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1892年,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繼續,作為加工型工業十分依賴對原材料的獲取,大國紛紛謀求海外殖民地,以獲取原材料對工業生產的穩定輸入。威廉二世也將目光投向了擴充套件海外殖民地,這一點,還是符合當時國內工業發展的需要。

    但是,他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要選擇有價值的殖民地。否則,不僅得不償失,還很有可能拖累整個國家。其實,俾斯麥執政時期,也知道擴充套件海外殖民地的重要性,但他更清楚能帶來經濟利益的殖民地,必須符合這些特徵:

    一是,政治上高度分裂。最好是“形如散沙”的國家,可以在統治期間,不會遭到大規模的反抗,減少殖民成本。二是,物產豐富。這是向海外擴充套件的目的,必須擁有有價值的原材料,可以維持本國的工業生產。

    更重要的是,要有眾多的人口,不僅擁有廣闊的市場,消化本國的工業產品,而且還可以向企業提供廉價的勞動力,獲取更多的價值。放眼全世界,當時符合以上條件的,只有印度。這也是英國,自始至終不願放棄和保護印度的原因。

    除此以外,真正能獲得經濟利益的殖民地不多,大都是既賠錢又分散國力的貧瘠土地。說白了,有利可圖的殖民地早被英、法等國瓜分完了,現在擴充套件海外殖民地,不僅不能帶來經濟利益,還要維護殖民地的正常運轉,增加德國的負擔。

    更何況,德國受地理位置影響,並不適合發展成一個海軍強國,也就無力去保護這些殖民地。然而,虛榮的威廉二世怎會有俾斯麥的深謀遠慮,他根本不考慮能帶來什麼好處,只希望透過開疆拓土、建功立業,來滿足自己作為統治者的成就感。

    無形之中,威廉二世推行建立的全球霸權,成了為殖民地而殖民地。他缺少的不僅僅是政治遠見,而且處處表現出來的咄咄逼人和不可一世,“軍國主義”色彩越來越濃,列強們對此十分戒備,特別是英國,不但疏遠,而且更加警惕。

    不自量力的是,他要與英國進行軍備競賽。

    1897年的德國,外交形勢十分嚴峻。法、俄兩國已經結盟,英國在處處戒備,盟友義大利又是一個“三心二意”、“牆頭草”的國家,只剩下一個老朽“不給力”的奧匈帝國。在威廉二世看來,唯一可行的是發展海軍,威懾英國。

    他的做法是俾斯麥堅決反對的。德國陸軍在當時無人能及,為了平衡態勢,避免英華人猜忌,俾斯麥不主張發展海軍。因為,海洋霸權是英國維護國家安全的根本,誰發展海軍就是挑戰英國的底線,不但不會帶來安全,反而更加不安全。

    可“無腦”的威廉二世,卻簡單的認為,英國之所以不願結盟,就是因為德國還不夠強大。只有將其引以為傲的海上力量比下去,所有的國家才不敢與德國為敵。殊不知,他的做法不僅逼著各大國競相擴軍,而且導致了“反德聯盟”的形成。

    德國的《海軍法案》計劃用6年時間,耗資4億馬克,建造96艘各類作戰艦隻,並在長達14年的造艦過程中,4次調整擴軍計劃。但他不知道的是,英國一直執行“兩強標準”,即英國的海上力量,要大於海軍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相加之和。

    於是,雙方展開了大規模的軍備競賽。讓威廉二世有底氣的是,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德國新研製的“無畏級”戰列艦,擁有革命性的優勢,不僅噸位大,火力猛、射程遠、裝甲厚,而且擁有極強的機動性,可以擊沉當時所有的戰船。

    一下子,將人類海戰帶入到了“大艦巨炮時代”。但超強的戰鬥力是靠金錢堆出來的,一艘“無畏級”戰列艦的造價,相當於現在的35億人民幣。英國也不甘示弱,宣稱德國造一艘,他們就造兩艘,雙方都背上了沉重的財政包袱。

    但英國尚可維持,因為他們有印度可以榨取,而德國沒有,同時,英國只需發展海軍,而德國還有陸軍要發展。到了一戰前,儘管德國的海上力量已排名第二,但與英國仍有不小差距,並受地理位置限制,在一戰中根本沒有發揮作用。

    更要命的是,迫於德國壓力,英國與法國主動“拋棄前嫌”,簽訂了《英法海軍協定》;同樣是在其強大壓力下,英、俄兩國也協調在中亞的矛盾,簽訂了《英俄協定》。至此,一戰中的協約國集團正式形成,這都是威廉二世的“功勞”。

    事實證明,俾斯麥是對的,德國在威廉二世的帶領下走向毀滅。當然,最根本原因還在於德國的皇權制度,皇帝的個人決定極大影響著國家事務,儘管獨裁者本人不具備過人的智慧,但他卻擁有無上的權力,這往往是悲劇的根源。

    更可悲的是,很多聰明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國家毀在獨裁者的手裡,卻絲毫沒有辦法。俗話說得好“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更何況是一個國家,如果勝利,民眾除了一絲榮耀外一無所獲;一旦失敗,他們卻要承受全部的苦難。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 2 # 米洛指揮官

    人類海戰歷史上,將海戰帶入“大炮鉅艦時代”的有兩個因素。一個是人類軍事工業發展出來的戰列艦,包括木質戰列艦和蒸汽時代的鐵甲艦、現代戰列艦。另外一個是美國軍事學家馬漢推出的“大炮鉅艦主義”軍事學說。前者讓海戰形式發生改變,後者讓以戰列艦為遠洋核心的海軍力量有了作戰理論。

    一、工業革命催使海軍進入”大炮鉅艦時代“

    憑著工業革命帶來生產力和生產技術的提高,火炮技術和造船技術得到了更大的發展。這是海軍進入“大炮鉅艦時代”的兩個核心工業因素,它的結晶則全部用在了戰列艦上。早在十五世紀初期,大航海時代裡西歐各個海洋大國相繼進入海洋,為了維護自己的海上利益和海外殖民地,推出了多層甲板和高尾樓的風帆戰列艦,明顯的標誌是其側翼多層甲板上有著多門火炮。其後英國、荷蘭等國建造出了真正的風帆戰列艦。在風帆時代,一艘軍艦火炮越多則火力越強,由此在海軍中形成了建造鉅艦以部署更多火炮增強打擊力的做法——火炮的質量和數量,就等於威力。比如英國的一級軍艦,火炮一百門以上,額定人員870人之多,整個英國的一級戰艦不過十二艘而已!

    ▲風帆戰列艦有著高大的甲板和大量火炮,當時英國是世界上戰列艦實力最強國家

    到了十九世紀中葉,蒸汽機開始出現,隨即出現了鐵甲艦,這也是一種戰列艦。它以金屬為船體,蒸汽動力取代風帆動力,排水量更大,火炮口徑更大,威力更大,相對的,火炮數量減少了,但絲毫不影響火炮在戰艦中的核心地位。這時候的鐵甲艦排水量普遍可以達到一萬噸,還有各種通訊、觀察。指揮等設施。此時的海軍和海戰,大炮的口徑更多就能代表威力,一艘鐵甲艦有多強,看看它的主炮口徑就知曉。各國海軍的鐵甲艦數量等同於各國海軍的實力和世界地位。

    到了十九世紀後期,蒸汽輪機取代蒸汽機成為戰艦動力來源。所以戰列艦的排水量可以進一步增大,主炮口徑也進一步放大。人類依靠工業革命的技術成果,讓“大炮鉅艦時代”開始進入巔峰。1906年,英國海軍下水”無畏號“戰列艦,隨後各國也開始跟隨製造無畏艦這種戰列艦。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列艦海戰——日德蘭海戰,是“大炮鉅艦時代”的巔峰表現。隨後“大炮鉅艦時代”開始一路衰落,當航母和海軍航空兵相繼出現後,制海權從戰列艦手上轉移到航母手中。而日軍”大和”號戰列艦被擊沉則是“大炮鉅艦時代”最後的絕唱。從此海軍進入以航母為遠洋打擊核心的時代。

    ▲德國”卑斯麥“號戰列艦也和”大和“號一樣是戰列艦的代表,是”大炮鉅艦時代“的明星,但”卑斯麥“號最終被英國航母和戰列艦圍剿擊沉。

    二、”大炮鉅艦主義“的伴隨著”大炮鉅艦時代“形成和沒落

    “大炮鉅艦時代"盛行”大炮鉅艦主義“。這是符合以戰列艦為遠洋核心的海權論軍事理論。由美國軍事學家馬漢總結出來,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在戰列艦作為主力的時代,各國對馬漢的”大炮鉅艦主義“學說非常重視。在一戰前後的戰列艦大建造時期,該主義被髮揮到極致。也形成了國家層面的戰列艦建造競爭局面。而一戰的日德蘭海戰,則進一步鞏固了”大炮鉅艦主義“的學說,一定程度上導致二戰中多國對航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大炮鉅艦主義“在二戰破滅。

    ▲戰列艦害怕魚雷攻擊,同時防空火力不足,這是從鐵甲艦開始就存在的硬傷。但裝甲堅厚又使得戰列艦沒有如此容易沉沒

    馬漢的”大炮鉅艦主義“理論歸納概括為:誰控制海洋,誰就控制世界,要奪取制海權就必須建立強大的海軍,就要建造裝備大口徑火炮的重型戰艦。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大炮鉅艦時代“的各國海軍,形成一個主流意識:誰的戰列艦越多,噸位越大,火炮越多,火炮口徑越大,誰就贏得海戰。這種思想一直深刻影響到二戰結束。21世紀後,該思想存在微小,但各國海軍不斷推出更大火力、更遠打擊距離的艦艇主炮,某種程度上也是”大炮鉅艦主義“的延續。

    ▲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大和“號戰列艦,但是也存在先天防空火力不足的弱點。在航母戰鬥群的打擊下,龐大的艦體幾乎不用精確標準都有高命中率

    ”大炮鉅艦時代“因為工業和軍事學說的發展而完善並盛行,但也同樣被軍工發展埋沒。隨著時代的進步,”大炮鉅艦"的戰爭思潮只能作為一個時代的符號而留存歷史長河之中。

  • 3 # 勇戰王聊歷史

    進入大炮鉅艦,是一段很長的歷程。下面,我來簡短說一下這是怎麼回事。

    在最早的風帆戰列艦時代,大家都是木船,火炮也是前膛裝彈火炮,發射圓形彈丸。此時,因為木船防護力“感人”,大家不用裝備口徑太大的火炮就能擊毀對方艦船。同時,也因為火炮精確度“感人”,只能靠增加火炮數量,來加大擊毀敵艦機率。

    也是因此,風帆戰列艦都是數十門火炮。一級戰列艦擁有100門以上火炮;二級戰列艦擁有大約90門火炮,三級戰列艦裝備火炮數量,也在64至74門炮之間。而此時,一級戰列艦平均噸位也就2500噸,定員850人(炮多,需要的操作人員也多)。

    等進入鐵甲艦時代,戰列艦的防護能力增加了。在鐵甲艦時代,一等鐵甲艦排水量在8000-10000噸以上,二等鐵甲艦排水量在5000-7000噸。噸位越大,代表著其裝甲越厚。不過,因為戰列艦蒸汽輪機(動力)技術限制,和鍊鋼技術限制,戰列艦的各部位防護裝甲厚度肯定是有個頂點的,不可能無限制的加“護甲”。在特定部位,可以用到五六百毫米厚裝甲,但是,大部分位置的裝甲厚度在二三百毫米就行了。

    (鐵甲艦的炮臺裝甲很厚,被滑膛炮的爆炸彈擊中之後,只留下一個個彈坑。)

    例如:二戰大和號戰列艦的炮塔正面裝甲厚達650毫米,側面250毫米,後部190毫米。這是戰列艦防護裝甲厚度的巔峰。

    作為“矛與盾”關係的一環,火炮技術也進步了。火炮口徑,也從7英寸、9英寸,一直升級到15英寸!清末,定遠號鐵甲艦裝備的火炮就是克虜伯305mm(12英寸)後膛炮。不過,因為鐵甲艦裝甲厚,火炮威力在鐵甲艦初期有點不夠。

    (19世紀中期,鐵甲艦上裝備的達爾格倫炮。為了提升裝甲攻擊能力,其口徑可達到15英寸。)

    例如上面提到的定遠艦和姊妹艦鎮遠艦,主體裝甲厚度300毫米以上,在黃海海戰被日軍擊中上百次,都沒有沉,後來因為彈盡才退入威海衛以自保。定遠艦最後中了魚雷擱淺後,自爆炸燬的。

    想擊毀一艘鐵甲艦,以當時的火炮技術來說,真是有點難度。於是,因為風帆戰列艦對轟而消失的“撞角”再次出現在鐵甲艦上。木質帆船也可以放下前桅杆撞擊鐵甲艦。義大利和奧地利在利薩海戰中發動大規模撞擊戰。美國南北戰爭時,佛吉尼亞號鐵甲艦在和莫尼特號對轟半天后,曾多次嘗試撞沉對方。但是,莫尼特號太靈活,沒有被佛吉尼亞號撞到。兩艦無功而返。北洋艦隊的很多艦艇,也有撞角。其中,超勇和楊威兩艘巡洋艦更是學習英國,專門設計用來撞擊敵艦的。

    (兩側佈局的大炮)

    這種戰術就影響了之後艦艇炮臺的佈局。在風帆戰列艦和初期鐵甲艦上,火炮是佈置在戰艦側舷的,方便一字長蛇陣對轟。而撞擊戰術的再次上場,讓大家開始想法讓火炮往前方射擊。於是,就出現了左右交錯佈局的炮臺。

    首先使用這種佈局的是英國的“不屈”號。炮臺左右交錯,前面是撞角。兩側4門火炮可以同時向前或者向後射擊。更有利於發揮其主炮火力。

    中國的定遠艦也是類似佈局。艦艇首尾還加了一門克虜伯150mm後膛副炮。

    十九世紀中葉,開始出現後裝式線膛炮(1864)和彈性炮架(1897),並且還有了供彈機,形成艦炮體系。使用的炮彈,也有了更好的爆破彈和穿甲彈。19世紀末,為了對付硬裝甲,甚至給穿甲彈頭部安裝了被帽,以增加穿深。305mm口徑的火炮,能輕鬆擊穿330mm厚的裝甲。

    此時,戰列艦被敵人主炮擊中,肯定會被重傷,甚至被擊沉。戰列艦隻能靠“運氣”和技術,躲避敵人炮彈。而要想率先擊中敵人,就要做到兩點:裝備更大的主炮,以增加射程;裝備更多的主炮,一起齊射,以增加命中機率!

    (無畏號復原圖,10門大根。)

    於是,等到1906年,英國開始裝備無畏號戰列艦,列強們這才正式進入大艦巨炮時代。戰列艦巨炮互毆時代,也才真正到來。無畏艦的主炮全部使用同一型號---10門305毫米主炮,並採用統一指揮火控。這也成為之後戰列艦的標準設計理念-----即“全重型火炮戰列艦”。

    大根超遠距離互毆,賭上信仰的對射,靠著運氣獲勝。這也是大艦巨炮時代的一個特色。

    而說到誰是將海軍帶入“大艦巨炮時代”的人,我覺得應該是英國的“炮術專家”和“英國第一海務大臣”費舍爾爵士。是他牽頭設計出了無畏級戰列艦,讓戰列艦進入全重炮互毆的時代。各海軍強國在英國無畏艦之後,傾其國力建造搭載大口徑艦炮的戰列艦,展開全面的造艦競賽。

    這個人選,就屬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 4 # 一葉楓流

    海軍戰艦進入木帆炮艦的時代,主要是依靠火炮數量。那時候戰艦用木材製造,不能承受大口徑火炮。火炮技術也限制了火炮口徑。進入蒸汽鐵甲時代,基本還沿用以前的火炮數量制勝論。冶金技術進步,裝甲強度越來越高,火炮口徑越來越大。才有了建造全主炮戰艦的可能性。

    英國海軍大臣費希爾上將提出了無畏艦的方案。主炮是10門305毫米(12英寸)艦炮。取消次級口徑的火炮,只保留中小口徑火炮(76毫米)用於防禦小型艦艇的近距離攻擊。

    無畏艦開創了現代大炮鉅艦的時代。戰艦火力不再依靠火炮數量,而是火炮口徑。當時的媒體評論說,費希爾的無畏艦讓其他戰艦一下子都變成了過時的古董。無畏艦之後的戰艦叫超級無畏艦、戰列艦,排水量繼續增加,火炮口徑繼續增加,從13.5英寸到16英寸(406毫米)。超級無畏艦主導了一次大戰的海戰。其模式一直延續到二戰結束,戰列艦退出歷史舞臺。

    縱觀海軍戰艦的發展史。木帆戰艦造就了真正的海軍時代。蒸汽鐵甲艦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了無畏艦才真正成熟,形成終級模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指點事業運財運:乾造,庚午年,己丑月,己卯日,丙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