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地理沙龍
-
2 # 人民正能量
河西走廊成為中原王朝西區的必經之地,這個是完全正確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自從西漢的張騫出使西域發現了河西走廊以後的歷朝歷代,一直到今天,鐵路、公路的的走向,河西走廊都有很多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首先中國的西部地形主要是高山、高原和荒漠地形,中原連線新疆的唯一一塊平原和綠洲就是祁連山腳下的一片長的走廊,這片走廊不僅是河谷類的平原地形,這樣的地形是最利於交通和行走的,也是最方便的。其他的無論是高原還是山地,交通不便,容易迷路,而且也走不到目的地。
其實在河西走廊裡,由於得益於祁連山上的高山融水,一直流到祁連山下面,就形成了廣袤的綠洲,這樣就形成了物產豐富,馬牛羊遍地的局面,不但適合生產而且對於西行的人來說,也可以做一個很好的補給和供應。
再次,這樣一個良好狹長的走廊地帶就客觀上形成了一個重要的戰略地帶,從中國歷史上看,凡是控制了河西走廊的中原王朝,就能夠很好地經略新疆,凡是失去了河西走廊的王朝,整個王朝就很被動,很容易被北方的遊牧民族進攻和欺凌。漢唐由於控制了河西走廊就能夠很好地控制新疆,在北宋時候,由於西夏控制了河西走廊,那麼整個北宋的形式就特別被動。不難看出河西走廊的戰略地位是特別重要的,也是歷代統治者極為重視的。
-
3 # 愛汕美食
那我先說下河西走廊的名稱由來吧,它是夾在祁連山與合黎山、龍首山等山脈之間,所以比較狹長筆直,就像我們的走廊差不多,又因為是在黃河的西邊,所以稱為“河西走廊”。
1. 地理位置決定了西去只能走這條路。河西走廊北面是阿拉善高原,全是戈壁,人煙寥寥,南面是青藏高原,高山峻嶺,環境十分惡劣,所以夾在中間的河西走廊就成了大部分人西去的唯一道路。
3. 補給。因為從中原西去,路途遙遠,古時候交通不便,車馬速度比較慢,那一路西行,如果補給沒帶夠或者缺少某種物資的時候,走河西走廊便能得到補給和休息,減輕了的路途的負重。
-
4 # 行學組
河西走廊都夾在祁連山與合黎山、龍首山等山脈之間,狹長且直,形如走廊,因地處黃河之西,被稱為“河西走廊”。
有一種觀點認為,歷史上等中原的漢王朝,佔領了河西走廊以後,就好像從中間訂了一個楔子,迫使北方的少數民族,一分為二,從而大大減少了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對中原王朝的騷擾可威脅。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漢武帝劉徹決策,大將軍霍去病取得的這一個歷史性的戰略勝利,去掉了了漢文化的長期威脅,對於中華民族的貢獻,怎麼評價都不為過,並且使漢文明最終控制了新疆等區域。
當然這只是問題的一面。
另一面對於中華文明史來說,河西走廊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主要的必經之地。在黃河以西,這條長長的走廊,經過歷朝歷代的維護和開拓之後,形成了貿易大道,極大的促進了中國和歐洲的商貿,也極大的促進了文化相互交融和發展。
河西走廊這個稱謂,形象的描述了這一戰略位置的重要性。正是歷史上,雄才大略的祖先,開疆拓土,敢於主動,從戰略上確保了,千百年來中國的西部邊境安寧。即使懂得清淡,在國家極度孱弱的情況之下,左宗棠強勢處理了伊犁事件,使得廣闊的新疆,最終能夠長久依存在祖國的懷抱中。
在這裡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故事,永遠值得後人銘記,並永遠值得我們警示。
當代,中國經濟發展東西不均衡。中央提出一代一路的戰略,不但及時,而且重要。一帶一路戰略的最終落地,必將延續歷史上祖先的光輝,確保中華民族永遠繁榮。
-
5 # 輪臺戍卒
張掖、酒泉、武威、敦煌這些充滿詩意、歷史積澱的地名就是我們中華民族“鑿空之旅”的見證。
我對河西走廊非常感興趣、非常喜歡。西去之路為何走河西走廊而不走高山?也可以再加一種表述為何不走高山和盆地、沙漠呢?
說起河西走廊為何重要,是兩山之間的綠洲文化,至今水利灌溉、農耕發達。也不得不提絲綢之路。絲綢之路進入西域分南、中、北三條路。
而進入西域之前在張掖或者敦煌等地回合前也分為幾條路,只要分析自內地向西至張掖或者敦煌等地匯合出關之前的路線就可知道河西走廊為什麼這麼重要。主要路線如下:1、北線:從涇川、固原、靖遠至武威,路線最短,但沿途缺水、補給不易。
2、南線:從鳳翔、天水、隴西、臨夏、樂都、西寧至張掖,但路途漫長。/3、中線:從涇川轉往平涼、會寧、蘭州至武威,距離和補給均屬適中。只要路線暢通,這條路線選擇的人最多。
4、另外,北宋政府為繞開西夏的領土,開闢了從天水經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即自青海進入柴達木盆地,出柴達木達到絲綢之路南道,沿著塔克拉瑪干南緣通達西域各地。柴達木盆地至今幾乎都是無人區,一大片戈壁,非常難走的。
以上是開發出來的道路。假如非要再選別的可以走的路,才會選擇穿行高山,或者北上騰格里奔哈密從而避開河西走廊(我想沒人會選沙漠的)。
看見,有這四條路線可供選擇,只有“青海道”這一條極難走的路可以避開河西走廊,而且假如不是因為戰爭也不開闢這條路,可見河西走廊的重要。
可以說,無論這幾條路如何,只要這幾條路里有一條路能走,都不會有人選擇從祁連山等高山透過的。另外,推薦幾部紀錄片更好的瞭解河西走廊,NHK新舊兩版絲綢之路、中國拍的河西走廊。非常好看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交通運輸是利用各種交通工具,從而實現人員和貨物的空間位置轉移,目前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包括公路、鐵路、水運、航空和管道等型別。如果,我們把目光倒回到一兩千年以前的古代時期,那麼當時的交通運輸方式中是沒有航空和管道運輸方式的,在陸地上的運輸方式也沒有現代的鐵路和公路,古代的交通運輸方式可以分為“陸路運輸”和“水路運輸”兩大類。
祁連山和河西走廊
就中國而言,東部季風區特別是氣候溼潤的南方地區,河網密佈河湖眾多,利用船隻進行水運是最主要的運輸方式。而在中國的北方地區,特別是氣候乾旱的西北地區,主要的運輸方式就是“陸路運輸”。在生產力水平極為落後的古代,陸路運輸的工具除了利用人類自身之外,那就是利用馬和駱駝等牲畜,來拉車或駝運貨物。這種運輸方式顯然速度極為緩慢,而且如果要進行長距離運輸,就必須要有水源和糧草的及時補給。
河西走廊在年降水量分佈圖中的位置
我們知道亞歐大陸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陸,因此中國的西北地區和中亞地區,由於深居內陸,距海遙遠,降水十分稀少,氣候乾旱,水資源十分匱乏。從中國年降水量分佈圖來看,中國的內蒙古西部地區和新疆大部分地區都是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乾旱地區,這些地區降水少而蒸發旺盛,地表多分佈荒漠自然帶,植被稀疏沙漠廣佈。在缺乏水源補給的情況下,古代商隊幾乎難以向西穿越進入西域地區。
河西走廊位置圖
擺在古代中原王朝往西進入中亞障礙有兩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內蒙古高原地區,雖然地形較為平坦,但是水源匱乏,此外也會受到遊牧民族的威脅。第二方面就是有青藏高原的阻擋,商隊無法逾越青藏高原,只能繞著高原邊緣前進。這樣一來,必經的通道就是青藏高原祁連山以北的河西走廊了。
河西走廊關隘分佈圖
“河西走廊”呈東南西北走向,長度超過1000千米,直接連線中原王朝和西域地區,河西走廊地勢平坦,氣候雖然乾旱,但是河西走廊以南高大的祁連山上有冰川分佈,冰川融化水往山麓流淌,形成了一處處的綠洲,這些綠洲就給來往的商隊提供了水源和補給。在河西走廊上分佈了眾多著名的關隘古城,比如敦煌、嘉峪關、酒泉、張掖、金昌和武威等,對於古代中原王朝來說,守住了河西走廊,就守住了西域進攻的通道。
嘉峪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