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樹77974896

    從這個公司設定的盈利模式來看出發點就動機不純,基本就是想用24小時免費使用來吸引人使用交押金,走的就是圈押金的路線,根本就不是正常的商業邏輯。這種公司死掉只能用八個字評價:偷雞不成,死了活該!

  • 2 # 小白讀財經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人與人之間相互傳播資訊、相互溝通的速度不斷加快,在這個過程中也不乏產生了一些產物,其中有一個產物叫“共享經濟”,共享經濟的出現也衍生出了許多的相關產業。

    而共享充電寶作為共享經濟產業當中的一種,在今年10月11日卻首次出現了企業退出。

    共享充電寶剛剛興起時,“國民老公”王思聰就曾發帖表示: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

    不久後,共享充電寶就出現了企業退出,那為什麼共享充電寶會出現企業退出呢?小白認為有這些原因:

    原因一:放置地點錯位,我們都知道,共享充電寶一般都放置在流動性大的區域,像是大型商場、飯店等等,其實在這些區域的人一般都用不到充電寶,為什麼這麼說?在商場忙於購物時,在飯店享用食物時,你應該很少用到手機吧?就算要用到,也是偶爾拿出來玩,或是在付款的時候。而且我們需要用到充電寶時,也是因為某些原因導致手機沒電(比如過度使用手機忘記了充電)或者是一些突發情況,這些情況一般來說相對較少。

    原因二:資金出現短缺,共享充電寶一般在使用前需要收取50~100元左右的押金,芝麻信用600分以上“免押金”借取,開始使用時可以免費1小時,超過1小時之後按每小時1元收取費用,10元封頂,然而充電寶(移動電源)製作成本卻是在50元左右不等(主要包括電芯、PCB電路板、外殼、資料線),除去押金,在投入和收入的差距下,前期必然需要大量的資金,然而共享充電寶並不被看好,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資金短缺。

    原因三:使用者體驗度不足,共享經濟產業最重要的就是使用者體驗,但共享充電寶給使用者的體驗衝擊似乎並不大,在使用體驗上,其實和自己購買的充電寶並無二異。

    在全球範圍內有許多共享經濟產業,比較出名的有Uber和Airbnb,估值分別達到510億美金和255億美金(當然這還是之前的資料了)。在我們國內的共享經濟產業中除了共享充電寶,還有共享單車、共享雨傘等。這當中共享經濟給我們的資訊是“閒置”和“共享”,何為閒置、共享?比如你有一本書,你已經看完了,放在家裡,隔壁鄰居的小孩愛看書,恰巧又想看你看完的那本,於是你就借給了他,這就體現出了閒置和共享。如果一項共享經濟產業,無法體現這兩個特性,就很難說其長遠發展,因為已經脫離共享經濟的本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MLXG獨創“清野流”莫甘娜,ES成員被抓到掛機,3000的鬼書成核心裝,如何點評?