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義薄雲間

    雖然題目中沒有指明具體哪個地區,但總體來說那個時候都處於“封建”社會。歐洲地區尤其如此,儘管還存在過一個名義上的統治者“神聖羅馬皇帝”……事實上,小的“封地”都由軍閥或地主控制,他們不但有錢修建某種堡壘、要塞或城牆,還養得起一支一定規模的軍隊和足夠數量的農民,從而保證大家都不會餓肚子。

    導致戰爭頻發的原因有很多,比方說爭奪土地所有權或資源,或某位封建“領主”去世形成了權力真空……等等。

    還包括宗教衝突以及蒙古等潛在外界入侵者等。小範圍的地區性戰爭幾乎就是常態。

    在同為封建制國家的日本,情況也並無二致。“大名”或軍閥們相互之間經常為爭奪資源、盟友或鞏固權力而征戰不休。

  • 2 # 行路者167560526

    中世紀?那就是西歐與中歐的時間概念(約800_1500),歐洲是基督教的統治與羅馬時期,除亞洲中華文明,阿拉伯文明,以及半個西方文明外,其餘尚未有記載。本人稍微瞭解中國歷史。中國文明圈進入封建社會基本能維持二百年的統一後,就會亂戰,強度和範圍都比較大,如唐朝,宋朝,元,明的統一,以及中間的五代十國,三足鼎立等。阿拉伯主要是波斯帝國,歐洲僅有十字軍東征,從頻率來說中國戰爭比較多,其餘基本可以忽略。如果中世紀戰爭與近現代的歐戰,以後後面的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比較,感覺也不是很頻繁,規模也小好多。

  • 3 # 奧國那些事兒

    中世紀一般泛指西羅馬滅亡到文藝復興的爆發,這將近一千年的時期是歐洲歷史上一個公認的比較黑暗的時期。整個社會顯得有些“躁動”,“鄰里之間”動不動就會發生摩擦,甚至爆發戰爭。那麼為什麼在這一時期戰爭頻發呢?原因有很多!

    首先,這一時期歐洲沒有一個高度集中的強權統治,導致多國割據帶來了頻繁的戰爭。隨著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相繼出現了一批國家,先後有法蘭克,倫巴德,東哥特,西哥特,奧多亞克等建立王國,他們之間為了利益的爭奪戰亂不斷。

    宗教在這一時期對戰爭也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比如十字軍東征,是一系列在羅馬天主教教皇准許下的軍事行動,以清洗異教徒為名的所謂的“正義”戰爭。由於天主教和基督教、穆斯林之間的矛盾,十字軍東征共發生了九次,無數人為此喪命。

    除了宗教和權利更迭,中世紀戰爭頻發的原因還有領土糾紛。比如在1337~1453年間發生的英法百年戰爭,它乃世界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之一,為了爭奪在法境內的富庶的佛蘭德和阿基坦地區。這個地區與英國有著密切的經濟聯絡。法國於1328年佔領該地,英王愛德華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向該地出口。使英法兩國矛盾進一步加深。這是導致戰爭發生的一個基本原因。

    動盪的中世紀時期,戰爭頻發不說,還有流行病的威脅,黑死病導致百分之三十左右的人口死亡,難怪把中世紀稱為黑暗時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拒談皇馬,昔日兒皇夢已碎,皇馬為何不要奧巴梅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