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iss咦昂
-
2 # 自辯火火烽
從現象上看,好似如此。從內在看,是一種生物性遺傳習性+生活習慣社會文化+認知感受。
01 生物性遺傳習性的影響
這個無可避免,人類是靠團隊合作得以生存發展,合作群居群作已經融入骨子裡。
然而,現代之後,尤其是現在社會的發展,讓大家之間不需透過人亦可以協作,比如自由職業者,正是如此的表現,這是獨處、獨立的外在表現。
從宏觀上講,必然是合作遠大過獨身處事,而現實上講,人與人之間交流不是必須,比如人+平臺的模式。
02 生活習慣社會文化
除了生物性遺傳基因外,從出生到進入社會,我們一直在群體中生活,而社會文化又一直鼓勵合作、合群、外向社交,於是,獨處被當做一種不合群的表現,被當做一種不恰當的舉動,鼓勵人們去社交,反獨處。
03 認知感受
社會文化的認知,鼓勵合作反對獨處。
這樣的社交合作文化,鼓勵人們將身心放在社會人群中,因而我們都喜歡了身心的喧鬧。當一個人靜止,那種喜好喧鬧的身心就會不自覺的顯現出來,孤獨感也隨之而生。
從小,當我們靜下來,一個人面對自己,當沒有做事,沒有社交交流,沒有在人群中,或者即使在人群中而自己的思想想法都得不到釋放出來交流的時候,內心深處那種悲慼戚的一種孤獨感順間產生。
說是常態,是因為從小就有。
我們無法面對自己,因為身心感覺無處放置,我們沒有學過,而且還被社會文化排斥,社會鼓勵你走出去,融進去。
但是,當我們身心全部放在外的時候,我們都把自己交給了外在,卻迷失了自己就是自己,自己才是中心,世界是自己眼中的世界。
04 我們必然會有一日獨自面對孤獨
孤獨,是一種常態,因為只要我們一人身心,就會顯現。
孤獨,是一種心理感受,與你對獨處的認知有關,與你的心理習慣有關,與你對處境的感受有關。
當你可以獨自面對自己,感受自己的感受,放空對外在的執著,能夠靜下心來無所事事的時候,你能夠從靜中感受到豐富的時候,你只是獨處,卻身心滿足豐富。
這時候,有的是獨處,而不是孤獨!
孤獨,是孤然一身,可以是獨立於世,可以是一種內觀的境界,可以是身心寬大,也可以是悲涼悽慘的感覺,自怨自艾的憐人Ta觀。
獨處,可能會孤獨悲哀,也可能享受寧靜。
孤獨,必然是形影孑然,且內心悲悽。
了悟之後,你可以選。
常態,然也~
回覆列表
孤獨是人生的常態,人生的常態並非孤獨。
人生的常態是選擇。
你可以選擇孤獨與否,快樂與否,善良與否,
無處不選擇。
人生的常態並不是孤獨,而是你選擇了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