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面人解讀歷史人物

    張靜嫻老師,有名崑曲演員、崑曲名家、崑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

    說到最開心的事,對於張靜嫻而言,最開心的應該是演的戲大家很喜歡,演的人物大家很喜歡,這是最開心的。她說,沒有遺憾,她一直覺得雖然她想人到了他們這個年齡,可能會有很多的懷舊,會想起很多過去的事兒,的確這幾十多年一路過來很不容易,很辛苦,但是她覺得後來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值。要說她最大的願望,她真的是希望年輕的一代能夠青出於藍勝於藍,其實崑曲好,是他們這代人最大的心願,如果他們的青年演員有很大的成就的話,那她想也是她老師的成就。

    張靜嫻,上海崑劇團國家一級演員,兩屆中國戲曲梅花獎得主,她扮相端莊秀麗、戲路寬廣,表演細膩傳神,塑造了許多性格迥異,熠熠生輝的舞臺形象,張靜嫻出生於上世紀40年代,已經退休年齡的她,無論颳風下雨,每天依舊來到團裡,逐個點撥指導自己的弟子,從親身演出到培養弟子,張靜嫻和崑曲當時2011已經有了近半個世紀的緣分。那個年代,上世紀五十年代,是評彈很興旺的時候,起碼最少一星期會去劇場聽一次,然後平時廣播裡的這個評彈節目,包括滑稽節目,她都是很喜歡的,有時候一邊吃飯一邊聽,爸爸媽媽還說,你就不要吃菜了,你就聽著這個廣播,吃白飯就可以了。那個時候,就是好像主要的興趣就在評彈上。有張照片很有意思,這個時候她說是學齡前,其實是學藝前,拍攝於11年五十三年前,現在六十多前,於1958年的9月30日,這個時候她是學校的文藝活動積極分子,那個時候她也很喜歡評彈,學了一點,那了就去唱,爸爸在後面給她寫著,1958年秋聯歡大會,靜嫻被邀參加表演評彈演唱,時年她12歲,1958年9月30日。後來回想起來,當時已經53個年頭了,現在看到這張照片就很感慨,1959年,12歲的張靜嫻報考上海戲曲學校,被崑曲班的老師一眼相中,被分進了崑曲演員班。應該說是很陌生,像他們這樣比較喜歡看戲曲的,都覺得崑曲太陌生,比較冷僻,不像其他所有的劇種,包括當時京、越、滬、淮,包括錫劇、甬劇上海都有,淮劇都有,就不知道崑劇,就沒有崑曲劇團,好像大家都沒有看過崑曲。

    崑曲被稱為百戲之祖,但到清朝時已逐漸走向衰亡,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為了振興崑曲,著名錶演藝術家俞振飛以及當時崑曲傳輩藝人都參與到崑曲的傳承工作中,張靜嫻她的主教老師是朱傳茗老師,他是一個應該現在說起來,應該是一個非常傑出的崑曲戲曲教育家,很多他們這個崑曲閨門旦行當的現在是著名的演員,都是求教過朱傳茗老師,他自己的表演這一塊很強,老師的笛子也吹得很好,老師還會作曲,他很嚴格,但他不嚴苛,在課堂上上課的時候,他很嚴格,但是在課後他跟他們很親切,他還會寫打油詩,跟學生開玩笑什麼,所以她覺得他們這個課堂,非常活躍,讓其它課堂的同學會有一點羨慕。1966年,文革開始,張靜嫻所在的崑曲班原定學制八年,不得不因為這場運動提前結束。1966年“文革”之後,當然首先被趕下舞臺的就是崑曲,因為江青說了崑曲是靡靡之音,不能夠為工農兵服務,當時那個年代,他們都是很單純的,那他們一下子也是覺得他們的確是在這個染缸裡,他們學的都是“封、資、修"的東西,趕緊要洗腦子,然後覺得對呀,這些戲是不好,我們應該為工農兵服務,當然應該演現代戲,應該學做革命人,就是這個樣子。

    在文革期間,《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被稱為八個革命樣板戲,剛從學校提前畢業的張靜嫻不得不改行,擺脫滿身婀娜的閨門旦氣質改唱京劇老旦,成功塑造了好幾個革命的老奶奶形象。有張照片(沙奶奶)就想起了那個年代“文革”當中,改行唱京劇演老旦,這是《沙家浜》裡的沙奶奶的造型和扮相,這是1970年的冬天,當時無數次扮演這個角色,在舞臺上表演,因為是學過沙奶奶,學過李奶奶,覺得演老旦也挺好,這樣的競爭也少一點,畢竟學鐵梅,學阿慶嫂的同學多,老師們、同學們也蠻認可她,儘管在唱腔上,她畢竟是半路出家的,不是京劇出身唱起來,這個京劇味兒肯定是不如他們京劇班的同學,但是其他方面,可能形象上,表演上還有可取之處,大家也蠻鼓勵她,所以她也很安心。

    此時,張靜嫻已經完全摒棄閨門旦的婀娜多姿,在舞臺上以一個個老旦形象示人。唱老旦後來還不錯,把她選到了《智取威虎山》劇組,當年能夠進樣板戲劇組,是無上榮耀的事,首先是政治上得到了信任,然後在專業上,乜覺得你是有可塑性的,尤其像他們這種不是京劇專業出身的人能夠到樣板戲劇組作為培養物件,真是很讓人羨慕,還有一張照片也是在文革那個年代的時候,當時穿著軍裝,他們去慰問演出,是1971年的冬天,當時她在上海京劇團《智取威虎山》劇組,因為他們那個時候要排《磐石灣》,所以整個劇組就到青島嶗山,住在漁民的家裡,和當地漁民“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背身的這一位是現在有名的京劇演員李崇善老師,操琴的這個瘦瘦的就是上海的京胡名家尤繼舜老師,一開始大家以為運動很快就會過去的,不曾想沒完沒了,而且老是下農村改造思想,一年裡除了節假演出在上海,大部分時間要去下鄉,那個時候農村的條件也很苦,而且那個時候一天到晚學習,一天到晚批判自己,真的很無聊,覺得前途很渺茫,也不曉得這個運動什麼時候結束,自己今後到底還會幹些什麼,所以很多同學有的去參軍了,有的去到工廠了,絕大部分是在文化系統內部的改行。她是不願意改行,她是絕對不會考慮改行的,她想如果領導要她改行,她想自己也不會同意的,正是在這樣一種環境下,她覺得我必須更加努力,更加努力來演好這個樣板戲,來唱好這個樣板戲,固定自己在這一塊陣地上的影響力,所以哪怕是在鄉下勞動的時候,只要不勞動,她就會每天去吊嗓、練功,就這樣。

    上世紀80年代,崑劇團恢復,雖說畢業後就再也沒有唱過崑曲,張靜嫻還是還是選擇回到崑劇團。回到崑劇團先還是唱老旦了,唱老旦,當然大家對她也沒有異議,老旦這個行當,崑曲跟京劇又不一樣,京劇老旦也有很多的名家,也有很多的代表劇目,崑曲這個老旦行當是所有行當中可能是比較弱的一個行當,戲也不多,這個發展的前途跟其他行當是不好比的,然後這個時候自己就會思想鬥爭就很激烈。如果再回去唱閨門旦,一個是自己荒廢的時間太長,十多年,另外一個,唱閨門旦的師姐、同學也很多,競爭肯定是很激烈的,所以當時她猶豫的時候也有很多人覺得哎呀,你老旦唱得這麼好,為什麼還要改回去啊,不是自找麻煩嗎,因為她從心底裡來講,她也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人,她覺得她既然學了戲,她就希望自己能夠在舞臺上唱主角,能夠挑大樑,所以她想自己還是選擇迴歸,從零開始。

    崑曲旦角中的閨門旦,一招一式講究的是溫柔如水的古典閨秀風範,年近四十的張靜嫻從最基本的腰腿功開始練起,把荒廢了十年的業務從頭拾起。首先你練功就要從跑圓場開始,因為她的個兒比較矮,所以她在臺上演出,她穿的彩鞋是墊高的,他們叫內高的鞋子,大概有這麼高,那麼也是很多年都不穿了,腿都發直了還跑圓場,每天就是咬著牙練,因為他們這個練功用的彩鞋,彩鞋的頭包了一塊皮,它會比較硬,你長時間的這麼走,大腳指就發炎了,就是腳溝炎,很疼很疼,晚上睡覺被子都蓋不上去,就是這個樣子。經過幾年的苦練,張靜嫻的表演日臻完美,儒雅婉轉的水磨腔,每每讓聆聽者耳熱心酸,心動神搖,但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各種地方文化蜂湧而至,張靜嫻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崑曲的舞臺下面觀眾越來越少。

    演出本來他們排一個新的戲,可以演從一個月到半個月,到一週,到五場、到兩場,就是這個樣子,直線下降,那有時候真的是臺下稀稀拉拉的,在臺上就覺得很心酸,甚至有人也說,啊呀,你們這些人,你看其實你們這個年齡,那個時候大概四十出頭一點,你們其實下半輩子還可以振作一下,幹一點別的事,你們就別再吊在這棵樹上了,大概只有崑曲滅亡了,你們才有真正的出頭之日。但是她自己覺得好像儘管崑曲這條道路走得很艱辛,但是隻有在這條路上走,她自己感到踏實,那她是覺得可能是我們現在這個國家還在轉軌的時候,是不是等到我們國家的經濟形勢好轉,我們受教育的程度提高了,我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了之後,我們對自己民族的傳統這一塊,會回過頭來看一看,我們會認識到一些價值和意義呢。上世紀90年代,在戲曲舞臺上堅守30多年的張靜嫻憑藉在崑劇(曲)《長生殿》中的出色表演,贏得了藝術生涯中的第一個梅花獎。他們從事了崑曲幾十年,除了演老祖宗的戲之外,我們是不是應該有點作為,留下他們這個時代的作品。在她從事這個專業當時快五十年的時候,她想他們這批人,應該有這個能力,也應該有這個責任,應該可以創作一點,為他們後代留下有他們這個時代烙印的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冰與火之歌》中小指頭對珊莎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