,於滎陽大海寺附近同張須陀交戰,李績與李密將隋兵團團圍住,經過浴血奮戰,殺死張須陀,壯大了起義軍的聲威。 李績見李密的才幹勝過翟讓,便與王伯當共同勸說翟讓推李密為主,於是李密被尊為魏公,成為瓦崗軍的最高統帥。不久,李績以奇計於洛水大破隋將王世充軍,因功封為東海郡公。當時,河南、山東發生了嚴重的水災,餓殍滿野,隋煬帝雖命令開黎陽倉救災,但由於政令紊亂,倉吏又不能及時散發,致使每天餓死數萬人。李績遂向李密獻計說:“天下大亂,本是為飢,今若得黎陽一倉,大事濟矣。”李密接受了他的建議,命他率本部五千人馬向黎陽倉進發,在其他義軍的配合下,當天即攻佔了黎陽倉,並迅速開倉濟貧,任民所取,因而博得了饑民的熱烈擁護,紛紛加入了起義軍,“一旬之間,勝兵二十萬餘”。從而迅速地壯大了隊伍,開創了起義軍蓬勃發展的新局面。 義寧元年(617),瓦崗軍發生內訌,李密設計殺死翟讓,李績也被門衛砍傷。李密將李績扶入帳內,親自為他上藥,並讓李績與單雄信等人統率翟讓舊部,“中外遂定”①。 事後,李密驕傲自大,又不撫卹士兵,倉糧雖多,但府庫無錢帛,戰鬥獲勝,又無所賞賜,兵士不滿。李績見軍心不穩,一再提醒李密,指出他的失誤。李密很不高興,遂命他出鎮黎陽。“雖名委任,實亦疏之”②。 宇文化及於江都縊殺隋煬帝后,率十萬大軍北上,奔東都洛陽而來。越王楊侗剛即帝位,自度抵擋不住,遂誘降李密,命他討伐宇文化及。李績奉命守倉城,於城外掘深溝,加強守備。宇文化及來勢洶洶,架設攻具,四面攻城,但受深溝所阻,不能到達城下。李績又於溝中挖地道,出擊敵人,宇文化及大敗而去。 武德二年(619),李密被王世充擊敗,入關降唐,李績仍據守黎陽等十郡之地,未有歸屬。後聽從魏徵的勸說,決定歸唐。他對長史郭孝恪說:“魏公既歸大唐,今此人眾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獻之,即是利主之敗,自為己功,以邀富貴,吾所恥也。今宜具錄州縣名數及軍人戶口,總啟魏公,聽公自獻,此則魏公之功也。”於是派人至長安獻於李密。使者初到京城,唐高祖聽說沒有表奏,唯有給李密的信函,感到奇怪。使者奏明瞭李績的本意,高祖十分高興,並稱贊他“感德推功,實純臣也”。即詔授他為黎陽總管、上柱國,加右武候大將軍,封曹國公,賜良田五十頃,甲第一區。其父李蓋也受到了封賞。並令李績統“河南、山東之兵以拒王世充”。

  • 3 # 公子皇羽

    徐懋功本名徐世績,字懋功,也就是隋唐演義中的軍師徐茂公,後被唐高祖李淵賜姓國姓“李”,因此也叫李世績,後因避諱唐太宗李世民,稱李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餐主要是什麼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