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難見愛的情遇

    異國他鄉的追夢所衍生的愛情,卻並無從給人帶來多少認同的感動,《情遇曼哈頓》明面上乍看有著男女競爭同一角色和歌舞的新穎,實則仍舊是難見真摯的狗血愛情,這既源於電影在敘事和節奏上的失敗,也源於其自身內在構思上的乏善可陳。

    電影以王麗坤與高以翔飾演的男女主角在紐約共同競爭同一個角色花木蘭為引,這樣的開篇其實在伊始是帶有著那麼些許能讓人眼前一亮噱頭的,但自編自導的李巨源卻並沒有能真正去把握住這個引人入勝的噱頭,去攫取更多的幽默或者是營造細膩的情感,轉而用更多的人物使電影變的瑣碎了起來,同時很多難見新意的包袱拼湊,更是令電影在開篇不久其實就變的矯揉造作。

    《情遇曼哈頓》最為核心的問題,其實就是在一個愛字上,導演不知道應該用什麼方法去將這對冤家對頭組合在一起,於是乎在一部本有著絕對男女主人公的愛情電影裡,很多時候兩個主人公給人的只是一種匱乏情感鋪墊的突兀,這同樣不僅造成了電影人物的空洞,也使電影另一條李媛和王傳君的支線產生了很強的斷層感,無法形成一個有效的節奏,終究使電影變成了一本流水賬。

    從《北京遇上西雅圖》後,這種類如“美漂”的電影便一直不絕於銀幕,但這種型別片卻鮮少再能如同前作那般鍛造真正屬於自己的內在,其實《情遇曼哈頓》大可不必在愛情上耗費如此多的無用之功,不管是花木蘭的角色創意,還是追夢美國演繹夢的心酸苦楚,都本是可以大放異彩的所在,但電影卻只是想著如何去用一場蹩腳老套的愛情來打動人心,最終也將自己陷入了一個無解的尷尬之局。

    作為一部愛情輕喜劇,《情遇曼哈頓》所有的劇情走向都是在人意料之中的,於此同時電影也並沒有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情感縱深,這樣的“情遇”實在讓人太難相愛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聽過哪些普通人逆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