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見山先推薦幾個佛教APP:佛教講臺、自在家、慧修行
——————————
以下是一些關於佛教APP的分析
佛教對於很多人而言既陌生又熟悉,而實際上也確實如此。
在華人的觀念裡,有對宗教的敬畏,有對宗教的旁觀。有虔誠修持者、有深信不疑者、有文化欣賞者、有敬而遠之者。這對於文化多元的中國來說並不足為奇,也可以說這是一種對宗教哲學、宗教文化在意識認同上的差異性表現。
三大宗教佛教居其一,而中國又非常特殊,是佛教傳播最廣最深的地方。廣義的佛教信徒數以億計,因此有很多有助於佛教發展、佛法傳播的形式或工具被佛教吸納。任何傳播形式都可以看到佛教的身影,佛教APP也不例外。在這裡僅以佛教APP作為分析,透過介紹一些佛教APP,以期與佛教人士和佛學愛好者進行交流。
一 · 背景
雖然在固有觀念裡,學佛的人都是中老年人士,但實際上由於佛教自八十年代以來的發展復興,包括與港臺佛教交流的日益密切,深深的喚起了根植於華人內心深處的佛教文化基因,尤其是在民間信俗文化和符號認同的強烈影響下,直接導致了佛教的自發性傳播。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是對佛教的各種討論,就像中國近代化程序中對中華文化的認知變化一樣,佛教在絕大多數人群中同樣存在一個接受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學佛人士逐漸走向年輕化高學歷化,佛教也面臨著現代科技、智慧產品、網路社交的影響和衝擊。
佛教所說的五明為內明、因明、宣告、工巧明、醫方明,其中的工巧明就是指的科學技藝這一方面。縱觀佛教的發展歷史也可以看出佛教在建築、雕塑、陶瓷、繪畫、書法、音樂、服飾、印刷等領域都達到了相當的技藝水平,在各領域都形成了獨特的藝術形式的同時也促進了技術的發展,當然這也是佛法傳播的重要渠道。由此足以看出佛教非常重視對當時先進技藝的使用,回到現在來看,佛教與現代資訊科技、智慧產品的關係好像相去甚遠,其實不然,二者看似兩端實則一隅。
首先,任何傳播方法只是佛法的載體。佛法的傳播之所以廣泛,是因為佛法在世間而不離世間覺,處處皆有佛法,所以處處皆可應用皆可延及,不足為奇。
其次,現代科技的描述在佛經中已有涉及。由於佛法本身具有非常強的邏輯性,很多現象的描述都經過詳細的推導,佛法和科學的對照也流傳甚廣。你可以說所有關於佛法與現代科學的印證是想象力豐富或是概念遷移,但不可否認的是其他宗教或哲學並未有如此深的見地。
再者,就事實而言佛法的傳播在智慧領域已經得到應用。儘管佛教看似還是那麼復古,但科學技術在佛教團體中已經被合理應用,手機、電腦、網路已經融入到寺院和僧團之中。基礎的包括燈光佈置、播放器等器具,教學、課程體系的智慧化管理,都逐漸轉向智慧化
二 · 現狀
由於佛教產品不同於一般性產品,佛教擁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語言色彩,且佛教產品涉及到是否如法的問題,因其領域特殊所以佛教APP也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
根據佛教APP的使用者畫像,普遍的傳播比較廣的佛教APP的受眾都是中年人群,也是因為年齡層的緣故,佛教APP產品都會選擇重色調、大字,內容也都是圍繞看和聽等簡單的功能展開,一般都存在功能單一,視覺效果不佳的問題。
因其開發簡便內容易取,所以以上這些佛教APP佔據佛教APP數量的八成以上。
這一類是現階段開發比較熱門的型別,是有意佔據佛教徒市場的APP軟體。尤其是社交元素的加入,對佛教徒而言確實是把雙刃劍。
三 · 建議
佛教APP的開發,至少要遵守三點:不要太簡陋,不恭敬;不要太浮誇,不實用;不要太商業化,不如法;尤其是最後一點,現在以宗教的名義進行善款捐供還沒能得到有效的管理監控,太多以線上禮佛為由的充值專案應該受到監督。
佛法奧義甚深微妙,在當下的智慧化時代一定有更好的方式去展現、去傳播佛法。針對不同的人群,去引導培養受眾,開發迭代新的工具,利益佛法賡續。
當然,一切不過都是善巧方便,切勿見指不見月,雖然利用好的工具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雖然智慧化可以代替種種,但代替不了自己的修行解脫之路。
《楞嚴經》雲:“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開門見山先推薦幾個佛教APP:佛教講臺、自在家、慧修行
——————————
以下是一些關於佛教APP的分析
——————————
佛教對於很多人而言既陌生又熟悉,而實際上也確實如此。
在華人的觀念裡,有對宗教的敬畏,有對宗教的旁觀。有虔誠修持者、有深信不疑者、有文化欣賞者、有敬而遠之者。這對於文化多元的中國來說並不足為奇,也可以說這是一種對宗教哲學、宗教文化在意識認同上的差異性表現。
三大宗教佛教居其一,而中國又非常特殊,是佛教傳播最廣最深的地方。廣義的佛教信徒數以億計,因此有很多有助於佛教發展、佛法傳播的形式或工具被佛教吸納。任何傳播形式都可以看到佛教的身影,佛教APP也不例外。在這裡僅以佛教APP作為分析,透過介紹一些佛教APP,以期與佛教人士和佛學愛好者進行交流。
一 · 背景
雖然在固有觀念裡,學佛的人都是中老年人士,但實際上由於佛教自八十年代以來的發展復興,包括與港臺佛教交流的日益密切,深深的喚起了根植於華人內心深處的佛教文化基因,尤其是在民間信俗文化和符號認同的強烈影響下,直接導致了佛教的自發性傳播。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是對佛教的各種討論,就像中國近代化程序中對中華文化的認知變化一樣,佛教在絕大多數人群中同樣存在一個接受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學佛人士逐漸走向年輕化高學歷化,佛教也面臨著現代科技、智慧產品、網路社交的影響和衝擊。
佛教所說的五明為內明、因明、宣告、工巧明、醫方明,其中的工巧明就是指的科學技藝這一方面。縱觀佛教的發展歷史也可以看出佛教在建築、雕塑、陶瓷、繪畫、書法、音樂、服飾、印刷等領域都達到了相當的技藝水平,在各領域都形成了獨特的藝術形式的同時也促進了技術的發展,當然這也是佛法傳播的重要渠道。由此足以看出佛教非常重視對當時先進技藝的使用,回到現在來看,佛教與現代資訊科技、智慧產品的關係好像相去甚遠,其實不然,二者看似兩端實則一隅。
首先,任何傳播方法只是佛法的載體。佛法的傳播之所以廣泛,是因為佛法在世間而不離世間覺,處處皆有佛法,所以處處皆可應用皆可延及,不足為奇。
其次,現代科技的描述在佛經中已有涉及。由於佛法本身具有非常強的邏輯性,很多現象的描述都經過詳細的推導,佛法和科學的對照也流傳甚廣。你可以說所有關於佛法與現代科學的印證是想象力豐富或是概念遷移,但不可否認的是其他宗教或哲學並未有如此深的見地。
再者,就事實而言佛法的傳播在智慧領域已經得到應用。儘管佛教看似還是那麼復古,但科學技術在佛教團體中已經被合理應用,手機、電腦、網路已經融入到寺院和僧團之中。基礎的包括燈光佈置、播放器等器具,教學、課程體系的智慧化管理,都逐漸轉向智慧化
二 · 現狀
由於佛教產品不同於一般性產品,佛教擁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語言色彩,且佛教產品涉及到是否如法的問題,因其領域特殊所以佛教APP也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
根據佛教APP的使用者畫像,普遍的傳播比較廣的佛教APP的受眾都是中年人群,也是因為年齡層的緣故,佛教APP產品都會選擇重色調、大字,內容也都是圍繞看和聽等簡單的功能展開,一般都存在功能單一,視覺效果不佳的問題。
單一功能(照搬現有書籍或網路素材)· 經文原本(大藏經全本,《金剛經》等單一或常見經本合集)· 佛學著作(高僧大德的著述,居士或國學家有關佛學的著述)· 讀誦視聽(佛經原文的誦讀,法師、居士、學者的影音資料)因其開發簡便內容易取,所以以上這些佛教APP佔據佛教APP數量的八成以上。
複合功能(結合社交APP加入學佛功能)主要類目是“禮佛、佛經、修行、社交”,細分包含請佛、禮佛、修行、經文、音樂、佛曆、文化、旅遊、科普、新聞、自媒體、社交、直播、線上問答、3D寺院、線上共修等等。這一類是現階段開發比較熱門的型別,是有意佔據佛教徒市場的APP軟體。尤其是社交元素的加入,對佛教徒而言確實是把雙刃劍。
三 · 建議
佛教APP的開發,至少要遵守三點:不要太簡陋,不恭敬;不要太浮誇,不實用;不要太商業化,不如法;尤其是最後一點,現在以宗教的名義進行善款捐供還沒能得到有效的管理監控,太多以線上禮佛為由的充值專案應該受到監督。
佛法奧義甚深微妙,在當下的智慧化時代一定有更好的方式去展現、去傳播佛法。針對不同的人群,去引導培養受眾,開發迭代新的工具,利益佛法賡續。
當然,一切不過都是善巧方便,切勿見指不見月,雖然利用好的工具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雖然智慧化可以代替種種,但代替不了自己的修行解脫之路。
《楞嚴經》雲:“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