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修51451920733

    感謝邀答。

    《周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淵藪,《周易》的哲學文化思想體系和人文精神的內涵,經過二千多年傳承和衍生,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與道德文化的載體。《周易》在經過漫長的歷史文化長河的續載與揚波以後,正在以其獨特的大智慧,體現其在人文精神方面的深刻的認識價值。

    《周易》的大智慧體現在“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周易》它強調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人的創造性。人要有奮鬥不息的人生態度,為此《周易》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作為人的品格修養的基本要素之一。《天風姤.九五》中,還提出了“志不捨命”的觀點,要求人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努力,要以積極的態度使事情向著對自己目標努力奮鬥。這裡講的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精神,這種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體現著革命的思想,深化人生過程的不斷進取不斷創造的精神。

    《周易》的大智慧還體現在非常深刻的憂患意識。而憂患意識恰恰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鮮明的精神特色之一。縱觀整個《周易》都是源於憂患意識。從《周易》所誕生的時代,相當低下的生產力水平,自然環境的惡劣條件,動亂紛爭的社會環境等等處處充滿著危機感它所反映我們中華民族自身的一種民族性格,反映著我們中華民族所特有的哲學觀,價值觀。

    在《周易》中的《屯》,《坎》,《師》,《蠱》,等卦中充分體現出憂患意識,提示我們要居安思危,創業難,守葉更難的道理。

  • 2 # 0相生0

    易經中有哪些智慧?

    易:……百姓日用而不知,我們人類在自然生活當中產生了不少的智慧發明與創造。易經的智慧是來源於人類智慧對自然生活的實現與總結。……要問:易經中有哪些智慧?……這個是都在猜!都在說易經無所不包!,無所不能!,……就好像是易經的包袱以被打開了一樣。……“”我也來猜一下“”,……易經只是“智慧”的大門!,是敞開的!易經裡的“智慧”是無限的,它需要有智慧的鑰匙(人才)能開啟!。……古人以把智慧鑰匙交給了我們人類!。……在哲理上為“陰陽”五行,太極,四象,八卦等等。……在數理上“河圖,洛書”!奇門!等等!……總之易經是以哲理數理人文為一體的而為用!,此之用就為鑰匙!。人們就是根據這把鑰匙,用哲理推數理,又以數理推哲理!,來回的推!就推出了宇宙之理!。西方是以數理推出了無理!而告終!。所以西方人又都來到中國!,來尋找中國的哲理!華人的思維,中國民族的傳承文化。……我們的祖先早就把數理與人文的哲理融在一起!老子”的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足以說明了祖先對數字上的認識又與哲理的統一結合為一而運用!。……此物!是我們的古人再古人再古昔之人!給我們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文化寶貝!財產!。……具體易經中有哪些智慧?,現在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有進入易經的大門開啟智慧的包裹!取出智慧的真經!才能知道易經的智慧,使智慧真經大白而傳承於天下!。

    此任務不是你一個人,我一個人能完成的!易理如“道”理,它不是用書面就能表達出來的!它是天理地理人文哲理數理變換的,不是一篇論文就能寫出來而說明它的“智慧”的……。若問:易經裡的大“智慧”?……答:就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與數字的結合之中”!文化數字合一。

  • 3 # 談者無語

    易經教你應對“變化”

    大千世界,變化多端,昨天是網際網路經濟,今天是人工智慧,後天可能又是另外新的科技、新的發展模式。作為普通人,如何適應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如何才能順應潮流,跟上時代的腳步?

    《易經》可以教你如何應對這些紛擾複雜的“變化”。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無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白話翻譯一下:

    《易》這部書,人生不可須臾疏遠啊。宇宙萬物發展的規律(道)從古到今經常變遷,道從來都是變化多端從不固定,周流六合虛空,事物的發展或上或下沒有常態,剛強和柔弱經常易位

    (談無語按: 變動不居,類比於地球無時無刻不在宇宙中行進,從未固定在一點;周流六虛,道古往今來、時間空間都包括在內;上下無常,人生際遇也;剛柔相易,勢力此消彼長也)

    不可固執於一種典常,唯有觀其變化的所往,才能周明其道。《易》,啟示我們出入進退,內外往來都要合於法度,或在外以安邊定國,匡齊天下,或在內以正心誠意修身養性,皆使我們知道戒懼謹慎,以免除災禍。同時,明瞭憂患的原因,雖無師保在旁,《易》卻好像父母在自己面前,可以隨時請教。起初要依循它的言辭去學習、領悟,再去推度它背後的方法、法則,如此就會找到相對不變的本質,然後可以以此作為典常了。

    如果學易的人,不是這樣懂得《易》的方法,又能上下認真求索的人,他們是不會明白“道不虛行”的,不會明白道的運作自有其內在規律的。

    易經告訴你事物的道理

    《乾》《坤》告訴我們宇宙、世界是怎樣生成的,男性和女性,領導者和被領導者應該遵循什麼樣的法則行事;

    《屯》告訴我們新事物的創生是多麼的艱難,我們如何應對這樣不利的局面;

    《蒙》告訴我們如何從新生兒的矇昧走向成熟和睿智;

    《需》告訴我們如何辨別合理的需求,如何追求合理的需求;

    《訟》告訴我們如何處理紛爭、爭端,如何不訟而吉;

    《師》告訴我們怎麼樣才是師出有名,怎麼樣在競爭中獲勝;

    《比》告訴我們怎麼樣尋找榜樣,跟隨榜樣學習,與人團結;

    《小蓄》告訴我們怎樣在資源稀缺的狀態下,積蓄能量,積累經驗;

    《履》告訴我們如何依禮而行;

    《泰》告訴我們君子勢大,社會太平時如何行為處事;

    《否》告訴我們小人勢長,社會黑暗時如何明哲保身,不為所害

    這些道理,在數千年後的今天,依然是一樣適用的。

    智者見於未萌 愚者暗於成事

    《繫辭》曰: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觀象” 和 “玩佔” 是一體兩面,不懂得易理,看不懂易象,說明學易沒入門,不懂得占卜,死學易理,這樣的人不能通達,拘泥於書本,也是無用。

    易經指導現實生活

    以蒙卦為例。

    對於矇昧無知的人,對於那些不懂道理而要拼命跟你辯論的人,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如何相處?

    易經的蒙卦,就是很好的啟示。

    蒙卦在自然界的象徵:上面是石頭/高山(艮),下面是流水,江河(坎);

    蒙卦在事物發展上的象徵:上面是阻礙(艮),下面是危險(坎);

    蒙卦在個人學習上的象徵:上面是困難(艮),下面是智慧(坎);

    蒙卦,上接屯卦,下啟需卦。從周易的卦序來看,代表屯所代表的新生事物,在順利出生之後,就將面臨矇昧,不知道如何繼續生存發展的困境,對應到個人身上就是急切的需要學習知識,獲得生存的技能;對應到組織身上就是急切的需要找到組織長期發展的戰略,和方向。

    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蒙卦的啟示最重要的兩點就是:“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童蒙,吉。”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 針對的是老師;針對的是公司的顧問,參謀,戰略策劃活動;

    “童蒙,吉。” ==》 針對的是個人,組織的領導人,組織的員工;

    大部分人看到高山的時候,總會想如果有流水的配合,這個山會更加的美麗,但是大家有麼有想到,如果一座高山,沒有水的滋潤,它還能美麗得起來嗎?

    大部分人看到長江從三峽中奔騰而過的時候,都在讚美造物的偉大,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長江是如何衝破重重的阻礙的呢?

    大部分在進入大學,首次就業的時候,都覺得前途困難重重,不知道如何去應對,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利用自己本身存在的智慧呢?

    古代研究易經的學者、聖人在看到了同樣的卦象之後,得出了各有不同的觀點,大象說“君子以果行育德”,君子看到山泉噴勃而出,就體會到要培養的是自己的德行,讓自己的智慧和德行能夠得到鍛鍊,讓自己從愚昧和無知中解脫。

    彖說“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要教導矇昧的百姓,就應該讓百姓自己努力求解,自己探尋,最後我在加以啟示和指點,這樣就能讓他們學有所得,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出來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因為人是很奇怪的生物,你拼命塞給他,他不珍惜;他拼命想探求而無所獲,你指導一下,他就會很珍惜,從而牢牢的記住。

    類似於小米手機的經典營銷方案,飢餓營銷,是否就可以類比於蒙卦呢?

    古人說“牛不飲水強摁頭”,矇昧無知的人,就好像是不願意喝水的犟牛,你何必要強摁他的頭,逼他去喝水呢?他渴了,找不到水源,自然會來找你。

    所以針對個人而言,去教導別人,不是去板起面孔做嚴師,而是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然後加以合理的點撥;

    所以針對領導而言,去指揮下屬,不是去事無鉅細的一手包辦指導,而是合理的設定問題,關鍵點,讓下屬在克服困難的時候,自發的掌握應付困難的技巧;

    所以針對新創立的公司、組織而言,不是去規劃最牛逼的策劃方案,而是去了解客戶的真正需求,從而提煉出稍微超出客戶期望的方案,最終讓客戶在使用的過程中,逐步的學習,不斷的瞭解,增加客戶的粘性;

    然後在取得一定成功的時候,個人、企業的領導人、組織的領導人能夠時刻不忘“童蒙”的心態,我們說的“不忘初心”,什麼是初心,就是我們的原點,而我們的原點,就是彷彿小孩子,充滿對世界的好奇心,充滿求知的慾望。

    這,才是“童蒙,吉”的原因。

  • 4 # 易經奇門國學

    再回說到標題。正如標題所問的,《易經》裡有沒有大智慧?在這裡我回答是有,而且有很多。像《易經》中的大智慧說白了就是從《象辭》等卦象中源流開的。

    詳細卦辭解說如下:

    乾卦:乾為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裡的大智慧是指做人要像天道一樣強健永不停息。而且一般人還要像君子一樣重情義以及果斷等等。

    坤卦: 元亨,利牝馬之貞。

    這裡指一般的人要和上級維持穩定良好的關係,要像溫順的馬一樣來尋找機會。

    艮卦: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君子要以那些歷史為戒,沒有金剛鑽就不拉瓷器活,明哲保身才是關鍵。

    另外其他幾個卦也有人生大智慧。這裡我就暫且不詳細解說了。如果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多看看《卦辭》、《象》這幾本解釋《易經》的書。

  • 5 # 趙日金141

    智慧就在蒙卦卦辭裡,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就是,第一次占筮,告訴你,再三地佔,是褻瀆神靈,不可以的。

  • 6 # 馮炳武

    《易經》是一本預知未來,解讀中國文化萬能鑰匙,是人生的智慧古典寶書。

    古人云:“知莫大於知來”,最大的智慧就是預知未來。用八卦推演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的變化來預測吉凶、警示悔咎,這標誌著我們的先民預知未來的智慧開啟了,自省的能力增長了,對自身力量和天地萬物的哲學思考開始了。

    西周初年,原來是筮佔用的書,其中寄寓著滌邃哲學原理的思維方法。它影響了整個中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為六經及所有天文、地理、數學、曆法、中醫、體育、文學、藝術、建築、軍事等無不與《易經》有著密切的聯糸。

    《易經》它是我們歷代智者“進德修業”和安身立命的修身處世的寶典,融知識、信仰、實踐一體。六十四卦中蘊藏著博大精深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世界。

    《易經》是中國古代哲學蘊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的源頭。

    《易經》的智慧為中華傳統文化的諸子百家和武朮、書畫、醫學、建築等藝術提供足夠的思想支援。

    《易經》對我們的人生有多具體做啟示:

    1、在奮鬥過程掌握髮展規律。

    2、正確對待好事和壞事。

    3、做謙謙君子。

    4、人與人之間相互有交感。

  • 7 # 子不言

    《周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向來列為“五經”之首。我認為《易傳》有兩套語言,第一是:簡易不易和變易,即宇宙衍化法則和人類社會的起源及發展規律的;第二是解釋卦象、爻象及占筮方法的。我覺得第一比第二重要太多了!但是,當下好多人卻把第二當成了主流!

  • 8 # 兒時的記憶26

    智慧如果只是儲藏在人們顱腦中地話,那還算什麼智慧?就如同長在地裡的土豆一樣只要不被扒出來,那你就永遠不會知道它到底是大是小、是扁是圓。人體之所以生來就有眼、耳、鼻、舌、四肢……,那是老天爺為了讓人們把大腦中產生出的智慧都給釋放出來。唯有這樣來顯擺一下,人們才會覺得自己是天地間真正的主人,才會活的心安理得,社會才會因此而有序地發展下去,多數人都這樣認為。

    眼要看、耳要聽、鼻要嗅、舌要嘗、肢體要運動……,在生產力還不太發達的時侯,人們感受到的無非就是大自然的本色。耳朵聽到的是小河潺潺,鼻子聞到的是空氣的沁人心脾……。可是當人們的智慧外露後,天空再也不那麼藍了,河水也失去了往日的歡騰,吸進鼻孔裡的空氣更是充斥著各種混合起來的味道。

    羲皇畫卦之時世間還並無文字,作為智慧的集大成者他把天地之間各種事物的原始狀態以卦畫示人,以使天下之人看到勢如卦象者,即明其吉凶禍福。應其象者吉凶順,違其象者吉凶逆,這是把人腦中無形無象的智慧給具體化了,從此以後人們再也不必擔心智慧是不可捉摸的了。羲皇的卦畫從此就代表著人類的大腦,有什麼不明白的事情可以到卦畫中尋找都會有所昭示,人終歸有死亡的時候,而卦畫卻可以長生不死。

    直到後來文字的出現,文王、周公以庶人入其中,孔子又以八物入,並各作卦辭,後天八卦才得以被更多的人認識到。再往後或以律度入或以歷數入,或以仙道入……,各種應時學說都被一一納入其中,至此才知易道無往而不可也。此時離羲皇畫卦的本意早已是相去甚遠,人們已走到了另一個極端,為了一己私利一個個都逐於外物,從而迷失了本性來與自然作對,很難再找到來時的舊路了。

  • 9 # 何選文

    《易經》有這樣一些大智慧:一,文王繼承了前殷時代的古典唯物主義思想,否定了聽天由命的傳統迷信。書中將天地與自然元素等同起來,通篇不談天命鬼神之類。反而還善意地諷刺疑神疑鬼的社會現象。二,把小人百姓放在第一位,大力推行民本思想。<觀〉卦說,小人無咎。<解>卦要求:有孚於小人。<剝>卦為小人百姓鳴不平。三,推行與民同感之政(<臨>卦指出要“鹹臨”。)四,軍事謀略:<師>卦講整軍治軍,<豫>卦專講軍事謀略,謀定而動,隨機應變。五,興教智慧:<蒙>卦講,要尊重,包容受教育者,發揮典範(刑人)作用,帶動受教育者奮發向上。反對用梏桎束縛受教育者。六,正確對待個人得失的人生智慧:<益>講謙,<損>戒滿。還有治國方略依時而變:<否>則大往小來,小人道長。<泰>時小往大來,君子道長。但也不能專橫,要“包荒用馮”順應小人百姓。這些就是《易經》中的大智慧。

  • 10 # 了悟一一一佛門俗家弟子

    《易經》的智慧就是〞變〞,《易經》的〞變〞含蓋了天地之間萬事萬物,《易經》智慧分先天和後天的,先天的智慧叫般若波羅蜜,是人的本性。後天的智慧耒自平時的學習,實踐經驗的總結和積累。

  • 11 # 中醫理論139427010

    如果用人來稱量易經中的智慧,就比用勺子測量海水一樣。易經的智慧是不可測量的。易經的根本是記載和分析外宇宙間萬事萬物從生、長到衰、死執行和變化規律的經典文作。事物的種類在每時每刻的變化和擴充套件,其涉及範圍之廣可以說用包羅永珍都無法形容,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但無論是什麼事物,它們的執行規律是不變的。易經並沒有列舉具體事物,但無論是什麼事物,它們的執行規律都會被易經所概括。

  • 12 # 張清義聊家教

    談談《易經》中屯卦的智慧。

    屯卦是上坎下震,坎中滿,是水,震仰盂,為雷。

    如果講此卦的人生智慧,它主要講的是人的創業精神。

    屯卦的現象就是在大雷雨中,下面打雷,雷上在下大雨。我們在高山頂或飛機上都能看到,下面一大片烏雲,在下雨,烏雲的下面電閃雷鳴。

    孔子對屯卦的解釋給了我們智慧的啟迪。他講:“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為什麼講“難生”,意思是說不知道經過多少艱難困苦。為什麼孔子如此說,他進一步解釋:“動乎險中。”這個卦的動爻,動的很險。

    我們看其中有了人生的智慧:一個人不管在哪裡做事業,欲想成功,他永遠會不寧的,欲享福且事業成功,也絕對是不可能的。想福貴,想成功,想萬世留名,又不很勞累,那也是萬萬做不到的。

    蘇東坡有這樣的妄想。

    因為他太聰明,一生在政治上屢屢受挫,所以他寫到: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前三局好像蘇東坡開悟了,後一句讓孩子無災無難成為“公卿”,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所以說他開悟的不徹底。

    再看下面一個故事:一個人一生做好事,死後閻王判他還是到人間做人,並問他這次到世間打算做一個什麼樣的人,他說他只希望:

    千畝良田丘丘水,十房妻妾個個美。父為丞相子封侯,我在堂前翹起腿。

    閻王說,世間要有這等好事,你做閻王,我去做你說的那個人。

    所以說,《易經》中屯卦的智慧告訴我們:凡有所建樹,一生永遠都在勞累。這叫:“宜建侯而不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月8日,星期六,出現利好訊息,下週一會開始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