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道至簡看前方
-
2 # 韭菜學院
目的都是為了搶佔應用場景,獲取使用者,核心的不同就是戰略目的不同。
阿里,馬雲說了,阿里給傳統商業賦能的方式是納入體系,協同效應。
騰訊,主要是透過IT賦能,讓傳統商業實現網際網路化
-
3 # 天方燕談
12月8日,有訊息稱騰訊入股永輝超市(601933.SH)旗下新零售品牌超級物種,永輝超市早盤拉出漲停後,中午隨即停牌。就在同一日,高鑫零售也釋出公告稱,淘寶中國以現金作出強制性無條件全面要約,以收購高鑫零售全部已發行股份,要約價為每股6.5港元。兩大網際網路公司紛紛在零售商超行業攻城略地,火藥味十足,也讓資本看清了下一個風口,導致最近新零售概念股大漲。
梳理超市上市企業2017年上半年業績盤點,高鑫零售和永輝超市在14家上市超企中,營收和淨利的絕對值分列第一位和第二位,均表現出極強的盈利能力。騰訊與阿里從線上擴充套件到線下,對新零售將是一次新的嘗試,一次新的佈局。實體經濟被植入網際網路基因後,中國零售行業將迎來巨大變革。
騰訊入股永輝有多方面的考慮,阿里系盒馬鮮生布局的線下生鮮商超,刺激了騰訊,正好騰訊也想嘗試新業態的發展,提前佈局新零售。透過永輝的超級物種可以幫助騰訊打造底層技術改造樣本,實驗騰訊的零售解決方案。有知情人士稱,對於騰訊來說,如果它不做新零售,商超支付入口、資料入口、流量入口等都將受到日漸壯大的阿里新零售業務的影響。
說起高鑫零售可能很多人對它並不熟悉,但它旗下的兩大品牌歐尚和大潤發,相信許多人都聽過。而阿里聯合線下零售界一哥高鑫,強勢入局實體零售,勢必攪渾原來比較穩定的零售業市場格局。據悉,此次合作將以大資料和商業網際網路化為核心,透過全面數字化完成“人、貨、場”的重構和升級。新的戰略聯盟將融合三家企業的資源,賦能高鑫零售借力阿里巴巴的數字生態系統,推進門店數字化,並將新零售解決方案應用於高鑫門店,包括線上線下一體化、現代物流及個性化的消費者體驗。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指出:“高鑫零售是國內最大的商超賣場運營者,也是中西方零售業集大成者。此次戰略合作的達成,意味著零售業將實現以條形碼掃描為代表的IT時代向以大資料和線上線下融合為代表的DT時代躍遷,這在全球商業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簡單來說,兩大網際網路巨頭入局實體零售,零售業的全面戰爭或將因此開啟。
-
4 # 財經觀察徐叔
網際網路巨頭的投資步伐總是不斷向前邁進的,此前, 巨頭阿里已先後投資蘇寧、銀泰、三江購物、新華都,這次又看上了高鑫零售,而另一巨頭,騰訊也入股了永輝超市,同時期動作比對,騰訊入股永輝,與阿里入股高鑫零售則是不同的。
首先,投資方式是不同的。阿里入股高鑫零售是直接的,由阿里巴巴(淘寶中國)直接出面,並且實現控股,而入股永輝超市的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擬透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公司5%股份,以及擬對永輝子公司雲創進行增資,擬取得雲創在該次增資完成後15%的股權。林芝騰訊則是深圳市騰訊產業投資基金的全資子公司,包括此對京東電商的佈局,騰訊均並未直接出手。
其次,介入的深度是不同的。阿里入股高鑫零售則是主導性的,阿里收購後,則展開類似於此前的銀泰商業一樣的“手術”,進行再改造,並對包括門店業務、組織結構、公司管理及人員安排在內的事項進行全面調整,成為阿里淘寶系的重要一環。
對比之下,而騰訊目前表現的則只是參股,並且在生態構建過程中,更多扮演的是參與者的角色。比如,在騰訊入股永輝超市的體系當中,騰訊是以社交為基因的生態服務商,京東是電商平臺,永輝是線下零售商,由三個企業共同來打造,動靜小得多。
再次,所選擇的零售業業態是不同的,儘管高鑫零售旗下的大潤發和永輝超市都是傳統超市業態,但是目前來看,大潤發仍然是傳統商超,而騰訊除了攜5%入股永輝超市外,更多目光投向了永輝雲創。
據披露,永輝雲創為永輝新零售業態超級物種的母公司,“超級物種”系其結合新消費時代,今年1月推出的“未來超市+餐飲”的新零售業態,是彙集沙拉、牛排、海鮮等產品的“超市+餐飲+網際網路”概念店,超級物種的門店中包含了鮭魚工坊、波龍工坊、盒牛工坊、麥子工坊等板塊。目前“超級物種”正在快速開店,而按照永輝超市此前計劃,“超級物種”將在年內開出24店。預計明年將達到100家,同時還將在海外進行佈局。
-
5 # 林林吧啊
超級物種對標盒馬鮮生,另外永輝雲創有更多新的零售業態,本身它就在新零售這條路上走的更快,有騰訊助力當然更好。
高鑫零售的業態相對傳統,雖是行業龍頭,本身體量大於永輝,但線下賣場這幾年就不太景氣,阿里入股,更多是借其遍佈全國的零售網點更快發展其新零售業務。
-
6 # 馬繼華
新零售兩重天:勵志改造商業的阿里,專注流量變現的騰訊
3月26日,作為高鑫零售的新任董事會主席,阿里巴巴的CEO逍遙子釋出了一封對股東的公開信。我們從心中可以看出,阿里巴巴與高鑫零售深度合作的由來以及對新零售的信心,這也可以被認為是最近一段時間社會上紛紛擾擾的輿論戰正式的迴應。
“真的相信”與“半信半疑”,這是阿里與騰訊戰略差異的根本原因
歷史總是有記憶的,深刻的教訓會帶來行動上的改變。在深圳的IT領袖峰會上,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再次提起了數年前圍繞著雲計算未來的BAT對話。騰訊的創始人當時認為,雲計算是要到阿凡達時代才價值,只有馬雲堅定的表示馬上動手做雲計算。如今,阿里雲佔據國內雲計算市場超過半數份額,估值超過騰訊雲的十倍。
自從2016年馬雲在雲棲大會上提出“五新”戰略以來,圍繞著新零售就展開了各種討論。不過即便是在阿里巴巴連續投資三江購物、銀泰百貨、蘇寧的時候,行業裡依然存在“看不懂”氛圍,競爭對手也沒有動作出現,但是,盒馬鮮生閃亮登場,阿里重金聯手大潤發,口碑異軍突起,餓了麼、淘票票越戰越勇,導致整個市場突然騷動起來。
於是,競爭對手想起了雲計算市場的歷史教訓,開始選擇一種策略,不管看不看得懂馬雲的佈局,先跟上再說,或者先攪局再說。阿里巴巴在做什麼,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新零售也是一樣。
所以,就在2017年最後一個季度開始,突然醒悟的以騰訊為首的網際網路資本開始以“飯局”為宣示,在新零售領域瘋狂投資,迅速形成了騰訊、京東、永輝、步步高、家樂福、美團等的陣線聯盟,連京東的大股東沃爾瑪也摻和其中,但是,我們也看到,這個聯盟聲勢很大但很鬆散,對於新零售的理解至今各有各的腔調,口號多但落地少,還在新零售的領悟階段。
在這種輿論壓力之下,阿里巴巴好像並沒有太多的在意,依然在按照既定節奏一步一步的深入改造所謂的阿里系新零售企業,穩紮穩打的推出了智慧母嬰室、無人便利店、天貓美妝進駐大賣場等等一系列的新零售系統性整合。兩相比較,騰訊與阿里巴巴對新零售的使命願景、戰略方向、資源投入等等,都表現出了明顯的區別。
阿里巴巴作為新零售的戰略概念提出者,也是事實上的絕對引領者,有著對新零售真正的理解,更有絕對的“相信。在逍遙子給股東的信中再次指出,阿里巴巴提出新零售,不是提出一個概念,更不是製造一個熱點,而是“我們真的相信”。對於高鑫零售,逍遙子表示,有足夠的信心和清晰的路徑,在新的一年裡將新零售開花結果。
做得深是因為真心要改變商業,做得淺主要是為了流量變現
信則有,不信則無。正是因為阿里巴巴對新零售“真的相信”,所以對商業變革帶來的供給側和消費端的升級有真正的使命感,對零售業的理解要深入得多,所以戰略路線很清晰;而反觀騰訊,作為新零售的跟風者,明顯使命感不足,戰略也不清晰,這一方面是因為對零售的理解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其出發點不在於真正的商業變革,而在於現有資源的變現。
我們必須承認,要想真正變革商業,對阿里巴巴也好,對零售業的夥伴也好,都將是一個全方位、全鏈路的深刻的改造,這必然要求更強的意志和更堅決的執行力,淺嘗輒止做做樣子除了可以抬升股價之外一無是處。
由此來看,對商業變革的渴求,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正是阿里巴巴在新零售的生態體中顯得”霸道“的本質原因。而反過來,如果目標不是商業變革而是流量變現,則只需要抓住流量一頭,自己得利就足夠,夥伴好壞無所謂,對併購入股的公司的具體運作根本無需介入,這是騰訊對其合作伙伴顯得”開放“的真正緣由。
馬化騰日前在2018年IT領袖峰會上就直言不諱的講,騰訊並不是做新零售,看中的是希望微信使用者與線下實體商鋪連起來的利益和商機。馬化騰說,包括雲計算未來的發展都需要大資料的支援,連線的好,還有廣告收入,未來會用數字化方式在社交體系裡投放廣告,意味著我們的廣告收入會增加。這段話已經清晰無誤的表明,騰訊做新零售投資的出發點不在於真正的商業變革,而是在於現有資源的變現,更直接一點,就是為了保證微信支付的份額與朋友圈廣告的投放陣地。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阿里巴巴CEO逍遙子在信中卻強調,阿里巴巴賦能合作伙伴,從來不是半信半疑半信半意,而是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利用網際網路的技術、資料和思考方式,更好的精細化的管理採購、營運、客服及供應鏈,從而完成門店的數字化改造、多業態多渠道發展和重新定義大賣場。
因為相信,就會義無反顧的全心投入,就會敢於有“兄弟們,跟我衝”的行動。因為做的淺,是因為半信半疑,所以連半條命都不敢壓上,撒上5%左右的賞金,喊出“兄弟們,給我上”的口號,自己躲在後面靜觀其變才是最穩妥。
我們看到的是,“做事業”與“為賺錢”,真的會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也會是兩種不同的境界。商業上本來並無“中心化”或者”去中心化“的差別,有的只是商業價值的實現路徑選擇不同。如果說中心化,有的也只是“使用者價值的中心化”,具體到新零售,這個中心就是行業與市場的發展與革新、新技術與商業的緊密融合以及提升客戶的消費體驗。如果去中心化是要這樣的新零售的”中心化“,那也就只剩下涸澤而漁的流量變現“畫皮”了。
作為世界上最大電商平臺的CEO,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零售集團董事會主席,逍遙子張勇表達了要“把高鑫零售打造成全球新零售的明珠”的宏達理想,也表現了完成“中國商業零售史上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受益人數最多的系統性升級”的決心。在網際網路世界與實體的商業世界走到一起的今天,我們希望更多的參與者、圍觀者甚至攪局者都應該做些實事,真心實意的推動國家經濟的全面進步。
回覆列表
流量入口之爭遠沒有結束,線下流量阿里佔據絕對優勢,蘇寧、百聯、大潤發、銀泰、新華都覆蓋數億人口,都是支付寶未來繫結的忠實使用者。阿里、騰訊的企業本質:兩家都是中國僅有的可以稱得上網際網路平臺的企業,只有稱得上網際網路平臺的公司才能成為巨無霸企業,全世界也沒有幾個。阿里本質上是控制B端的公司(控制商家、企業),數以千萬計企業和商家依賴1688、淘寶、天貓、天貓超市、阿里雲生存,阿里的支付寶是偉大的創新(解決了不講信用的問題),有人會說支付寶消失,那是扯蛋!阿里數以千萬計的商家依靠支付寶進行交易,阿里投資的大潤發、銀泰、百聯、高德、餓了麼、OFO、滴滴、優酷這些企業覆蓋數億人口,可以強制使用支付寶,這還不包括公交、地鐵方面的有關協議。而且支付寶還有其他很多強大的功能,這樣一個東西你說會消失不是扯蛋麼,對支付寶有威脅的只有區塊鏈技術發展而不是騰訊!騰訊本質上是一個控制C端的公司(個人),在沒有微信之前還不算一個平臺,有了微信之後很多企業和個人依靠微信生存,才成為平臺,騰訊的發展前景長尾理論可以解釋,雖然使用者最多,但每個使用者帶來價值不高,不像商品,一筆就可以賺你很多錢,大部分使用者對騰訊不貢獻多少錢,就是免費用用QQ、微信,但根據長尾理論,騰訊是唯一具備超級巨無霸的企業。小米搞硬體生態鏈,目前看也有發展成平臺公司的可能,感覺有成為巨無霸企業潛力。百度,就是一個工具,不是一個平臺,落伍了。京東,本質上就是一個自己賣東西的商場,其他還有啥?想不出來!所以馬雲說阿里培養更多的京東是有道理的,就是更多小的京東而已,比如天貓的蘇寧旗艦店,就是小的京東。所以京東永遠無法發展到阿里的體量和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