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英國
英國工業壟斷地位的喪失和殖民帝國主義的形成 19世紀中葉,有“世界工廠”之稱的英國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但70年代以後,英國的經濟發展緩慢下來。從1870年到1913年,英國工業總產量在世界上的比重,由32%下降為14%。19世紀90年代被美國超過,20世紀初被德國超過,落為世界第三位。1913年,英國的鋼產量為778萬噸,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和德國的1/2。與此同時,對外貿易由於美、德的競爭,在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由1871年的22%,下降為1913年的15%。農業原料和食品也越來越仰賴於從國外輸入。
英國工業發展落後的主要原因在於:在第二次技術革命中,英國起步較晚,且步伐較慢,英國的大部分工廠建於工業革命早期。到19世紀中期後,這些工廠的裝置日顯落後。但是英國資本家在世界市場上一直未遇對手,故對技術改革和裝置更新不感興趣,也不願由於更新裝置而遭到損失。他們安於現狀,並把大量資本投資於殖民地,以獲取超額利潤。大量資本的輸出,影響了國內投資的擴大,遲緩了工業的發展。而美國、德國等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在19世紀後,紛紛開始採用先進的技術與裝置,生產力飛速發展,使英國不可避免地在世界市場上受到激烈的競爭。許多國家對英國商品實行抵制,採取了關稅保護政策。這樣,自19世紀70年代後,英國在世界市場上的壟斷地位被迅速地打破,從而也影響了英國工業的發展。 英國工業壟斷地位雖然喪失,但19世紀末20世紀初也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英國壟斷資本的形成和發展,是同掠奪殖民地緊密聯絡在一起的。為了彌補由於工業壟斷地位喪失所帶來的工業利潤的減少,19世紀末,英國瘋狂地搶奪殖民地。到1914年,英國殖民地面積的總和已達3350多萬平方公里,比本土大110倍,人口接近4億,為本華人口的9倍。由於其殖民地遍佈五大洲,故有“日不落帝國”之稱。如19世紀80年代,以羅德斯為首的壟斷組織德·比埃爾公司,就是在掠奪南非的金剛石和黃金的過程中形成的;英荷殼牌石油公司、英伊石油公司以及紡織業中的一些壟斷組織,也都靠掠奪殖民地發展起來。到20世紀初,在冶金、化學、煤炭、造船,水泥等業中,也都出現了壟斷組織。1902年,英國已有57家托拉斯和其他各種形式的壟斷組織。此外,鐵路公司、航運公司和保險業也都被壟斷組織所控制。 19世紀中葉以後,英國資本輸出迅速增加。1875年國外投資為14億英鎊,1905年增加到20億英鎊,到1913年高達40億英鎊。超過了德、法資本輸出的總和,其中1/2是透過生產投資的途徑投在殖民地和自治領。 英國向殖民地輸出大量資本,促進了銀行資本的集中。1875年英國有120家銀行,1900年減為98家,到1913年只剩下61家了。1914年,五家最大的銀行控制了全部銀行存款的40%。英國銀行資本投入殖民地的鐵路、工礦業和對外貿易,形成金融資本。 由於殖民地對於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已經成為英國的生命線,其政治經濟的支柱,原料供應地和商品的傾銷市場,所以列寧稱帝國主義為“殖民帝國主義”。
自由黨和保守黨的輪流執政 隨著工業壟斷地位的喪失,資產階級無論在對外擴張或對內鎮壓方面,都需要強化軍事官僚機器,因而國會的作用日益縮小,而內閣的權力逐漸增強。長期以來,英國資產階級建立了兩個政黨即自由黨和保守黨。自由黨主要代表工業資產階級的利益,主張用微小改良緩和國內階級矛盾。保守黨代表土地貴族和銀行家的利益,主張加強中央集權,鎮壓工人運動,推動侵略政策。隨著金融資本的形成,兩黨之間的差異明顯縮小。
自1868年起,自由黨和保守黨輪流執政。這一年,自由黨的格拉斯頓組閣。格拉斯頓(1809—1898年)出身於商人家庭。在30年代開始從政。40年代保守黨分裂,格拉斯頓成為該黨左翼“皮爾派”領袖之一。1859年脫離保守黨,進入帕麥斯頓內閣擔任財政大臣,成為工業資產階級在政府中的代表。1867年成為自由黨領袖。格拉斯頓上臺伊始,70年代初,格拉斯頓內閣實行國民教育改革,推行初級義務教育,規定5—12歲兒童必須接受教育。又實行文官考試製度,承認工會的合法地位,設立內政部,監督地方自治機關等一系列改革。格拉斯頓內閣的改革使19世紀以來的英國國家上層建築改造基本完成。格拉斯頓內閣的改革儘管具有極大的保守性和鮮明的階級特徵,但還是引起保守勢力的不滿。1873年自由黨在議會中由於愛爾蘭教育問題遭到保守黨議員的反對。次年大選時,保守黨擊敗自由黨,競選勝利。由狄斯雷利組閣。狄斯雷利是猶太人,青年時代便開始從政,40年代保守黨分裂時,成為下院中保守黨議員領袖。1868年2月,狄斯雷利接任保守黨元老德比之位繼任首相。是年大選,保守黨一敗塗地。在格拉斯頓組閣期間,狄斯雷利利用一切機會攻擊格拉斯頓的改革,並不斷標榜保守黨是真正維護大英帝國現有政治體制和政治經濟利益的代表。鑑於前車之鑑,狄斯雷利也不斷宣稱保守黨將在再度執政時進行社會改革。他籠絡工人貴族,對工人施以小恩小惠,修改“主人和僕人法”,使工人和僱主在形式上處於平等地位。 狄斯雷利政府為了彌補喪失工業霸權所造成的“損失”,加緊殖民地擴張。1875年,英國趁埃及政府財政危機的時機,收購了蘇伊士運河公司將近半數的股票,取得了這個運河的控制權。1878年,英國從土耳其取得地中海東部具有戰略意義的塞普勒斯島。由於對外瘋狂地進行殖民擴張,狄斯雷利內閣造成800萬英鎊的預算赤字,引起國內不滿。1880年國會選舉時,自由黨提出“和平和財政緊縮”的口號,擊敗了保守黨,格拉斯頓重新執政。
格拉斯頓第二次組閣後,於1884年進行了第三次國會改革,將選民由250萬擴大到450萬,佔英國3600萬人口的1/8。但絕大多數勞動人民和婦女仍沒有選舉權。格拉斯頓執政時期仍然推行向外侵略政策。1882年,用武力佔領埃及,又以埃及為據點進一步佔據蘇丹。宣佈阿富汗為保護國。 由於英國工業壟斷地位的日益喪失,不少資產階級要求放棄“自由主義”政策,加強軍事官僚機構。自由黨內部出現了以約瑟夫·張伯倫為首的反對派。1886年,他脫離自由黨轉向保守黨,使保守黨的勢力增強。保守黨主張建立強有力的政府,實行保護關稅,加緊殖民地擴張,因而得到大資產階級的支援。在1886—1905年間,除三年(1892—1895年)外,都是保守黨執政。 在這個時期,保守黨完成了地方自治改革,大大增加了軍隊和警察的人數;在對外方面,實行保護關稅,瘋狂地擴張殖民地。到90年代末,英國又在非洲和亞洲佔據了大面積的領土。1896年完成了對肯亞的佔領,1898年強租了中國的威海衛和九龍,1900年又夥同其他帝國主義鎮壓義和團運動。1899—1902年,英國在南非發動英布戰爭,置德蘭士瓦和奧蘭治於英國統治之下。由於英德矛盾的尖銳,英國放棄了“光榮孤立”政策,1902年,英國與日本結成同盟,1904年,與法國締結協約。 張伯倫所主張的保護關稅引起不少人的反對,大部分工商資產階級擔心將導致糧食和原料等輸入品的價格提高,工人和小資產階級害怕保護關稅會使物價上漲。1906年選舉時,自由黨利用社會上對保守黨的不滿,擊敗了保守黨,取得勝利,從此到1915年,都是自由黨執政。自由黨在無產階級展開激烈鬥爭的情況下,進行了一些社會改革。1906年,實行礦工八小時工作制,又透過養老金法,但規定只有70歲以上者每月最高才可領5先令養老金。1911年,透過“議會法”,削減了貴族院的許可權,又透過“國民保險法”,包括健康保險及失業保險。 在對外方面,自由黨政府仍然進行殖民侵略,鎮壓民族解放運動,為了與德國對抗,1907年和俄國簽訂協約,英國還大量增加軍費,積極準備對德戰爭。
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 憲章運動失敗後,英國工人走上了以經濟鬥爭為主的工聯主義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是19世紀60、70年代,英國資產階級利用工業壟斷地位所獲得的鉅額利潤,收買工人貴族,在工人群眾中散佈工聯主義,阻礙了工人運動的正常發展。最典型、最能體現工聯主義思潮的工人組織是19世紀50年代出現的新模範工會。該組織是由能夠交納高額會費的熟練工人組成。其宗旨是利用徵收高額會費等手段維護各行業中少數熟練工人的經濟利益,使之在工人間的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在日常工作中,新模範工會以福利主義為口號,將會員的目光引向純粹的為爭取提高福利待遇為主的活動,阻止會員用激烈手段解決勞資糾紛,更不允許會員參加政治鬥爭。工聯主義的盛行,嚴重侵蝕了英國工人的思想,阻礙了馬克思主義在英國的傳播和真正的工人階級政黨組織的建立。此外,被新模範工會排斥在外的一些工人,則接受了自由黨或保守黨的宣傳,加入它們的一些外圍組織,成為它們的選民和支持者。尤其是自由黨的一些改良主義措施,一度曾迷惑了許多工人,許多工會組織成為自由黨的基本支持者。隨著英國工業壟斷地位的喪失,英國再次陷入了經濟危機,廣大工人又淪入困苦的境地。工聯主義工會無力組織工人起來與資本家作鬥爭,影響日衰。19世紀80、90年代,由於歐洲大陸社會主義運動和大陸國家工人政黨組織的影響,英國工人運動重新高漲,社會主義運動開始活躍,一些社會主義團體成立起來。 1881年,亨利·漢德曼(1842—1921年)等成立了“民主同盟”。1884年改名為“社會民主同盟”。漢德曼曾著有《大家的英國》一書,其中有兩章是轉述《資本論》的內容,在工人和知識分子中產生了重大影響。但是,漢德曼不是馬克思主義者,錯誤地認為資本主義本身的矛盾將導致其自動崩潰,因而反對無產階級進行經濟鬥爭和政治鬥爭。他因鄙視工聯主義而放棄在工人群眾中進行組織工作。他在同盟會中的獨裁作風和錯誤觀點,招致盟員的強烈不滿,威廉·莫里斯、馬克思的女兒愛琳娜和她的丈夫愛德華·艾威林因而退出了“同盟”,於1884年創立“社會主義同盟”。 “社會主義同盟”透過機關刊物,以詩文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揭露政府的腐敗。但不久以莫里斯為代表的無政府工團主義者佔了上風,艾威林夫婦等退出。1889年,“同盟”解散。
在“社會主義同盟”成立的同時,肖伯納(1856—1950年)、韋伯夫婦、赫伯特·威爾斯等成立了費邊社。費邊社的名稱源於古代羅馬共和國漢尼拔戰爭時期的羅馬大將費邊(即法比烏斯·孔克托爾)的緩進戰術。該組織的名稱表明了其改良主義的色彩。該組織反對馬克思關於階級鬥爭的學說,主張階級合作,宣傳用“改良”、“滲透”、“漸進”等方法改革英國社會,認為用和平的手段實行企業國有化,就可改變資本主義社會的性質。在策略上,費邊社反對依靠廣大的工人階級群眾,主張依靠“有知識和教養的精英”來從事它們的事業。在長期的活動中,費邊社形成了一個較為系統的理論體系,該理論體系實際上是由庸俗政治經濟學、庸俗進化論、功利主義和空想社會主義構成的一個大雜繪。但是,由於費邊社成員的宣傳,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費邊主義的影響已超過工聯主義,對英國的工人運動起了不良影響。 19世紀80年代,由於英國工人生活日益惡化,英國工人掀起了巨大的罷工浪潮。1886年倫敦失業工人的示威遊行揭開了罷工的序幕。1888年又爆發了倫敦東頭火柴廠700多女工的罷工,取得了增加工資和改善勞動條件的勝利;1889年,煤氣工人展開大規模的罷工鬥爭,迫使資本家減少了工作日,增加了工資,並在鬥爭過程中建立起煤氣工人聯合會。這是英國工運史上第一個非熟練工人的工會。同年,湯姆·曼(1856—1941年)和愛琳娜·馬克思等人領導倫敦工人大罷工。經過4個多星期的鬥爭,資本家最後接受工人條件:每小時工資增加六便士,每日僱傭時間不得少於4小時。碼頭工人也成立了工會。透過這一系列的鬥爭,新工聯紛紛成立。這些新工聯與舊工聯不同,它們接受非熟練工人和低工資工人參加,富有一定的戰鬥精神,反對與資本家妥協,主張用罷工手段改善工人生活。新工聯會員迅速增加。在1900—1913年間,從195萬多人增加到398萬人。 新工聯運動為工人政黨的建立創造了條件。1893年1月,在英國北部的布來德福成立了獨立工黨。領導人是礦工凱爾·哈第(1856—1915年),他宣佈黨的綱領是實現生產、分配和交換手段的集體所有制,當前的鬥爭任務是爭取8小時工作日。不久,費邊社分子便掌握了黨的領導權。改良主義在獨立工黨內佔了上風。拉賽姆·麥克唐納(1866—1937年)是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
英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工人群眾由於生活日益惡化,不斷罷工。1900年南威爾士鐵路工人罷工數月之久。鐵路公司竟提出控告,法院則判處鐵路工會賠償資本家23 000英鎊。這個判決實際上是對工人罷工權利的剝奪,在工人中引起強烈不滿。工人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要求建立自己的政黨。1900年2月,工聯領導集團召開有工聯、獨立工黨、費邊社和社會民主同盟參加的工人代表大會,會上組成“工人代表委員會”,決定在國會選舉時提出自己的候選人。1906年,這個委員會改稱“工黨”。 工黨的組織形式是集體加入,許多工會、獨立工黨、社會民主同盟和其它工人組織都入了工黨。在這個黨中,獨立工黨和費邊社分子掌握著領導權,主張單純的議會鬥爭,強調改良,反對革命,在議會中支援自由黨。麥克唐納又成為這個黨的魁首。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由於工人工資下降,失業嚴重,罷工鬥爭與年俱增。1910年,出現了新的罷工浪潮,有515 000工人罷工,1911年增加到96萬人,1912年,猛增到146萬人。群眾性工人運動的發展,迫切要求成立能夠領導鬥爭的政黨。1911年9月,在曼徹斯特舉行了左派代表會議,通過了建立“英國社會黨”的決議。但這個黨在漢德曼的影響下,犯有宗派主義和害怕群眾的錯誤,沒有成為群眾性的政黨。這個時期,英國的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在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和工聯主義的影響下,還沒有走上革命的道路。
愛爾蘭人民的革命鬥爭 英國自1801年正式吞併愛爾蘭後,便對愛爾蘭進行殘酷的壓榨。在19世紀的後半期,英國300多個地主霸佔了愛爾蘭600萬英畝土地,使500萬愛爾蘭人處於無土地的困境。因此,愛爾蘭人民反英鬥爭的中心問題,是土地和自治問題。 芬尼黨運動失敗後,愛爾蘭人民仍然堅持鬥爭。1879年,前芬尼黨成員邁克爾·戴維德成立了“土地同盟”,有25萬人參加,要求廢除英國在愛爾蘭的土地佔有權,使佃農成為小土地所有者。在同盟的號召和領導下,各地農民進行“杯葛”運動,就是聯合起來斷絕和英華人的一切關係。農民還焚燒莊園、殺死地主,與英華人進行不懈的鬥爭。 與農民運動發展的同時,愛爾蘭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也展開溫和的自治運動,其領袖為1875年被選為國會議員的巴涅爾。土地鬥爭和自治運動客觀上聯絡在一起,給英國統治者極大的威脅,1881年英國政府逮捕了戴維德和“土地同盟”成員1000多人。結果激起愛爾蘭人的更大規模的反抗,迫使英國政府釋放被捕者,延期徵收欠租,停止驅逐農民。 20世紀初愛爾蘭的民族運動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國會在群眾運動的壓力下,終於在1914年通過了“愛爾蘭自治法”。英國地主為了阻止“自治”的實現,曾經在愛爾蘭北部組織反動武裝,進行叛亂。愛爾蘭人民組織志願軍與之對抗。但隨著帝國主義世界大戰的爆發,愛爾蘭的鬥爭才緩和下來,愛爾蘭的自治也沒有實現。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英國
英國工業壟斷地位的喪失和殖民帝國主義的形成 19世紀中葉,有“世界工廠”之稱的英國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但70年代以後,英國的經濟發展緩慢下來。從1870年到1913年,英國工業總產量在世界上的比重,由32%下降為14%。19世紀90年代被美國超過,20世紀初被德國超過,落為世界第三位。1913年,英國的鋼產量為778萬噸,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和德國的1/2。與此同時,對外貿易由於美、德的競爭,在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由1871年的22%,下降為1913年的15%。農業原料和食品也越來越仰賴於從國外輸入。
英國工業發展落後的主要原因在於:在第二次技術革命中,英國起步較晚,且步伐較慢,英國的大部分工廠建於工業革命早期。到19世紀中期後,這些工廠的裝置日顯落後。但是英國資本家在世界市場上一直未遇對手,故對技術改革和裝置更新不感興趣,也不願由於更新裝置而遭到損失。他們安於現狀,並把大量資本投資於殖民地,以獲取超額利潤。大量資本的輸出,影響了國內投資的擴大,遲緩了工業的發展。而美國、德國等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在19世紀後,紛紛開始採用先進的技術與裝置,生產力飛速發展,使英國不可避免地在世界市場上受到激烈的競爭。許多國家對英國商品實行抵制,採取了關稅保護政策。這樣,自19世紀70年代後,英國在世界市場上的壟斷地位被迅速地打破,從而也影響了英國工業的發展。 英國工業壟斷地位雖然喪失,但19世紀末20世紀初也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英國壟斷資本的形成和發展,是同掠奪殖民地緊密聯絡在一起的。為了彌補由於工業壟斷地位喪失所帶來的工業利潤的減少,19世紀末,英國瘋狂地搶奪殖民地。到1914年,英國殖民地面積的總和已達3350多萬平方公里,比本土大110倍,人口接近4億,為本華人口的9倍。由於其殖民地遍佈五大洲,故有“日不落帝國”之稱。如19世紀80年代,以羅德斯為首的壟斷組織德·比埃爾公司,就是在掠奪南非的金剛石和黃金的過程中形成的;英荷殼牌石油公司、英伊石油公司以及紡織業中的一些壟斷組織,也都靠掠奪殖民地發展起來。到20世紀初,在冶金、化學、煤炭、造船,水泥等業中,也都出現了壟斷組織。1902年,英國已有57家托拉斯和其他各種形式的壟斷組織。此外,鐵路公司、航運公司和保險業也都被壟斷組織所控制。 19世紀中葉以後,英國資本輸出迅速增加。1875年國外投資為14億英鎊,1905年增加到20億英鎊,到1913年高達40億英鎊。超過了德、法資本輸出的總和,其中1/2是透過生產投資的途徑投在殖民地和自治領。 英國向殖民地輸出大量資本,促進了銀行資本的集中。1875年英國有120家銀行,1900年減為98家,到1913年只剩下61家了。1914年,五家最大的銀行控制了全部銀行存款的40%。英國銀行資本投入殖民地的鐵路、工礦業和對外貿易,形成金融資本。 由於殖民地對於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已經成為英國的生命線,其政治經濟的支柱,原料供應地和商品的傾銷市場,所以列寧稱帝國主義為“殖民帝國主義”。
自由黨和保守黨的輪流執政 隨著工業壟斷地位的喪失,資產階級無論在對外擴張或對內鎮壓方面,都需要強化軍事官僚機器,因而國會的作用日益縮小,而內閣的權力逐漸增強。長期以來,英國資產階級建立了兩個政黨即自由黨和保守黨。自由黨主要代表工業資產階級的利益,主張用微小改良緩和國內階級矛盾。保守黨代表土地貴族和銀行家的利益,主張加強中央集權,鎮壓工人運動,推動侵略政策。隨著金融資本的形成,兩黨之間的差異明顯縮小。
自1868年起,自由黨和保守黨輪流執政。這一年,自由黨的格拉斯頓組閣。格拉斯頓(1809—1898年)出身於商人家庭。在30年代開始從政。40年代保守黨分裂,格拉斯頓成為該黨左翼“皮爾派”領袖之一。1859年脫離保守黨,進入帕麥斯頓內閣擔任財政大臣,成為工業資產階級在政府中的代表。1867年成為自由黨領袖。格拉斯頓上臺伊始,70年代初,格拉斯頓內閣實行國民教育改革,推行初級義務教育,規定5—12歲兒童必須接受教育。又實行文官考試製度,承認工會的合法地位,設立內政部,監督地方自治機關等一系列改革。格拉斯頓內閣的改革使19世紀以來的英國國家上層建築改造基本完成。格拉斯頓內閣的改革儘管具有極大的保守性和鮮明的階級特徵,但還是引起保守勢力的不滿。1873年自由黨在議會中由於愛爾蘭教育問題遭到保守黨議員的反對。次年大選時,保守黨擊敗自由黨,競選勝利。由狄斯雷利組閣。狄斯雷利是猶太人,青年時代便開始從政,40年代保守黨分裂時,成為下院中保守黨議員領袖。1868年2月,狄斯雷利接任保守黨元老德比之位繼任首相。是年大選,保守黨一敗塗地。在格拉斯頓組閣期間,狄斯雷利利用一切機會攻擊格拉斯頓的改革,並不斷標榜保守黨是真正維護大英帝國現有政治體制和政治經濟利益的代表。鑑於前車之鑑,狄斯雷利也不斷宣稱保守黨將在再度執政時進行社會改革。他籠絡工人貴族,對工人施以小恩小惠,修改“主人和僕人法”,使工人和僱主在形式上處於平等地位。 狄斯雷利政府為了彌補喪失工業霸權所造成的“損失”,加緊殖民地擴張。1875年,英國趁埃及政府財政危機的時機,收購了蘇伊士運河公司將近半數的股票,取得了這個運河的控制權。1878年,英國從土耳其取得地中海東部具有戰略意義的塞普勒斯島。由於對外瘋狂地進行殖民擴張,狄斯雷利內閣造成800萬英鎊的預算赤字,引起國內不滿。1880年國會選舉時,自由黨提出“和平和財政緊縮”的口號,擊敗了保守黨,格拉斯頓重新執政。
格拉斯頓第二次組閣後,於1884年進行了第三次國會改革,將選民由250萬擴大到450萬,佔英國3600萬人口的1/8。但絕大多數勞動人民和婦女仍沒有選舉權。格拉斯頓執政時期仍然推行向外侵略政策。1882年,用武力佔領埃及,又以埃及為據點進一步佔據蘇丹。宣佈阿富汗為保護國。 由於英國工業壟斷地位的日益喪失,不少資產階級要求放棄“自由主義”政策,加強軍事官僚機構。自由黨內部出現了以約瑟夫·張伯倫為首的反對派。1886年,他脫離自由黨轉向保守黨,使保守黨的勢力增強。保守黨主張建立強有力的政府,實行保護關稅,加緊殖民地擴張,因而得到大資產階級的支援。在1886—1905年間,除三年(1892—1895年)外,都是保守黨執政。 在這個時期,保守黨完成了地方自治改革,大大增加了軍隊和警察的人數;在對外方面,實行保護關稅,瘋狂地擴張殖民地。到90年代末,英國又在非洲和亞洲佔據了大面積的領土。1896年完成了對肯亞的佔領,1898年強租了中國的威海衛和九龍,1900年又夥同其他帝國主義鎮壓義和團運動。1899—1902年,英國在南非發動英布戰爭,置德蘭士瓦和奧蘭治於英國統治之下。由於英德矛盾的尖銳,英國放棄了“光榮孤立”政策,1902年,英國與日本結成同盟,1904年,與法國締結協約。 張伯倫所主張的保護關稅引起不少人的反對,大部分工商資產階級擔心將導致糧食和原料等輸入品的價格提高,工人和小資產階級害怕保護關稅會使物價上漲。1906年選舉時,自由黨利用社會上對保守黨的不滿,擊敗了保守黨,取得勝利,從此到1915年,都是自由黨執政。自由黨在無產階級展開激烈鬥爭的情況下,進行了一些社會改革。1906年,實行礦工八小時工作制,又透過養老金法,但規定只有70歲以上者每月最高才可領5先令養老金。1911年,透過“議會法”,削減了貴族院的許可權,又透過“國民保險法”,包括健康保險及失業保險。 在對外方面,自由黨政府仍然進行殖民侵略,鎮壓民族解放運動,為了與德國對抗,1907年和俄國簽訂協約,英國還大量增加軍費,積極準備對德戰爭。
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 憲章運動失敗後,英國工人走上了以經濟鬥爭為主的工聯主義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是19世紀60、70年代,英國資產階級利用工業壟斷地位所獲得的鉅額利潤,收買工人貴族,在工人群眾中散佈工聯主義,阻礙了工人運動的正常發展。最典型、最能體現工聯主義思潮的工人組織是19世紀50年代出現的新模範工會。該組織是由能夠交納高額會費的熟練工人組成。其宗旨是利用徵收高額會費等手段維護各行業中少數熟練工人的經濟利益,使之在工人間的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在日常工作中,新模範工會以福利主義為口號,將會員的目光引向純粹的為爭取提高福利待遇為主的活動,阻止會員用激烈手段解決勞資糾紛,更不允許會員參加政治鬥爭。工聯主義的盛行,嚴重侵蝕了英國工人的思想,阻礙了馬克思主義在英國的傳播和真正的工人階級政黨組織的建立。此外,被新模範工會排斥在外的一些工人,則接受了自由黨或保守黨的宣傳,加入它們的一些外圍組織,成為它們的選民和支持者。尤其是自由黨的一些改良主義措施,一度曾迷惑了許多工人,許多工會組織成為自由黨的基本支持者。隨著英國工業壟斷地位的喪失,英國再次陷入了經濟危機,廣大工人又淪入困苦的境地。工聯主義工會無力組織工人起來與資本家作鬥爭,影響日衰。19世紀80、90年代,由於歐洲大陸社會主義運動和大陸國家工人政黨組織的影響,英國工人運動重新高漲,社會主義運動開始活躍,一些社會主義團體成立起來。 1881年,亨利·漢德曼(1842—1921年)等成立了“民主同盟”。1884年改名為“社會民主同盟”。漢德曼曾著有《大家的英國》一書,其中有兩章是轉述《資本論》的內容,在工人和知識分子中產生了重大影響。但是,漢德曼不是馬克思主義者,錯誤地認為資本主義本身的矛盾將導致其自動崩潰,因而反對無產階級進行經濟鬥爭和政治鬥爭。他因鄙視工聯主義而放棄在工人群眾中進行組織工作。他在同盟會中的獨裁作風和錯誤觀點,招致盟員的強烈不滿,威廉·莫里斯、馬克思的女兒愛琳娜和她的丈夫愛德華·艾威林因而退出了“同盟”,於1884年創立“社會主義同盟”。 “社會主義同盟”透過機關刊物,以詩文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揭露政府的腐敗。但不久以莫里斯為代表的無政府工團主義者佔了上風,艾威林夫婦等退出。1889年,“同盟”解散。
在“社會主義同盟”成立的同時,肖伯納(1856—1950年)、韋伯夫婦、赫伯特·威爾斯等成立了費邊社。費邊社的名稱源於古代羅馬共和國漢尼拔戰爭時期的羅馬大將費邊(即法比烏斯·孔克托爾)的緩進戰術。該組織的名稱表明了其改良主義的色彩。該組織反對馬克思關於階級鬥爭的學說,主張階級合作,宣傳用“改良”、“滲透”、“漸進”等方法改革英國社會,認為用和平的手段實行企業國有化,就可改變資本主義社會的性質。在策略上,費邊社反對依靠廣大的工人階級群眾,主張依靠“有知識和教養的精英”來從事它們的事業。在長期的活動中,費邊社形成了一個較為系統的理論體系,該理論體系實際上是由庸俗政治經濟學、庸俗進化論、功利主義和空想社會主義構成的一個大雜繪。但是,由於費邊社成員的宣傳,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費邊主義的影響已超過工聯主義,對英國的工人運動起了不良影響。 19世紀80年代,由於英國工人生活日益惡化,英國工人掀起了巨大的罷工浪潮。1886年倫敦失業工人的示威遊行揭開了罷工的序幕。1888年又爆發了倫敦東頭火柴廠700多女工的罷工,取得了增加工資和改善勞動條件的勝利;1889年,煤氣工人展開大規模的罷工鬥爭,迫使資本家減少了工作日,增加了工資,並在鬥爭過程中建立起煤氣工人聯合會。這是英國工運史上第一個非熟練工人的工會。同年,湯姆·曼(1856—1941年)和愛琳娜·馬克思等人領導倫敦工人大罷工。經過4個多星期的鬥爭,資本家最後接受工人條件:每小時工資增加六便士,每日僱傭時間不得少於4小時。碼頭工人也成立了工會。透過這一系列的鬥爭,新工聯紛紛成立。這些新工聯與舊工聯不同,它們接受非熟練工人和低工資工人參加,富有一定的戰鬥精神,反對與資本家妥協,主張用罷工手段改善工人生活。新工聯會員迅速增加。在1900—1913年間,從195萬多人增加到398萬人。 新工聯運動為工人政黨的建立創造了條件。1893年1月,在英國北部的布來德福成立了獨立工黨。領導人是礦工凱爾·哈第(1856—1915年),他宣佈黨的綱領是實現生產、分配和交換手段的集體所有制,當前的鬥爭任務是爭取8小時工作日。不久,費邊社分子便掌握了黨的領導權。改良主義在獨立工黨內佔了上風。拉賽姆·麥克唐納(1866—1937年)是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
英國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工人群眾由於生活日益惡化,不斷罷工。1900年南威爾士鐵路工人罷工數月之久。鐵路公司竟提出控告,法院則判處鐵路工會賠償資本家23 000英鎊。這個判決實際上是對工人罷工權利的剝奪,在工人中引起強烈不滿。工人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要求建立自己的政黨。1900年2月,工聯領導集團召開有工聯、獨立工黨、費邊社和社會民主同盟參加的工人代表大會,會上組成“工人代表委員會”,決定在國會選舉時提出自己的候選人。1906年,這個委員會改稱“工黨”。 工黨的組織形式是集體加入,許多工會、獨立工黨、社會民主同盟和其它工人組織都入了工黨。在這個黨中,獨立工黨和費邊社分子掌握著領導權,主張單純的議會鬥爭,強調改良,反對革命,在議會中支援自由黨。麥克唐納又成為這個黨的魁首。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由於工人工資下降,失業嚴重,罷工鬥爭與年俱增。1910年,出現了新的罷工浪潮,有515 000工人罷工,1911年增加到96萬人,1912年,猛增到146萬人。群眾性工人運動的發展,迫切要求成立能夠領導鬥爭的政黨。1911年9月,在曼徹斯特舉行了左派代表會議,通過了建立“英國社會黨”的決議。但這個黨在漢德曼的影響下,犯有宗派主義和害怕群眾的錯誤,沒有成為群眾性的政黨。這個時期,英國的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在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和工聯主義的影響下,還沒有走上革命的道路。
愛爾蘭人民的革命鬥爭 英國自1801年正式吞併愛爾蘭後,便對愛爾蘭進行殘酷的壓榨。在19世紀的後半期,英國300多個地主霸佔了愛爾蘭600萬英畝土地,使500萬愛爾蘭人處於無土地的困境。因此,愛爾蘭人民反英鬥爭的中心問題,是土地和自治問題。 芬尼黨運動失敗後,愛爾蘭人民仍然堅持鬥爭。1879年,前芬尼黨成員邁克爾·戴維德成立了“土地同盟”,有25萬人參加,要求廢除英國在愛爾蘭的土地佔有權,使佃農成為小土地所有者。在同盟的號召和領導下,各地農民進行“杯葛”運動,就是聯合起來斷絕和英華人的一切關係。農民還焚燒莊園、殺死地主,與英華人進行不懈的鬥爭。 與農民運動發展的同時,愛爾蘭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也展開溫和的自治運動,其領袖為1875年被選為國會議員的巴涅爾。土地鬥爭和自治運動客觀上聯絡在一起,給英國統治者極大的威脅,1881年英國政府逮捕了戴維德和“土地同盟”成員1000多人。結果激起愛爾蘭人的更大規模的反抗,迫使英國政府釋放被捕者,延期徵收欠租,停止驅逐農民。 20世紀初愛爾蘭的民族運動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國會在群眾運動的壓力下,終於在1914年通過了“愛爾蘭自治法”。英國地主為了阻止“自治”的實現,曾經在愛爾蘭北部組織反動武裝,進行叛亂。愛爾蘭人民組織志願軍與之對抗。但隨著帝國主義世界大戰的爆發,愛爾蘭的鬥爭才緩和下來,愛爾蘭的自治也沒有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